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生态居住区景观规划研究
3.1 国内外发展趋势
3.1.1 国内发展趋势
1978 年我国开始居住区试点工程建设,相对五六十年代居住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提高居住区建筑密度节约土地资源;居住区道路尽量做到通而不畅,部分实现人车分流;注重空间结构的变化;居住区流行大面积绿地与活动空间相结合。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我国进行第三次居住区试点工程建设,对以前一些问题做了相应的措施:运用更多的方法和措施优化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土地;居住区外形成环路,避免机动车在居住区内穿行,形成人车分流;绿化更加丰富,注重植物的乔灌草搭配、四季搭配;到二十一世纪,国家更注重居住区的健康发展,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受到大众的关注,并逐步应用到居住区景观规划中。
相比较国外而言,我国大多数生态型居住区景观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对生态的认识不够深刻,仅仅停留在表面,既浪费金钱又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深入贯彻下去,很多景观的规划没有为人的使用考虑,致使很多景观无人问津、门庭冷落;居住区交通组织中人车分流还不够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生态居住区景观规划应着重解决。
我国也不乏有志之士,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老师坚持"天地-人-神和谐"的思想,为我国景观规划开辟了新的天地。所谓的"天地-人-神和谐"是指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景观规划中不仅要尊重人的本性,也要尊重大自然的力量、尊重不同地域的特性,显露自然,让自然做功。俞孔坚在浙江台州的城市规划中,本着尊重自然、让自然做功的原则,"视洪水为朋友",利用湿地作为防洪的一部分,不仅为本地居民提供了娱乐活动的场所,还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
景观规划的研究先锋,王向荣在中国景观发展过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王向荣的《艺术、生态与景观设计》、《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湿地的恢复与营造》等作品,明确了景观规划中最为关键的生态思想,应该尊重自然,充分利用规划场地的自给自足、开发能源的循环利用。他的论文《风景园林与文化》中提出要继续传承中国园林景观的传统,应回到中国园林景观的本质-向自然学习。
马文银认为,生态住宅规划设计应着眼于城市居住环境的系统化、生态化、经济化和人性化的生态理念,使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23].在以后景观规划中我们应该多向这些优秀的先锋学习。
3.1.2 国外发展趋势
20 世纪 50 年代,工业化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这引起了各地政府和居民的关注,尤其是工业发达的国家,环境质量更为恶劣,他们首先开始对居住区景观规划。1969 年美国著名的景观设计师 L·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
(Design with Nature)表达了环境与景观的内在关系,同时为生态建筑理论奠定了基础。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首先制定了改善居住区环境的政策,居住区景观规划要求达到"安全、卫生、方便、舒适".这为居住区景观规划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1972 年,联合国人居大会宣布《人类环境宣言》提出把生态学思想加入到居住区环境规划中。90 年代以后,国外生态居住区景观规划研究已经比较成熟,把景观学,生态学等各种思想运用到居住区景观规划当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系统。同时国外已经建设了许多经典的居住区景观,如把生态能源:太阳能、风能和一些可再生能源等积极利用到居住区景观中;还有运用中水利用、雨水回收利用等,可以为居住区节约能源与水资源。
3.2 生态居住区景观规划原则
3.2.1 整体性原则
生态型居住区景观以人本,追求人与景观和谐共处,使居住区内各个元素之间、各元素与居住区景观之间、各元素与外界环境之间,不仅有信息与能量的交替,还有信息的传达,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居住区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有机组成,要在空间布局、绿化环境、人文特色、交通组织等方面与城市的开发空间、绿色空间、人文历史、交通系统连接布置,使其在整体上融入到城市的大环境中。
3.2.2 功能性原则
人是居住区的使用者,居住区景观规划首要是满足人的最基本的需求,以人为本,注意提升人的价值,满足使用者活动的需求。不同活动、不同人群之间的渗透、融合,他们之间相互启发、带动,才能形成住区整体活跃健康的社区生活[24].因此居住区景观规划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尤其要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要求,设置不同的活动空间,是各个人群的人们都有享受自然美景的权力。自然美、社会美和人为美是对居住区景观规划的三大审美需求,且环境景观是否便利和安逸是衡量现代居住区景观规划成败的关键[25].
3.2.3 美学性原则
古往今来,美是人们永恒的追求。目前,我国居住区景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新的要求,从"满足居住"到"室外环境"的更替,这就要求居住区营造优美的环境景观。这样的环境不仅可以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而且给生活在住区内的居民带来许多好处:人们可以到户外呼吸新鲜的空气、欣赏美丽的景色。
3.2.4 生态性原则
所谓生态性,就是指设计过程中要保证现有的对生物体(这里主要指居住于此环境中的人)有益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并且在此基础上,改善原有的不良的生态环境,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达到使整体环境得以改善和美化的目的[26].因此,首先应对居住区的环境进行分析调查,尽量保护并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再次,在充分尊重生态系统的前提下,以生态性原则为基础进行人工景观的创造,应当注意创造的景观要与环境相协调,互为一体。
3.2.5 历史人文原则
重视居住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文原则,正是从精神文化的角度去把握景观的内涵特征的[27].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城市的标志,而居住区是一个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规划时应该注意当地的历史文化,将居住区的景观规划结合城市环境设计,并充分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居住区的文化性体现在居住区景观的各个部分,大到一个居住区的主题,小到一个小品景观。
3.2.6 经济节约原则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在居住区景观规划中要以节约为导向,不仅考虑景观的建设成本,还应注重建设后期的维护管理费用。设计要以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接受能力为立足点,充分考察设计地区的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根据当地居民的喜好,地区发展情况,符合本地风土人情的居住绿地[28].景观材料应该选取当地特色的景观元素,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当地风俗民情的景观。尽量减少硬质景观,使乔灌草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相结合,不仅舒适健康而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造价。
摘要中国传统园林秉承着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源远流长,自成一家。传统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有着深远的影响。现代城市景观在继承和弘扬古典园林艺术理念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功能性和审美性相结合。好的园林景观设计,...
3.6景点系统规划3.6.1民俗文化体验区整体布局以大汲店古戏楼和观音堂所在的村民活动中心为原点,向周边辐射。保留该区域内原有的景观,有寿园、耕园、真武台等多处场地,达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场面,是揽胜怀古、休闲垂钓的佳地,使人心醉神驰...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旅游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多,主题游乐园作为近几年来发展颇为迅速的一种新兴的主题化游乐景观形式应运而生,成为当今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尤其将游乐园与旅游地产相结合的旅游发展形式成为目...
结论植物作为大自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在酒店环境中的恰当应用,能够很好美化酒店环境,同时能够然人们在室内更好的欣赏到大自然的环境,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同时,如果植物应用的不恰当也会给酒店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破坏了酒店的美好形象的同时,还给客人们带...
2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研究2.1基本概念2.1.1景观景观(landscape)一词,最早出现在圣经中,用于描述所罗门皇城耶路撒冷恢弘的景观,即景观一词最早反映的是一种城市景观[4].现在它是指大地及大地上除建筑以外的所有物体构成的综合体。它是人类不断发展...
第五章陕北沙漠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思路。5.1绿化带与高速公路协调性。长而缓的曲线景观绿化带线形能自然地诱导视线,帮助驾驶员改变行车方向,给人以舒适的感觉。陕北沙漠高速往往穿越大尺度的地形,不变的公路景观设计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驾驶的感觉。在设...
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乡村景观是一种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广泛的景观类型,记录着人们在不同阶段对自然环境的干扰程度,承载着不同地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历史。因此,研究乡村景观显得非常重要。小楼镇是位于广州市增城区中北部的地区,是一个...
本文主要探析西安市在目前阶段针对城市道路推行养护管理以及道路绿化的真实状况,进而给出有效展开城市道路绿化以及养护管理的具体举措。...
第一章综述1.1引言观赏果树的发展是调整我国果树产业构架,也是现代园林景观发展的必然趋势[1]。从宏观上来说,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生活、民族健康水平、人民文化修养、企业文化的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象征。我国对于果树栽培及应用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时...
第五章在实际应用时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5.1装饰色彩在景观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每当我们睁开眼睛,便会看到色彩缤纷的世界,而它的先决条件便是在拥有光和一个健康的眼睛的情况下。色彩的产生,是光对人的眼睛和大脑的视神经产生的刺激的结果,是一种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