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文化身份本体功能、建构机制及形态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赵艳
发布于:2021-05-26 共884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关于丝绸之路的论文第四篇: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文化身份本体功能、建构机制及形态

  摘要: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审视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文化身份本体,指出电影节具有分享文化话语权、树立文化规则、营造文化公共领域等功能价值。继而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放在全球电影节世界的生态系统中,思考其文化身份建构机制,从已举办的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分析其文化身份呈现,最后着眼国际性发展和凸显丝绸之路文化身份的目标,对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进行丝路理念的话语建构、丝路空间的共同体建构,丝路多元文化身份建构。

  关键词: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 文化身份; 文化形象;

  The Question on Cultural Identity of Silk Roa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ZHAO Yan

  Faculty of Liberal Arts, Northwest University School of Humanities, Chang'an University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ociolog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Silk Roa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film festival has the function value of competition for cultural discourse, making cultural rules and building cultural public field. Then, it puts the Silk Roa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into the ecological system of the global film festivals and considers its cultur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mechanism and analyzes its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from the various cultural performence of the past seven festivals held in China. Aiming at the go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highlighting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Silk Road, we need to construct the discourse of the idea of the Silk Road, construct the physical and virtual space of the Silk Road and cultivate the culture of the Silk Road in the Silk Roa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With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oreign film festival, the Silk Roa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can become a unique and influential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电影节及其衍生形式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是公认的全球关键文化领域与重要文化交流平台,它通过文化共享形成具有共鸣的文化影响力,体现文化的跨国本质属性。国际上对电影节的研究,一直是电影研究中的薄弱区,并长期囿于欧洲中心主义研究范式。近年来,随着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兴起,对电影节的本体研究不断走向深入,电影节的文化身份问题受到格外关注,从而拓展了电影节的原有研究领域与研究范式。

  电影节是欧洲的舶来品, 中国的电影节在世界电影节的体系里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中国电影节的操作模式与西方电影节相比有何创新和特色, 中国电影节是否有意识地树立自身独特的文化身份, 中国通过电影节在世界话语体系中有何建构, 作为文化资本的中国电影节如何向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进行转化,等等, 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它关乎国家的文化安全、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以及文化影响力。

  一、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文化身份本体功能

  电影节好比一个容器,里面承载的是电影。不同的电影节,承载的是不同的电影本体,体现出不同的文化身份。从文化身份本体的角度看,电影节具有文化合法化的功能,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文化场所。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作为一个文化身份本体,具有分享文化话语权、树立文化规则、营造文化公共领域的功能。

  (一)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分享文化话语权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设立,是在全球电影文化系统中进行有效发声、分享文化话语权的重要举措。电影节具有等级和权力关系,能产生不同的话语分量和影响。作为一种符号资本,它参与全球的文化竞争,体现出不同的文化身份和等级。电影节身份分层清晰,只有数量有限的电影节才分享话语权并授予全球公认的声望。电影节只有在特定的空间关系中,才能正确地呈现自身的身份历史,定位自身在全球话语权力流动中的自处方式。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首要意义,就在于它使得中国在全球电影节系统中,有了发声的载体和文化身份的本体,拥有了独立的文化话语权,摆脱了以欧美为中心的电影节话语垄断局面。

  具体来说,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通过跨国的联系生产话语权力,使得自身文化合法化,进而确立自身的文化身份。电影节是通向世界的一个隐喻窗口,它最佳地诠释了电影文化的跨国本质和社会形态范畴意义,并能够提供所谓的“文化合法化”,亦即电影节通过文化选择,为电影和制作者带来文化认同。国际电影节很明显的一个关键功能就是分类、分级、排序和筛选世界年度电影生产。它更像一个温和的把关人而不是底层的保镖,从顶层进行支持、选择、庆祝和奖励,增加价值和文化资本,而不是淘汰、降级或让票房做残酷的工作[1](P96)。这其中,电影节的竞赛特征及其奖项是最有形的象征资本形式,它通过颁奖典礼的有效机制来确认世界文化的层次结构,而竞赛和奖项又会引来影评人的撰写和报道,从而在专业层次上放大了电影节选择的文化合法化。个中原因就在于,文化生产者拥有一种特殊的权力,拥有表现事物并使人相信这些表现的相应的象征性权力[2](P87)。正是通过专门性的生产,电影节培养了那些有兴趣和有能力消费这些作品的观众,而这些观众又反过来维护了电影节文化身份合法化制度。

  (二)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树立文化规则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作为文化身份本体,它可以树立文化规则,体现自身文化品位和追求。按照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电影节是文化领域的组成部分,它遵循自身的价值观和美学原则。这样,电影节的话语模式(入围名单、媒体会议、网站)和命名方式(获得电影节奖项、成为评委会成员、特殊奖项),就形成了一套将电影作为文化产品来理解和接受的实践模式[3]。这套模式决定了电影节所运用的规范和原则,更多是从美学价值和艺术成就而非主流的商业市场标准。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通过电影节叙述来凸显文化身份的旨归。在电影事件总体的语境中,哪些电影会被选中,这些电影的什么会是相对重要的,哪些电影人会被邀请,会有哪些社会活动和事件,以及着装要求、饮食招待、市场、媒介覆盖,等等,所有这些因素的异质组合,就构成了电影节独特的轮廓和丹尼尔·达扬(Daniel Dayan 2000)所说的电影节叙述。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作为本体,它显示的正是一个特定的展览场所,其特有的文化审美趣味决定了电影的选择展映和观看模式,从而区别于普通影院的日常放映,并影响着电影制作人的生产和创作,最终树立其独特的文化规则。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放映遵循独特的文化规则,指向独特的文化身份。由于电影节运作的模式不同于商业展览,程序的设置是基于故事和美学品质,而不是预期的受欢迎程度,因而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也必须遵循电影话语模式文化规则与生产机制,体现电影的文化与美学内涵,确立自身的地方性与世界身份。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文化身份使得自身同时必须树立特定的文化规则,培养特定的文化品位,并提供对不熟悉作品的理解框架,最终系统地“生产”一种特定类型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培养具有特定文化身份、认同特定文化规则的电影消费的消费者。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不仅是一个把关人,更是一个文化风尚的引领者。

  (三)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营造文化公共领域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文化联系,具有跨国属性,通过世界话语构建和议程设置营造文化公共领域,实现权力结构的重构。在空间的理论框架内,电影节的功能和魅力是和全球化的语境分不开的,在跨国公司主导商业和政治关系条件下,电影节的功能最明显的体现是文化和人们在交界的流动,以及“非场域”(马克·奥格语)的生产。在全球化的时代,电影节作为一个解域化效果的壁垒和飞地,可以消除全球资本主义的影响,保留和标记每一个电影节的独特身份和文化呈现[4](P70)。

  在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中,电影将不同领域的人们汇聚到同一空间,使包括专家和非专业人士在内的观众可以参与公共文化讨论。它通过结合全国和全球公共领域的两大要素来创建更大范围的跨国公共领域。通过征求来自世界各地电影,参与制造电影话语世界。而该电影节不同参与人之间具体关系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又决定了其在公共领域中的地位。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公共领域在形成公共空间的同时,也形成了复杂的相互关联的话语身份领域,它们跨越国界,包括了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为了建构这种公共领域,它常需要实体的空间以实现演说和讨论,需要通过话语的跨国建构[4](P85)。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这种跨国属性,实源于跨国公共领域的建构,其跨国属性能创建不同的关系。而跨国性的公共领域具有解构现有权力结构的潜力,它通过为电影提供展览的空间,创造辩论、电影批评、电影理论,反过来促进电影的发展和再生产,影响我们的审美品位、政治信仰与人生观,最终创造新的文化身份认同。

  二、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文化身份建构机制

  电影节运作的不同机制和范式可以起到对电影节的区分作用。理解电影节这一“混合物”,需要我们观察形塑电影节的关键参数。对于“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来说,需要我们关注它的政策(policy)、规划(programming)、规模(size)、奖项(prize)等建构机制层面,分析其文化身份呈现,以此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一)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政策

  从制度的层面看,电影节可以被当作一种文化组织。作为文化场域的重要载体,文化政策的趋势会对作为文化组织的电影节产生重要影响。因而电影节的主办城市、地区定位,就与国家利益紧密相关,体现国家的文化政策与文化愿望。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创建,是基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旨在传承和发扬古代丝绸之路的文明互鉴与文化传播精神,探讨其在当代进行转化和延伸的可能。该电影节最早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牵头,联合陕西省人民政府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主要以海、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为主体。该电影节的目标是“以电影为纽带,促进新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为各国建立更友好的合作关系创造条件”。具体定位是:国际性、综合性、创新性、开放性的大型电影主题活动,作为搭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并与国际交流、合作、交易的重要平台,最终成为继上海、北京后中国大陆境内第三个具有国际性影响力的电影节。从实际举办情况来看,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以电影为纽带,以传播丝绸之路精神,弘扬丝路文化,促进丝路沿线各国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主旨,有力地推动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它作为“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的重点项目,通过电影联结丝路沿线国家,实现文化共享,强化“一带一路”倡议实现的民意基础,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创造了良好的人文条件。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上述文化政策依据决定了电影节在影片推广时的文化考量,那就是必须明确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文化特质和历史使命,以此呼应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政策策划依据。基于这一依据,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是主题性的电影节,它不同于上海国际电影节和北京国际电影节以城市命名的符义,而是以西安和福州两地作为轮流主办的城市,淡化地域性、凸显主题性文化意涵。对于那些地域性文化的展示影片,也围绕丝绸之路文化的开掘和呈现,目的在于彰显城市丝路起点意义和文化积淀内涵,最终通过地域性城市这一文化扭结,实现面向国际、联通丝路文化的目的。

  (二)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规划

  电影节的规划设计、流程安排是体现电影节的品位喜好、独特价值、文化身份的重要元素,也是政治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操作手段。专门的、主题性的电影节策划,能够直接干预国际政治讨论。由于参与电影文化意味着支持公开辩论和批判性分析,而不是陪审团的审议和威望性的大奖设置,这就有力地挑战了由西方主流电影创造的文化身份壁垒。而打破这种壁垒,常需要通过特定的艺术规划来完成。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正是通过特定的艺术规划来打破西方电影文化身份壁垒彰显自身独特的文化身份的。比如,在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中,主要的规划流程就设置了开幕式、明星红毯、丝路国家影片展映、评选“丝路杯”最受观众喜欢的中外影片、丝路电影文化论坛、电影交易市场、丝路电影主题音乐会以及闭幕式。到了第七届,又设置了欢迎活动、影片特别推荐、电影展映、电影论坛、电影市场、陕闽交接活动等六大主体活动和电影嘉年华配套活动。在第三届东盟电影展上,举办“电影与丝路文化发展论坛”,欧亚各国电影界的编剧、导演和文化学者,围绕“丝路电影--多样化文化的合作与包容”“一带一路--无限畅想的丝路电影新机遇”等主题,深入探讨当代电影如何借助新丝绸之路繁荣、发展的话题。在第四届电影节上,来自法国、塞拉利昂、新加坡等9个国家签署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电影产业交易平台联盟声明》,发布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电影大数据白皮书》,为推动丝路沿线国家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在第五届上,举办了国际青年导演学术交流会,来自丝路沿线的巴基斯坦、伊朗、尼泊尔等12个国家的58位青年导演及制片人进行了作品充分的交流互动。在第六届上,又创设“一带一路”国家及沿线相关国家与地区电影文化交流平台最重要的电影IP及人才孵化器,开设中外合拍片项目,鼓励“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电影人参与,更契合丝路电影节主题。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规划参数是电影节的推广。大型电影节通常宣传自己是国际性活动,这意味着其不仅满足当地和本国观众,更要吸引国际观众和国际文化关注。为了打造专业化、国际化的电影盛会,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依照国际A类电影节标准,组建国际邀片人团队全球选片进行特别推荐,面向全球征集优秀影片3500余部,其中90%为国际影片。可以看出,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正是通过规划设计来显示自己的独特文化身份,进而突显独特文化身份中的国际化元素的。

  (三)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规模

  一定规模的电影展演是文化身份认同的必要条件。影片展映的数量、到访的人数(包括嘉宾和观众)以及组织的经费等都是规模的体现。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共有25个国家的147部影片参加展映,41部影片入围“丝路杯”最受观众喜爱的影片,共举办了700余场展映,观影人次超过12万。第二届电影节邀请了俄罗斯、英国、意大利、印度、埃及、韩国、伊朗等32个国家参与,共征集607部外语影片和46部华语片。第三届电影节收到35个国家和地区的676部电影,从中筛选出242部参赛影片,最终在57部优秀影片的基础上进行评选。第四届电影节征集到67个丝路沿线国家的588部外语影片和416部华语影片,筛选出75部外语影片、27部华语影片和6部短片,展映约270场。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从来自世界68个国家的565部中外优秀影片中,评选出2018金丝路传媒荣誉“最佳故事片”等五项大奖。第六届电影节向全球征集到了千部影片,筛选出共160部(107部外语片和53部华语片),涵盖53个丝路沿线及周边国家。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共吸引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的3 596部作品报名参加,展映500余部优秀影片,在102部影院展映影片中,来自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影片占到70%以上。

  参展影片的逐年增加,观影人数的日益扩大,艺术影响力的逐渐提升,无疑为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文化身份认同增添了力量。

  (四)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视觉文化符号

  电影节不断成熟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对符号加以凝练和提升的过程。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形象大使、 LOGO、 吉祥物以及奖杯是最直观的视觉文化符号, 以此传递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愿景表达。

  在形象大使方面,以往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形象大使有:闫妮、成龙、姚晨、陈凯歌、张嘉益等。其中,成龙作为国际知名影星,共担任了四次形象大使,闫妮和张嘉益因地域出身关系而显示出较强的地域文化亲和力。在LOGO方面,首届电影节以丝绸勾勒的西安钟楼为主造型的标志LOGO,钟楼城墙暗含电影胶片元素,凸显西安的丝路起点意义,促进电影为纽带的交流合作。第二届电影节以书法意象,丝路混合形象为标志LOGO,表达“亦丝,亦路,亦带”的“丝绸之约”。后几届西安和福州两地基本沿用了这一标志形象,图案设计感强,寓意丰富,辨认度高,也是历次电影节不断强化的视觉文化元素。在吉祥物方面,首届电影节的吉祥物“丝丝”,采用古丝绸之路陆上交通工具骆驼造型,红黄的色彩搭配具有陕西古都的文化元素。第二届电影节的吉祥物“菲菲”,以电影胶片和影盘为设计元素,以海洋蓝为主色调,体现福州的地域特色。在奖杯设计方面,主造型采用了反弹琵琶的飞天设计,体现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上述视觉文化符号,产生了较大的文化影响,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推动了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文化身份建构。

  三、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文化身份形态

  文化身份(Identity)作为在物质、成分、特质和属性上存在的同一性质或状态,以及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刻一个人或事物的同一性(sameness或oneness),是一个人或事物是其自身而不是其他的状态或事实[5](P620)。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文化身份,既指在特定社会中确认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地位的某些明确的、具有显着特征的依据或尺度,以此作为追寻与确定文化身份的内在尺度和参照系,又指它作为历史、经验与文化“寻根”意义上的存在体,可以通过共同的历史经验与共有的文化符号来提供一个稳定和连续的指涉和意义框架,从而成为特定社会群体进行文化认同与缝合的重要载体。

  (一)丝路理念的话语身份形态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是重要的文化外交手段,体现着国家意志和文化制度,电影节应遵从国家的文化外交政策这一核心叙事者。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作为话语建构的主体,既要充分发掘丝路精神的文化理念,又要从电影节叙事的操作层面完成丝路理念的话语编织与缝合构建。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是一种将国家理念转换为文化理念,将政治资本转换为文化资本的成功实践。丝绸之路因其凝结了沿线沿岸国家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上百种文化理念文化形态,因而便于其成为叩响各国交流之门、唤醒各文化圈民族记忆的载体。从历史上来看,丝绸之路不仅是连接几大文明的贸易通道,更是一条人文交流通路与文明互鉴之路。经过长期的发展,丝绸之路已逐渐形成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互赢”的丝路精神,成为丝路沿线国家与地区对本族文化基因的共同的集体记忆。从现实来看,丝路国家与地区在当代的民族传统文化复兴和经济崛起,对于构建新型国际文化关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愿景。

  (二)丝路空间的共同体形态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既要建构实体的、在场的电影节文化空间,也要包含虚拟的、网络化的空间拓展;既要有基于经济利益的实际结合,也要有文化框架内的想象性精神归属。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构建与交流合作,以电影为媒介和平台构建“丝路文化空间结构”,不仅具有中国文化特色,更是具有广泛的包容性与普适性,从而成为一种“丝路文化共同体”。[6]在这个共同体中,共同的文化记忆会产生同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而电影节在其中的作用就在于,它发掘、唤醒和再现这一文化记忆,找回曾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认同。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是一种找寻共同体的方式。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它形成公共领域,跨越国家界限,打破民族身份壁垒,建立一个平台,让不同的语言和惯例能够更好地得到理解和分享。作为文化身份,电影节“始终是一个不断被建构出来的想象共同体”,始终“需要不断诉诸审美的意象、风格与本质来维系其精神纽带”[7]。在电影节中,通过生产和编排电影文本、参与观看、积极讨论和批判这些文本,使得公共领域得以形成和延续。在电影营造的虚拟性公共空间中,容易让丝路沿线国家形成一种在身份认同意义上的 “想象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y)。

  (三)丝路文化的多元身份形态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作为一种孵化器,通过提倡并鼓励创作以丝路题材、丝路文化精神为主要内容,以丝路价值理念为表达主张的新的类型电影--丝路电影,成为丝路文化的培育温床,它号召丝路沿线国家的多元参与,进行多元文化展示与交流,实现多元文化认同。

  具体来说,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通过表征差异“意义”的多元场域, 形成一种杂交、 同化和汇合的协商场域, 有利于多种文化、 多种语言、 多种社会景观相互对话。 东西方文化的多样性与互补性及其长期存在的事实, 使其承担了国际文化交流象征符码的角色, 这一角色有利于维护和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民族的创造性, 有利于国际交流的持续发展, 有利于全人类的共同进步。 同时, 它提供了一个场所, 可以让多个代理机构协商当地、 国家以及超国家的文化、 权力和身份关系。 从而有利于在国家文化交往中用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去阐释丝绸之路的文化、 价值和信仰,跨越文化表征之间因其“意义”差异而滋生的永无休止的斗争, 形成一种在“表征差异”认同下的“新世界文化在场”的格局[8](P292)。

  综上所述,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是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多元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交流互鉴”的人类文明观的践履与弘扬,它形象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本文将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放在当代全球的电影节生态系统中去考察,探索其差异化的生存和发展策略,目的在于通过对电影节这一艺术本体的讨论,为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双重背景下“中国文化走出去”探索一条有益之路。

  参考文献

  [1] ELSAESSER T.Film Festival Networks:The New Topographies of Cinema in Europe.in European Cinema:Face to Face With Hollywood[M].Amsterdam: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2005.

  [2] 包亚明主编.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 车琳.戛纳国际电影节70周年:新媒体语境中的电影节走向[J].当代电影,2017,(7):50-54.

  [4] VALCK M D,KREDELL B,LOIST S.Film Festival:History,Theory,Method,Practice[M].Routledge,2016.

  [5] MURRAY,J.A.H,BRADLEY H,CRAIGIE W A.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Vol.VII.[M] .Oxford:Clarendon Press,1989.

  [6] 范玉刚.“一带一路”战略的文化维度及其区域文化空间塑造[J].人文杂志,2016,(3):21-27.

  [7] 谷鹏飞.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传统性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12-22.

  [8] 邹威华.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 长安大学人文学院
原文出处:赵艳.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文化身份问题[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1(03):144-15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中国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