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项新世纪以来逐渐进入大众视线并具有极为可观的新式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的产生无疑成为许多地区甚至国家能源经济发展的救命稻草。低碳经济模式以其低耗、高效等多种质效远远领先于我国传统的高耗、高污染式能源生产经济, 这也是其成为领先于我国越来越多经济市场的因素之一。对外贸易渐渐成为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主力之一, 低碳经济大势所趋下, 对外贸易模式亦不同于以往。本文就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影响做简要概述, 希冀有所借鉴意义。
关键词:低碳经济; 对外贸易; 模式转变; 探究分析;
因地理地势、人口社会发展等多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对一般性能耗需求量亦十分之大。经济发展快速的同时, 来自于能源消耗所产生的各类劣质影响随之而生, 这成为阻碍经济持续、高质效发展的一大“痛点”。如何兼具社会经济提升与能源科学化利用, 亦成为长久以来我国甚至全世界国家都在探索的难题。新能源、低碳经济理念的提出逐渐成为实践事实, 给这一局面增添极大希望。但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始终异于其他发达国家, 我国在对外贸易型经济的发展中依旧处于探索过程中, 如何将低碳型经济模式与对外贸易发展有机融合, 这依旧是一项急待解决的问题, 需要强化、深化研究并合理实践, 以期取得良好的进步。
一、低碳背景下对外贸易经济发展存在缺陷
(一) 低碳技术不足, 对外贸易受阻
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发展经济或者建立一种科学化、长远化经济模式的“杀手锏”, 若缺乏技术与知识, 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模式如果要在国际贸易之林立足, 其难度可想而知。对比分析相关数据可以得知, 虽然我国当下在国际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中俨然已经取得不小成果, 其大致业绩依旧可以令许多国家肃然起敬。但是就综合技术、经验而言, 依旧处在襁褓时期, 即对低碳技术的了解与掌握运用尚处于萌芽阶段。
首先就我国当前对此项技术的引进状况而言, 虽然许多领域已经引进该系列技术, 但是完整、有效运用至实际经济交易中的却是寥寥。在低碳技术引进、使用基础本就薄弱的情况下, 低碳技术在我国要想实现进一步创新性、融合性使用的几率更是少之又少, 这就形成技术引进时间虽久但却无可观成果的状况。其次, 对于这项新发展起来的技术, 虽然在对外贸易经济中已经被使用, 但短时间内却无法实现对相关技术人才的迅速培养, 导致技术人力资源上达不到外贸巨大的技术需求量。另外, 由于国家发展重心、发展方向的多样化, 导致在这一方面投资的资金有限, 技术优化缺乏一定的物质支撑。
(二) 贸易方式落后, 制作结构不善
就对外贸易而言, 我国发展历史尚不长远, 所积累的经验、采用的方法手段等依旧极其中式化, 即即使是对外贸易型经济, 但是高端科技技术产品数量依旧难敌手工加工型贸易。通过对比分析, 其占比率依旧很大, 这致使对外贸易发展步伐在一定时间段内停滞不前。尤其是80年代的发展更令人堪忧, 直至90年代, 我国对外贸易整体才迎来发展的“春天”。但不变的是加工贸易依旧是整体对外贸易的一把手, 无论是制造业终端还是底下的承担者, 都以此为发展目标, 虽创造了大规模、高产量的奇迹, 但实际经济效益却寥寥无几。所以, 又因为这一层生产关系, 导致许多对外加工制造商大大提升对能源的需求率。我国对外贸易历史虽说不长, 但浪费的国内各大资源、能量的数据却一路飙升, 这种产销结构本质上而言对人力资源、国内能源浪费量极为巨大, 这一度成为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
(三) 外贸产品低端, 经济效益低下
产品所谓对外贸易最为直接的体现形式, 是通过数据显示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产品规模十分之大, 中国制造依据风靡国外。但是就产品本身而言, 却存在极大的隐患, 这些隐患将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就数据显示, 直至1995年前我国出口的低端、低质产品就占到所有出口产品的95%, 也就是说, 仅有5%高端产品出口其他国家。可喜的是, 随着科技技术的改进和生产模式的优化, 之后的高质量产品占比得以快速提升。新世纪以来, 低端产品的比率下降到80%左右, 但综合而言, 这始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数据。近几年来, 我国高科技、高质量产品比率定位于30%左右, 这是一次进步, 但不可忽视的是, 在这些产品中, 90%的产品又是借助国外技术进行加工再次外售的。也就是说, 我国在科技技术上的自主权依旧少之又少。
二、以低碳经济为背景优化对外贸易模式
低碳经济俨然已经成为我国多样化经济发展建模的首要考虑, 这不仅关乎全球性、国际性经济发展的未来, 更与国家朝着发达国家进步的希望直接挂钩。所以, 如何以低碳经济发展为背景、优化低碳技术为基础、强化经济发展模式为目的, 这正是当下最为有力的呼声。
(一) 优化改进技术, 提升贸易实力
低碳经济需要以雄厚的低碳技术为支点, 若要在合适的时间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提升, 首先从根源——技术上着手为最佳选择。针对我国科技技术基础上的弱势, 国家应促进技术教育, 设立与之相关的技术研讨、训练机构, 通过教育化手段提升业内人员技术素养和实践经验;另外, 针对国内技术的单一性、匮乏性, 国家应积极构设, 组建技术交流小队, 根据设定目标的不同进行不同技术的访问、交流活动, 取低碳技术之精华, 以先进技术作为自我技术优化、革新之依据, 另外也为强化自我对外贸易实战经验做好积淀。另外, 科研活动、技术学习以及优化实践等活动均需要足量的资金支撑, 国家应积极拨款、政府应积极配合, 竭力寻求资源, 为低碳技术的升华、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优化做好物质准备, 以期提升贸易实力。
(二) 积极转变方式, 强化贸易手段
加工型经济一直以来占据我国的对外贸易市场, 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看到利益成效, 但在长久性、名誉度上依旧隐患长存。所以如何转变这一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经济模式还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 就政府工作而言, 应对当地对外贸易经济进行一定的介入式管理, 即采用强制性手段优化对外贸易模式, 使贸易市场和国家发展目标、计划一致。政府在这一过程中, 应针对旧式手工加工型产业进行“升级”, 引领当地企业积极革新, 摒除传统加工手段, 将经济发展与当地发展模式融合, 积极创设新型的具有当地特色的对外经济模式, 强化其管辖范围内的相关企业工作绩效考核力度, 确保对外经济步调与国际趋同。
其次, 需要就企业本身着手促进其优化、提升。即国家应积极引导相关企业进行自主革新, 在资金、技术、人才以及发展方向等多方面予以协助、调配。例如, 将原本高能耗、高成本却低收益的加工型企业进行改造, 带领其进行升级, 强化该工厂的业务监督、加强对最终产品的质量检测, 确保能够生产出极具代表性的高质量、高科技的“中国制造”。另外对于发展状貌存在问题的企业, 国家还应根据其发展潜力进行摒弃或者培养的选择, 达到“扶弱为强、强强联合”。例如将资源丰厚的企业与技术人才充盈的企业进行规划合作, 以此提升综合企业的实力。
除此以外, 政府还应发挥“中间人”的作用, 积极实行鼓励政策, 鼓励企业走向低碳发展模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言, 作为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的出现无疑为类似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带来“双重”冲击, 一是积极性冲击, 即鼓励性、带领性的优势性发展;二是将中国以及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外贸发展带入更为宽阔的国际舞台, 不仅大大提升竞争因素, 亦大大提升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打压、冲击的几率。如何快速争取利用机会、优化提升自我、增强冲击防御能力, 这也是当下急待攀登的“高山”。无论就国家还是政府, 甚至是个人而言, 这都是极有挑战性的一次大变革。
参考文献
[1]张慧娟, 刘小群.气候治理新形势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基于全球气候治理发展新趋势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 2017.
[2]郭藤, 孙凤莲.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高耗能产业发展模式转型的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 2016.
[3]吴有进.低碳经济视角下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 (中英文)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