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地区是马先蒿植物的主要聚集地,在被子植物中马先蒿属的分类和进化是重点研究问题。在马先蒿植物有性繁殖的过程中,其多样化物种的重要动力来自于传粉昆虫的选择压力。
1 贵州马先蒿属物种生物学特征
贵州马先蒿短根,向下垂直,根须比较多。茎简单或者基部分多枝,上部之枝一般为对生或者轮生。花序属于穗状一般是顶生,密稠,花朵通常为5~10轮,长度大概是6.0~8.0 cm,下部偶尔出现间断,处于同一轮的花朵往往同时发生开放,开放花序选择向心式。粉红颜色的花,花管长度为0.7~1.0 cm,端部呈现头盔形状,接近于垂直;花药属于椭圆形,在盔瓣中包藏了内向四枚花药,位于前面的一对花丝长有密毛,位于后面的一对仅仅是在顶端长有极少疏毛;在头盔整体长度贯穿了雌蕊,同时柱头在头盔外延伸1~2 mm。
2 贵州马先蒿属物种花粉流
2.1 传粉对象以及访花行径
通过观察贵州马先蒿居群传粉生物群特点可知,其传粉重要媒介仅有昆虫熊蜂。在花冠上也有一部分蝶类或者蝇类,但是没有发现对花粉进行采集与取蜜的现象。
在贵州马先蒿属物种的三个居群中,编号分别是一、二和三,一共发现4种熊蜂实行传粉,其中,1和2对花粉或者花蜜进行取食,传粉方式主要是背面触柱式,这2种熊蜂往往对每1个花序上的大部分进行连续访问之后才离开;另外访花的2种昆虫3和4对花粉采集时利用的传粉方式为腹面触柱式,一般是对全部花序上的一朵花进行访问之后立刻飞离,飞行的平均距离相对较远。
2.2 访问发生的频率
通过对3个居群进行观察,由于熊蜂的不同也会产生较大差异的访问频率。在全部居群中熊蜂1是非常普遍的访花对象,居群一具有最高访问频率,而熊蜂2在3个居群中体现出较大差异的访问频率。当出现阴天或者下雨时,访花昆虫在居群一和二中非常少,而在居群三中,还是可以看见很多的熊蜂进行访花。
2.3 传粉工作效率
利用落置在柱头上的一次访问花粉量对传粉效率进行评价,同时,结合昆虫对花粉携带含量实施研究,通过分析花粉块结构可知昆虫对观察物种携带花粉的具体比率,也就是昆虫对花进行专一的采访。将居群一为例,对各种传粉昆虫一次性访问柱头落置的花粉量实行检测,并且分析花粉块真正含量。
经过研究可知,体现最高传粉率的是1,落置柱头上发生的一次访问花粉量是15.11±4.34粒/次,并且其也是最高的专一性访花;传粉率2次之,最低的传粉率的则是3。由于4仅仅出现在居群三中,同时数量很少,无法对其落置柱头的一次性花粉数量实施检测。
2.4 落置柱头的授粉率和花粉平均量
通过对各个居群授粉率以及落置在柱头的花粉量实行统计可知,各个居群体现出了极高的授粉率,相对来说授粉率较低的是居群三,表明在自然环境中,贵州马先蒿大部分的柱头都得到了花粉,但是各个居群花粉平均数量的落实要明显比胚珠数量少,说明在这一物种中出现了授粉不充分的问题。
3 柱头上萌发花粉以及生长花粉管状况
当实行贵州马先蒿异株同种异花和同株异花人工授粉试验时,利用荧光显微镜对柱头花粉的萌发,花柱中花粉管生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来源不同的花粉都可以在柱头上实行萌芽,花粉管极少可以贯穿花柱道,到达胚囊,一些花粉管还在中途结束生长,这也说明花粉管在花柱中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大部分花粉管达到胚珠的时间为2~3 h。
4 贵州马先蒿结实概率
4.1 自然环境中的结实概率
贵州马先蒿居群在自然环境中存在着显着差异的结实率。经过统计花序整体结实状况可知,中部花序位置包含了很多种子,相应也产生了较高的结实率,而底部与顶部花序仅包含了3~5粒萌果种子,有些还是空瘪粒。
4.2 人工处理的结实概率
通过隔离套袋马先蒿传粉者、人工进行授粉的试验可知,在对马先蒿传粉媒介进行隔离的状况下,结实率是零,表明其完全依靠有性生殖进行传粉。当采用人工授粉时,明显提升了结实率,说明花粉对贵州马先蒿的结实率产生了约束。
贵州马先蒿对传粉昆虫进行隔离套袋之后结实率变为零,这也充分说明有性繁殖对昆虫传粉访问完全进行了依赖。统计花序整体的结实情况可知,中部花序位置包含了很多种子,对应的结实率也很高,而底部和顶部花序仅仅有几粒种子,有些还是空瘪粒。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极有可能是,在开放花序的前期与末期,其无法有效吸引传粉昆虫,造成严重缺乏传粉资源,因此产生了授粉不充分降低了结实率。
5 结语
传粉过程紧密联系着自然生境,各种生境中的传粉者访花也不同。在不同的居群中分布着有花植物,接受各种传粉者的访问,非常容易出现生态传粉型。有性生殖植物对昆虫传粉产生的依赖,昆虫活动的高低也会对生殖力带来影响,为更好地分析马先蒿属物种传粉生物学,选择了分布范围很广的贵州马先蒿,希望能够对其物种传粉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新疆天山动植物保护地,位于达坂城区原天山牧场二队,东临乌拉泊牧场白杨沟村,西至祁家沟,南距吐乌大高速公路约1km、距离乌鲁木齐市区25km,北到柳木湖,占地75km2。这里沟壑纵横,丘陵起伏地形复杂,从南端海拔1165m,到北端的高海拔1778m,...
海草(seagrass)是指生长在热带至温带沿岸浅水海域中的单子叶植物。以海草为关键物种构成的海草场,是地球生物圈中最富生产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然而,人为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导致了全球海草资源的急剧衰退。...
菌物是地球生物圈中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生物类群之一。所谓大型菌物,可解释为肉眼可见,徒手可摘的真核菌类生物,主要由大型真菌组成,另外还包括部分管毛生物界的类真菌如卵菌等,以及原生动物界的类真菌如黏菌等。...
由于对金花茶种质适应性栽培研究甚少, 早期民间引种成活率低, 或成活后长势差, 落叶不开花, 或花期延迟, 或开花稀少, 或只开花不结实等问题, 制约了福建金花茶观赏、食用和药用产业的发展。...
马先蒿属(PedicularisL.)是被子植物最大的属之一,约600余种,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极少数超越赤道,多数种类分布在寒带及高山,适应于寒冷、湿润的气候[1.6].研究表明,云南地区大致拥有该属植物151种,是中国马先蒿属植物的重要分布中心之一[3.4,7].同时,...
氮沉降是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人类活动、工业发展等加剧了氮素进入到生物圈的速度。氮沉降一方面会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另一方面则会导致土壤酸化,使植物所需营养失衡,致使一部分物种不适应生存环境而被淘汰。...
1引言三江平原湿地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温带湿润、亚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区,冬季干寒,夏季温暖多雨,春季升温快,多大风,秋季降温剧烈。年降水量为500-650mm,多集中于夏秋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对三江平原湿地夏季藻类植物物种组成进行了初...
贵州省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地处E10331~10930,N2430~2913之间,全境皆位于亚热带范围内。且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较为温湿的环境使得全省动植物物种较为丰富。目前已知贵州省共有维管植物约有8000种,苔藓植物共计1600余种。占我国苔藓植物总种数的...
科尔沁沙地处于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过渡区域, 同时也是农牧交错区的脆弱地带, 是典型的半干旱区[1].由于过度开垦、超载放牧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 导致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地概况色季拉山位于西藏林芝地区,北纬2935~2957、东经9425~9445,海拔2100~5400m,气候湿润,降雨丰富,具备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特殊的气候条件,林芝地区的植物物种分布在西藏来说是比较丰富的,据文献记载和西藏农牧学院刑震的多次实地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