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

高职第二课堂活动实施不足与完善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 作者:孙伟彦
发布于:2020-03-03 共9289字
  摘 要
  
  2019 年 2 月,最新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蓝图。职业教育要采用社会多元化办学,形成专业特色鲜明的格局,由规模扩张逐渐向提高质量方向转变,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适应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复合型劳动者才能在现代产业的升级中担当大任,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其培养目标以职业技能为中心,并适应生产需要的、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适应持续发展需要的全面应用型人才,对推动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第一课堂主要以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根本,严格遵守课程设置、教学安排、课堂管理和师资分配。第二课堂发挥其优势,以灵活、新颖的方式将实践和理论多元化结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起到第一课堂无法取代的育人功能。然而,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缺乏整体规划,缺少政策扶持,存在流于形式、流于表面的现象,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效果。目前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在我国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高职第二课堂活动实施不足与完善
  
  本文以河北省 G 职业学院为蓝本,对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现状进行调查,探寻第二课堂活动的现状问题,并通过访谈、走访等方式分析问题的成因,提出相应对策,从而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上的创新,为高职人才综合能力持久发展寻找新方法。
  
  本论文共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文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对“高职院校”“第二课堂”进行概念界定,并对比国内、国外相关研究方向,确立了研究视角和思路;第二部分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概述采用文献法阐述其特点、功能及原则;第三部分河北省 G 职业学院第二课堂活动的现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开展调研,发放问卷进行数据搜集、数据分析,并对师生进行访谈,发现问题;第四部分是关于 G 职业学院第二课堂活动的问题与成因,结合学校整体发展、高职学生特点、人才市场需求等深入发掘第二课堂活动问题根源及深层原因,探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五部分是对策研究,从管理层面、参与者层面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分析,从政策支持、管理力度等方面提升第二课堂活动长效性,从活动过程、活动实施、活动评价等方面挖掘学生潜力,规范学生参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在人才培养道路上逐渐显现出不可或缺的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思想、思维、思考,能够提升学生求知境界,增强实习实践,开拓职业范畴,因此应进一步发掘第二课堂活动的着力点,寻求第二课堂活动长效的实施机制,深化第二课堂活动的意义,使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良性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第二课堂 现状 对策。
  
  Abstract
  
  The latest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Program released in February 2019 has become a bluepri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adopt social pluralism to run schools and form a pattern with distinct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It should stress quality improvement instead of scale expansion,and train high-quality technical and skilled personnel to adapt to the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nly knowledge-based, skill-based and innovative workers can play a major role in the upgrading of modern industries and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r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which undertakes the important task of training high-skilled and high-quality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Its target is to cultivate all-round applied talents with vocational skills as the center and adapting to the needs of producti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plays a vital role in promoting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 the first class is mainly based on mastering basic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skills,and the teachers should strictly abide by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arrangements,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teacher structure. Which plays an irreplaceable educational function that the first classroom cannot, the second clas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its advantages combining practice with theory in a flexible and innovative way and make full use of spare time.However, The second class activit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ack overall planning and policy support. There are phenomena of mere formality and mere superficiality so it did not play its due role. At present, the second class activit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still in the stag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 in practice, which need to be further explored and studied.
  
  Taking Hebei G Vocational College as the blueprint, we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second class activit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 through interviews, visits and other ways to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so as to realize the innov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find new method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There are five parts in this paper.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elaborates the background,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topic and give a defini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and "the second class", and compare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directions. It establishes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and train of thought. The second part is the summary of the second class activit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focuses on its characteristics,functions and principles by using the literature method.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econd class activities in Hebei G Vocational College.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are used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for data investigation, data analysis, interviews wi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problems were found.
  
  The fourth part is about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he second class activities in G Vocational College. Combining with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the demand of the talent market, the paper explores the root causes and underlying cause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second class activities and explores the wa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fifth part is the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which includes theanalysis of the second class activities from the management and participant levels, and to promot the long-term effectiveness of the second class activities from policy support and management, and to tap the potential of students from the aspects of activity process, activity implementation and activity evaluation to standardize participation and improve all-round development.
  
  The second class activit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radually show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personnel training, the effect of its activities exerts a subtle influence on thinking. It also can improve realm of seeking knowledge, opening up professional category and enhancing practice. Therefore, we should further explore the focus of the second class activities and seek a Long-term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of the second class activities. We also should deepe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econd class activities and make the second class activit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evelop benignly.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Second Classroom activities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绪 论
 
  
  一、研究背景。

  
  我国“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时速已经达到 350 公里,极大的缩短了出行时间,改善了出行乘车环境,利国利民。“复兴号”具有全面自主知识产权,是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产业工人在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实现质的跨越。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要以“新常态”形式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结构不断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源泉,只有技能型、知识型、创新型的复合型劳动者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在产业不断的升级中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带来关键技术的交叉融合、群体跃进,对技术人才培养的能力、要素、过程、平台提出全新的要求[1]。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具有相关的技术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综合型人才,承担着为我国培养高素质、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任务[2]。“中国制造 2025”战略的实现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支撑,需要源源不断的技术技能人才的输送,从汽车业、钢铁业、纺织、装备制造业到船舶业等。“中国制造 2025”战略是建设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现代化制造业,需要进一步实现学科相互交叉或者学科深度融合,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应是知识面较宽、知识相互层叠的复合型人才,且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以顺应时代潮流,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3]。
  
  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成为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重要问题。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第一课堂作为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发展专业技术的主渠道,在课程设置、学分标准、教学安排、师资配备上都有完整的体系,第二课堂则是技能提升、激发潜能、人格塑造、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以其灵活、广泛、新颖的特质和第一课堂无法取代的育人作用,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时代合格劳动者的广阔平台,不仅仅成为第一课堂简单的延伸和补充,逐渐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第二课堂教育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第二课堂活动没有统筹的规划和设置,流于形式,流于表面化;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盲目跟从或单纯服从硬性要求,缺乏自主性和自发性。目前,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并没有成熟的运行体系,大多数院校都在摸索和尝试,从现实问题出发,从现有条件出发,积极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论文旨在研究第二课堂活动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发展中的地位和功能,归纳第二课堂活动实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聚焦省级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的现状,通过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分析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现状,从学生角度、教师角度、学校角度实际呈现出来的问题着手,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成长特性,找出提升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路径和对策,深层次挖掘高职院校教学和管理改革中的问题,呼吁高职院校管理者及教师审视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视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顺应新时代赋予高职人才的要求和职责。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结合文献材料,探究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原则和内涵建设,探究第二课堂在育人目标与新时代高职人才需求的匹配度,总结出第二课堂在教育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分析其有效开展方法,为活动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2)实践意义。
  
  以河北省 G 职业学院为例,分析省级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现实情况,分析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出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对于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视度和参与度,进而找寻能够促进第二课堂活动有效开展的途径,提供可行的实践方法和策略,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机制参考,为高职学生就业发展提供成长参考路径。
  
  三、概念界定。
  
  (一)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高等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院校的重要分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我国普遍为高等专科学校,包含非师范类、非医学、非公安类专业,主要录取对象为高中毕业生和三校生(中等职业学校、中等专科学校、技工学校的毕业生)。高职院校属于一种地方性院校,是地方高校的有力补充。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需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需要,适应国际竞争需要,适应终身发展需要[4]。其培养目标具有以下特征:(1)技能性。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不但具有相应的岗位技能,还要具有一个领域所需要的能力,把技能性作为核心,同时培养学生某一技术领域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发展变化的技术创新、技术迭代;(2)全面性。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直接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不但要技术过硬,也要具有吃苦、耐劳、抗压的精神,具备更强的群体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培养目标要体现全面性;(3)发展性。必须确立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的观念,将培养高职人才目标从一次性的就业教育转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教育,既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也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二)第二课堂。
  
  《新词语大辞典》中对于第二课堂有明确解释,第二课堂也可称作第二渠道,是对比严格的课堂教学而言的,指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学生在教师或家长指导下所进行的旨在加深基础知识,扩大知识领域,开扩视野,发展科技、文体、艺术等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培养独立工作和创造的能力,提高思想品德水平的一切教育活动。
  
  1983 年,着名教育学家朱九思在《高等学校管理》中提出了“第二课堂”的概念,表明第二课堂是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健康的课外活动[5]。第二课堂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涵盖学术型的、志愿服务型的、文艺娱乐型的、知识型的、体育竞赛型的等。
  
  之后,不断有学者对第二课堂进行界定。蔡克勇、冯向东认为:第一课堂在传统上是指学校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进行的班级活动,第二课堂则是指在教学计划之外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6]。
  
  严毛新在《我国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现状及对策》中指出,第二课堂是拓展学生教学以外的综合素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7]。
  
  王国辉、陈明等学者编写的《高等教育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学分化研究》中写道:第二课堂是学生通过参加有组织的课余活动以达到陶冶情操、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教学形式,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8]。
  
  学者梁耀相借鉴相关研究界定第二课堂为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各类教育活动,开发学生潜能、形成健全人格,帮助学生获取第一课堂以外或者以上的学问[9]。
  
  学者赵新宇界定第二课堂为一个动态概念,即随着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纵深发展、认知深化而发生变化,广义上指教学计划规定之外的各种活动,狭义上就指学生活动[10]。
  
  综合学者讨论研究,本论文所讨论的第二课堂,就是指在教学计划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围绕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开展的一切团学活动,内容覆盖范围广,包括专业拓展、党团培训、文体活动、实习实践、勤工助学等,形式上包括思想引领、学习探究、生活分享、才艺展示、情感抒发等多方面,被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与第一课堂相互补充又独立发展并重视的平台。由此可总结出第二课堂有如下特点:
  
  第一,第二课堂活动具有思想性。第二课堂活动是一种新型的综合素质教育管理模式,其显性和隐形的教育意义都不容忽视。按照面向人人的要求,个体学习者不仅在第一课堂掌握到知识和谋生的技能,也能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发现个体特征,由外部灌输转变为自我发掘,形成完善的人格特质,形成具有独立思想、独立思考、独立人格的新青年。
  
  第二,第二课堂活动具有目标性。第二课堂活动的出发点不是随机的,也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组织心血来潮,是根据时代背景、当前形势、学生发展、专业延伸的态势来确定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内容方式和时间节点。通过第二课堂活动,要达到前沿信息的了解、知识素养的拓展、人文审美的提升、心绪情感的表达,因此第二课堂活动的安排有其自身贴合实际的出发点,是有目标性的。
  
  第三,第二课堂活动具有系统性。第二课堂活动要与学科知识逻辑、学生能力发展、时代人才需求相契合,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围绕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的目标,对活动策划和安排进行统筹设计,分不同板块、类别穿插、时间顺序、活动要素、活动评价、效果评估等多个内容组成,形成系统化的活动流程和记录方式。
  
  第四,第二课堂活动具有组织性。第二课堂活动是由社团或者教师来进行指导、组织、开展的,在组织内部约定规则、条件、纪律、要求等,才能保证第二课堂活动的管理、延续。没有章法、没有秩序、没有责任人的第二活动很难循序推进,常常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同样,来去自由、毫无章法的第二课堂活动教师也不重视、学生也不重视,逐渐会成为鸡肋,变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综上所述,第二课堂是指第一课堂外的有思想、有系统、有目标、有组织的综合性活动,以此提高学生思想境界,提升学生全面素质。
  
  【由于本篇文章为硕士论文,如需全文请点击底部下载全文链接】
 
  
  四、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五、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视角及思路
  
  第一章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概述
  
  一、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的特点

  (一)专业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二)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
  (三)个体性与群体性相结合
  
  二、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功能
  (一)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
  (二)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是环境育人的重要平台
  (三)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四)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发掘学生专业潜力
  (五)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就业效力
  
  三、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原则
  (一)提升专业技能与提高人文素养相结合的原则
  (二)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的原则
  (三)校内资源与企业资源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G 职业学院第二课堂活动的现状调查
  
  一、G 职业学院第二课堂活动概况
  
  二、G 职业学院第二课堂活动调查

  (一)问卷设计
  (二)问卷数据
  
  三、调查分析
  
  四、访谈分析
  
  第三章 G 职业学院第二课堂活动的问题与成因
  
  一、G 职业学院第二课堂活动的问题

  (一)第二课堂活动“不给力”
  (二)第二课堂活动有效参与度低
  (三)第二课堂活动缺乏指导
  
  二、G 职业院校第二课堂活动问题的成因
  (一)第二课堂组织机构不完善
  (二)第二课堂组织过程不健全
  (三)第二课堂活动经费投入不充足
  
  第四章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第二课堂活动“供给侧”改革
  二、加强第二课堂活动的“管控”改革
  三、实施第二课堂活动的“政策”改革

  结 论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新科技革命兴起,国家制造业快速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是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同样对于高职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高职院校第一课堂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学习平台,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续,提供促进全面身心发展的环境。拓展第二课堂活动平台,以此为纽带为社会主义新时代培养具有职业精神的全面发展的劳动者,让高职学生掌握岗位技能的同时具备持续竞争优势,在以后职业发展中不断突破和前进。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具有突出的特点。既要突出专业性,符合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目标,又要具有趣味性从而调动高职院校学生的兴趣;既要突出实践性,切实将所学灵活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又要夯实理论,保证职业的持续发展;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既有群体性活动,又有个体性活动,针对不同种类、不同目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引导和关注。

  高职院校承载着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任务,在第一课堂将专业基础夯实,在第二课堂将专业技术广泛实践,并注重思想提升、习惯养成,成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进而营造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搭建良好育人环境,提升高职人才综合素质。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深入发掘学生潜在技术能力,深度匹配职业需求,提高就业质量,完善就业保障,形成可持续发展就业动力。

  本文通过调查河北省 G 职业学院第二课堂活动的现状并进行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对自我成长有期许、有需求,对于第二课堂活动非常欢迎,愿意通过此平台进一步自我实现和提高。通过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发现 G 职业学院第二课堂活动从形式和内容上没有“与时俱进”,导致活动“不给力”,学生有效参与度低,整体效果差强人意,这也是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的普遍现象。另外,第二课堂活动急需指导教师,配备和培养指导教师的任务刻不容缓,这直接关系第二课堂活动的质量和水准。通过这些问题来反观高职院校学校管理和教育现状,可以看出第二课堂活动缺乏固定经费投入,致使在实施过程中受阻。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没有固定的第二课堂管理部门或负责教师,只是由团委老师监管,组织机构不完善,致使活动缺乏统一性和系统性。在实施过程中,第二课堂活动存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组织管理、过程管理、评价管理中比较松散。

  分析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现状,提出应对策略。首先,加强第二课堂活动“供给侧”改革,在组织形式上要贴近实际需求,强化技能融合,注重内涵和层次;在组织方式上可采用自上而下或以点带面的方法将第二课堂活动办好。再者要加强第二课堂活动的“管控”,抓管理、促监督,做好时间统筹管理、认真梳理活动流程、结合“两提议”“四记录”做好结果管理,促进第二课堂活动改进和提升;最后,要推进实施第二课堂活动“政策”落地,设置第二课堂专职指导教师,定期培训,给予专项资金用于活动开展,确定第二课堂学分要求,提升重视。

  笔者一直担任辅导员工作,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和心理教育工作,对于学校组织架构的问题经验有限,致使看待问题存在局限性,比如只从理论角度设计了第二课堂组织管理架构,未考虑在师资调配、学校经费调配上存在的现实困难;笔者本科阶段专业为教育技术学,学科背景与本论文有不同,研究能力有限,在理论研究方面能力不足,需进一步学习和提升。

  本论文对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对于此问题还需经过大量的调研和实践,比如结合地区特点进行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设计和规划、从所设专业角度进行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分类和延伸等等,更加细化、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原文出处:孙伟彦.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点击下载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