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应用语言学论文 >

概括跨文化交际中引起语用失误的深层次原因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4-07-22 共6952字
论文摘要

  自英国语言学家Jenny Thomas于1983年在Applied Linguistics发表的文章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中首次提出 “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的概念以来,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研究受到国内外语言学者的广泛关注。文化作为特定的社会成员所共有的信仰、思维方式、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社会习惯等深刻的影响着语言的发展与使用,尤其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其中存在着的差异极大地制约着交际的顺利进行,如果交际双方忽略彼此在文化层面的差异,其结果必然是语误迭出。可见,在跨文化交际中,掌握语言只是其一,在文化语境的支撑下交际者才能在交际过程中揣测对方真正的会话含义,从而尽可能避免语用失误,确保交际顺利进行。在这一过程中,交际者需要运用相关的认知语境,这其中包含了文化要素和思维要素。本文将以语用失误作为出发点,分析概括引起语用失误的深层次原因,并进一步探讨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构建语境知识网络的必要性。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分类

  Thomas指出语用失误是 “没能理解说话人的意图” (the inability to understand what ismeant by what is said)。何自然在 《语用学概论》中将语用失误定义为 “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因没有达到完满交际效果的差错”。桂诗春就语用失误曾指出,话语交际往往不仅仅取决于句子是否符合句法标准或者是否具有形式上的意义,更要看交际者的言语是否符合特定的交际场合,即语言的适切性 (felicity)。
  通常,语用失误可以分为语用语言失误 (prag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 (sociopragmatic failure)。

  (一)语用语言失误

  语用语言失误是指因语言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失误,一般有语义失误、句式失误和语言形式失误,这些失误主要缘于交际者在运用外语交际的过程中受到母语语用习惯的影响,在实际表达时套用母语的句式进行字面翻译。例如:A(English Native Speaker):Is the muse-um of art open on Sundays?B(Chinese Native Speaker):Of course."Of course" 字面意义被理解为 “当然”。
  以汉语为母语的交际者倾向于按照汉语习惯将“当然”这一意思翻译为"of course",事实上以英语为母语的交际者在使用"of course" 时非常谨慎,因为在该词组背后隐含着 “我当然知道啦!难道我是个傻瓜吗?”显而易见,上面对话中B想要表达的意思是 “对,这里周日是对公众开放的。”如果只套用汉语惯用语将其翻译"of course",则有暗含A是 “无知白痴”的嫌疑。在这一场合"sure/certainly" 会更为得体。
  由这一例可以看出,语用语言失误会表现为Ch-inglish的存在形式。中国人常用 “你要去哪儿啊?”作为与人寒暄的表达方式,但是,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向以英语为母语的交际者寒暄时生搬硬套"Where are you going?" 这一貌似对等的表达方式,尤其在对方不了解中国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会被认为是窥探对方隐私。

  (二)社交语用失误

  与语用语言失误相比,社交语用失误主要是由于交际者对外语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规约的了解不到位而造成的。交际者的语言运用根植于文化中,其言语行为很自然会依据本族语所依赖的文化环境和社会准则,当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在文化习俗和社会规则不能达成一致时,语用误解便会产生。例如:A(English Native Speaker):Mr.Zhang,Ineed one-day break for I got a headache today.B(Chinese Native Speaker):Oh,really?I'm sorry to hear that.It's cold today,you shouldtake some medicine,drink more water and wearmore.Take care of yourself.B所说的内容完全符合中国人在日常邻里同事之间相互体贴和关怀的社会规约性特点。但在许多西方国家,独立是非常重要的品质之一,在听话人A看来,这样的回答可能会让自己感觉B将自己当小孩子看,不会照顾自己。
  跨文化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实时口语交际时必须准确把握语言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这一要素,在掌握语言用法的同时,更要注重其背后的社会规约及文化环境。

  二、语用失误成因分层探析

  (一)词汇层面

  在两种语言中很少有意义绝对相同的对等词汇。首先,某些词汇在一种语言中具有特殊文化内涵,而在另一语言中却无此特点或深意。例如:在中国文化中, “竹”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它以其有节、挺拔的特性历来为中国人所称道,成为中国人所推崇的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等美德的生动写照。然而,在西方文化中"bamboo" 并没有这一隐喻意义,只用来表达一种植物名称。
  其次,某些词汇在字面意义上相似,但却含有不同的情感意义。以"ambition" 一词为例,汉语中常常与其对应的词为 “野心”,然而如果从情感意义上来看,"ambition" 更富于褒义色彩,更倾向于对描述对象的支持与赞赏;而 “野心”在汉语中却透射出贬义色彩,在汉语文化中该词常常用来形容对权势名利过分贪婪的人。
  再次,不同语言中都存在大量的习语或俗语,这些语言的字面意思与真正内涵差异甚大,甚至截然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外语使用者对相关习语没有深入了解,产生语用失误便在所难免。比如,汉语中的歇后语常令以汉语为外语的交际者迷惑不解,“外甥打灯笼”、 “大葱拌豆腐”等这些融合了文化、典故和修辞在内的语言现象对于外语使用者极为复杂,只有具备丰富的汉语文化、谐音修辞等知识,才有可能进一步把握交际中的真实意义。同样,英语中的习语,如"call one names"、"carry the ball" 等,如果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势必造成语用失误。

  (二)语法层面

  语法知识有助于交流的顺利开展,但是人们不自觉地会将自己母语的语法规则生搬硬套到第二语言中,这样,母语语法的负迁移往往会导致语用失误。比如,汉语中副词的位置常常置于动词前,但是在英语中副词的位置相当灵活,如"He is eating quietly." 和 "He started to cryloudly." 表示程度和方式的副词通常放在实义动词 后,如extremely,slowly,very much等,然而,由于不自觉地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使用者很可能造出这样的句子"I very love my hometown." 当然,这样的语言语用失误对于英语母语使用者来说较易识别,在很多时候并不十分影响交际进行。又如,英语句子看起来结构严谨是因为英语是形合语言,同时,英语中常使用丰富多样的组合关系以凸显其形式一致的特点。因此,无主语句在英语中是不可取的,省略主语会破坏英语句子的完整结构并违反英语语法规则,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允许省略谓语。英语学习者如果不通晓英语的这些特点,很容易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语用错误,导致交际失败。

  (三)文化层面

    如前所述,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本质上,文化是一个群体在社会活动中所逐渐形成而共同所有的,也就是说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区域性。由于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跨文化交际者在价值观、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一方如果只以本族文化的准则和社会规范作为理解和评价对方的行为和标准,往往会产生语用失误。例如,不同文化对于称呼语的使用不尽相同。众所周知,汉语中表示礼貌的称呼语在英语中却并不符合礼貌规范。汉语中学生一般会以 “王老师”、 “张老师”尊称自 己的老师,然而,在英语 中"teacher"并不用来表示称呼,只是一种职业的描述。学生一般直呼教师的名字,或者使用"Mr./Profes-sor"。又如,由于人们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英汉问候语也存在着很大差异。问候语使用不当也会导致语用失误。中国人见面时常问候对方的一句话是 “吃了吗?”然而,如果直接将其借用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交际者寒暄,对方如果没有考虑中国文化中的寒暄方式,便有可能认为这是对自己提出吃饭的邀请。
  因此,中国人在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时,要意识到对方的思维方式及文化模式。例如,英文中"I hear what you say" 这句话在特定的语境中可以表示为"I disagree and do notwant to discuss it further." 如果不能理解潜在的暗含义,以英语为外语的交际者或将其误解为"He accepts my point of view."

  三、认知语境视角下的语用失误规避策略

  综上可以看出,引起语用失误的最直接原因是语言和文化规约两方面带来的负迁移效应,交际主体未能遵守目标语的文化和社会习俗就会产生社交语用失误。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的使用投射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这就要求跨文化交际者在使用非本族语时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文字本身,更要将语言的使用与文化背景结合起来。本节引入语境概念,进一步探讨规避语用失误的策略。

  (一)语境

  自功能语言学派代表人物Malinowski提出话语 语 境 (context of utterance)、 情 景 语 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文化语境 (context ofculture)的概念以来,功能学派及认知学派对语境意义的研究不断深入扩展、并将语境概念广泛运用于话语分析、翻译理论、教学策略等语言研究的各个领域。语境概念可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加以分类, “主观因素包括言语使用者的目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经历、修养、爱好、性别、处境、心情等。客观因素大至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小至交际时间、地点、场合、对象以及上下文等。”
  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 “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说,意义也不一样,老师说 ‘我去上课’是去讲课,学生说 ‘我去上课’是去听课;大夫说 ‘我去看病’是给人看病,病人说‘我去看病’是让人给他看病”,这一说法便可以归类为 “情景语境”。从上述的语境分类中可以看出,语境系统构成成分复杂多样,其中任何一种成分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在实际交际中交际双方对意义的解读。
  除功能语言学派外,认知语言学派在研究话语交际时提出了认知语境的概念,该学派代表人物Sperber和Wilson在关联理论的论述中曾提出,语境是 “一个心理结构,是听话者有关世界假设的一小部分。这一意义上的语境不只局限于有关直接物理环境和刚刚说过的话语的信息;对未来的话语预期、科学假设或宗教信仰、轶事记忆、一般的文化假设、有关说话者的心理状态的信念,都可能在理解中发挥作用。”
  他们强调语境是对相关信息的动态选择,而非一层不变的固定模式。交际者不断扫描记忆网络中的逻辑、百科、词语以及文化背景等各类语境信息,从而选取与交际话语有最佳关联度的部分作为理解对方话语含义的依据。

  (二)规避策略

  综上所述,认知语境首先是一个网络系统,其中囊括了语言、文化、价值观念、逻辑思维等各项内容;其次,认知语境是一个动态的选择过程,是对语境网络中相关因素进行对比、判断、选择的过程。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交际者合理选择运用认知语境这一网络系统中的各项要素,如语言文化、社会规约、交际准则、价值观念等,才有可能判断交际对方的真实意义,顺利推进交际进程。可见,认知语境系统的形成是交际者规避语用失误、提高语用能力的前提和保障。

  1.树立语言对比观念

  从词汇和语法层面的语用失误成因看,跨文化交际的首要条件是交际者需熟练掌握交际语言。针对外语学习这一课题,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我国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就曾指出 “假如不应用比较的方法,看了文法书也是徒然。”这就肯定了比较法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1982年在 《开明英文文法》的序中吕叔湘再次谈到,说不同语言的人对概念的理解本身就不同,外语的掌握还需了解其思维方式。此外,我国着名翻译家刘重德也反复强调语言对比的重要性,并将对比分为三个层次:结构层次、表达法层次、语言心理层次。其中,表达法和语言心理反映出以这一语言为母语的使用者的认知模式。
  综合上节分析,这里所说的三个语言层次与认知语境概念中的主体要素相互契合,只有将这些主体要素进行对比分析,才能真正意识到母语与交际语之间的差异,才能为跨文化交际奠定语用基础。

  2.增强文化意识

  语言根植于文化,语言的差异也反映出文化的差异。而文化包罗万象,比如信仰、思维方式、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等。作为百科常识,文化同样是认知语境的构成成分,交际过程是交际者对已知信息筛选判断的过程,只有当交际者具备全面的文化常识,才能够为这一过程提供充分的选择范围。由此看来,交际者不仅要着眼于语言本身,更要时刻注意积累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
  例如,英文中许多惯用语都折射出基督教文化对语言的影响,"He is so kind and generousthat he always casts his bread upon the waters."便是源于 《圣经》中的"Cast your bread uponwaters;for you shall find it after many days."用于劝导人们要做善良明智之人,只要心怀善良、与人为善、就一定会有好报。由此可以推测出"cast his bread upon the waters" 表示行善而不图回报。再如,日常言语规约也与语言使用密切相关,以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的同意或拒绝为例,汉语环境下,我们常常会以 “我基本同意”作为表达赞成的方式,但在英语环境中如果以"I almost agree" 为回应,则暗含了 “我一点儿也不同意”的意思。又如,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方式上都会受其各自民族文化背景的影响,作为认知语境的要素之一,逻辑思维常常会通过语言交际表现出来,比如,交际者只有意识到说话人的逆向思维方式,才能迅速判断"Nobody couldbe too foolish this day." 这句话中的语用意义。

  3.培养动态思维能力

  从认知语境的视角看,跨文化交际者不仅要认识到语言交际不是孤立于环境存在的简单句式,交际中语言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内部的结构及字面意义的理解,还要时刻意识到交际过程是一个需要推理的过程,是需要结合各项要素做出判断选择的过程。也就是说,交际作为一种认知活动,并不是简单的词义叠加的线性过程,而是以认知语境为前提的 “匹配、类推、重组、转换”的反复过程。认知语境堪比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涉及其语言能力、文化背景、教育经历、生活环境、思维方式等,这一网络系统中的任何信息都可能影响交际者对语言意义的选择和判断。这就要求交际者要具备动态思维的能力,在接收信息的同时,根据背景知识、实地情景对相关信息含义不断调整、优化,做出最终判断。

  四、结语

  概括来讲,对于语用能力的培养可以站在认知语境的视角从宏观意识和微观层面入手。从微观层面来看,语言认知绝不能单纯局限于字、词、句的结构分析和字典释义,而是要将语言放置于真正的语境中来理解其中的语境意义。例如,交际者在遇到一词多义的情况时,必须借助会话语境进一步推理才能确定其真正含义。从宏观角度来看,如果交际者在知识结构中缺乏相关文化意象的积累,就无法避免交际时出现概念空白,导致语用失误。文化涵盖多个领域,表现在语言上更为细微复杂,无论对哪一个环节的信息缺失,都有可能导致语用失误。除此之外,英汉两种语言与其各自的 “逻辑思维”方式密切相连,交际者只有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在思维层面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才能更好地把握交际中的思维方向。

  参考文献
  [1]Richards J,Platt J.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Z].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and Research Press,2002:117.
  [2]Thomas 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Linguistics,1983(2):91-112.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435.
  [4]桂诗春.当代语用学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162.
  [5]方梦之.译学辞典 [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28.
  [6]吕叔湘.语文常谈 [M].北京:三联书店,1980:61.
  [7]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85:15.
  [8]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7.
  [9]吕叔湘.Editor's Note.见林语堂 《开明英文文法》重印本 [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10]刘重德.英汉语比较与翻译 [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2-3.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跨文化交际论文
返回:应用语言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