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职称论文 >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的课程优化策略

来源:北方音乐 作者:吕明洁
发布于:2020-11-09 共4947字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新课改的推进,高中各个学科都开始进行了改革,音乐课程也不例外。音乐是高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渗透美育教育的重要责任。音乐教育本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高中音乐教学始终处于不利的地位,课堂教学的效率鲜难提升。想要把高中音乐教学做得更好,就需要广大教师不断进行教学的改进,不断大胆创新。鉴于此,笔者紧随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就课程整合谈一谈高中音乐教学的课程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中音乐; 教学改革; 课程整合; 策略;
 
  课程整合是现代教育中一个比较新颖的词汇,从狭义上讲就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借助学科间的点滴关联推动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整合教学,一方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也得到了创新。可以说,课程整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改革教与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的重要举措。如何开展学科间的整合教学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现阶段高中各科教师都应该去思考的课题。文章以高中音乐为例,就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课程整合展开探究,旨在达到抛砖引玉之效,启发广大同仁创新教学方法,为推动高中音乐教学做出努力。
 
  一、高中音乐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教学
 
  任何学科都不是孤立的,音乐亦是如此。音乐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将音乐与相关学科有机结合并呈现给学生,进而启发学生进行整体性音乐知识的学习与探究,既可以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感受其他学科,也能在领悟其他知识的同时挖掘音乐理论。将音乐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并不陌生,我国自古以来古诗与音乐就是不分家的,从原始社会开始古诗与音乐的融合就非常紧密。基于此,可以说,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整合语文学科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高中课程发展的改革方向。音乐与语文都是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语文可以说是一门文学艺术,与音乐艺术异曲同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整合语文知识可以达到双重的艺术享受,获得双倍的艺术熏陶。比如在引领学生学习古典民乐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古典民乐的代表作之一《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去感受琵琶独奏的悠长乐音以及江上月夜的深远意境。为了进一步带领学生走进乐曲所营造的氛围中,教师可以结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制作教学PPT,让学生在张若虚美妙文字的引领下走进悠扬的琵琶弹奏中,进而启发学生在诗词文字的辅助下走进音乐作品的意境中。当学生对古典民乐知识以及对琵琶曲的特点都产生深刻的理解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带领学生欣赏另一首经典的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从曲目不难发现,《十面埋伏》是一首经典的琵琶武曲,《春江花月夜》琵琶演奏的旋律是抒情优美,节奏是缓慢的,但是《十面埋伏》的旋律则是激烈雄壮,雄伟激昂的。从曲目背景看,这首琵琶武曲是以楚汉相争为题材而创造的,为了引领学生进一步感受武曲的节奏与旋律,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与楚汉相争有关的视频,包括巨鹿之战中项羽的八面威风,彭城之战中汉军的勇猛顽强以及垓下之战时四面楚歌之景……借助动态的视频与音乐的结合,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到琵琶武曲的激昂与雄壮。同时,《十面埋伏》虽然是一首武曲,但其中也不乏对细腻情感的表现,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琵琶独奏的鲜明艺术,教师可以先为学生选择和朗诵一些与楚汉有关的诗句,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等,用诗歌的形式去表现楚汉战争中项羽的失败与儿女情长,如此学生欣赏琵琶独奏中凄惨悲壮的旋律时才能更加通透,有利于他们感受项羽慷慨悲歌的艺术形象。
 
  二、高中音乐与美术课程的整合教学
 
  美术同样承担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责,美术与音乐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融入美术课程因素,无疑是帮助学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获得美的感受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新课改中也指出音乐学科教学要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美术情操,健全人格。这也就意味着,在教学中音乐与美术之间是不可割裂的,是需要进行整体性教学的。比如在学习西方音乐史中,学生会接触到《亚麻色头发的少女》这首钢琴曲,并从中感受到一种全新的音乐创造风格——印象主义音乐。对于高中生来说,“印象主义”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在美术学科中他们早已经接触过印象主义画作,印象派画家等,所以结合美术课程展开《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音乐鉴赏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引领学生欣赏这首钢琴曲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印象派大师雷阿诺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油画作品,引导学生在悦耳美妙的钢琴曲中,在温柔娴雅的油画作品中感受亚麻色头发少女如水般的温柔以及她充满憧憬的美丽笑容。《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的作曲家德彪西在其三十余年的音乐创造生涯中,突破了几个世纪以来惯用的音乐模式,创造出许多令后人称优的印象主义音乐曲目。德彪西开创了一个新的音乐时代,他的作品撕开了印象主义音乐的帷幕,值得每一位高中生去聆听,去欣赏。另外,高中音乐教学中对民歌的欣赏教学至关重要,《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俄罗斯民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是值得高中生去欣赏和感受的。而看到伏尔加三个字,大部分人都会联想到一幅着名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虽然一个是音乐作品,一个是油画作品,但二者的主题却异曲同工。学生一边欣赏油画,一边听这首民歌,可以更深层次感受到沙皇统治下俄国人民群众水深火热的生活,有利于学生走进歌曲中,走进艺术审美之中。可见,无论是从风格上还是从主题上,音乐与美术都可以产出重要的关联性,音乐教师要学会主动挖掘音乐与美术的关联,以此为出发点设计音乐课程的教学。
 
  三、高中音乐与地理课程的整合教学
 
  地域因素对于音乐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人们所创造出来的音乐风格、特点皆不同。音乐与地理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学科,但其实在点滴间都饱含着有趣的连接点,音乐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挖掘整合连接点,推动课程融合的发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融入地理学科的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探究兴趣,利用歌曲中有关地理知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步骤。高中音乐与地理课程的整合方式包括两个主要方向:其一是根据不同地域造就不同音乐的风格进行整合教学。比如在针对民歌展开音乐鉴赏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歌曲中的地理知识。“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信天游”的特点,音乐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陕北的黄土高坡,这高坡千沟万壑,连绵起伏,使得“信天游”的音调中有种苍茫、恢弘之感,同时黄土高坡上缺少旺盛的生命,黄土,风沙又给人枯燥,寂寞之感,所以“信天游”中也有细微的凄然和悲壮。可见,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对于“中国民歌”的风格特点形成有着巨大的主推作用。南方地区景观秀丽,小桥流水,所以该地区的民歌音调委婉绵长;东北人民豪爽大气,其民歌的音调也就旋律宽阔,刚直爽朗;内蒙古人常见过着游牧生活,浩瀚无际的草原总给人一种辽阔遥远之感,所以内蒙古地区的民歌常常呼唤式为主,粗狂中带着源远而去的美妙。其二是根据歌词中包含的地理知识进行整合教学。很多音乐作品中都包含了地理学科上的名词,从这些名词出发展开音乐与地理的整合教学,既可以深化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赏析,同时还能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地理知识,一举两得。比如《宁夏川》是一首宁夏民歌。这首民歌中的歌词都是源于对这片土地的认识,了解到中国的西北部,有一片沃野千里、稻花飘香的大平原,这就是“塞上江南”宁夏回族自治区。可见,在音乐教学中整合地理课程知识,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歌曲特点形成的原因,进而引导他们准确地把握歌曲的风格,又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歌词中的地理知识,借助歌词的欣赏走进特殊地域中,最终走进歌曲的魅力中。
 

 
  四、高中音乐与历史课程的整合教学
 
  唐、宋、元、明、清,在每一个不同时代背景下创造的诗词风格、内容都是截然不同的,文化复兴前后创造出的美术作品意蕴也是别样多姿的。所以,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背景下同样会产生不同风格的音乐。例如西周、东周时期出现的《诗经》、秦汉时期的《乐府》、唐代的“燕乐”、宋朝时期勾栏瓦舍的杂剧、诸宫调等。历史背景的不同,音乐曲风相差巨大。同时,还有很多的音乐作品中饱含了历史信息,通过对这些歌曲的赏析可以提高学生从艺术的角度去了解历史和感受历史的能力,还可以加深他们对历史背景的理解,这其实就是高中音乐与历史课程整合的出发点。高中音乐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琳琅满目,不仅有古典民乐还有现代流行歌曲、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创作还有巴洛克时期的艺术造诣。面对林林总总的音乐艺术作品,教师可以基于历史视域展开教学,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再一次走进音乐意境中,从而与作者,与节奏,与音调,与词谱产生共鸣。比如在带领学生欣赏《黄河大合唱》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渗透歌曲创造的历史背景,是冼星海基于诗人光未然的一首描写黄河船夫与狂风搏斗的诗词创造而出的。为了强化学生的认识,在历史背景渗透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黄河狂风恶浪的情境以及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顽强抵抗的身姿,进而在直观的视觉刺激下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感受到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同时,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民族感情,教师可以趁热打铁为学生展示《松花江上》这首抗日歌曲,引导学生从沉重而悲凉的音调中感受到国民愤怒的情绪,进而升华他们对东北同胞家破人亡悲惨遭遇寄予深切的同情,同时也让学生从歌词的赏析中了解九一八事变以及抗日救亡运动等历史史实。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和整合历史知识无疑是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创造背后的故事,感受乐曲变化特征的重要举措。
 
  五、高中音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与音乐进行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整合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为音乐教学保驾护航,实现音乐教学课堂气氛的融洽与和谐。首先,信息技术课程中借助网络进行搜索是一个比较基础的教学内容,音乐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间的整合。比如在教学西方古典音乐知识的教学时,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西方古典音乐”为关键词进行实时搜索去了解西方古典音乐的音乐类型、特点以及发展历程等,利用这种方式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和丰富的音乐宝库,这样一方面满足了学生音乐艺术欣赏需求,另一方面也能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扩充他们的音乐常识。除此之外,信息技术其实还给音乐教学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移动互联网上的音乐软件——“节奏大师”等,去引领学生把握音乐的节奏,以游戏化的方式感受音乐,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掌握。诸如“唱吧”等软件同样可以为学生提供视唱练习的平台,为学生开拓出另一片突破课堂局限的学习课堂,促进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提升,为他们音乐的实践提供机会。总之,借助信息技术进行音乐学科的整合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推动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的认识音乐,感受音乐魅力。
 
  综上所述,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唱歌”,音乐学科与历史、地理、文学、美术、政治等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合理整合音乐与其他学科优化课堂结构,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音乐是现代高中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只有整合多元学科进行科学高效的教学,学生的综合素养才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升。为此,作为高中音乐教师的我们应该力求专业取向的地负海涵,在教学中既可以讲文学,又可以讲美术,既可以讲地理,还可以讲历史,既要让学生获得音乐理论知识上的扩充,又有让学生在综合学科的整合下获得多元发展。同时作为一位饱读诗书的音乐教师更应该知难而上,在繁重的高考压力下,帮助学生获得艺术的熏陶,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力求在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提供巨大帮助。
 
  参考文献
 
  [1] 潘来好.多媒体技术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8(06).
  [2] 孟丹.浅谈高中音乐课余其他学科的整合[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28).
  [3] 蒋丽.高中音乐新课程六个教学模块的有机整合[J].中国教育学刊,2013(S3).
  [4] 欧阳丹.实施高中音乐新课程的积极探索——《音乐鉴赏》与《歌唱》模块教学整合[J].中国音乐教育,2007(04).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
原文出处:吕明洁.高中音乐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策略实践与研究[J].北方音乐,2020(19):130-13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高中音乐教师职称论文
返回: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