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

绿道植物多样性概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3-15 共9693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二章 绿道植物多样性概述
  
  2.1 绿道的概述
  
  2.1.1 绿道的定义
  
  “greenway”一词是中国“绿色通道”词语的来源,并简称为“绿道”.在 1959年,“绿道”这一词语第一次出现在美国环境作家威廉·怀特(Whyte,1959)[3]所发表的《保护美国城市开放空间》中,但“绿道”的正式提出和解释是在 1987 年,由美国户外游憩总统委员会所发表的《美国户外空间报告》一文中,这篇文章将绿道解释为:“绿道是将人类居住地附近的绿色开放空间、都市空间、乡村空间联系起来的庞大的循环系统”[4].
  
  随着绿道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对绿道的定义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查尔斯·莱托(Charles Little,1990)[5]在 1990 年出版的《美国的绿道》(Greenwayfor American)书中将绿道定义为:绿道是一种线形的开放空间,是人为沿着风景道路、河滨景观、自然景观等建设的廊道,涵盖可允许行人和非机动车入内的自然和人工景观线路,是贯穿人类密集区和开放空间如自然名胜保护区、历史文化古迹、公园、风景区等之间的纽带。弗林克等(Flink,1993)[6]认为,绿道可以是人们想象的所有样式,是可供人们上下班时使用的无污染的道路。所有的绿道都可以给人们带来益处,绿道能缓解用于住宅和农业发展的用地压力,对历史景观、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地域景观有保护作用。哈伊(K.G.Hay,1993)[7]将绿道界定为:绿道是拥有自然特性的,包含休闲游憩、生态、历史文化的绿色通道,是一条贯穿各个开放空间的景观链。法伯斯(Fábos,1995)[8]将绿道定义为:绿道是一种生态廊道,具备娱乐和历史遗迹保护的作用。罗伯特(Robert,1995)[9]将绿道定义为:绿道一般是由河流、种子、动物、人类组成的绿色通道。埃亨(Ahern,1995)[10]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得出绿道是线形网络用地系统,这种系统是经过科学的管治、规划和设计的,能持续性的利用土地,拥有历史文化、生态、游憩等作用。埃亨认为绿道定义包括 5 个特点:1、绿道的外形轮廓为线状;2、具有连通性的特征;3 具有较多的功能;4、具有能持续性的利用土地的特点;5、能将主要的非线状景观系统的贯穿在一起,成为综合性整体景观系统来整合非线状景观规划。泰勒(Taylor,1995)[11]将绿道的定义和意义总结为:绿道是由线状或类似线状4的文化地域和自然地域相互贯穿形成的,这些未经人工破坏的地域的自然状态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界的发展和研究有巨大作用。西蒙兹(Simmonds,1998)[12]认为绿道之所以被称为绿道是因为被绿色植物所围护,绿道具有为人类和野生动物的移动提供通道的作用。其尺度在山林小径和攀越山地的国家公园路之间,变化较大。欧洲绿道联合会(European GreenwayAssociation)在 2000 年将绿道定义为:1、人行和非机动车行驶的线路;2、是一种交通线路,具备以平常所必需往返或娱乐为目的的作用;3、被遗弃或半遗弃的,能被改成进行非机动交通的线路[13].匈牙利环境合作基金会(The HungarianEnvironmental Partnership Foundation)在 2005 年发行了一本关于匈牙利国内绿道规划建设项目的手册,它对绿道的定义为:绿道是能够满足人类平常出行、健身、娱乐和游憩的,拥有生态功能的天然廊道。绿道还具有提升环境质量与保护历史文化遗址的作用,能促进发展本地的经济,增强当地各个社区间的交流[14].
  
  国内学者刘滨谊,余畅[15](2001)对广义的绿道定义进行了解读,提出绿道是贯穿所有非机动车道、动物进行季节性迁移的生物通道、离都市较远的林荫道和城市滨水带等的线形开放空间的总称。郭琼莹[16](2003)对国内外绿道定义进行了整理,认为绿道的概念是:绿道是沿人工廊道如铁路、高架桥等或沿自然廊道如山谷、滨水带、溪流等,能作为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娱乐、景观道的通道。绿道以景观链或道路绿带形式,通过连接历史文化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公园、地域文化等地,将线形公园和人口聚集地贯穿在一起。李昌浩[17](2005)总结了前人所定义的绿道,并提出绿道是一种以生态功能为基础,融合文化、色彩、娱乐、美学等较多功能的网络体系,由具有很强的自然特征的线形空间组成,是城市中连接开放空间涵括居住区绿地、历史文化古迹、公园、广场等地的纽带。由广东省编写的《珠三角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18](2010)将绿道定义为:绿道是一种沿着人工建设的廊道或溪流、山谷、水岸等自然形成的廊道建立的绿色线形开放空间,能贯穿于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区、公园、城乡生活区、风景区等,其设计是可以让非机动车和行人进入的,能为人类提供人性化的交往和娱乐空间,并能对历史、文化、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运用和保护。
  
  本文将绿道定义为:绿道是用于连接各种景点观赏区、居住区绿地的,包括公园路、林荫道、部分道路等在内的人工和自然的线形开敞空间。
  
  2.1.2 绿道的分类
  
  查尔斯·利特尔(CharlesLittle)[5]在其出版的《美国的绿道》(Greenways for America)一书中,依据绿道提供的功能及其形成环境的差异对绿道的体系进行了分类,总共分为5 种基本的类型:1、娱乐游憩型绿道:是着重强调游人能进入并进行适当活动的道路,这类绿道一般建造在有相当长度的各种类型风格的游步道上;2、生态自然廊道型绿道:
  
  一般是以生态为基础,顺着河流、溪谷、山脊线等建造的具有较大意义的廊道。这些绿道能使野生动物进行季节性迁移和基因交流,防止了地理隔离,同时这些绿道能让人们进行娱乐或打猎活动,对进行野外徒步旅行和自然考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3、风景或历史线路绿道:这类型绿道是各个风景名胜区及历史文化遗址的连接纽带,是具有代表性的景观线路,一般建造在道路、水路等路径,方便步行者到各个地方进行观赏;4、城市滨河绿道:这种绿道通常在水岸周围建造,建造这类型绿道的水岸地域一般在城市发展计划范围内但又是被忽视和衰败的;5、综合的绿道系统和网络:一般是以基础设施的形式构建,具有综合性功能,可以加大地区和市政府的交通路线的选择。这类绿道一般是多种形式的开敞空间或随机组成的绿道,一般建造在自然地形如溪谷、山脊线中。
  
  尤利乌斯·法博(Fábos)[10]将新英格兰绿道网络系统依据绿道的实际功能设计分为了 3 种类型:1、游憩型:建立在有相当长度路线的优美风景区,如有公共线形空间的滨河、废旧铁路、自然廊道等地,这种种类的绿道组成包括多种类型的步道和通道,其主要作用是休闲游憩;2、文化与历史型:这种类型绿道是建造在具有较高的文化和历史遗产意义的步道和空间里,对观光者有一定的吸引力,具有非机动车道的特征,一般分布在高速公路和道路周围。具有净化水系、排洪泄水、提升居住区品质和环境质量、对生态敏感地区起到保护的作用;3、生态型:通常是指以自然开放空间形式存在的廊道,一般分布在山脊线、溪谷、河滨等附近。这种类型的绿道分布对于进行自然性研究有较大的帮助,也对野生动物的迁移有益处,能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作用。
  
  埃亨(Ahern)[11]依照绿道具有的功能作用把绿道分为:有生物多样性作用的绿道、有水资源保护作用的绿道、有休闲娱乐作用的绿道、有保护历史文化遗址作用的绿道,共4 种绿道类型.宗跃光[19]按照绿道的形成条件分为:人工廊道和自然廊道。
  
  丁文清[20]根据区位功能将绿道分为:居住区型绿道、商业区型绿道、历史及遗址区绿道、防护型绿道、办公和工业区型绿道、自然绿地型绿道。
  
  车生泉[21]根据功能区位分为:城市绿带和城市绿色道路。
  
  刘滨谊[15]依据产生的前提和作用的差别把绿道分为 5 种类别:自然生态型绿道,风6景名胜型绿道,城市滨河型绿道,游憩休闲型绿道,综合型绿道。
  
  张毅川、李东升等[22]依据绿道的形态、作用和产生条件将绿道分为:自然遗产廊道、城市绿色道路、文化历史遗产廊道、城市绿带。
  
  俞孔坚[23]依照绿道的形式、作用,把绿道分成以下 3 种类型:1、滨河型:在水系旁的绿道,这种形式的绿道一般是分布在河流周围的;2、道路型绿道:沿着道路的绿道,具备交通功能;3、田园型绿道:绿道的命名是因其位于乡村,这种绿道多分布在都市与农村之间,与另外两种绿道组成城市的绿道网络体系。依据俞孔坚对绿道的分类,本文研究的绿道主要是道路型绿道。
  
  2.1.3 绿道的功能
  
  (1)生态功能绿道建设能迅速推广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是绿道具有较大的生态学意义[4].绿道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1、绿道不仅有净化水资源、泄洪、防风固土等作用,还对自然界的生态过程有保护作用[24];2、生境遭到破坏会使生物多样性降低,保护生境能维护生物多样性,绿道可以作为生物栖息地的外围保护层,维护在生境内部的生物免受外部干扰,对生物多样性有提高的作用[25];3、由集合种群理论和岛屿地理学理论可知,绿道对景观的破碎化有减弱的作用[26];4、绿道有维持和提高斑块物种数量的作用。绿道作为景观要素中的廊道,给动物活动提供了通道,增加了物种基因交流,维护了基因多样性。绿道可以使动物穿梭于不同栖息地,当某一斑块中种群灭亡后绿道可以带入新的种群,促进了个体的扩散和种群的增长[24, 27],对野生动物和植物繁殖散播提供了优良的生活环境[28];5、绿道对环境保护有较大的作用。绿道中植物的叶片具有过滤器的作用,能减噪、维持碳氧平衡、减菌、滞尘、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和“干岛效应”等。
  
  绿道在生态学方面也有负面作用:1、一些细菌、病毒也可以将绿道作为通道,使一些疾病加速了蔓延,再加上部分干扰和外来捕食者的扩散对在生境中物种的生存造成了威胁。同时绿道对外界有一定的隔离能力,如果某物种对绿道的尺度和生境环境不适应,就会遭到隔离,这种隔离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绿道边缘地域的大小[29-30];2、存在 SLOSS的争论,即是通过廊道减少景观要素的破碎化还是保护较大的斑块存在一定的争议;3、绿道作为廊道能导致同质性,可能使景观失去地域文化特色[11].
  
  (2)休闲游憩功能
  
  在现代化的城市中,绿道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休闲游憩功能,绿道最初设计时的初衷就是为了提供具有优美风景的车道供休闲游憩[31].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认为最为完美的通道系统应当是“公园道路贯穿城市的每一个空间,在通道内行走可以得到一种不断的休闲娱乐”.而绿道有交通廊道的作用,可以对出行地和目的地进行连接,使人们可以在绿道中往返。绿道本身和沿途都有美丽的风景,在绿道内人们可以骑自行车、散步、慢跑、驻足,这都有助于人们使用绿道的休闲游憩功能[32].Shafer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对绿道的休闲娱乐作用进行了证明,调查结果发现有 75%的使用者利用的是绿道的休闲娱乐作用,20%的使用者使用的是绿道休闲娱乐和通勤两种功能[33].
  
  (3)文化教育和美学功能
  
  绿道的历史文化和美学作用愈发受到一些学者们的重视。Lewis 最早的发现了绿道的教育功能[34].人类最初的活动路径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发展过程在遗产廊道中都有呈现,使得绿道更具有文化价值[35].与其它模式的开敞空间相比较,在绿道中更能实现社会与个人的沟通作用,自然廊道的两边聚集着 90%的历史文化遗迹[35]边的历史文化遗迹同自然与景观元素共同重新贯穿在一起,对景观的美学功能进行了加强和维护,为市民提供了最好的文化和环境教育场所[36],绿道相对其它开放空间更有纪念价值,更能使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被激发出来[37].人们通过在绿道游历和各种体验,不仅能获得自然科普知识,还会增强人们对自然的了解和认识,若将绿道植被种植区分成若干块交给一些人管理,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可以得到实际的生态教育。
  
  (4)经济功能
  
  绿道的实施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推动作用,对于增长旅游效益,推动地区整体的商业蓬勃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例如俄亥俄州沃伦县( WarrenCounty) 的麦阿密风景小道( Little Miami Scenic Trail)每年都有 15~17.5 万的游客,每年这些游客用在当地社区的旅游费用超过 200 万美元,用在商业上的钱有 277 万美元[38],极大的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绿道作为一种公共环境资源,能提高周边房地产的价值,同时还可以推动农村产业和都市产业之间进行交流,提升产业的整体吸引力,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绿道的应用使人们更加便捷的接触自然,能使一些疾病的发病率下降,从而能使医疗诊治费用的开销降低。绿道是一种线形的具有较好生态作用的绿色开放空间,稳定的植物群落可以减少很多后期养护管理开支,具有不同功能的绿道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和预防方面有不同的功能,对水土保持、降低污染、净化水质、消除噪声等有明显的经济效益[39].
  
  2.2 生物多样性概述

        联合国发布的《生物多样性公约》中把“生物多样性”界定为:各种各样的有生命力的活的物种,涵括基因、生态系统、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多样性[40].陈灵芝总结的生物多样性涵括 4 个方面: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景观多样性[41].
  
  2.2.1 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是自然属性,形成于生物在不同环境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是物种种群变异和个体遗传变异的总和,遗传多样性表现在不同物种种群间的差异、种群内的差异、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中[42].遗传多样性包括广义遗传多样性和狭义遗传多样性。
  
  广义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全部活着的生物的基因上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狭义遗传多样性是指同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总和或同一个种内不同群体之间的遗传变异总和[2, 43].一些相关实验如 AFLP、RAPD、RFLP、ISSR 等的大面积应用,对植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的可持续运用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些实验对研究种群间基因交流、物种稀有或濒危原因、种群地理格局分布、个体间亲缘关系、分子标记育种等方面有重大的作用[44-45].
  
  2.2.2 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遗传多样性的一个集结水平,是生物分类系统中的一级单元,也是植物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的表达方式。物种多样性有两种含义:1、从生物地理学、分类学、系统学这 3 种学科方面对一定范围内的物种数量和分布特征采用归纳研究,以此来描述物种丰富度;2、从植物群落组织水平上综合生态学研究特性进行研究,用来描述物种分布的均匀度。
  
  2.2.3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自身所拥有的多样性和各个生态系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包括:生物群落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的多样性、生态过程中变化的多样性、生物圈内生境的多样性[46].不同物种在有差异的地理环境下不断进化,产生了较稳固安定的群落结构,从而使产生的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不同物种在相同生态系统内,又在功能、种类、结构等不同水平上有着差异性[47].
  
  2.2.4 景观多样性
  
  景观多样性是指在功能机制、时间动态、空间结构方面由各个种类的景观因素或生态系统组成的多样性或变异性,包括种类多样性、格局多样性、斑块多样性[48].
  
  2.3 研究进展
  
  2.3.1 绿道
  
  (1)国外绿道
  
  一、基于城市河流(或其他水体)廊道的绿道研究
  
  滨水景观自古以来就比较受人们的重视,Iran McHarg 在 1969 年出版的《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有一章节着重探讨了河流廊道的规划[49].在1878年至1890年期间Olmsted设计了波斯顿蓝宝石项链(Boston's Emerald Necklace),这个设计不仅将其它地区的交通线路连接在了一起,还增加了水系的排洪泄水量,减少了污染释放量,解决了排水和水质问题,成为了绿道功能的转折点,绿道开始从一种功能向多种功能转化[31].
  
  二、基于休闲绿道的绿道研究
  
  在休闲绿道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Frederick Law Olmsted,在 1866 年至 1867 年期间,他和他的搭档设计了被视为绿道前身的公园路,这些公园路用来连接较为分散的公园和城市绿地,其中最主要的公园路是用来连接展望公园(Prospect Park)与科尼岛的海洋公园路(Ocean Parkway)以及用来联系皇后区的东公园路(Eastern Parkway)。进行过修整改化的巴黎福熙大街[50]和 1858 年建造的香榭丽舍大道都是具有局部景观功能,是能使人们进行休闲的林荫大道的代表性道路。19 世纪 Little 提出“绿道形成于绿化带和公园路的融合,建设绿道最初的作用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拥有较好风景的车道让人们进行休闲”[31].
  
  1995 年 Tzolova 经过对保加利亚区段多瑙河实行考查探究,对沿河绿道的特色景观用如自然美学特性、游憩适用性等景观评估评判后发现,沿河绿道的特色景观对规划设计游憩型绿道有较大的帮助[51].同在 1995 年,Luymes 和 Tamminga 对休闲娱乐型绿道做了安全性问题的提议,并通过对大多伦多地区进行举例,介绍了休闲娱乐型城市绿道的安全性设计原则和建设经验[52].
  
  三、基于生态功能的自然廊道的绿道研究
  
  Smith 和 Hellmund 在 1993 年对如何在绿道设计中体现生态功能这一问题进行了理论描述和方法罗列[28],Ryan 和 Kathy 针对游憩型绿道设计中的生态问题进行了分析[53].
  
  在保护绿道生物研究方面,Linehan 等通过考查美国新英格兰中部的林区,提议应采用景观生态网络的设计方式对绿道进行规划[54].任职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景观规划设计教授 Phillip Lewis,采用叠加透明资源地图的方法对自然要素实行了解析研究,结果显示河流、溪谷等线形开敞空间周围通常分布着重要的自然资源,由此他提出了“环境走廊(environmental corridor)”的概念[34].MacArthur 和 Edward Wilson 在 1967 年提出了“岛屿生态地理学(Island Biogeography)”[55]概念,这个概念主要是讨论功能联系过程,即如何推进在特定范围内的景观要素围绕野生动物走廊进行规划设计,这个概念的提出对野生动物的自然保护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任职于宾夕法尼亚大学风景园林系的 McHarg 教授编纂了《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千层饼”式的规划方法,促进了生态规划的完善[49].部分学者除去对绿道生态性的整体探究分析,还着重于绿道对种群分布和迁移作用的研究。1998 年 Miller 经过考查分析证明绿道是大部分中小型哺乳类动物的通道,这些动物经过绿道进行季节性迁移和扩散[56].2005 年 Sinclair 等分析发现绿道的宽度和植物密度等对种群的散布有一定的影响作用[57].
  
  四、基于风景道或历史线路的绿道研究
  
  最先了解到景观中历史文化散布规律的是 Lewis,他发现历史文化资源一般与自然、生态廊道和休闲娱乐资源的散布格局一致[34].Fabos 认为具有重大价值的休闲娱乐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一般都在具有上千年历史的水系交通线路周围分布[58].Dawson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美国佐治亚州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景观资源常常以廊道状形式散布在山脊、河谷、溪流等周围[59].历史文化价值涵括三个方面: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历史文化意义、生态意义、由历史文化和生态所带来的信仰和价值[60].线状的公园乏味无趣往往是缺乏有历史文化线路的分布,绿道规划设计现在越来越多的重视文化历史线路的应用[61].Riberio 认为对社会和人类有重要意义的绿道的创造,需要以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进行多样化视角分析研究[60].2004 年 Andresen 和他的同事提出了一个重要议题,即将杜罗河谷的绿道设计规划同历史文化保护相结合[62],促进了历史文化绿道的发展。2006 年景观建筑师 Katherina 考查分析了米兰南部帕维亚的绿道,创造性的连接起水系周围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扩散性的开敞空间,使绿道具有了多种功能[63].
  
  五、基于综合性的绿道和网络系统的绿道研究
  
  1995 年 Dawson 以 GIS 技术为基础,考查分析了乔治亚州的绿道网络体系,总结出了一套评判内容涵括 3 个方面:绿道的内在价值(包括自然资源、环境品质和美学意义)、外在价值(包括人类运用、可达性、市场需要与土地运用)和受胁迫程度,比较完整的绿道体系优先权评价方式[59].同在 1995 年 Yahner 等从历史文化景观和生态景观两方面,对阿帕拉契亚休闲娱乐绿道中的坎伯兰河谷段绿道的资源调查方法、分析方式、评判原则及设计规划策略进行了探讨研究[64].在绿道与文化景观保护的关系方面,Ribeiro 等对葡萄牙当地[60]和 Burel 等对法国布列塔尼当地进行了考查分析,探究讨论了绿道在城市区域和农村区域中维护文化景观的主要作用[65].Harren 和 Reich 将德国绿道和绿道的自然保护意义进行了讲解说明[66].
  
  (2)国内绿道
  
  国内绿道思想最早出现于 1000 多年前周代的“周道”思想[23],周代规划的“周道”主要强调的功能是生态,以单体个体为主,成网络系统的较少。我国最先对绿道进行研究的学者是付斌,他于 1985 年在《世界之窗》这本杂志上发表了《冈山市西川绿道公园》,这篇文章只介绍了日本绿道的设计方法,对绿道的思想根源没有进行深入研究[1].
  
  叶盛东在 1992 年将 Greenways 译为绿道,并在《美国绿道(American Greenways)简介》文章中首次对绿道的定义、形成原因、功能等进行了讲解说明[67].李团胜等在 2001 年刊登于《生态学杂志》的文章《绿道及其生态意义》中介绍了绿道的价值和含义,进一步推广了绿道在国内的研究和建设[68].
  
  绿道引入国内以后部分学者对其开始了全面研究,刘滨谊等通过分析美国和新西兰绿道的网络设计规划,分析了这些绿道建设经验对国内绿道网络体系建造的启发,认为绿道建造应先确定总体框架,要注意区域、地方、场所 3 个层次的相互连接,并从这 3个层次将绿道网络体系实行多功能设计规划[15].张毅川等对绿道的功能进行了进一步说明,指出绿道是生态基础结构建造的主要环节[22].秦小萍等将中国绿道和美国绿道的发展过程、概念、结构、分类、实施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观念更新、理论完善、规划系统、管理协调等绿道建设方法[69].陈可石等针对深圳绿道建设中和建设后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应借鉴国外如美国等国家比较成功的绿道规划设计经验,先规划建设绿道网络,并注意绿道结构作用的综合性[70].李开然阐述了绿道模式下城市空间格局的变革[71].
  
  随着绿道的发展和绿道研究的深化,国内一些学者着手用一些新的技术来探索合理的绿道网络体系建造方式。俞孔坚、李伟等以浙江台州市绿道的研究为基础,尝试运用GIS 技术这一新的方法来分析历史文化遗产廊道的适宜性[72].王海珍等运用斑块研究、廊道构成、网络体系分析来评判几个在厦门岛的绿道网络体系的优点和缺点,以此改造构建优良的绿道网络体系[73].
  
  在探索分析绿道规划设计的有关理论及实践做法的同时,一些学者开始注重绿道网络评判体系的应用和绿道对遗迹的保护作用。吴隽宇对增城绿道(荔城段)的运用状况,采用连续成体系的现场记录勘测及访谈的方法实行 POE 研究,以总结周围环境和仪器运用中存在的缺陷为基础,提出了更合适的绿道改造建议和方式[74].高鹏等研究的绿道生态型指标评价体系,不仅为绿道和绿道周围的建造应用提供了参照和评判方法,还为提升和维护环境质量的规划设计提供了最根本的参照[75].陈永生等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相联合的办法,为绿道旅行游览导向功能的建设提供了一套较为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76].郜春丽等对滨水绿道植物景观选用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展开了研究,景观评价体系的构造是以层次分析法(AHP)为基础。通过研究,郜春丽等认为影响植物景观品质的要素是:植物种类、色彩变化、空间层次等[77].颜佩楠等参照卢布尔雅那市绿道规划建设经验,以厦门铁路绿道为例,研究分析了绿道对生态、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等方面的作用[78].
  
  2.3.2 绿道植物多样性
  
  以多样性指数的应用目标和领域为基础,Whittaker 将多样性指数分为 α 多样性指数、β 多样性指数和 γ 多样性指数[79].物种多样性研究常采用 α 多样性指数,α 多样性指数按照其性质分为物种丰富度指数(RichnessIndex)、物种多样性指数(Diversity Index)、物种均匀度指数(Evenness Index)这三种[80].
  
  提高城市物种多样性的基础就是提高城市绿地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而绿道是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绿道植物物种多样性的高低对城市物种多样性的高低有重大影响。任斌斌等对北京绿道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探索,分析了对植物物种多样性作用较大的因素[81].罗婉贞研究了绿道中植物群落组成与功能,认为构建科学的植物群落才能提高和保护生物多样性[82].部分学者研究了绿道中植物群落景观营造的多样性,分析了绿道中植物种类和季相特征[83-84].吴瑾等从植物种类、功能等 4 个方面研究了绿道的植物配置,提出了要通过绿道植物物种多样性,形成自行演替的群落[85].周年兴等研究了绿道的发展历程,提出了不同地域中绿道植物多样性的研究较少的问题[4].
  
  经过研究发现,有关绿道植物物种多样性方面研究的较少,研究绿道植物群落配置和功能多样性的学者较多。为此,本文对郑州市绿道植物多样性展开研究,期望为以后的绿道建设提供参考。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风景园林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