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基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研究

来源:商展经济 作者:陈方
发布于:2022-09-16 共4346字

  摘要:经济增长历来是全世界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和社会持续稳健发展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GDP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5%,是世界范围内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之一。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普遍衰减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堪称是一个奇迹。本文从传统角度研究出发,通过对要素动因、制度动因、需求动因影响的研究,了解到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同时从独特视角发现了工程机械行业如何观察及预测国家经济发展趋势,最终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合理建议: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较大,同时应该继续深化改革,延续经济策略,实现经济要素有序流动,经济不断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经济增长;要素动因;影响;趋势;

  作者简介:陈方(1988-),男,汉族,河南新乡人,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管理、流程管理、运营管理。;

  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态势引起全球学者关注,对我国经济长期保持稳健增长的研究变成了一个热点。本文首先从新古典增长理论出发,结合我国发展现实情况,形成一系列观点。整合和梳理了关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各类原因的研究成果,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增长、科学调整经济结构、制定惠企惠民的经济政策、助推民生福祉跃升,开展其他经济方面研究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经济增长

  2 改革开放经济增长的原因

  2.1 要素动因影响

  国内外经济学领域已就拉动经济增长的影响点持续争论了近200年,最终形成了相对统一看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经济增长取决于三个要素。

  (1)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性资源的积累情况。

  (2)在国家技术知识确定的情况下,现有国家资源存量的使用效率。

  (3)技术的进步情况。

  在技术进步方面,中国早期的技术进步主要依靠低成本技术模仿和购买外方技术从而实现技术缺失补充、升级及迭代。资本的快速积累和经济效率的持续跃升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1978年至今,我国改革开放已有40多年,生产率提高的贡献占比约30%,而劳动力总量扩张的影响因素只占12%左右,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比约为60%。

  蔡昉等(1999)根据拟合回归算法分析,计算出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劳动力和物质资本在1978—2017年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相对占比最大的是物质资本。

  TFP是用来衡量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它有三个来源:一是技术进步;二是效率的改善;三是规模效应。TFP变动的影响因素,蔡昉、王德文(1999)认为一是激励制度变革促进技术效率提高;二是产业结构的科学调整带来资源配置效率跃升。

  2.2 制度动因影响

  20世纪80年代发表的《西方世界的兴起》改变了原始研究经济增长的思路,创新应用了制度变革解释经济增长的先例。中国因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也被证明与制度变革存在一定的关系。

  从各类实践情况来看,国家资源配置效率的不断提高源于国家市场化的一系列变革,建立产权明晰的效率经济主要是由于国有经济占比的减少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则主要来源于对外改革开放的作用。

  有效科学的制度变革大力助推了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增长。金玉国(2001)得出结论:市场化程度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间对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影响力位居第一位。

  对于中国制度变迁的实际推动力量,本文认为以政府主导型特征为主,并通过经济政策、反托拉斯法等多种方式持续影响着其他方面。

  2.3 需求动因影响

  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问题,本文从内需及外需两个维度来研究。

  (1)内需方面: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内需起主导作用,而外需作用则较弱。改革开放40多年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

  庄健(1988)从需求角度分析,认为促进我国GDP不断增长的因素有三大块:总投资、总消费和净出口。三个组成部分中对GDP增长贡献率最新的为净出口因素,约占14.4%;其次为总投资,约占35.6%;贡献最大的是总消费,约占50%。由此证明最终消费是我国GDP增长的主要推动引擎,同时也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仍以拉动内需为主。

  (2)外需方面:林毅夫、李永军(2001)认为,传统的需求思路严重忽视了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值。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结果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GDP对出口变动的弹性系数大约在0.1左右,但在80年代此值较低。中国加入WTO、实现贸易全球化后,外需拉动作用贡献度将会越来越大。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国家十四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显得尤为重要。

  (3)内能增长论:改革开放后,政府采用了次第渐进式改革方式,高效提高了人们为经济振兴发展而持续努力的积极性,确保了经济内能长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推动了经济的增速稳定,社会更加和谐,居民幸福指数持续走高。通过建立内能增长模型算出,经济内能对产出的作用弹性已经达到0.6,而经济条件所导致的作用弹性则仅有0.5。

  根据经济内能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采用如下公式来计算经济内能:

  N(经济内能)=1/生产率指数调整过的人均收入=生产率指数/人均收入(经济内能:决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经济增长特征最重要因素的内能增长思想);根据公式可知:经济内能的大小取决于劳动生产率与人均收入的比值,人均收入相对劳动生产率提升时则经济内能变低;人均收入相对劳动生产率变低时则经济内能变高,所以经济内能取决于劳动生产率与人均收入的相对水平。

  如果经济要持续增长则需要新的经济内能持续不断的产生,从而形成一种良性机制和正向循环。

  2.4 民营企业中工程机械行业看经济增长(独特视角看经济增长)

  除了关注以上影响经济增长的原因外,还要从独特视角来看经济增长,譬如三一“挖掘机指数”(借助物联网与大数据的多维技术,以全国各地施工机械设备为终端,通过设备自身的传感器或无线通信模块,形成巨大网络,实现数据挖掘、筛查、分析与一体的指数分析,从侧面折射出不同行业经济发展情况)的作用巨大。海量工程机械的开工率及应用场景等多维数据,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经营计划、数字化转型的可靠依据,最终成为经济调整的重要参考。

  这不仅给企业的战略调整带来了方向指导,更给国家经济转型调整带来了启示,更加精准、科学的决策,将有效减少阵痛,助力驾驭全局、引领新常态。

  3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延续经济增长策略

  近年来,国内面临改革红利下降、新冠疫情持续、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值逐步下降等各类不利因素,继续深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实现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显得尤为重要,让一切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各类要素都充分迸发出活力。这需要我们大胆改革一切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观念、思想和体制机制,让知识、技术、劳动、资本、管理等要素充分流动,着力营造一种“开拓创新、干事创业,创造财富”的氛围。

  3.1 市场配置,提质增效

  提高配置效率和要素质量,积极引导各类生产要素有序向高效、科学、先进生产力有序聚集,使市场的调控作用在资源配置发力。

表1 1978—2019年经济内能增长

1978—2019年经济内能增长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3.2 刺激难现,改革登场

  (1)出台逆周期政策托底短期经济,抵消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2)改革释放红利,放水养鱼,增强中长期增长动力。其中国企改革将会作为重中之重。

  3.3 数据要素,提升新动能

  数据资产及数据分析逐步变为生产要素的一部分,也是战略性资源和基础性资源。而作为新型要素,数据对其他要素效率会起到倍增作用,大数据也将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能。

  3.4 市场定价,有序流动

  市场决定、有序流动,是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体制的集中体现。我们既要完善市场决定要素价格机制,又要搭建好市场化交易平台,提升监管水平,增加要素配置能力。

  3.5 要素改革,多点开花

  3.5.1 土地:城乡统一,市场供应

  土地要素改革的重点在于增强土地管理的灵活性:推动农村土地分配公平,深化产业用地改革。利用市场机制梳理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盘活以上土地资源,从而持续推动建设用地改革,精准提高土地应用效率。

  3.5.2 劳动力:改革户籍,畅通流动

  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点在于引导劳动力合理畅通有序流动:一是深化户籍改革,推进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缩小常住人口和户籍居民之间的差异。二是畅通流动渠道,应用激励和保障等改革举措拉动劳动力实现有序科学流动。

  3.5.3 资本:扩大开放,完善制度

  资本改革重点在于持续完善并优化多类型、多维度的资本市场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建立并完善股票市场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债券市场统一标准建设和主动扩大金融业两个方面开放。

  3.5.4 技术:产权激励,促进转化,聚焦高精尖产业

  技术改革的重要方面主要在于充分激发技术革新而带来的活力注入,实现经济的高效发展:

  (1)激励并鼓励产权创新,保护和尊重一切知识产权,持续探索对各类科研人员知识成果的激励新方式。

  (2)促进科技成果持续有效转化,实现产学研政一体化协同发展,在此过程中应用市场机制作用。

  (3)增强中国科技硬实力,积极布局新能源车产业链、5G和半导体为代表的TMT、精密制造、精细化工、节能及新能源等领域。

  4 结语

  本文对影响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的各因素进行了认真梳理与评估,发现其中各影响因素之间不是以独立个体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些因素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由当时的国情及世界发展局势所导致,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经济增长问题,同时要认识到,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依然会爆发许多非抗力因素妨碍经济持续稳健的增长。本文从不同角度对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增长的原因提供了独特的观察视角,也为后续其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汪茂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原因[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10):40-44.
  [2] 张明.宏观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波动与资产配置[M].北京:东方出版社,2020.
  [3] 高长春,李淑霞.经济增长:内生增长理论与中国人力资本投资[J].学习与探索,2001(2):57-62.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长期内:中国经济仍然具有快速增长的潜力[J].管理世界,2000(5):24-29+40.
  [5] 胡晨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探析:生产要素视角的国际比较[J].国民经济,2021(3):1-11.
  [6] 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10):62-68.
  [7] 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7):3-15.
  [8] 金玉国.宏观制度变迁对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财经科学,2001(2):24-28.
  [9] 张皓.大国模式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9):10-14.
  [10] 庄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增长的因素分析[J].财贸分析,1988(7):5.
  [11] 林毅夫,李永军.必要的修正: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考察[J].国际贸易,2001(9):22-26.
  [12] 谢识予.中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5[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1):8-14.
  [13] 谢识予.经济增长的动因和中国的经济增长[J].复旦大学学报,2000(52):47-54.
  [14] 余永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时空特征[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32):19-34.

作者单位: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原文出处:陈方.基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研究[J].商展经济,2022(16):150-15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中国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