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政治经济学论文 >

劳动概念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中内涵的形成转变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6-14 共3391字
论文摘要

  对于劳动的规定,马克思是始于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开始的,由于最初受到黑格尔尤其是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马克思最初的理解可以定位为人本主义的最初解读和建构。

  一、人本主义阶段

  这一阶段从文本看,体现在《巴黎笔记》和《1844年手稿》中。劳动究竟以何种面目出现?首先要考察当时马克思思想主导逻辑线索,即主体价值批判逻辑的生成历史。从文艺复兴的“人性”到启蒙运动的“理性”,都是在强调人类整体的某种抽象共通性的优先地位。到黑格尔,启蒙理性已经超越于人本身,而被拔高为自行建构世界历史的主体,而这一个绝对精神所由从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倒成为绝对精神的现实具体体现,那么人的精神何以上升到绝对精神本身呢?黑格尔给出的答案是“劳动在观念的异化中首先是人的精神本质(绝对精神在现实中的次主人)实现出来的通道,劳动就是异化。”即自身的异化或对象化要靠物质性的活动也即劳动,在劳动过程中人的精神本质外化为劳动产品,从而确立人的主体地位。这种异化及异化的复归的逻辑实际上构成了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整体框架。费尔巴哈直接反对黑格尔绝对精神,把世界的基础性重新置换到人本身,并以类本质的异化逻辑进行了宗教批判。马克思因为青年黑格尔思想遭到现实的窘境,开始接受人本主义线索,用于社会政治经济异化批判,并认识到宗教异化、政治异化的根源在于经济异化,体现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著作当中。穆勒笔记从货币异化上升到总体经济异化批判(人的先验本质的设定和异化与复归的过程),但尚未对类本质做出具体的规定,只笼统地说“社会关系”(这里的社会关系应该不是哲学变革之后的现实的社会关系,而是指作为类存在的共通性和相互关系)。因而马克思这个时候的人本异化观从哲学逻辑上说还停留在费尔巴哈的水平。并且,此时马克思的研究是基于以法国革命为主线的历史学资料。此时对经济学的研究和劳动概念的探索应该是伴随着历史学文本的探究的无意识的“副本”而诞生的,因为这一时期马克思关注的仍然是政治与法,对于经济学的最初涉入应该是一个偶然的框架性建构。

  马克思借以真正超越费尔巴哈和赫斯的是“劳动”,那么劳动何以成为主体本质呢?首先,马克思在手稿之前就指出:“他的生产表现为他的非存在的生产,他支配物的权力表现为物支配他的权力,而他本身,即他的创造物的主人,则表现为这个创造物的奴隶。”可见异化也正是主体创化世界的过程,而这种创化活动最终就落实于每个人的劳动。其次,是受古典经济学对劳动这一概念的强调和赫斯等对政治经济学的人本主义批判的影响。“人性在国民经济学之外,非人性在国民经济学之中”说到这里,劳动概念在《巴黎笔记》和《44手稿》中的内涵和作用就比较清楚了。

  总体来说,劳动概念在这里呈现出二元性,也即人类主体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类本质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劳动的对立。劳动在马克思看来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活动,本来应该是自由自觉活动的真实体现,然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现实却使劳动异化为反对乃至支配人本身的独立力量。

  “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国民经济学假定的状况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要以自由自觉的劳动代替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实现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神圣家族》曾被视为唯物史观的前夜,但总体来看,它仍停留于人本学批判的水平上。“蒲鲁东既把劳动时间,即人类活动的直接定在,当作工资和规定产品价值的量度,因而就使人成为了决定性的因素;而在旧政治经济学中决定性的因素则是资本和地产的物质力量,这就是说,蒲鲁东恢复了人的权利……”马克思这里还是从人的定在、人的权利这类人本学话语来理解蒲鲁东所接受的古典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何以会提出这非历史性的主体价值批判理论呢?从肯定性角度来说,马克思深受德国思辨理性哲学传统和当时德国思想界几种主要思想的影响,尤其是黑格尔劳动辩证法及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黑格尔从异化到异化的复归这样的辩证法逻辑正是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最基本构架,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马克思在青年黑格尔派之转向费尔巴哈式的自然唯物主义后其实也接受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异化逻辑;而当时英法社会主义者,也影响了马克思手稿当中对私有财产私有制的批判;从否定性角度来看,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经济学水平的研究比较薄弱,导致他无法从客观历史中现实的劳动本身发现批判理论的动力,为了为无产阶级革命寻求理论根据,他只能靠外在的价值设定来批判资本主义现实。

  二、过渡阶段

  《手稿》和《神圣家族》之后,马克思就开始了异化劳动逻辑的结构过程。这一阶段比较重要的文本是《评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在那里,马克思已经从现实的工业活动中来分析问题,而一切理想的先验设定一旦放置于社会历史当中,立马就会丧失存在的现实前提,因此马克思这里已经抛弃了异化劳动这一概念。“‘劳动’是私有财产的活生生的基础,作为创造私有财产的源泉的私有财产。私有财产无非是物化的(注意,不是异化也不是外化)劳动。如果要给私有财产以致命的打击,那就不仅必须把它当作物质状态,而且也必须把它当作活动,当作劳动来攻击。”上面提了很多次“劳动”,那马克思当时如何理解这个概念呢?谈论自由的、人的、社会的劳动(这里的社会指符合人性即类本质),谈论没有私有财产的劳动,是一种最大的误解。手稿中的‘类本质’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其实这里很明显就是对以往作为主体价值设定即类本质的劳动概念的否定。“劳动”,按其本质来说,是非自由的、非人的、非社会的、被私有财产所决定的并且创造私有财产的活动。这里直接就讲劳动的本质是非自由的非人的非社会的,其实是放弃了手稿中的主体价值与异化力量的二元对立性,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回归到了现实的劳动本身。这种表述已经有点接近‘劳动’是“被现实经济关系决定又创造经济关系的活动”这一论断。马克思所借助的已经不是“异化的扬弃”,不再是人本主义,“废除私有财产只有被理解为废除‘劳动’,而这种废除只有通过劳动本身才有可能,而绝不能把它理解为用一种范畴代替另一范畴的时候,才能成为现实。”这里很明显是向从现实历史出发的客观逻辑靠拢。

  三、经济学概念

  1845年经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提纲》和《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实现了哲学方法论的彻底变革。在从现实社会关系的矛盾运动出发的唯物史观新视域下,劳动概念自然要彻底脱去人本主义的规定,而被重新指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手段性的雇佣劳动。《形态》中说:“在大工业和竞争中,各个人的一切生存条件、一切制约性、一切片面性都融合为两种最简单的形式—私有制和劳动。”“物质生产一般都表现为目的,而这种物质活动的生产即劳动(它现在是自主活动的唯一可能形式,然而也正如我们所看见的,也是自主活动的否定形式)则表现为手段。”,共产主义革命就“针对活动迄今具有的性质,消灭劳动。”可见,在这里“劳动”的人本学哲学规定已经被彻底扬弃,不在禁锢于原有的人本主义,而是从生产力与社会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来分析现实的“劳动”本身。如果说褪去哲学方法论的内涵,劳动是一个只用于分析资本主义现实客观矛盾的经济学概念。

  但从具体的社会历史本身出发,其实还体现着“物化”的批判视角-劳动力成为商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即现实中的商品生产与交换。在这里,还必须提一下《哲学的贫困》,由于在《提纲》中已经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上的一系列的解读和认识逐渐深入,直接表现在这部著作中,已接近提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规律。

  纵观劳动概念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中内涵的形成转变过程,可以说是从一种价值设定回归到现实的经济活动本身这样一个过程。从最开始的人本主义的批判性思维到后来的论述脱离“人”,复归生产力与社会关系的矛盾来分析现实的“劳动”,使劳动这一规定得到扬弃,并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性带给其经济学的意义。这对于我们在关注马克思后期著作中对劳动的现代作用和人的解放意义有着深远意义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一宾,仰海峰.马克思异化劳动范式的湮灭轨迹[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7(0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9.
  [3]马恩列斯研究资料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4]张一宾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政治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