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职称论文 >

可视化工具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的教学实践

来源:中国报业 作者:蔡皓生
发布于:2020-09-30 共3020字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中,其中可视化工具的使用让英语课堂教学变得更有趣、更有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原来的四大语言技能“听说读写”扩充为“听说读看写”,新增加了“看”的功能。这里的“看”侧重于图形、表格、动画、符号以及视频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与可视化工具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借助图形、视频等方式呈现知识的理念不谋而合。
 
  关键词:可视化; 高中英语; 读后续写;
 
  背景
 
  1.“看”——新课标、新技能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原来的英语四大语言技能“听、说、读、写”扩充为“听、说、读、写、看”5项,增加了“看”的能力。周大明教授在《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特色与教学启示》一文里把新教材分为九大板块,涵盖了听、说、读、看、写5项语言技能,各个板块功能清晰,各有侧重(周大明,2020)。
 
  2.读后续写——新题型、新模式
 
  读后续写一种新题型,是浙江省高考英语的重要题型。对此类题型,学生要在理解文本基础上,捕获文本中的关键信息,然后站在作者的角度,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作者情感共鸣,最后启动创造性思维进行续写。该题型考查的是学生的文本把握能力、语言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这种题型对学生与教师都具有比较大的挑战性,对英语水平相对薄弱的学生更是一大难关。
 
  可视化工具
 
  可视化工具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借助图形、视频等方式呈现知识,包括文字云图、思维导图、流程图、树状图、分层结构图等。其中,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Tony Buzen提出的,是用方框或圆圈等节点表示关键信息,然后用线段或弧线等进行连接,从而在语言与图像、颜色之间建立逻辑关系,让抽象的思维可视化。而思维可视化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刘濯源主任首先提出的,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原本不可视的思维呈现出来,使其具有清晰可见的过程(王静静,2020)。可视化教学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上采用包括文字云图、思维导图、流程图、树状图等图形或视频等方式,把知识呈现给学生。英语阅读的可视化教学就是用视频与图形来解释英语阅读文本,让文本中的思维与知识可视化。
 
  高中英语的读后续写题是以纯文本形式呈现的。学生必须读懂文本,把握文章脉络,揣摩作者意图,发挥创造性思维,根据文本的基调进行续写,尤其注意续写内容的正能量。知识可视化工具如果能在读后续写教学中恰当运用,将扭转以往单一、乏味的课堂面对面教学,有效引导学生入手阅读文本,抓住文本脉络,为下一步续写找到合适的介入点。
 
  可视化工具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的教学实践
 
  下面以高二的一节英语读后续写公开课为例,展示知识可视化工具在读后续写课中运用的教学实践。
 
  1.读后续写的特点以及具体要求
 
  (1)分值与任务要求(浙江卷)。
 
  试卷提供一篇大约350词的材料,材料中有若干划线词,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所给的内容和两段固定段落的开头,任意选择使用5个划线词,写一篇衔接符合逻辑、情节和结构完整、150字左右的短文,满分25分。
 
  (2)材料特点。
 
  所给文本故事性比较强,难度适当,易于理解,偏向记叙文,有一定的故事背景,有足够学生自由发挥和想象的空间。
 
  (3)评分标准。
 
  分为五档:第五档(21~25分)、第四档(16~20分)、第三档(11~15分)、第二档(6~10分)、第一档(1~5分)。
 
  2.教学目标与教学思路
 
  (1)教学目标。
 
  借助英语歌曲《老橡树上的黄手帕》的视频和电影视频,让学生对文本形成初步认识;借助思维导图理清文本脉络,理解文本;借助可视化工具分析并重组获取的文本信息;通过限时作文完成知识输出。
 
  (2)教学思路。
 
  通过英语视频音乐和电影导入新课,培养学生“看”的能力;带着视频留下的印象与疑惑,带领学生阅读文本,获取关键词,并根据5W和1H原则,分析文本语言特点;通过思维导图的细节引导图,引导学生完成对文本的解读;完成输出任务,写一篇读后续写。
 
  3.教学材料
 
  一篇英语的小短文,记叙文文体(材料略)。
 

 
  4.教学步骤
 
  步骤一:头脑风暴——导入激活。运用霍金故事的视频导入本节课的要点,启发学生应该怎样预测情节内容,为后文读后续写文本的呈现做铺垫。
 
  设计意图:学生对读后续写这种作文方式较为陌生,但对霍金这个人物比较熟悉,通过视频展示霍金的故事,让学生学会推断和预测故事的下一步情节。
 
  步骤二:文本呈现——获取信息。带领学生阅读文本,提醒学生关注文本中有下划线的关键词语,寻找基本细节;对细节进行分类,制作细节图,标注出故事的人物、背景,事件的发生、冲突、解决以及文本所蕴含的主题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获取文本大意,明确主题,指导学生通过不同的词汇推敲作者的观点与意图,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下一步思维导图的创设做铺垫。
 
  步骤三:文本梳理——知识可视化。创设思维导图:根据教师的细节图,推断出未来文本的发展情节;引导学生对标注出的关键词进行归类,重点关注文本中的情感词汇、行动词汇等;让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合作或独立完成思维导图的创设。运用流程图,整理与归纳文本中划线的词或词组。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的创设,流程图以及分层结构图的运用,引导学生抓框架、抓细节,培养学生挖掘细节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系统梳理文章脉络;指导学生运用流程图对关键词进行分类,方便学生在读后续写中按照题目要求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不同分类组中选用合适关键词,为顺畅写作提供坚实基础。
 
  步骤四:展开写作——小组协作。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调整;指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与流程图完成读后续写任务。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知识输出的环节。学生动手完成读后续写的任务,既是知识的输出,也是对学生文本掌握程度和作文表达能力的检测。
 
  反思
 
  1.帮助学生破除畏难心理
 
  对读后续写这种新题型,学生充满畏难心理。运用可视化工具,引入线条、箭头、视频、图像等使文本内含的思维可视化,让学生利用这种类似数学中的数字、图形、图像来学习,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破除畏难心理,逐步进入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
 
  2.构建框架,把握重难点
 
  可视化工具的优点在于直观性和推理性,通过直接明了的图形搭建知识框架,利用思维导图、流程图、鱼骨图等逐层分析文章,帮助学生把握文章要点、抓住内容框架,根据关键词,有目的、有方向地选用5个单词或词组,为续写的顺利完成打下基础。
 
  3.破解当前英语教学困境
 
  可视化工具把抽象的文本直观化,把零散的细节系统化,能够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变“填鸭式”的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合作学习,使英语课堂不再单调沉闷、枯燥乏味。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思维模式以及对文本的理解,利用图式与框架,梳理知识脉络,绘制各具特色的图解;读后续写的开放式结尾也给了学生一个较为自由的写作空间;通过团队协作或独立思考,完成思维导图、流程图或分层图制作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反思、知识交流以及情感碰撞的过程。
 
  4.凸显教育信息化的社会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可视化工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也让全国高中率先启动线上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无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可视化教学工具在线上教学中大放异彩,凸显了教育信息化和“互联网+教育”的社会背景和发展趋势。教师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技能,运用多种手段让教育教学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 周大明.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特色与教学启示[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04).
  [2] 王静静.借力思维导图可视化策略优化高中英语教学[J].英语教师.2020(01)。
  [3] 罗伟雄.知识可视化工具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英语教师,2016(02).
  [4] 范志刚.让思维可视化——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2).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第五中学
原文出处:蔡皓生.可视化在高中“读后续写”中的运用[J].中国报业,2020(18):86-87.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高中英语职称论文
返回: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