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当前对肝癌临床治疗的研究已从单纯物理、化学抗肿瘤研究提升到注重机体免疫机能状态改变的综合抗肿瘤机制方面的研究。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 治疗肝癌在抗肿瘤治疗领域内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研究表明,射频消融术能有效减缓肿瘤生长,改善患者局部或全身的免疫功能。T 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内功能最重要的一大细胞群,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 年 1 月—2013 年 5 月,选取我院 RFA 治疗肝癌患者 25 例,男 19 例,女 6 例;年龄37~75 岁,中位年龄 48 岁。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经肝穿刺活检确诊。其中原发性肝癌 17 例,转移性肝癌 8 例;单发病灶 19 例,2 个 5例,3 个 1 例,共计 32 个;病灶直径<3cm27 处,3~5cm 5 处;其中 AFP 升高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15 例;肝功能 Child 分级:A 级 21 例,B 级 4 例。入选条件:
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均无明显心脏、肺、肾等主要脏器损伤,所有病例未经放疗或化疗,治疗期间未使用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患者自愿接受 RFA 治疗,并保证在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后 30 天内不接受其它方式的治疗,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门静脉内有癌栓,或肝内肿瘤总数超过 4 个,或凝血功能有严重障碍者。同时选择 25 名健康献血者作为对照组,男20 名,女 5 名,年龄 22~55 岁,中位年龄 41 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仪器德国西门子公司 Acuson Sequoia512 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2~10MHz;配备探头穿刺架。epics-xl 流式细胞仪(美国 COULTER 公司);抗CD3—FITC/CD8 -PE,抗 CD3—FITC/CD4 -PE(法国IM 公司)。美国 RITA 公司 RITA1500 型射频治疗仪。
1.3 射频消融步骤 完善术前准备,治疗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瘤及周边脏器关系,术前建立静脉通路,肌注度冷丁、安定,并且确定穿刺部位。消毒、铺巾,用无菌袖套包扎穿刺探头及连接线,寻找最合适的进针线路,超声引导下取三份不同位置的肿瘤组织,送病理检查。操作方法:14G 套管针经皮穿刺到肿瘤内并明确针尖位置,消融范围≥R+1.5cm(R 为肿块直径),放置入射频针。选择时间12~20min,功率 60~80W,对直径<5cm 的靶肿瘤,要求使其微波治疗的靶肿瘤全部被强回声掩盖,>3~5cm 的肿瘤重点对靶肿瘤及其周边血管处行微波硬化处理。术后碳化针道,拔针,并观察引导套管内是否有胆汁或血液溢出现象,如有则填塞明胶海绵。
1.4 外周血 CD3+CD4+、CD8+、NK 检测 25 例患者分别于 RFA 前 1 天,RFA 后 10、20、30 天抽取外周静脉血 5mL,肝素钠抗凝,送检 CD3+、CD4+、CD8+、CD4+/CD8+表达水平。并与 25 名体检志愿者的外周血液 T 细胞亚群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1.0 统计软件,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指标处理前、后的结果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两组比较采用成组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25 例经过 RFA 后无死亡病例,无射频消融相关手术并发症,均于术后 1 个月内完成随访并且完成检查。11 例治疗后肿瘤直径缩小>1/2,其余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大小无明显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17 例肿瘤区域血流消失,8 例血流阻力指数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术后增强 MR、CT 造影显示治疗病灶内未见明显动脉期增强。7 例术前 AFP 指标正常者,术后未见明显变化。另 18 例术后 AFP 指标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其中 7 例完全降至正常范围。
2.2 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对照组与射频组术前比较,CD3+、NK 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射频组术前 CD4+及 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P<0.01)。RFA 术后第 10 天、第 20 天及第 30 天CD4+细胞及 CD4+/CD8+ 比值均比术前增高 (P <0.05),CD8+细胞降低(P<0.05)。术后第 30 天时 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血 CD3+细胞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见表 1。
3、 讨 论
随着 RFA 技术的发展及临床疗效的不断提高,RFA 已经成为肝癌综合治疗中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特别是小肝癌的 RFA 治疗达到了与手术切除相似的效果。RFA 不仅可使直径≤5cm 的小肝癌一次性完全灭活,还可激活机体的免疫力,为新兴的肿瘤治疗手段之一。具有简便、微创、并发症少、可多次重复的特点。
研究证实,恶性肿瘤患者常常合并有免疫功能下降。原发性肝恶性肿瘤患者体内 T 淋巴细胞亚群存在不同程度的紊乱,本组肿瘤患者术前 CD4+、CD4+/CD8+均低于正常对照组,CD8+较正常对照组高;同时肝恶性肿瘤诱导产生的血清免疫抑制因子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所发挥的免疫抑制作用,进一步加重外周血 T 淋巴细胞功能紊乱。
本组结果显示,射频组的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相比对照组变化更为明显,手术前后 CD8+、CD4+及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 T 细胞免疫功能从术后 10 天开始逐渐升高,NK 细胞水平未见下降,术后 30 天 NK 细胞水平则有明显提升,表明患者的外周血免疫功能得到了改善甚至加强。本研究表明,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恶性肿瘤短期内疗效显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对肝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产生积极影响。
周阿高教授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名中医,从事中医药诊治肿瘤、胃肠...
大肠癌是常见的癌症类型且具有很高的死亡率。目前大肠癌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尽管西医术后有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方法,仍有62.4%的患者出现术后复发或转移。在我国,中医药治疗在大肠癌术后治疗中占据一定地位,进行正确的中医辨证论治能降低中晚期大肠癌...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一类肿瘤,其治疗困难,生存期短,死亡率高,对人类健康威胁极大。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哪些因素可直接导致胶质瘤,分子病因学显示,其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原癌基因活化、抑癌基因失活、凋亡相关基因异常、血管活性因子高...
孙桂芝教授是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导师,潜心研习并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恶性肿瘤40余年,学术底蕴丰厚,经验宏富。笔者有幸随师侍诊,略有所得,现将其运用肾为五脏之主理论防治恶性肿瘤的学术经验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结肠息肉是一类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是结肠发病率最高的良性肿瘤,腺瘤性息肉约占80%,腺瘤性息肉与癌发生关系密切,属癌前病变,因此积极治疗息肉,可降低癌变的发病率,随着镜下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治疗结肠息肉的方法越来越多,但切除后的...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范围内新发和死亡率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由于乳腺癌的病理解剖位置浅表,且与雌激素水平有较大关联,在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后很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最常见的就是根治术或放疗后的上肢水肿、内分泌治疗后的潮热盗汗...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肿瘤之一,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大多数国家在过去20年中发病持续增长。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发布的GLOBOCAN2008估计,2008年全球女性乳腺癌新诊断病例138.4万例,死亡45.9万例。中国女性乳腺年龄标化发...
BNCT已经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的新热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BNCT已经能够安全有效地治愈更多的恶性肿瘤。然而, BNCT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要问题便是高效硼剂的研发, 而高精度的硼剂量测量体系对于治疗效果同样至关重要。...
甲状腺瘤主要是指产生于甲状腺滤泡的一种良性肿瘤,常规情况下的瘤体不存在脉管浸润、边界较为清楚、包膜相对完整,临床医学中分为乳头状瘤和滤泡状瘤两种。[1]甲状腺瘤在甲状腺疾病患者群体中较为常见,目前采取的常规治疗方法为开放式的手术治疗,为了进一...
宫颈癌又称子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威胁妇女生命。在发达国家中,其发生率明显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由于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筛查工作不完善,宫颈癌的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