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

生态居住区建设中生态景观设计分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1-12 共3013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5 结语与展望

  5.1 结语

  面向 21 世纪,我国经济实现了质的飞越,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全球环境文危机、土地资源紧缺、社会历史文化缺失、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长久稳定存在危机。

  在人多地少矛盾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高密度居住区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高密度居住区可以容纳更多的人们,但是随之而来景观问题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针对我国现存的问题,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提出一些个人见解,希望有助于居住区景观、建筑、人的和谐统一。

  本文首先提出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参考文献和相关理论认真、广泛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生态居住区景观规划应该努力的方向。其次分析问题,研究国外生态居住区景观的生态思想和发展趋势,归纳分析景观规划的六项原则:整体性原则、功能性原则、美学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历史人文性原则、经济节约性原则。再次解决问题,根据景观的构成要素和我国现在的具体国情,提出生态居住区景观规划措施,包括绿化景观规划措施、人文特色景观规划措施、交通组织景观规划措施、节能景观规划措施、地面空间景观规划措施、智能化技术景观规划措施。论文的最后通过生态居住区景观规划案例分析和案例实践,总结归纳规划概况、规划原则、规划理念、生态景观规划等,进一步升华本文提出的居住区景观规划措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得出论文的可靠性、真实性。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对生态居住区景观规划还没有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此课题的研究还有待继续发展,从而得出更具有操作性的规划措施和实际应用技术,建设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5.2 展望

  近年来,由于大规模城镇建设的投入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居环境的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所以"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51].

  为了应对我国现在的问题,不仅要注重居住区景观规划的适用性,满足居民生活的需求,还应该发展居住区景观的生态化、人性化、现代化、智能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但是什么样的居住区景观才算是生态,前文笔者只对生态居住区景观规划理论做了大体的研究,通过理论来指导实践,其深度和广度在以后还有待继续发展。

  笔者认为在以后的研究中要完善生态居住区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出景观评价指标和建设意见,并且通过调查问卷调查的方式加入居民对环境需求的指标,为其综合评价打好基础,更好的指导生态建设和规划。景观规划不只是理论研究,更需求不同层面生态技术的研究和相应的实践,包括多孔材料利用技术、绿色能源利用技术、景观水质保持技术和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等,实现居住区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恺悌,郭平主编。中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状况蓝皮书[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2]易松国。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0.
  [3]张莉。居住小区中住宅底部空间的利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45-48.
  [4]地方志编篡委员会。易县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165-323.
  [5]俞孔坚。景观设计学发展与实践中山大学地理系的讲演,2000.
  [6]张大为,尚金凯,景观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
  [8]Ann Breen Dick Rigby.The new waterfront:a worldwide urban success story.McGrawHill,2001:52
  [9]朱雷等。寓美于生活之中-当今新型居住区的环境艺术设计。《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 年 6 期。
  [10]查切尼。"人性化"概念于城市化景观空间中的应用[D].北京:中央美术院,2007:76-79.
  [11]李强。从邻里单位到新城市主义社区-美国社区规划模式变迁研究[J].世界建筑,2006(7):92-94.
  [12]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3]Park, Robert. Human Ecology [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36.
  [14]王祥荣。生态建设论一中外城市生态建设比较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15]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3777.
  [16]杨文光。结合自然的住区规划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05.
  [17]韩芳,王红。浅谈景观生态学。贵州: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5.第 37 卷第 5 期。
  [18]丁金华。生态化的居住区环境设计初探[D].东南大学,2003.
  [19]冯炜,李开然。现代景观设计教程[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2002.
  [20]易西多。景观创意与设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1]郑宏。环境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2]孙施文。城市规划哲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21
  [23]马文银。城市生态住宅的规划和设计[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 (3)。
  [24]朱建达。当代国内外住宅区规划实例选编 7M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7-49.
  [25]陈东田,王至诚,孙晓春。环境·形态·行为-城市环境景观形态设计研究[J].中国园林,2001,(6):54.
  [26]郁会平。郑州市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1.
  [27]黄鹤,胡家星,对现代城市硬质景观色彩设计的几点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8(2):84-86.
  [28]Alex Marshall.How Cities Work:Suburbs Sprawl,and the Roads Not Taker[C].University of Texas ress
  [29]宋永昌。植被生态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0]徐明尧。也谈绿地率-兼论居住区绿地规划控制[J].规划师,2000,(16)。
  [31]王珊。以人为本,营造最佳人居环境-居住区绿化建设与管理浅析[J].中国园林,2003,(8)。
  [32]钱健,宋雷。《建筑外环境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33]傅伯杰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7.
  [34]何平,彭重华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及其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9.
  [35]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8
  [36]王丽勉等。屋顶花园对建筑微气候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36-238.
  [37]黄晓鸾,张国强。城市生存环境绿色量值群的研究[J].中国园林。1998(4):50-52.
  [38]周奕扬。如何在居住区中建设节约型园林[C].陈自新。北京市"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论文集。
  [39]孙爽。保健型园林有益健康仁[J].中国花卉报,2002,10-29(5)。
  [40]欧亚丽等。城市生态型居住区景观营造探析。《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年 28 卷 2 期。
  [41]2000-200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国家统局,2001-2009.
  [42]李兵,张恺悌主编著。中外老龄政策与实践[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43]周涛。居住小区绿地的人性化景观设计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8.
  [44]赵敬源。绿色建筑-历史沉淀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4.
  [45]谭伯禹。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46]张丽。现代住区生态水景中的水环设计[J].规划师,2005,21(3):42-44.
  [47]谭文辉,朱晓莉。建设节水型绿地初探[J].山东林业技,2005(5):83-84.
  [48]方智果。底部架空层建筑空间设计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9]Clare CooPer Marcus. PeoPle Places: :design guidelines for urban open space [M]. 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1990.
  [50]黄汇,事在人为路在脚下-绿色生态环境创作迈出了第一步[J],建筑师,2000,4:4-1.
  [51]胡锦涛。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R].2007.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风景园林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