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自然辩证法论文 >

对我国30年来科技哲学的研究概述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发布于:2014-07-02 共15543字
论文摘要

  科技哲学在新时期的恢复和发展比较早,1977 年10 月至 1978 年 1 月间,全国自然辩证法规划会议率先召开。 1981 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开启了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新时期。 国家教育部将自然辩证法规定为理工农医院校研究生的必修课后, 几乎所有的高校(包括军事院校)都设置了自然辩证法教研室,加强了学科建设,并在 1979 年出版了统编教材。 为着教学和科研的需要,1980 年代起,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大量被介绍到了国内, 有力地促进了国内的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 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分支,包括的学科主要有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 为了准确地规范学科的性质和便于同国外的研究接轨,1988 年国家教委将它更名为科学技术哲学。更名后,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领域有所扩大,由传统的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扩展到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思想史、科学技术与社会;由传统的自然科学哲学问题扩展到现代自然科学的哲学、 社会学、 历史学以及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实证研究等。 截至2012 年 , 国内出版自然辩证法或科技哲学的着作有1452 种,发表论文 23000 余篇,学位论文 49 篇,会议论文 1400 余篇,报刊文章 306 篇。 从学科分类看,论着的内容涉及科学观,自然观,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科技哲学发展史,科技哲学的范畴,科技哲学的前沿问题,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命科学、脑科学、心理学、医学、人工智能、系统科学、技术哲学等领域,而且体现了学科之间的交叉和综合,产生了一大批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本文分几个方面对 30 年来科技哲学的研究作一概述, 并从科技哲学教材的编写、《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的编纂、一些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代表性作品、 科技哲学研究取得的总体成果几个方面展开。

  一、科技哲学教材的编写
  
  科技哲学或自然辩证法教材编写着手比较早。1979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 该讲义由吉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学院,华南师范学院、华南农学院、暨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研究室等单位的学者组成的《自然辩证法讲义》编写组合作写成。

  该讲义把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大体上归纳为六个方面:一是自然界辩证发展的图景及其规律性,二是自然科学的性质、 规律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自然科学方法论,四是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和科学分类,五是数学和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六是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演变。 《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一书的绪言和前三篇阐述的是前三个方面的内容。后三个方面的内容, 即有关各门学科的一些专题资料则分为 10 分册陆续出版。 总的说来,除绪言外,该讲义主要包括自然观、 自然科学观和自然科学方法论三部分。 作者在绪言中指出:“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 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这个研究领域,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创的, 特别是恩格斯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研究。 后来,这方面研究又受到列宁、斯大林、毛泽东以及许多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视。

  该书专题资料共 10 册,由国内一些单位的学者编写而成,从 1980 年 7 月起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陆续出版,书名分别是:《工程技术科学的若干辩证内容》、《农学的辩证法问题》、《医学的辩证法问题》、《科学分类问题》、《数学若干辩证内容简析》、《天文史和天体史简说》、《地球科学的辩证法问题》、《物理学辩证内容概述》、《化学的辩证法问题》、《生物学的辩证法问题》。 同时,华中师范学院自然辩证法教研室编的《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名词简释》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3 年出版。 从总体上说,这部讲义阐述的内容较为全面、系统,是当时全国各类高等院校的教材。 它影响较大,在教材史上享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1979 年 , 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了邢福石编着的《自然辩证法概说》, 重庆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哲学教研组编印了《自然辩证法讲义》上、下册。 这些教材根据科学发展史和现代科学提供的大量材料, 阐述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科学观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论等问题。

  1980 年代,各种教科书不断出现,例如,《自然辩证法纲要》(湖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编写组编,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自然辩证法原理》(大连工学院等编,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 年版)、《自然辩证法教程》(黄顺基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5 年版)、《自然辩证法教程》(周济等,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 年版)、《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要点 (试用本)》(国家教育委员会政治思想教育司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年版)、《工科自然辩证法教程》(陈昌曙等,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88 年版 )、《自然辩证法 自然哲学 科学哲学 技术哲学》(邓树增等,湖南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等。

  1990 年代,相关教材也不少。 仅同名书《自然辩证法概论》就有 16 种。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以《自然辩证法概论》为书名的教材多达 44 种。 这其中包括黄顺基主编的 《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 该书是 2003 年受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委托主持编写的国家示范教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大学等校教授参加了编写。 该书共有 4 编: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 这 4 编 16 章分别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等内容。

  它根据 1990 年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在吸取科技哲学研究新成果的基础上, 较全面地体现了自然辩证法这门科学在新时期的新进展与新特点。 该书提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此外,还有若干以科技哲学命名的教材,如《人生哲理·科技道德教程》(闵嘉国等, 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 年版 )、《科技道德教程 》(吉登云等 , 兵器工业出版社 1993 年版)、《科技哲学教程》(丁长青,河海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等。

  从趋势看, 这些教科书主要是探讨自然界存在与演化、科学技术发展与研究、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互动的辩证关系,探讨自然、科学、技术内在的发展规律及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或从哲学的角度介绍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科学技术的性质与结构、科技发展的规律与趋势、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的价值思考等。 内容不断丰富或更新,但总体框架则无突破。然而,正是有赖于这些教科书,使得自然辩证法或科技哲学的传播和研究在中国有了坚实的基础。

  二、《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的精心编纂
  
  学界在编写教科书和发表论着阐发科技哲学时,编纂大型辞书的工作也在展开。1995 年,于光远等主编的《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部齐集国内当时的一流专家编纂而成的作品,“充分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各领域研究的新进展,并充分吸取了国外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优秀成果。

  全书共有 800 多个条目,6000 余条内容索引,共 220 余万字”.全书的编纂是中国科技哲学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果和理想的实现。

  早在 1956 年,于光远等学者就提出要撰写一部百科全书,并于 1957 年与刘导生到莫斯科谈判有关中苏在社会科学方面的合作, 参观了苏联百科全书的编辑部。1979 年,于光远在成都自然辩证法会议上再次提出要编纂一部《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1983 午 5 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编委会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成立大会,正式启动了这一工作。 此前,一些学术准备工作也在进行。 例如,1979 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主办的科普刊物《百科知识》杂志问世。

  该杂志既关注各学科的基础知识, 又注重各学科的前沿知识;它在 1991 年就开设了“科学前沿”栏目,每期都有介绍各学科的最新成果的文章。 《百科知识》的刊行为《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的编纂作了铺垫。

  与此同时,学界也加紧编译工作,以借鉴国外先进研究成果。 例如,孙小礼、韩增禄、傅杰青主编的《科学方法》上、下册(知识出版社 1985 年版)在众多译着中颇具代表性。 该书是一部类似词典的译作,按类别分编条目。 其主要资料来自《苏联大百科全书》、《哲学百科全书》(苏)、《哲学问题》(苏)、《哲学百科全书》(美)、《美国百科全书 》、《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 》、《哲学和自然科学词典》(德)、《讲谈社大百科事典》(日)、《社会科学大事典》(日)、《万有百科大事典》(日)等。 孙小礼与楼格主编的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丛书,既有着述,也有译着。 包括《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科学》(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年、1990 年版),《人·自然·社会》(孙小礼、楼格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年、1990 年版),《数学与文化》(邓东皋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版),《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傅世侠、张昀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右脑与创造》([美]布莱克斯利着,傅世侠、夏佩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现代科学的哲学争论》(孙小礼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以及《自然辩证法在中国》(龚育之着,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等。 这套丛书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命科学、脑科学、心理学、医学、人工智能、系统科学、技术哲学等 10 多个领域,而且体现了学科之间的交叉和综合。 此外,一些国外的其他着作也相继被介绍进来,如(苏)什科连科 《哲学·生态学·宇航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德)萨克塞的《生态哲学》(东方出版社1991 年版)等。这些引进的知识财富为国内学界撰编词典打下了理论基础。

  当然, 学界有关论着也相继出版, 例如龚育之的《自然科学发展中的几个规律性问题》, 由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8 年再版,于光远发表的大量论着后来集结成书---《一个哲学学派正在中国兴起》, 由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年出版。 有关论着还有很多,如孙小礼的 《科学方法论史纲》(北京出版社 1988 年版)、《数学·科学·哲学》(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 年版);孙小礼主编的三卷本 《自然辩证法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993、1999 年版 )。 沈小峰和王德胜着的 《自然辩证法范畴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年版)、黄顺基和周济着的《自然辩证法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等等。 这些作品的出版从一个侧面表明学界积蓄了编纂好的 《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的雄厚实力。

  《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条目设置及条目分类目录的框架结构,是依据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体系而定的, 反映了我国学术界有关该学科的研究成果,共设有 6 大部门、18 个分支学科。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的 6 大部门是:自然科学哲学历史、自然界辩证法(即辩证的自然观)、自然科学沦(即科学观)、自然科学方法论、技术论(即技术哲学)和自然科学各部门的哲学。 自然科学各部门哲学包括数学哲学、系统科学、包括信息科学与控制论哲学、物理学哲学、化学哲学、天文学哲学、地学哲学、生物学哲学、心理学哲学和环境科学哲学。 技术论(即技术哲学)包括工程技术哲学、农业科学哲学和医学哲学。 还介绍了机构、刊物和教育部分, 国内外有关科学技术哲学的学会、 大学教育、研究机构和学术刊物等情况。

  全书的总论“自然辩证法”,由于光远、龚育之、查汝强三人合写,它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精辟而系统地解释了科技哲学观。 文章指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定名为“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作出的。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的辩证法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中的“自然”概念,既包括天然自然也包括人工自然。 人工自然的研究也是属于一种社会现象的一般规律的研究。 因此,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和社会(历史 )辩证法的研究不仅是相互衔接的 ,而且是相互交错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建构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世界观、认识论和逻辑的统一。 自然辩证法也充分体现这种统一。

  自然辩证法既是辩证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 又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改造自然的实践的方法论。 自然观和自然科学方法论二者的统一不是完全等同的。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对象就是自然和自然科学。

  研究的基本内容是自然界辩证法、自然科学辩证法、自然科学方法论,再加上技术辩证法,即独立出来的人工自然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哲学部分)和技术哲学。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领域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所独有的。 它的研究领域大体上和当今西方学术界研究的自然哲学、 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哲学部分)和技术哲学相同。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中, 我们把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归入历史唯物论的研究序列中。 技术哲学则是近来从科学哲学中逐渐分化独立出来的一个新学科, 因为技术虽然和科学密切联系,毕竟有它的特殊规律性,而且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 需要作单独的研究。 自然辩证法就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上述三个领域的总和。 ”对于自然辩证法的具体研究内容, 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然界辩证法即辩证自然观,自然科学研究的辩证法即自然科学认识论、 方法论或简称自然科学方法论, 自然科学辩证法也称自然科学观、自然科学论,自然科学各部门的辩证法即各门自然科学哲学技术辩证法即技术哲学或技术论。

  从总体上看,《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 是一部内容丰富、编纂精心、科学严谨的辞书。 这部辞书是学界专业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也是吸取国内外先进研究成果基础上形成的。 这部高质量的工具书引领了中国的科技哲学研究的进步。

  三、一些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代表性作品
  
  在编写教科书和编纂百科全书的同时, 科技哲学的许多研究领域都有进展,例如自然科学发展史、自然辩证法范畴、科学前沿的哲学探索、智能革命、大科学观、大自然观、环境科学与生态哲学等。 现择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予以介绍。

  在自然科学发展史研究方面,黄顺基、周济主编的《自然辩证法发展史 》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较有代表性,它阐明了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的形成过程, 概要地阐述它的基本原理及其 100 多年的发展历史。 该书共有三篇: 第一篇阐述自然辩证法的前史(古代-1840 年代初), 从西方古代科学思想与朴素的自然观和方法论, 到康德的天体演化学说与先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和唯心主义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孔德的实证主义和科学分类思想等。 第二篇阐述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1840 年代初-1890 年代),主要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体系这一划时代的科学发现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篇阐述了自然辩证法的发展(1890 年代-1950 年代),主要说明它在苏联、中国和日本的发展。

  在书中, 作者根据哲学发展的水平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水平,以及二者互相结合的形式和特点,把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发展史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 作者认为,第一个时期是从自然哲学的第一个创始人、 米利都学派的主要代表泰勒斯(约公元前 624-前 547 年)提出他的自然哲学学说算起, 到马克思写出第一篇有关辩证自然观的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1841 年)为止,共 2000 多年的漫长岁月里, 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经历了结合、分离与再结合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第二个时期是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把哲学和理论自然科学相结合算起,直到 19 世纪末自然辩证法学科体系确立为止,共约半个世纪。 “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是人类科学思想上最大的成果---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伴随着理论自然科学的伟大进步而一同建立和发展,哲学与自然科学又回到了它们互相结合的轨道上, 但这已经不是古代那种结合形式---自然哲学的形式,而是以经验自然科学的成果为基础的自然观、 科学观和方法论。 ”

  第三个时期大致从 19 世纪末恩格斯逝世后,到 20 世纪中叶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为止,时间约半个世纪。 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是:自然科学从宏观领域向微观与宇观两大领域迈进, 以物理学革命为序幕的现代科学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急剧的社会变革,向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自然哲学、科学哲学、科学史与科学学等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它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研究和总结现代自然科学的问题。 在第一阶段,以列宁为代表,在前一时期的理论基础上, 列宁率先把哲学与科学的结合导向一个新的时代。 在第二阶段,自然辩证法在它得以生长的几个主要国家---苏联、中国和日本,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由于这些国家的文化传统不同,科学技术水平不同,因而这些国家走上了各不相同的发展道路。

  其中苏联走过的道路, 对中国和日本的自然辩证法学习与研究曾产生过很大影响,苏联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地分析和汲取。 第四个时期包括自然辩证法的近况与发展趋势。 这一时期大致从 20 世纪中叶到现在,时间才三四十年,但是自然辩证法学科在形式、 内容、 范围与研究重点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自然科学从经典科学向现代科学发展,与自然科学相依为命的自然辩证法正处在从经典自然辩证法向现代自然辩证法发展的过程之中。

  探讨自然辩证法范畴的开拓性作品,当属沈小峰、王德胜的 《自然辩证法范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年、1990 年版)。 该书系统地阐发了自然辩证法范畴的三大部分内容:(1)阐发了范畴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和范畴体系-封建社会时期的范畴-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的范畴-康德、 费希特、 谢林、 黑格尔、 费尔巴哈等德国古典哲学家的范畴-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范畴体系。 (2)阐发了在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中广泛应用的 20 多对范畴,如系统和要素、整体和部分、个体和群体、层次和类型、结构和功能、对称和非对称、有序和无序、连续和间断、可分和不可分、有限和无限、吸引和排斥、平衡和非平衡、可逆与不可逆、上升与下降、渐变和突变、简单性和复杂性、信息、控制、反馈、精确性和模糊性等。 (3)提出了自然辩证法的三条规律:系统层次律、守恒转化律、循环发展律。 作者试图将这些规律与范畴组成一个体系,以体现自然史、科学史,认识史和逻辑史的统一,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和方法论的一致。

  对于科学观的研究,赵红洲的《大科学观》(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比较有代表性。 作者以开阔的视野,指出一部社会发展史亦是一部特殊的自然发展史。 几千年来,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社会的力量,创造出自然界根本不存在的科学技术及其全新的物质和精神产品。 它们构成了既不同于原来的自然,又不同于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作者强调:“20 世纪的科学,是一个门类繁多、层次分明、结构复杂的知识系统。 这个系统,不仅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而且也包括在这三大领域之间由于门类交叉、学科交叉、知识交叉、方法交叉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交叉科学、边缘科学、横断科学和综合性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结构的形成,破坏了文艺复兴以来指数增长的科学规律。 它使科学增长的模式不得不转向饱和增长的模式。1963 年,美国科学学家 D.普赖斯在评论这种科学的饱和现象时,正确地把它称为:大科学' 现象, 并且把现代社会的科学事业,称为大科学产业. ”作者还认为,与“大科学观”相联系的,还有“大教育观”、“大生产观”、“大军事观”、“大经济观”,这是通向“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科学”伟大目标的关隘。

  对于自然观的阐发,柳树滋主编的《大自然观---关于绿色道路的哲学思考》(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是一部力作。 该书除绪论外,由自然界的存在、自然界的演化、人与社会、人化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等 6 章构成。

  在绪论中, 作者概述了人类自然观的历史发展,并在与旧自然观的比较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大自然观。 文章指出:我们之所以把马克思主义的新自然观称为大自然观, 不仅由于它所论及的范围比传统的狭义自然观要广泛, 而且是因为它与以往一切旧的自然观相比,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1)旧自然观把自然界看成是纯客体性事物的集合, 似乎客体的一切性质都是可以独立于主体而存在的。 (2)旧自然观把眼前所见和经典物理学概念所能描述的世界看作是唯一可能的世界,新自然观则断言,由于人的实践活动的介入,自然界分裂为两个世界,可见可道的实存性世界和不可见不可道的潜在性世界。 (3)旧自然观把自然界客体由一种实存状态到另一种实存状态的过渡,看作是连续的、绝对必然的过程,遵循拉普拉斯决定论的原则。 新自然观突破了这种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一方面,它吸收了由统计力学和量子力学、混沌理论所提供的统计决定论因素, 把机械决定论作为一种特例包容于自身;另一方面,它把某种实存状态的出现和由一种实存状态到另一种实存状态的过渡, 看作是潜存世界中某一种成分在一定条件下的突现, 或在条件变化时另一种潜存状态的实存化。 因此,新自然观不仅拓展了决定论的范围,而且把条件选择的因素引入决定论。 由于许多条件可以由人来选择、调节和控制,于是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便切入到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之中。 (4)旧自然观把人同自然界绝对对立起来,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绝对对立起来, 因而不懂得社会系统本质上是大自然这个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社会发展必须受有关的自然规律的制约。 新自然观的突出特点,则是明确地把人类社会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 这一部分是狭义的自然概念所容纳不了的。 因为它虽然是在狭义的自然界---生物圈---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却获得了一系列崭新的特点。 从这个意义上说,大自然观的“大”不仅在于对狭义自然的理解中引进了主体性的因素,而且在于把社会包容在自然概念之中,拓宽和深化了自然概念。 (5)旧自然观由于把人同自然界对立起来, 因而自觉不自觉地把自然界当作人类单纯索取的对象,片面地主张剥夺自然、征服自然。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工业发展,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严重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新自然观清醒地看到了旧自然观在理论上的错误和实践上的恶果, 响亮地提出了爱护自然, 保持生态平衡的口号,力求做到人、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并强调:社会已成为“生物圈”、“地质圈”变化的日益重要的因素。 自然成了必须把人的作用也估计在内的有机系统。

  对科学前沿的哲学探索的论着数量不少, 傅士侠主编的《科学前沿的哲学探索》是较早出版的一部。 这部由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3 年出版的论文集,收入了傅士侠等 10 名学者的文章,内容涉及现代科学前沿的哲学理论。 其论题包括:模糊数学辩证内容初析、突变理论---量变质变规律的数学模型、 非标准分析的哲学探讨、夸克禁闭与物质无限可分、统一场论和世界物质统一性、试论耗散结构理论中的哲学问题、论对极早期宇宙的认识、板块学说的方法论探索、遗传密码与生命本质、 达尔文主义与非达尔文主义发展前景的哲学分析、感觉心理学新进展与辩证唯物主义感觉论、论脑和意识、论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控制论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哲学意义、试论信息的本质特征、系统论的几个哲学问题等。 这本论文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学界在 1980 年代的研究水平,但它涉及的问题至今仍需要深入研究。

  有关智能革命的论着,童天湘的《智能革命论》(香港中华书局 1992 年版)一书具有代表性,该书共 6 篇24 章。 作者在书中透视了人类文明史从前文明史的能量革命时期到后文明史的智能革命时期的演进, 揭示了智能革命的意义和智能社会的根本特征, 分析了面对智能时代应该采取的观念和对策。 同时,作者对于文明史的划分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认为不能以几次“浪潮”来划分文明史,而应该以两种革命(能量革命和智能革命)来划分。 从人类历史开始的摩擦取火一直到核能利用,乃至到工业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类都生活在能量时代里。 这个时代的显着特征是:人类最终未能摆脱动物界,生存竞争也未停止,以至于精神文明落后于物质文明。 人类文明史的伟大转折是由智能的转换和利用来实现的,智能革命开创了后文明史时期。 这个时期是从智能机器的制造和利用开始的, 这把人的智能和机器智能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最终导致社会智能化。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人类终于摆脱自然界,以智力竞争取代生存竞争,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得到了同步发展。 基于这种划分,作者认为,“信息社会”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 它只是工业社会向智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决定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新知识和高智力。

  对于认知科学的阐述,章士嵘的《认知科学导论》(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具有代表性 ,全书共七章 ,较系统地介绍了认知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第一章通过历史分析揭示出心智的复杂性, 表明要从五个层次即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和社会层次来加以考察,并指出心智的本质特征是超前反映能力。 第二章探讨了智能的本质和属性,以及它与知识的本质联系。 第三章着重阐述当代心智研究中的第一个重大突破, 即把认知系统作为一个信息处理系统的思想。 正是这个思想构成认知科学的核心假定, 并为认知的计算机模拟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四章阐述了认知的成分和结构,介绍了意象主义和概念主义。 对于认知的结构,作者介绍了传统的皮亚杰的图式理论和比较新的安德森的思维适应控制模型。 第五章分析了人工智能的理论意义及有关人工智能的可能性的争论, 揭示了人工智能和天然智能的本质差别。 第六章介绍了经典认知科学的基本思想,即心智的表达-计算理论,探讨了反映与表达、表达与计算的关系。 作者就 R.杰肯多弗的学说探讨了心智的结构,并引入意识问题。 第七章是对心智的另外一个传统的探讨, 即通过研究人脑的微观结构来探究认知的神经生理机制,并简介了联结主义的认知模型。

  对自然、宇宙进行哲学思考的论着,吴国盛《自然本体化之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年版)具有代表性。 该书主要由导言和五个章节组成,还附录了作者于 1987 年发表的两篇论文:《宇宙是无限的吗? 》和《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吗?》。导言对全书的论点作了概述,全书讨论了自然的本体化问题、自然的数学化问题、运动与芝诺悖论问题、 宇宙的有限无限问题以及物质的可分性问题。

  四、环境科学或生态哲学研究成果显着
  
  环境科学与生态哲学是学界最早研究的内容之一,这方面的着作甚多。 例如北巍的《环境化学与环境保护》(湖南人民出版 1976 年版),余谋昌的《生态学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陶功定的《大生态医学模式论: 医学未来发展战略之哲学和伦理论证》(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 1991 年版),刘国城等主编的《社会生态与生态哲学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余谋昌的《生态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生态文化论》(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周鸿编的《人类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何怀宏主编的《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解保军的《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红”与“绿”结合的理论先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周朝东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任文伟、郑师章的《人类生态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钱俊生的 《生态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 年版),巩英洲的《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现在到未来文明的哲学探讨》(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袁鼎生的 《生态艺术哲学》(商务印书馆 2007 年版),王耘的《复杂性生态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年版 ), 余谋昌的 《环境哲学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0 年版)等。

  北巍编着、湖南人民出版 1976 年出版的《环境化学与环境保护》 是最早系统介绍国外环境科学的着作之一。 该书指出:“环境与环境科学的综合性很强,领域广泛,学科繁多,内容丰富。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环境科学方面的文献资料迅猛增加, 在实践中出现不少新认识、新技术、新经验。 本书只是着重地介绍了与化学有关的环境问题。 在编写中根据洋为中用的原则,介绍和引用了一些国外有关材料,供读者参考和探讨。 ”作者指出:“各种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几乎都同环境科学相关, 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围绕着环境问题,各个学科同环境科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渗透,而涌现了许多边缘交错的新学科,如环境物理,环境化学,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医学等,它们可统称为环境科学。 ”由此,该书说明了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环境科学是研究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的变化及环境保护与改造的科学。 “环境科学的基本内容, 可以概括为研究自然环境各组成部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或大陆圈)、生物圈---以及其他宇宙体的联系和演化的科学。 ”
  
  “环境是一个复杂的、辩证的自然综合体。 作为地球或自然环境组成部分之一的人是随地球而演化的。 但人类在环境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在人和环境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中,人起着主导的作用。 人类不只是单纯地利用自然环境,也不是消极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 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能使自然环境服务于人类自己的目的, 来支配自然和改造环境。 ”“人和环境这种彼此相互联系演化的结果是:(1) 人类是依靠环境及其组成部分作为资源,因而环境控制和影响着生命。 (2)人类作用于环境,改造环境,消耗资源和保护环境。 环境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综合体。 它在漫长的演化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结构, 在它的各结构单元和组成要素之间逐渐建立起动态平衡。 环境科学就是把人和环境作为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来研究, 研究它们之间的化学交换及其内在联系,研究环境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及各地区差异和控制、改造、利用的科学,使人类对环境中化学元素和能量的变化、迁移、转化、分布的规律能够予以影响和控制运用。 人类要利用认识和计划,发展一 个 与他的环境的其 它 组 成 部 分 相 适 应 的 平衡。”

  “环境科学的任务就是要找出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自然环境(大陆、水、大气和生物等四个圈层)各组成部分的变化情况,认识其矛盾和客观规律,从而求得解决矛盾的方法。 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人类要更自觉地在某种程度上尽可能地计划环境的演化。 ”这部作品虽属编着, 但在今天看来仍是一部高质量的着作。

  余谋昌对生态哲学的研究着手较早,他的《生态学哲学》 一书于 1987 年写成,1991 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该书提出:生态哲学是一种生态学世界观。 我国四个现代化依靠科学技术, 经济建设应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并作为一项基本的国策,这非常需要生态哲学。

  该书论述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生态系统的物质运动、生态学中的主体与客体、生态学与现代社会等。 余谋昌的《生态哲学》在《生态学哲学》一书基础上又有提高,认为生态哲学既是生态学世界观, 也是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哲学基本观点,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目标, 因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哲学基础。 该书从生态学世界观的角度,论述了什么是生态哲学、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结构。 认为生态哲学是一种 “哲学转向”, 是从传统机械论哲学转向一种新的整体论哲学。

  他在批判机械论世界观的基础上, 吸纳了当代整体论哲学思潮的主要观点,深刻论述了生态哲学本体论、生态认识论、 生态学方法论和生态价值论以及关于世界的存在、主体与客体、整体与部分、首要与次要等问题,从而阐明了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哲学方向、 新的世界观、新的方法论、新的价值观、新的自然观。 生态哲学强调理论的实践应用,在实践应用中谋求发展,然而它又是一种开放的哲学。 余谋昌的《生态文化论》则是一种综合研究,内容包括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哲学、社会生态学、生态经济哲学、生态文化问题、生态道德问题。

  钱俊生的《生态哲学》一书从宽泛的角度来论述生态哲学基本理论。 它涵盖了生态规律、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经济观、生态社会观、生态美学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而何怀宏主编的《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一书,探寻了国内外历史和现实的有关生态理论的诸种思想和精神资源, 阐述了当今世界出现的各种形式和内容的生态哲学理论。

  同时,还有一批阐发中国生态学历史的着作,如张全明、王玉德等着的《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上、下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蒙培元的 《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研究中国的生态哲学或中国哲学的生态观, 会遇到一些理论问题。 本书将“天人合一说”与可持续发展、儒学与人类中心主义、儒学生态观中的宗教问题等内容进行了研究。 赵载光的《天人合一的文化智慧---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与哲学》(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 年版),陈红兵的 《佛教生态哲学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1 年版)等。

  此外,研究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性方面的论着也不少。 比如,龚育之的《自然科学发展中的几个规律性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 则是较早出版的学术着作之一。 这本论文集 1961 年初版,1962 年再版。 其内容虽有时代的印痕,但其中不泛真知灼见。 例如,《谈物质的无限可分性》一文对一分为二讲得很透彻。 辩证法认为,“一”是对立的统一,是可分的;不能把“分”理解为只是量的分割。书中提出要坚持“分 ”的辩证观 ,反对 “分 ”的形而上学观 ,这把 “分 ”的观点讲清楚了。

  五、科技哲学研究取得的总体成果
  
  对于科技哲学的学科体系和内容,我们已有了大体一致的看法, 即认为它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 就科技哲学这门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它不仅研究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形成科学自然观;亦研究人对自然界的认识,研究自然科学的辩证法,形成科学观,并研究认识自然界和改造自然界的一般方法论。 研究自然观,要不断概括和运用当代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更新人们对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这包括自然界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信息观、系统观、规律观、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的划分、联系、交错和转化以及自然发展史等。

  科技哲学研究的较大进展是,确立了自然哲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合理性, 重视从自然哲学史研究自然哲学问题;并提出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区分,为研究纯自然问题和研究社会问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借鉴国外先进成果的基础上,对科学和技术哲学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和研究, 不仅建立了与西方当代科学哲学家对话的渠道, 还很注意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并把研究从纯理论领域扩展到应用领域,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 重视对工程技术中提出的哲学问题的研究。 对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前沿问题,如现代数学对象研究中的实无穷的存在性等;物理学中的量子关联、整体论等;当代宇宙学中的有限、无限、有限无界以及黑洞理论、宇宙创生等;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与超循环理论中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等前沿问题引出的哲学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已开始深入各自然科学学科内部,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同时加强了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综合研究, 并结合中国的实际为国家有关决策部门提供理论依据或咨询, 开辟了科学技术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新途径。 此外还加强了科技哲学与科技史、科学学的交叉研究,不断创新研究方法。

  科技哲学研究的另一进展是大自然观的形成,这在前面已经述及。 这种大自然观把自然概念理解成广义和狭义两种。 狭义的自然,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相分立的物质世界,它包括一切天然物,是各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研究对象;广义的自然,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及其一切表现, 它包括血肉之躯的人和由人组成的社会(自然自身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并包括人类实践活动所变革或创造的人工自然。 这种大自然观最重要的论点是把人类社会看作是自然界演化的产物和大自然的一部分。 社会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界,具有自然的本性;同时,作为特殊的自然系统,它又有自己独特的系统新质──社会性。 这种大自然观提出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这两对矛盾,使人、自然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大自然观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的《巴黎手稿》,《巴黎手稿》系统地论述了人化自然的思想。 它包含着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矛盾的深刻见解。 从根本上说, 共产主义是对剥削制度的扬弃,从而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又是对生态危机的扬弃,从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只有二者的统一,才是人类的真正解放,才是共产主义。

  科技哲学的另一个进展是从物质功能与文化功能的统一中来把握现代科技的作用。 科学和技术进步就其本质来说符合人类整体利益, 有利于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它变革了社会生产关系、阶级关系、政治体制带来的管理方式的科学化, 引起教育功能的变化以及新教育模式的产生,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同时也为解决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提供了途径。 尤其是生物工程、 信息科学、 航天技术等对人类进步的影响巨大。 总之,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价值、伦理观念和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科技哲学所关注的问题,现已直接关涉人类的活动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伦理观念,直接关涉人类的未来和命运。 把科技进步纳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体系内进行哲学反思,确立人类生存活动的新的准则,是国内外哲学界甚为关注的重要课题。 科技哲学的发展方向将沿着从科学实在论和科学语言学研究转向科学实践和科学行为的研究进行。 人类科技活动使人类生存环境恶化, 迫使人们重新思考人对自然的关系和自身的认识及实践活动的合理性和限度,把自然界、生物界和人类社会界看成是一个大系统。 具体来说,科技哲学将要深入研究作为新一代生产力的高科技, 高科技发展中的人文因素, 网络社会的建立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前沿与进展,生命伦理、生态伦理,以及科技哲学的发展趋势等。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尤其需要研究者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哲学素养, 同时还要创新研究方法,让哲学家同自然科学家结盟,多作跨学科研究,以取得更多更新的成果。

  最后需要提及的是, 中国是一个科学技术不是很发达的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哲学研究。 同时,迷信、风水、鬼神文化在中国还有一定市场,新一代的科技哲学工作者要想有所作为和成就, 还需要继续付出更多努力。

  [参考文献]

  [1]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李惠国。李惠国文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3]于光远等主编。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M].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4]黄顺基,周济。自然辩证法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5]赵红洲。大科学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6]柳树滋主编。大自然观 关于绿色道路的哲学思考[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7]北巍。环境化学与环境保护[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1976.
  [8]龚育之。关于自然科学发展规律的几个问题[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自然辩证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