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资本论》主要以剩余价值为研究核心, 批判了资本主义, 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国坚持走特色化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发展经济时, 必须要关注市场建设工作, 解决市场经济的问题, ***总书记经过对原有的国家发展理论加以创新, 提升了改革水平, 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本文结合《资本论》这部着作具有的当代价值, 探讨***总书记提出相关创新型理论。
关键词: 《资本论》; 当代价值; 理论创新;
***总书记在对现有的经济理论进行阐述与研究时, 极具问题意识, 在开展改革开放活动时, 不能过于封闭化, 同时也不能不考虑实际发展条件任意规划发展道路, 而是要通过经济发展实践活动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他认为《资本论》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仍旧具有价值, 该着作以资本主义为研究对象, 对市场经济有极为透彻的认知, 我国在发展经济时也要考虑到市场经济问题, 借助《资本论》可以进一步完善经济政治理论创新活动。
一、《资本论》概述
《资本论》是德国思想家马克思创作, 属于政治经济领域的巨作, 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剩余价值, 该着作极为彻底地批判了资本主义, 首先阐述了资本生产的实际过程, 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而后解析了资本的实际流通过程, 对实现剩余价值的相关问题展开探索, 最后解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对剩余价值的分配进行了研究, 揭示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之前, 社会中已经形成了政治经济学, 但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学具有极强的资本主义特点, 其研究对象是国民财富, 在探讨社会关系时相对片面化, 没有阐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是着重解析了物与物之间存在的关系, 而马克思的《资本论》对政治经济学进行了进一步地发展, 其通过应用唯物辩证法理念, 构建出更加科学、切合实际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
在我国的当代社会之中, 《资本论》的价值仍旧存在, 为了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的论述, 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习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 均肯定了《资本论》的价值, 针对当前政治经济发展问题, 可以到《资本论》这部着作中探求答案。
二、《资本论》的当代价值
在科学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影响下, 我国的改革开放活动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走出, 当前的市场经济极具中国特色, 政府与经济经营者共同参与到经济体制的改革互动中, 从市场经济的发展特点来看, 我国和其他市场经济国家有很多共性的东西, 为了避免出现同样的发展问题, 应当借由《资本论》来引导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的多方面的批判, 我们也可以及时发现自身的发展问题, 发达国家出现的问题均有可能被映射到其他发展中国家, 应当积极探寻现有经济发展问题, 通过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帮助解决当前市场经济中的问题, 在把握一定的经济发展规律之后, 经济理论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一) 处理市场经济存在的效率性问题
在面对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效率问题时, 《资本论》可以起到直接性的引导作用, 在当前的经济社会中, 有的人认为效率与市场经济是完全等同的。市场改革活动取得良好的成果虽然是事实, 但是市场经济并非一定可以帮助提升效率。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巨大发展, 粗略地用市场经济解释勉强可以, 但仔细辨析会发现这种解释实际上是似是而非的, 因为这种解释最大的问题是假设市场经济等于效率。科学的方式是必须进一步说明市场经济在中国导致效率的特殊条件和原因。
(二) 处理劳资关系问题
我国当前的市场系统中存有的劳动力已经出现的过剩的情况, 这种现象是在当前国情的影响下而形成的, 我国的国土范围广, 人口基数大, 在大量劳动力的影响下, 劳动与资本之间形成了相对紧张的关系, 劳资矛盾问题也呈现出一定的复杂化特点, 政府要通过宏调手段来帮助解决劳资问题, 根据《资本论》, 可以效仿英国, 建设相关的调查制度, 掌握社会、企业以及劳动之间的关系与情况, 进一步作出正确的决策。在资本主义国家企业中的劳动者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压迫, 这些压迫来自于生活与工作中, 甚至有劳动者在重重压力的影响下出现轻生的情况, 工人的诉求与问题不能被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 无产阶级斗争将会发挥作用, 而在我国这种社会主义社会中, 政府将会介入并对问题加以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资本论》可提供借鉴作用, 使政府充分认识到工人阶层的需求。
(三) 处理收入差距问题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中, 收入差距是始终没有被彻底解决的问题, 长期存在的收入差距问题会使各种社会矛盾被激化, 直接给社会稳定带来影响, 如果这个问题持续存在于经济社会中而没有被解决, 不同人群间的收入差距将会被大幅拉大, 根据《资本论》可以明确生产是收入分配的决定性因素, 通过调节生产可以改变分配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两极分化本质上主要是生产过程中资本剥削劳动的必然结果。当社会分配不公和两极分化成为一个公共社会问题, 人们都在探究原因何在, 如何解决。而我们的目光如果回到马克思。重温《资本论》的精辟分析, 发现生产决定分配, 两极分化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和初次分配中,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因此, 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节制资本、扶助农工政策, 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应该成为我们解决收入差距和两极分化问题, 制定相关政策的立足点。
(四) 维持经济稳定
经济危机和周期性波动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顽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和经济危机进行了深入的科学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能否避免和如何避免经济危机与周期性波动则是一个重大课题。研究《资本论》我们就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能出现的危机与波动有更深入的理解, 对如何化解波动和危机获得宝贵的启示。
三、创新型理论分析
(一) 市场经济问题分析
确定市场经济的性质对于经济发展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确定国家经济发展方案前, 要确定市场经济是属于资本主义还是属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习总书记认为具有市场化特点的商品经济可以被认为是市场经济, 而具有高度资本化特点的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型市场经济, 前一种经济形式的主导在于实体经济, 而后者则是将虚拟经济当做主导。商品化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以被看做是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两个阶段。市场经济现有的朝着资本化的方向发展的问题必须要被解决。
当实体经济的实际利润率降低时, 资本会向虚拟化经济区域发展,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 应重视处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 资本化的市场经济在一个阶段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发展形态, 而在后一个阶段将会形成威胁社会稳定的经济危机。因此应当处理好不同阶段的经济问题, 基于资本主义经济问题, 要重视实体化经济的发展, 不断提升制造业发展能力, 增强现代化经济发展力度, 通过供给侧改革活动可以帮助解决现存于市场中的发展问题。
(二) 供给侧改革活动
根据《资本论》的相关理论可以发现, 无论是在社会总资本运动中还是在个别资本运动过程中, 需求侧与供给侧均处于同等地位, 习总书记结合我国的当前经济发展情况, 将供需矛盾问题精准定位, 将其定位到供给侧方面, 其认为在推行供给侧这种结构化的改革活动时, 需要是供给活动对需求的变动加以适应, 对剩余产能进行压缩, 对现有的短缺产能进行提升, 在经济市场中发展高端产业, 将产能转移到高端产业链中。
习总书记认为供给侧改革活动极具普世价值, 很多资本主义国家都应用了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 但是国家仍旧没有摆脱国际化金融危机的影响, 这种做法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将核心矛盾解决, 同时还带来了一些新的风险, 通过供给侧改革可以帮助部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但是由于这类国家没有应用社会主义发展理论, 因此这些国家即使开展了供给侧改革活动也难以取得效果。
在对市场供给结构存在的需求变动问题进行解决时, 需要注意调整宏观研究视角, 尽管供给侧改革工作可以帮助提升市场经济的稳定性, 但是仅仅依靠企业的力量是不能有效应对经济发展问题的, 社会主义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呈现出优越性, 党中央与政府要积极发挥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
习总书记对我国现有的产能过剩问题有独特的看法, 认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关键并非总量, 而是要从供给结构入手, 通过改革的手段可以帮助调整经济结构, 进而将低端供给量减少, 使中高端供给量增加, 同时还要对供给结构进行强化, 使其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能够有效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动, 在落实宏观调控工作时, 需要兼顾管理需求侧与供给侧两方面工作。
(三) 优先处理市场与政府间的关系
在改革经济体制时, 需要将市场与政府间的关系加以整理, 在经济学理论研究历史中, 国家干预经济发展与自由放任经济发展两种理论体系具有极强的矛盾性, 在我国的特色化社会主义经济系统发展中, 这两种经济发展理念被充分结合, 政府在经济活动中起到的主要是宏观调控的作用, 而市场主要负责配置资源, 在唯物辩证法理念的引领之下, 我们不仅要看到不同事物的对立面, 还要将其进行结合化研究。确定市场经济与我国政府间的关系后, 政府还需积极地展开宏观调控工作, 弥补市场发展的不足, 进而确保经济活动的有序性。在下一阶段的经济发展活动中, 还要为建设有作为的政府与有效的市场付诸努力。
四、结束语
本文将***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化的国家经济发展理念与《资本论》结合, 探讨了经济发展的相关事宜, 根据马克思理论可知, 资本主义影响下的市场经济并不能持续发展, 因此要积极发展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方面要注重解决市场经济发展问题, 同时还要坚持战略化思想开展经济改革活动, 政府也要积极参与的经济发展的活动中, ***总书记已经提出了一些理论性观点, 相关人员还要在《资本论》的基础上, 探寻新型经济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刘欣. (2017) .刍议《资本论》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与价值.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41) , 137-137.
[2]张笑茹. (2017) .论《资本论》中的技术思想及其现实价值.科技经济导刊 (6) , 139-140.
[3]谢世良. (2014) .《资本论》的方法论研究及现实价值. (Doctoral dissertation, 西南政法大学) .
[4]耿步健, &许阳. (2017) .《资本论》中的绿色发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财经问题研究 (9) , 11-1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当代实践就是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中的现实问题,解读当代中国发展逻辑,进而构建蕴含中国话语、彰显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苏联《资本论》研究构成了《资本论》诠释史上的重要一环,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作了重要探索,值得进一步关注。经过苏联解体之后几十年的喧嚣,意识形态的争论已然归于沉寂,学界开始以冷静的目光拨开历史的迷雾,以批判的态度重新审视苏联学者对于《资本...
《资本论》反贫困思想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贫困问题进行深入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的结果,是启迪无产阶级思想觉悟的“历史的、全面的、真实的材料”,是无产阶级纾解与消除贫困状况的理论先声和实践指南。...
结语戈德利尔说:马克思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通过对商品、货币、资本等的分析,真实地再现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以颠倒的形式表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或观念上的各种事实,阐明了社会关系所带有的那种虚幻性。[30]P23从《论犹太人问题》提出货币问题开始,马...
马克思并未在他的划时代巨着《资本论》中集中研讨“技术史”的相关问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技术及其发展的历史不在马克思的视界之内,更不意味着马克思对技术没有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学习和研究《资本论》的人都认同:《资本论》的基本内容是论资本.全部《资本论》数百万言都是围绕资本这一经济范畴展开分析的.马克思以当时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英国为背景,首先阐明了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继而分析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
前言本文分析了国内收入分配问题现状及原因,从核心、内涵以及价值三个方面阐述了《资本论》分配理论,以改革开放前后为时间段,概括了当代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演进历程,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给出了一定的建议和意见,为我国当前如何进行...
习近平劳动观是新时代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创新,是协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指导性纲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关于资本主义金融不稳定的分析在学术界受到普遍重视,其中以美国经济学家海曼P明斯基在20世纪60年代的研究最为着名。明斯基(2010)关于投机性融资自我强化、债务质量下降和经济波动关系等问题的分析备受关注,而马克思对于上述问题的...
笔者曾经就本科生的《资本论》课程教学做过详细地探究(成果均发表于《改革与开放》杂志,分别为2013年第10期和2014年第04期)。当时就曾经设想,索性对正在进行教学的研究生《资本论》课程也来研究一番。本文就是对这一课程教学的阶段性总结。一、研究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