企业社会责任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企业社会责任论文 >

浅析视觉文化的兴起、发展现状及反思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4-04-03 共3253字

论文摘要

  视觉文化研究兴起于国外。学界关于视觉文化研究的追溯,可从1913年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明确提出“视觉文化”这一概念开始。20世纪30年代,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一文与海德格尔“世界被把握为图像”的预言,将视觉文化再一次引入大众视线。20世纪50年代以来,麦克卢汉从媒介与传播的角度对视觉文化进行了分析,居伊·德波提出了“景观社会”理论,约翰·伯格从复制品与原作、女性在绘画中的角色、油画的财富象征性、广告以及广告与油画间的关系等维度对视觉文化进行了阐述,鲍德里亚、凡勃伦、齐美尔、布尔迪厄、费瑟斯通等学者从消费的角度论述了消费社会中的视觉文化。米歇尔则首次提出了“图像转向”的观点,引来学界研究视觉文化的又一次热潮。国内关于视觉文化的研究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研究内容多以翻译西方经典着作为主,如巴拉兹的《电影美学》、布鲁默的《视觉原理》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结合我国国情,学者周宪、金元浦、陶东风、罗岗等对“图像转向”、“读图时代”等问题进行了梳理,为我国视觉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概念界定

  早期视觉文化的定义,与关于电影等机械复制技术的研究相关。1913年巴拉兹在针对电影的研究中,将视觉文化看作是与印刷文化相对的概念。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学者将视觉文化置于符号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等视角下进行研究。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在《视觉文化导论》一书中,将视觉文化作为后现代社会的文化现象进行认识。他认为视觉文化与视觉性事件有关,是后现代主义中断裂、碎片化的文化的最佳想象和理解。詹明信亦从后现代文化的角度,指出当前社会生活中到处渗透着记号与广告语言,因此文化也被赋予了新的意涵,成为了“无深度的文化”,他将视觉文化,即“真实的实在转化为各种影像”,看作是后现代文化的特征之一。

  查理德·豪厄尔斯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视觉文化不会产生于真空社会”的论断,认为视觉文化是一种针对视觉文本的潜在意义的解读。李鸿祥与豪厄尔斯的观点相似,认为当代视觉文化就是世界的视觉化,它关心的是世界是如何被视觉感知和表达的.布列森从谱系学视角出发,认为视觉文化意味着种种不同再现(表征)形象的“形象史”.米歇尔则将视觉文化看作是“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的感性形态”的一种文化形态与思维范式的转变。周宪将“对以视觉为主导的文化现实的研究或思考”界定为视觉文化研究。陶东风将视觉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突出现象进行界定。

  显然,视觉文化关注的不是视觉这一普在性的存在,而是对于“如何看”、“如何评价所看”的信息解读。综观学界对视觉文化的定义,虽因立足点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多数研究都以“视觉经验的文化性(社会建构)”作为前提,进行展开。

  二、视觉文化研究的现状

  1.在图像-语言的二元结构中理解视觉文化

  米歇尔在总结前人的研究后,提出视觉文化包含了“符号、身体和世界”三个核心概念。(1)符号。这一领域的研究,关注事物“能指与所指”、“真品与复制品”的比较,重点阐述视觉文化带来的“能指”与“所指”在实质上完全背离的现象。从艺术角度,伯格提出了“对于油画的拥有,就是对其画中物品的拥有”的描述。从社会消费角度,鲍德里亚指出,当前的消费不再是对用途的消费,而是针对符号的消费;凡勃伦将“有闲阶级”的消费定义为“炫耀性的消费”,消费的重点在于通过他人的注视,展现自己的声望、地位与财富。从社会研究的层面,居伊·德波将社会作为景观来呈现,此时的景观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这些观点,无不体现了视觉文化在对物象解读时的符号赋予。(2)身体。从“身体”维度关注视觉文化,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是以拉康为代表的“镜像”理论,拉康认为“人是披着象征性皮的空无”,是他人形象镜像式地内化和认同才构成了“我”.其二,从“女性角色”角度对视觉文化进行解读,如理查德·豪厄尔斯的“绘画中男性领导世界,女性作为物品用来观赏”、伯格的“女性在画作中的被动承受地位”等。(3)世界。此概念下涵盖了视觉体制、形象与权力、视觉媒介与全球化、形象与民族、空间、博物馆、主体公园、购物中心、视觉商品的流通、形象与公共领域等亚文化范畴。米歇尔提出的文化的“图像转向(视觉转向)”、福柯的“全景式监狱”中对于视觉权力的阐述,均是这一概念下视觉文化研究的成果。

  2.在历史建构中理解视觉文化

  这一路径下对于视觉文化的研究将它与后现代文化、大众文化相联系。海德格尔将“世界成为图像”作为现代性本质的体现,引出其对于现代性批判的核心,即世界被看作被摆布、征服的对象。迈克·费瑟斯通通过对鲍德里亚、詹明信、拉什、齐美尔等学者的研究,点出视觉文化作为后现代文化的一种特征而存在。丹尼尔·贝尔指出“视觉观念,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的现状,并对电影和电视等强调形象而非词语的戏剧化现象进行了批判。周宪认为,从后现代文化出发研究视觉文化的思路,在我国并不可行。我国应选择在“小康”的背景下对视觉文化进行分析。

  3.在媒介、传播中理解视觉文化

  麦克卢汉首先从媒介角度对视觉文化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并提出了“冷、热”媒介的概念。孟建的《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一文,是目前可知的在我国较早从传播角度对视觉文化进行研究的论述。另一类研究着眼于阅读方式的转变,李培林曾指出“读图时代',真的很有意思,过去我们叫看图,现在叫读图,过去叫看报,现在叫读报”,用幽默的方式为读者直观地呈现了视觉文化对于阅读方式的影响。郭祥超从“图像或视觉存在的现在偏好”这一问题出发,认为当前学校应加快图文文化的建构,来缓解视觉文化在学校文化传承过程中引起的消极影响。赵晓芳则论述了当前文学名着中存在的视觉文化现象,指出图像的增值对于文学存在的致命打击。“读图时代”使人习惯于视像化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造成人类语言文字反应能力与理解能力的下降。

  4.在其他领域中理解视觉文化

  布鲁默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视觉文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视觉产出的机理,指出每种文化都会形成自己的视觉语言风格,并以此表达该文化认为最有价值的“真实面貌”.从城市文化的角度,居伊·德波指出“汽车景观要求摧毁老城区以完善交通网络而城市景观自身又要求保留老城区变成博物馆”的内在矛盾。

  丹尼尔·贝尔则认为现在更多的城市建筑只是在“复制、赶超”.迈克·费瑟斯通亦认为,城市成为了“影像的城市”,被不断复制、模仿与翻新。马尔科姆·巴纳德关注于对“如何理解视觉文化”这一问题的研究,认为可以从“阐释学和结构的方法”对视觉文化进行理解。就视觉文化兴起的根源问题,多数学者认为其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周宪在肯定了视觉技术对于视觉文化缘起的作用后又指出“视觉内容产业的多样化、视觉的优先性”亦是影响视觉文化兴起的因素。惠庆春则将“视觉在感官中的主导和基础地位”作为视觉文化兴起的动因。

  三、反思

  纵观国内外关于视觉文化的研究,笔者发现了以下几点不足。

  1.视觉、图像、文字概念界定不清。在当前关于视觉文化的研究中往往将“视觉”与“图像”作为一对同义词进行看待,视觉文化的来临即意味着图像呈现的泛滥。“图像”是否真的等同于“视觉文化”?文字是否真的比图像更深刻?目前学界少有学者对此类问题做出学理上的深究。

  2.当前学界普遍将视觉经验的文化性作为视觉研究的前提,但对于“视觉文化中信息编码与解码如何得以对称”的问题却少有关注。吉登斯认为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够顺利沟通便来源于社会的潜在信任。笔者以为,视觉文化中,之所以会出现“符号”、“身体”等议题,其中是否也均将“信任”作为了圭臬,默认“所视”中包含有相同的解码信息,才得以进行。

  3.研究视野有待拓宽。当前学界从文艺学、艺术理论、传播学等角度出发,对视觉文化的研究已形成了一定基础,但在对视觉文化的体验与应用上,却缺少研究成果。如视觉文化对于听力障碍者的特殊辅助作用等,均可作为视觉文化研究的新视角,进行深入研究。

  4.对视觉文化的评价多着眼于批判层面。当前学界关于视觉文化的评价,普遍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学者多集中于对视觉文化“碎片化”、“影像化”、“符号化”等特征的消极方面进行关注。但视觉文化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背景下,是否真的“百害而无一利”?这个问题亦值得在未来关于视觉文化的研究中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参考文献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企业社会责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