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湖南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产业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随着经济由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湖南产业经济发展如何与之相适应,实现产业发展质量的提升,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低碳发展作为新常态下湖南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湖南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要求。研究和探讨低碳经济背景下湖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推动以低碳经济为导向的湖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湖南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近年来,湖南经济不断发展,经 济 规 模 不 断 增加。2014年,湖 南GDP达 到27048.46亿 元,比2013年增长9.86%,是十年前(2005年)的4.1倍。其中一、二、三 产 业 增 加 值 分 别 为3148.75亿 元、12481.88亿元、11417.83亿元,分别是十年前(2005年)的2.86倍、4.78倍、3.96倍(见表一)。在经济规模不断增加的同时,湖南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从产业结构变化来看,十年间湖南产业结构也由“三、二、一”转变为“二、三、一”,发 生 转 折 的 时 间 点 是2007年。2014年,湖南 三 次 产 业 的 比 例 分 别 是11.6%、46.2%、42.2%,第二产业对湖南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见表二)。事实上,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湖南工业体系逐渐完善,已形成了机械、食品、有色、石化、轻工等10个千亿元级优势产业,工业实力明显增强。
在湖南经济规模不断增加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湖南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从经济总量来看,2014年湖南GDP为27048.46亿元,低于河南(34939.38亿元)和湖北(27367.04亿元),高于安徽(20848.75亿元)、江西(15708.59亿元)和山西(12759.44亿元)(见表三)。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2014年湖南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为46.2%,在中部六省中排名末位(见表四)。事实上,湖南工业发展不平衡,重工业占比较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坚实的产业基础,低碳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二 低碳经济背景下湖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重化工业占比过高,产业发展的“三高”格局难以改变
长期以来,重化工业在推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13年,湖南规模工业重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68.7%,产业重型化特征明显;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工业企业中,重工业企业14个,轻工业企业1个;居前10位的大类行业中,除农副食品加工业外其余均为重化工业,这9大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规模工业的53.9%.工业中相当部分行业属于资源密集型,初级品、中间品多,高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少,规模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占规模工业的35.6%,对资源环境形成的压力仍然较大。[1]由此可见,湖南经济发展有赖于重化工业,而重化工业的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突出,在较长时期,湖南产业发展的“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格局难以改变。湖南“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要积极推动绿色 发 展,在“十三五”末期,单位GDP能耗比2013年下降16%左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0%左右。占比过高的重化工业,“三高”产业的无法割舍,对推进以低碳经济为导向的湖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