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生态哲学视角下低碳经济的分析
【第一章】低碳经济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导论
【第二章】低碳经济的生态背景
【第三章】低碳经济的生态内涵
【第四章】低碳经济的生态战略思维
【结语/参考文献】低碳经济的生态哲学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导 论
1.1、选题依据和意义
人们对环境的关注来源于废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水污染和酸雨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传统高碳经济的思维模式,低碳经济的提出和发展就是人类对传统的思维模式的反思。
1.1.1、选题依据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①当今,环境的改变是人类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而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次革命的实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我国“十二五”规划指出,我国应积极响应国际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措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树立低碳环保的生态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推广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解决环境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经之路。低碳经济肩负着保护环境,完成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的责任。因此,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引起来广大学者的关注。学者们从经济模式、低碳技术研发等方向对低碳经济进行了研究。也有学者从低碳经济的本质哲学思想进行研究,探讨低碳经济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希望使人们从意识上认识低碳经济的重要性,改善自身的行为,让发展低碳经济不只是国家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责任。低碳经济的哲学研究多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出发点,为了丰富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而应对其他领域哲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的侧重点就是从生态哲学的视角对低碳经济进行深入的剖析。
1.1.2、选题意义
研究低碳经济的生态哲学思想,其本质意义就是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了问题。传统高碳经济造成的污染,打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低碳经济的提出与发展是人类为了恢复人与自然关系采取的补救性措施,这是人类的自我反省与自救行为。低碳经济是一种遵循生态规律,以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源利用率为目的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是当今时代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有效途径。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的不可分割的系统。人是这个系统的主体,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从这个整体系统出发,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生态危机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制约人类的发展,从整体论上说,生态危机就是我们人类自己的危机。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对我们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变革。本文以生态哲学有机整体论世界观为指导,对低碳经济展开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低碳经济的宏观把握和本质认识,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供理论支持。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 1998 年的时候就有学者开始研究低碳经济,但当时对低碳经济的研究还未深入。英国是研究低碳经济的倡导者和先行者,所以英国对于低碳经济的概念、战略导向、经济调节、政策法规的研究较其他国家更为系统跟全面。其次,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也紧随其后,对低碳经济展开了研究。
在战略导向上,欧盟国家积极改善现有的经济体制,制定了严格的减排目标,率先打造低碳经济模式的先行。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了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计划到 2010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 1990 年的基础上减少 20%,到 2050 年在 1990 年的水平上减少 60%,建立低碳经济社会。①德国的目标则是在 2050 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在 1990 年的水平上减少 80%。②挪威提出到 2020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要降低 30%~40%,创建低碳国家。美国政府虽然没有制定具体减排数量,但是他们把目光放在了新能源技术研发上,希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出口国。在经济调节上,低碳经济手段主要包括碳排放交易制度和相关税收制度。
2006 年,英国政府委托尼古拉斯?斯特恩完成了《从经济学角度看气候变化》的专门报告(又称《特斯恩报告》)。该报告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气候变化进行了全新的审视,评估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向低碳经济转变以及采取不同适应办法的可能性,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英国等国家对经济的影响,该报告对政府部门、科学界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③特斯恩把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辩论转移到气候变化的经济规律层面上来,他指出要将碳排放变成一个经济指标,要确立碳的定价机制,并建立一个全球的碳市场机制,将涵盖更多行业和市场一起加强清洁发展机制,促进这些机制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英国除了制定碳税以外,还制定了气候变化税,企业自愿与政府签订气候变化协议,如果企业达到了协议规定的减排额度或者能效就可减免 80%的碳税。美国的环保税收制度包括对产生臭氧的化学品征收消费税、对汽油征税等,每个州的收税标准由州和地方政府自行制定并实施。日本则在税制改革中,政府考虑到碳排放定价的重要性,专门针对二氧化碳的排放制定了环境税。
在政策立法上,欧盟成员国制定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协议,同时各国政府也颁布了自己的法案政策。英国颁布了第一个针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变化法案》,并启动了清洁化石燃料计划、氢战略框架、超级发电计划等研究计划;挪威成立了低碳排放委员会,并发布了制定气候政策与目标的环境白皮书;在政策法规和对未来的规划上,美国虽然签署《京都议定书》后又退出,但还是在新能源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制定了通过捕集、减少以及储存的方式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气候变化技术计划战略规划》;日本为构建世界环境政策框架做贡献而颁布了《21 世纪环境立国战略》,为了确保自身经济的竞争优势,日本又颁布了《新产业创造战略》等法律法规。
1.2.2、国内研究现状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起始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考虑,但是随着实践的不断推进,其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与深化。国内学者从低碳经济的概念与内涵、低碳经济的哲学基础研究及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现实路径等多个角度,提出了自己对低碳经济的理解与探析。
首先,关于国内学者对于低碳经济的概念研究。作为早期就开始对低碳经济进行研究的国内学者庄贵阳提出:“低碳经济指的是以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为基础所实施的一场能源革命,从而建立一种较少温室气体排放且气候变化缓解的经济发展模式。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是低碳经济关注的实质问题,能源技术和能源制度上的创新是低碳经济的核心,低碳经济的发展策略是通过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①付允等认为低碳经济具体说来是一种以绿色经济为基本理念的发展模式,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②鲍健强等认为关于碳减排的国际履约协议是提出低碳经济观点的主要原因,低碳经济表面上是单纯的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实质上是能源消费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上的新变革,将我们从现代工业文明带入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①其次,关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有的哲学研究。虽然对于低碳经济的研究多从经济学、社会学角度,但是还是有很多学者从哲学方面研究了低碳经济。学者多从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研究低碳经济。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良性循环、辩证统一的。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不能独立于自然之外生存。此外低碳经济还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事物普遍联系原则。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联系和规律性。低碳经济的发展抓住了事物联系和发展规律的特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还有学者从生态伦理学角度探究低碳经济,先提出我们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伦理意识不足问题,再进一步分析低碳经济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并提倡构建生态伦理体系,在公众心中树立生态伦理道德观,改善传统消费模式,推行低碳环保节约资源的低碳消费生活模式。国内学者们对低碳经济的哲学研究都将作为本文进行生态哲学思考的基础。
最后,关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的研究。国内专家从多个角度对我国现阶段低碳经济的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中鲍健强等指出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分为以下五点:第一点是调整产业结构,致力以低碳为基础的特征产业的发展,同时限制高碳产业的发展;第二点是通过开发有机、生态和高效的新能源来降低当前社会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第三点是通过能源结构方面的优化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的目的;第四点是建设低碳城市以及开发低碳居住空间;第五点是通过有效的手段扩大碳汇(CarbonSink)。②郭万达等人鉴于气候变化的国际外交谈判问题比较复杂,认为我国对内和对外的低碳政策要有区别,对外要承担责任,对内要抓住机遇,想要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点是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国家的战略目标。第二点是在有关低碳经济的国际谈判和国际规则制定过程中展示出积极的姿态。第三点是增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城市化和低碳化”为发展战略。第四点是建设和发展新的低碳城市。第五点是激励低碳经济的投资。③陈晓春等人,从消费角度出发,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点是引导家庭合理消费,鼓励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第二点是引导个人文明消费,诉求消费正义;第三点是引导企业低碳生产与消费,支持环保企业;四是政府要加强合理消费观念的引导和宣传,在政策上坚持“低碳化”运作。④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学者大多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等角度研究低碳经济的内涵,从低碳技术、低碳政策、低碳指标等方向研究低碳经济的发展,但没有全面系统的把握低碳经济实质内涵的研究。本文根据这点不足,选取从生态哲学的视角研究分析低碳经济的内涵。本文重点研究了低碳经济的生态哲学内涵,论述了低碳经济蕴含的生态整体论世界观,并以此为指导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措施,解决当前的环境危机。
1. 3、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是从生态哲学角度分析低碳经济,研究低碳经济蕴含的生态哲学内涵。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先从高碳经济的特征及其危害入手,再引出对这些危害进行反思的生态哲学的兴起,生态哲学主张的整体论世界观为低碳经济的兴起提供了整体论思维范式。第一部分介绍了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随后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重点阐明低碳经济以生态整体观为指导思想,遵循生态规律、承认自然价值的生态内涵。最后,从理论内涵中提取出对实践的启示。通过构建低碳生态伦理、发展低碳科学技术、树立低碳消费理念和加强低碳法规建设等措施,将低碳经济的生态哲学内涵运用到实践当中,这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
1.3.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对比分析法,通过对高碳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对比,研究分析了高碳经济的弊端以及发展低碳经济的优越性。另外还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全面系统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仔细阅读,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使自己更好的把握文献资料的内涵,使之能熟练的运用到低碳经济的研究当中。
1. 4、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1.4.1、研究重点
如何阐明低碳经济的生态哲学意蕴不但是研究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之一。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是我们在成功研究整个过程中最坚实的理论基础,阐释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启示是重点之二,这是整个研究的落脚点;通过这一部分的分析和阐释,力求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1.4.2、研究难点
如何对低碳经济的哲学内涵进行深度剖析是本文最的研究难点之一,这需要作者具备深入阅读和把握文章的能力。因为本人的哲学功底有限,导致在把握哲学文献时有一定的困难。如何将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措施充分结合到我国社会现实是文章的第二个难点,这需要在充分分析时代的特性的基础上将理论和现实相结合,但是由于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分析需要很强的研究能力,所以在该问题的把握程度上也具有一定的难度。
1.4.3、创新点
本文的第一个创新点是视角新。本文是从生态哲学的视角研究低碳经济。国内学者大多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等角度研究低碳经济,也有少数从哲学角度研究低碳经济的文献,大多也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出发,而本文选取的是生态哲学的视角研究分析低碳经济的内涵。
第二个创新点是内容新。本文的内容重点是低碳经济的内涵分析,重点论述了低碳经济为什么符合有机整体论,这是本文的重点与创新点。
一、导言目前,全球正发生着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并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英国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于2003年在《能源白皮书》中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指出: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而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就是低碳发展的过程,目标...
随着经济发展受资源环境约束程度的日益增强,世界各国纷纷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应对之策。农业是受资源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发展低碳农业成为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既为低碳农业发展提...
在房地产行业推广低碳经济意义重大, 房地产行业应当结合低碳经济更好的实现自身的发展。 ...
低碳物流论文研究热点10篇之第七篇:顺丰速运低碳物流策略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要: 随着低碳理念的不断推进, 低碳物流横空出世。文中以顺丰速运为例, 基于低碳物流相关理论, 简要介绍了顺丰速运目前低碳策略的现状, 重点分析了其不足之处及原因, 主要在于...
农产品因其特殊性, 在流通过程中存在较强的负外部性、流通效率较低、流通成本较高、安全问题突出、损耗难以控制等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解决农产品低碳化流通中的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1、引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欧盟和日本推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都将低碳领域作为投资的重点。低碳经济作为新的发展模式,成为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主要发达国家凭借低碳领域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优势,制定和实施发展...
绪论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灾害频发引发了人类对于工业革命以来无限制使用化石燃料,无限制排放温室气体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随着英国政府2003年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将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作为重要的战略行...
1构建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城市低碳竞争力,有助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使居民可以在良好的氛围下居...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阐述了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煤矿企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1)煤矿企业的经营缺乏科学规划。国内煤矿企业经营一直比较粗放。以山西省为例:在煤炭资源整合前,国内煤矿有许多的小煤矿企业,以乡镇集体所有制为主。这些小煤矿企业的经营处于采矿权人、经营者、投资人处于分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