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战略管理论文 >

促进科技创新提升小微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6-03 共546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辽宁省小微工业企业发展困境探讨 
【第一章  第二章】小微工业企业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章】辽宁省小微工业企业基本状况分析
【第四章】小微工业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 5.3】推进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5.4】促进科技创新提升小微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 
【5.5】加强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提升小微工业企业的自身建设 
【结语/参考文献】促进辽宁小微工业企业成长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5.4 促进科技创新提升小微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

  5.4.1 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估方法

  根据表中各项数值,我们可以总结出企业创新能力相关各项数值。

  技术水准=0.25{(研发周期/行业平均研发周期)-(研发效率/行业平均研发效率)+(产品研发成功率/行业平均研发成功率)+(技术先进度/行业平均技术先进度)};市场营销=0.5*{(市场集中度/行业平均市场集中度)+(产品出口率/行业平均出口率)};生产管理=1/3*{(样品制造周期/行业平均制造周期)+(模具开饭个/行业平均开发周期)+(工艺成熟/行业平均工艺成熟周期))。

  企业的综合创新指数计算方法如下:

  5.4.2 加强财政支持力度

  在一项对企业的走访调查问卷显示,在关于小微工业企业最关心的政府扶持政策方面,由接近九成的企业都选择了财税支持政策。出现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伴随着近年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增加和市场行情波动,辽宁省小微工业企业的利润空间开始不断缩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是困扰企业盈利和进一步发展自主创新的拦路石[50].所以政府要加大对自主创新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引导机制和创新投资机制,扶持创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建立,充分引入社会资本来支持小微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同时给予进行自主创新的企业税收减免和政府采购支持,通过多方位立体化的经济手段来扶持小微工业企业进行自主技术创新[51].

  在采取直接性的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还要建立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由政府出头来促进技术与资本的有机结合;加强与各金融机构合作,建立并完善面向企业创新的金融服务,加大对小微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同时利用税收制度进行财政扶持,以贴息、补助等形式来引导小微工业企业积极进行自主技术创新。

  通过建设高规格科技园区等形式,吸引具有丰富科研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落户,对自主创新小微工业企业集中管理重点扶持,通过对科技园区的重点财政扶持来支持企业进行自主创新。

  政府应该积极引导传统小微工业企业向“精、特、新”的方向发展,通过自主创新来提升企业品质,创造企业名牌,提高企业利润。扶持特色产业和优势企业,并推广以这些品牌产品和明星企业为龙头,建立产品配套连,拉动相关企业。同时发挥小微工业企业的特点,通过专业化分工合作来融入整个产业体系,依靠协同创新来共同发展,保持产品和产业的竞争优势。通过财税政策倾斜,利用市场化手段来鼓励小微工业企业积极开发新技术、推广新工艺、推出新产品、迅速普及新科技成果,以占领全国市场走向世界为目标,促进相关企业的有序协作,避免同行业的内耗和恶性竞争。

  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使小微工业企业健康良性发展。应当鼓励小微工业企业在自主创新的同时,注意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通过改进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而不是单纯以提高盈利为目的。以提高技术水平为手段,以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为己任,争作有社会责任心的优良企业。鼓励企业通过多种手段进行自主创新: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创新、引进外来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与伙伴企业联合攻关共享成果共同发展创新。扶持企业鼓励员工进行发明创造、技术改革和专利技术申报,对技术人才应当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荣誉奖励,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优良环境。

  5.4.3 加强政府政策扶持力度

  在采用财政资金倾斜、税收减免诱导和专项资金扶助的同时,政府也应在其他方面加强对小微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扶持引导。通过政策引导小微工业企业创新发展,摆脱对资源和环境的依赖,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转型,走高附加值生产的道路。

  辽宁省政府可以利用中央试点“简政放权”的机会,为小微工业企业提供技术转移与技术推广所需要的支持。同时,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政策来鼓励技术创新,并为技术创兴的小微工业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保障方面的服务,通过政府采购等政策给与经济扶持,通过这些政策为小微工业企业的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政府通过为小微工业企业走技术创新道路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利用政策为小微工业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引导和鼓励小微工业企业通过生产改造和技术创新来发展壮大。同时政府部门应支持小微工业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来培育品牌产品和服务,利用鼓励创新技术创新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为小微工业企业解除后顾之忧,使小微工业企业能有所创新的同时确保有所收获。并为优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稳定的配套产品和服务,积极帮助小微工业企业通过各种途径推广自己的品牌产品,争取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和服务,带动相关企业共同进步,最终形成地区特色产业,拉动全地区的配套产业发展。小微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离不开高素质人才,而小微工业企业限于自身实力较弱,缺乏培养高精尖人才的基础。由于社会认知问题,大部分高素质人才都不将自己的职业规划定位于小微工业企业。相对来说,大中型企业尤其国企在解决人才落户、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都有先天优势。政府应该针对小微工业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为小微工业企业的人才引进工程开放绿灯,在人才引进落户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为其解决后顾之忧。政府应当通过具体举措切实加强对小微企业科学技术创新的直接引导、具体支持与全程管理。

  5.4.4 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对于小微工业企业,政府应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使其加大自主创新,最终做大做强。从宏观上看,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投入最后获得高额产出的过程。

  为了激励小微工业企业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加大对创新的人、财、物投入,政府可以实施面向小微工业企业“创新明星企业评选工程”.通过对小微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打分评级,评选出明星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起到带头拉动作用。对评为明星企业的,从其上缴税收的地方留成部分中提成返还,奖励其对创新活动的财务支出。对创新明星企业,应该支持其持续创新,保持技术革新和竞争优势。同过给予其带基金的科技项目的方式,鼓励明星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对明星企业的横向课题给予政策支持,纳入省市科技攻关体系。同时支持和推进小微科技企业通过自主创新,研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和名牌产品。

  对于获得国家、省优名牌产品、驰(着)名商标称号的小微工业企业,政府应在给予其物质奖励的同时加以大力宣传,充分利用名牌产品的影响力来带动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扶持名牌产品和企业的配套产业,打击滥竽充数、仿造伪造名牌产品的毒瘤企业。

  并优先将这类带头企业列入技术改造扶持名单、在其产品创新和开发计划上给予现有各项优惠政策,并根据经济形势和社会环境变化不断出台新的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小微工业企业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同时在政府采购政策方面,向进行产品创新的小微工业企业倾斜。公开透明政府采购管理条例,在同样符合规定下优先选用创新产品和服务。同时在制定行业产品标准等方面也要注意扶持自主创新的企业,淘汰落后产品和生产线,理直气壮地推动科技创新的自主品牌建设。通过宣传科技创新产品,引导消费者形成新的消费理念,更多的使用创新产品,扩大创新产品与服务的市场,激发小微工业企业投入创新研发的热情,最终提高小微工业企业创新研发能力。

  5.4.5 健全小微企业产品创新的智力支撑

  针对我省的小微工业企业普遍存在的创新能力不足情况,政府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引导和统筹作用,建立一个影响全省乃至全国的扶持工业企业创新的产学研体系和相应的运行机制[51].通过以市场为最终导向,以政府和中介结构作为纽带,以全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作为智力支撑后盾,而企业作为主体。通过各单元的有机协作,良性互动,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最终达到服务辽宁,扶持小微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目的。

  通过这个可以辐射全国的体系,不仅能引全国的智力资源为我省所用,还能扩大我省的小微工业企业的影响力,为我省打造一张科技创新名片。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网络和政府引导的创新体系,小微工业企业可以获得创新成果,提高效益,健康发展,这也使得相关企业更愿意接受政府的扶持指导,方便政府的统筹规划和对小微工业企业的管理,达到全省一盘棋的目的。

  在改革用人机制方面,政府应当积极引导,促使小微工业企业破除传统落后观念,建立现代化的人才管理和任用制度。通过企业自身建立起正确的现代化的人才观念,在企业的管理层中塑造并推广尊重知识技术和人才的良好氛围。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何引进企业需要的各类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核心人才和懂生产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小微工业企业虽小,自有无限的发展可能,这种企业发展的可能就是吸引人才的关键。小微工业企业一方面要明确自身的发展规划,展示出自身无限而切实的发展空间,同时塑造企业文化,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去感染吸引人才。政府部门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通过宣传来改变社会风向与普遍认知,宣传在小微工业企业中一展拳脚打开一方天地的杰出人才和风云任务,用正面形象来引导人才落户安家,改变接触人才对小微工业企业的不良认知[58].小微企业往往不具备大企业那样比较完善的人才培训教育中心和培训制度,这就造成了小微企业创新人才的流失[58].小微工业企业自身势单力薄,政府部门应当给与帮助和扶持摆脱困境。可以通过设立人才培训中心,与相关单位合作,为小微工业企业体统人才培养计划。通过这种有序可再生的人才培育模式,可以为小微工业企业源源不断的提供所需要的人才。

  同时小微企业创新人才提供培训机会,再次深造,反哺小微工业企业的创新发展。政府要在人才引进上有所作为,要通过提出并落实切实可行的鼓励性政策,避免只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小微工业企业在招聘上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并且有许多不规范之处。首先,要规范小微工业企业在招聘上的不正当行为,清除非法用工现象为所有小微工业企业的员工落实合同制度,为这些员工落提供社保和公积金等。同时解决小微工业企业在人才待遇上的力有未逮之处,帮助小微工业企业为自身的员工解决户口落户和子女入学困难等问题。

  要在企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相关工作机制,将政策落到实处,否则人才能够引进而留不住,对小微企业来讲,除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外,没有任何好处。政府部门通过在城市建设方面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建设一座充满人文气息的城市。

  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文化气氛,通过信息化建设,打造城市独有的诚信体系和保障体系,打造独有的城市名片。还有在生活环境、解决户口、子女就学、老人就医、公共交通、城市发展潜力等等一系列问题上,都需做好规划方案,让引进的人才乐于在此长期生活并定居[58].再次,地方政府还必须注意本地企业的总量,有量才有市场,才能形成对多样性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有充分的就业机会。当企业所需的人才得以充实之后,还必须确保人才能够在这个空间里正常流动,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人才外流,避免当地企业成为培训人才的基地,也才能保证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在当地就能方便地聘请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58].随着企业科技提升和规模扩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增加,高层次人才的不断流入,又进一步促进了当地人才环境的发展,会完成“人才靠外部引进转变为由地方自行培育”的过渡[58].这个阶段的政府,应该推出更全面的奖励人才、尊重人才政策。这样,人才不仅能够在当地自产,而且还能够在当地扎根[43,44].

  5.4.6 创立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

  在政府给予小微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财政扶持、政策引导的同时,应该引导社会力量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服务。通过创立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规范化小微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避免缺乏市场导向的盲目创新,避免出现无用创新和创新产品无竞争力的尴尬局面。通过完善小微工业企业创新服务机构、科研中介结构和技术创新交流平台,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通过提高社会服务体系的引导和支持,优化小微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布局,提高科技创新效率,稳定科技创新收益,形成企业不断投入创新不断从创新中收益的良性循环。

  通过加强科技中介服务,建立科技信息交流系统,实现企业高校间的联合互动,促进科技信息的沟通交流,提高双方横向联合的频率和效率。通过技术创新交流平台,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合作,既可以避免重复创新,又可以联合企业力量,集体攻关,共享创新成果,达到双赢目的。在加强小微工业企业创新活动的同时,通过创新服务机构对企业加以引导,并为小微工业企业提供完善的创新计划。例如,向小微工业企业提供市场需求信息,通过专业机构为小微工业企业做好市场调研,这样企业才可以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通过服务机构,将创新产品送交用户试用得到反馈信息,研发人员可以在研发中随时与用户沟通,使最终产品与服务可以满足用户的具体个性化要求。通过反馈信息实现企业和用户的互动沟通,企业可以针对客户反馈回来的使用信息和改良型建议,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对产品的外观、功能和其它特性做出改进或升级。在此基础上,通过培育核心用户和忠诚用户,企业和服务机构可以引导用户提出各种意见和想法,通过这种体验端的反馈,将这些想法和意见整合进入企业的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在技术人员的模型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定制,实现企业与用户间的有机交流互动,最终得到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充分控制创新过程的风险。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战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