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自然辩证法论文 >

研究马克思技术哲学观的原则及当代意义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7-02 共3599字
论文摘要

  技术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文化已成为当代的主流文化形态,科学研究之本是追溯学术源流,这就使人们把目光聚焦在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上,尽管马克思没有专门的有关技术哲学的著作,技术思想也不属于马克思思想体系的主流,但是他探讨过许多技术问题,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技术思想材料。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的技术思想进行总结,经过提炼形成了研究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专著。这些专著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还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形成及内容概述

  (一)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形成

  马克思生活在19世纪,是资本主义社会迅速发展的时期,这其中包含以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和19世纪中叶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这些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引起了马克思的密切关注和深入思索,进而形成了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

  在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形成的发展历程中,国内外学者都有相关的论述,本文主要引用国内学者的论述,其中乔瑞金是这样认为的: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以异化劳动为核心思想的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形成阶段,这阶段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代表作;以机器代替劳动为核心思想的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成熟阶段,这阶段以《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为代表作;以及以关于人的本质与社会本质研究为核心思想的系统阐述与理论应用阶段,这阶段以《资本论》为代表作。国内学者牟焕森认为“马克思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研究向度对人类改造自然的技术实践进行反思”。反思内容可归纳为“一个主线三个切入点”的历史模型,即以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为理论主线,先后以人文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和工程学传统的剖析为切入点对技术进行反思,构成三个发展阶段,最终完成《资本论》。这三个阶段依次呈现,构成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由诞生、发展到成熟的历史结构。

  (二)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内容概述

  乔瑞金认为马克思技术哲学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技术实践论、技术价值论、技术异化论三个方面。在《马克思技术哲学纲要》中乔瑞金对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概述为:第一,技术是人类活动的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它在人的存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技术,如果它能够被定义只有在人的存在中做到。第二,技术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中具有首要地位。第三,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社会的思考,从不脱离历史文化背景,有条件论是他方法论、认识论的精髓。第四,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突出了技术在社会制度变迁中的决定作用,把它看成是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动力,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五,人的进步、解放、发展等问题是马克思技术哲学的根本出发点。第六,技术是人类道德和文化的基础。第七,技术是社会管理的前提与基础。第八,技术与科学和哲学有密切的关系。第九,技术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了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等。牟焕森则认为,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是马克思对技术的一般理论的阐述与对狭义的技术批判理论的论证,他们相互融合与渗透构成了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基本框架。

  二、研究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原则

  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的思想研究大致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学术层面研究,主要注重马克思思想的学术性和科学性的研究。二是基于政治斗争需要的意识形态研究,主要注重对马克思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中阶级性等方面的研究。此外在解读马克思思想时存在两种极端倾向,一是“凡是”倾向,二是“过时论”倾向。这两种倾向都不能客观评述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如何评论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王伯鲁先生主张走独立自主的学术解读之风。

  (一)以文本为本

  要把握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就要以原始文本为依据,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张一兵指出,马克思理论著作分为三类:一类是摘录、读书笔记等,二类是未完成的书信与手稿等,三类是已经完成的公开发表的文献及论著等。

  大多数学者把研究的重点都放在第三类已经发表的文献上,对第一、第二类的研究很少,但实际上正是在第一、第二类文本中蕴含了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源起性思想,我们应该把研究重点放在一二类文本研究中。

  (二)树立历史观念

  马克思文本浩如烟海,研究既反对抛开原始文本,断章取义,又反对脱离他的历史背景,单纯从当代社会背景出发引申文本原意。对他的研究必须回到马克思的生活年代,马克思生活在19世纪欧洲,应该从马克思当年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人生境遇等现实问题出发,结合马克思的文献资料、恩格斯的著作以及其家人、朋友、同事等的回忆录做旁证材料进行历史还原和具体分析。

  (三)客观评论,鼓励争鸣

  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分散在他的著述中,未能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因此要客观公正、全面地评述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此外,国内外对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研究观点纷呈,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分析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往我们对西方学者的观点都持排斥的态度。现在看来,应该鼓励百家争鸣,多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多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等学科关于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研究成果,这样才有利于全面、客观、准确地推进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研究。

  三、研究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用新视角审视现代社会发展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其中也包括社会组织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变化。比如西方学者提出了新的社会发展理论,如“科技决定论”、“电子技术社会论”、“后工业社会论”、“社会趋同论”等,还有现代科学技术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是否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性质,当代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性与具体方式,现代科学技术对哲学、教育、战争、环境、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它对社会主义提出了什么样的挑战等。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必须认真研读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坚持用马克思已经验证和总结的正确的理论观点去研究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并吸取20世纪以来科技革命的新成果,提高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坚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19世纪末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技术革命,这场革命不仅在生产领域获得了发展,同时在各个技术领域都发生了变化。深刻地证明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第一是生产力的核心思想,马克思曾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201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用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武装头脑、发展科技、理顺科技与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当下中国经济的发展逐步进入了从传统生产要素向创新要素驱动的新发展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举措,时代要求我们要结合具体国情灵活运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核心思想,努力提高适应新环境、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坚持用发展的眼光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运用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中已经论证过的有关科技与社会建设方面的原理,这将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有指导性作用。

  (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启示

  由于忽视了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影响,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面对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发展生产力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等难题时,我们亟需寻求一种指导思想去解决生态与发展和谐统一的问题。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中包含着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思想,可以运用这一思想来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在全社会倡导树立生态文明的消费观,在当前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加速发展精神文明,让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与消费观,比如央视频道播出的公益广告,“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句广告语就是倡导树立文明的消费观,告诫人类不要因为贪图野味而滥杀野生动物,给它们一个生存的机会,还给世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其次,推行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运用法律武器来约束与规范生产经营活动,理性发展经济和科技,将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纳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中。比如,国家对污染严重且不整改的企业实行强制关闭政策,对企业法人采取法律监督,对违法者依法审判,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取缔一批重污染的企业。总之,以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为指导可以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王柏鲁.马克思技术思想纲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3-24,26-30.
  〔2〕乔瑞金.马克思技术思想纲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8-59,24-45,54-55.
  〔3〕丁行彦,郑显芝,叶龙娜.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系统性及其现代价值〔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5):73-74.
  〔4〕殷雨萍.论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9):143-144.
  〔5〕管锦绣.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11,(4):173-176.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自然辩证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