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自然辩证法论文 >

现代科技对于文化作用的新方式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4-08-06 共9403字
论文摘要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背景下,文化竞争较经济竞争和政治博弈,愈来愈成为国家间竞争的主战场。 一方面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另一方面国家文化软实力对公众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日益深刻。 而这场现代文化变革和繁荣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的。 马克思曾揭示了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巨大作用。 而当今的科技发展水平与那个时代相比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对于文化生产方式、作用方式同以往相比也有了巨大差异,本文试图分析现代科技对于文化作用的新方式,探求现代科技推进文化发展繁荣的路径。

  一、现代科技支撑文化生产

  中国国家统计局在 2012 年 《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规定“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它涵盖了文化产业(经营性文化单位的集合)和文化事业(公益性文化单位的集合)。 这里指的是体制内的文化生产,实际上,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还催生了另一类文化生产,即网络空间中个体和团体的文化生产。 不论是体制内的文化生产,还是体制外通过网络自发的文化生产,现代科技在所有这些文化生产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
  第一,现代科技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换代,全面提高文化生产的技术水平。 现代文化生产并不是个人的闭门生产,而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建制或网络之中,在现代社会中主要是通过文化产业来实现的。 所以,文化产业的兴盛也就反映了文化生产的繁荣。 文化生产自古就有,而作为一种产业出现却比较晚,发达国家约在 20 世纪 90 年代,而中国文化产业起步则更晚,直到 2000 年后,才逐步引起决策层的关注。 文化产业不同于以自然资源为主要生产原料的传统工业,它是建立在知识资源基础之上,具有绿色、高附加值等特点,是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 据统计,目前文化产业占全球 GDP 的 7%,每年以 10%的速度增长。 总结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结论,现代科技是文化产业重要推动力之一。
  新兴文化产业是现代科技直接催动的产物,是新兴产业形态, 集中体现了文化生产的科技含量。对于新兴文化产业的定义,目前国内没有定论。 一般认为,新兴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产业相对,是主要基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新形态的文化产业,以网络信息服务、动漫、网络游戏、手机新媒体等最为典型。 新兴文化产业是以高科技为基础的,发展极为迅速。 以 google 为例,该公司成立于 1998 年,提供以搜索引擎为主的网络信息服务,2012 年该公司产值达到 501.75 亿美元, 净利润 107.37 亿美元,而其员工才 53861 人 (截止 2013 年 6 月 ),人均产值约百万美元。 2010 年,日本文化产业产值超过 11070 亿美元,占 GDP 总量的 15%,其中主要内容就是以高科技为基础的动漫产业。 因此,要加大文化科技研发力度, 建立现代文化生产的技术平台,培育新兴文化产业群。
  现代技术促进了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换代。 首先, 新科技改变了传统文化产业的生产工艺和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规模。 如激光照排技术取代了铅字排版,生产效率至少提高 5 倍以上。 其次,新科技催生了新兴边缘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其既有传统文化内容,又有新的表达形式,如电子图书出版业和数字图书馆。 再次,新技术丰富了传统文化产品的内容和形式。 如好莱坞电影较多镜头是后期电脑制作或者渲染的, 而传统制作方式却无法获得。
  最后,新科技推动了文化装备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文化产业的繁荣。 没有光纤技术的发明和产业的发展,就不会有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 现代科技还推动了文化产业间的融合。数字化技术使得各种电子通信、信息处理技术相互融合, 促进了相关新兴文化产业的相互融合和扩展,进而延长了文化产业链,扩大了文化产业的辐射场。 一个典型的事例就是三网融合,即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业务的融合。
  第二,现代科技发展为文化生产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从历史上看,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社会分工,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工业与商业的分离、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及城乡的分野, 使文化生产逐步独立出来成为一种职业。 科技的进步是从事文化生产的劳动者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原因。 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大工业更是决定了社会分工状况以及职业人员的分布。 由于科技的推进和生产力的提高,一方面,农业、工业不需要大量从业人口,第一、二产业人口转移至第三产业(如美国农业人口已不到总人口数的 2%), 这就成为文化产业补充劳动力的来源。 另一方面,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 催生了现代广播电影电视、出版、信息服务等文化产业的出现和发展,这又为文化生产从业者拓展了新的职业和工作岗位。 现代文化产业对从事文化生产的劳动者的需要日益迫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文化生产为职业。 可以预计,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产业作为 21 世纪的朝阳产业,其从业人员数量快速增加趋势不可逆转。
  与此同时,现代文化产业对于从业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有较高要求。 现代文化产品和服务是现代科技和文化结合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现代文化产品是有生命周期的, 当该产品丧失新意后,就意味着它要退出流通流域,如某一网络游戏。 因此,文化产品一定要具有创意性、先进性,才容易受到公众的青睐,这就对设计生产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文化生产从业者必须要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训练才能胜任文化生产和管理工作。
  第三,科技与文化的结合是推进文化生产的根本途径。 文化负载价值,而科技相对价值中性;只有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切实推进文化的繁荣。 目前对于科技与文化结合的讨论,多偏重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对于现代科技的利用,偏重于文化与科技结合的经济价值。 而当代中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必须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 提高国家软实力。
  科技推进文化繁荣的过程,不能背离文化的价值取向。 文化的价值是体,现代科技是用,只有体用的有机结合,才能保证文化的发展不会偏离方向。 切不可盲目认为,文化只要获得高科技的包装,就一定会实现文化繁荣,正如质量低劣的文化产品,即使采用了博客等新形式,也不会赢得公众认同。我们在关注文化科技的同时,还要关注科技文化。 文化科技与科技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文化科技,从人们通常的用法来讲,是指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一切科技因素, 偏向于物质技术手段方面。 目前各界讨论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多是指文化科技。 而科技文化,是科技的文化形态,其中以科学技术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为核心,如求真、创新、理性、公平、怀疑精神都是科技文化中的精神财富。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仅要关注物,而且要关注科学精神,弘扬科技文化。 科技文化促进文化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 科技文化所蕴含的思想、方法、价值理念等渗透到其他文化类型中能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 其次,科技文化极大地解放了人类思想。 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核心观念之一,也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像英国的文化产业就称为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 只有文化的创新,文化发展才会勃勃生机。 再次,当代文化的科技化。 德国学者卡西尔明确指出近现代文化“是以科学技术为主,科学技术成为文化的主导形式,其他文化都以科学技术为范型”。

  二、现代科技主导文化传播

  对于文化繁荣来说, 仅有文化生产是不够的,只有通过文化传播,才能服务大众,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其中,现代媒介技术和交通技术对文化传播有着直接的主导带动作用。 马克思曾高度评价了技术对于资本主义文化传播的意义,他说:“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
  文化传播要借助媒介,人类使用的媒介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传播的方式。 在人类传播史上,传媒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口语阶段,第二阶段为文字阶段,这两个阶段文化传播信息量很小。 第三阶段为印刷阶段,以中国人发明印刷术为开端,到 1456 年,德国人 J.Gutenberg用自己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机批量印刷了《圣经》,标志着新的传播时代的开始。 第四阶段为电子传媒时代,电话、电报、广播、电视先后出现。 第五阶段为网络传播阶段,它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卫星通信技术、光纤技术、有线电视等相互融合为特征的不同于传统大众传媒的全新的传播媒介,互联网也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或“新媒体”。 在 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文化传播的主流形式还是书刊报纸、广播、电视,但是 90 年代后,文化传播的格局发生了变化,传统出版业和广播的受众数量开始减少。 调查显示美国年轻人的日常活动和社交环境已离不开新媒体, 如浏览和发布在线内容,使用手机和社交网站等。
  根据中国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的统计数据,2013 年, 中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 1.83 亿;数字电视用户 1.48 亿;移动电话用户 11.85 亿,其中 3G 用户达到 3 亿。
  可以预测,不久将来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电视将成为公众获得信息的主流途径。 三网融合后的传播网络将会具有传播信息量大、范围广、迅速、互动、廉价等诸多优势。 此外,信息处理技术的新进展,例如云计算、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技术等,将使得媒介技术出现新的飞跃。以数字化、 网络化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对于文化发展繁荣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革命性的。
  第一, 媒介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文化传播方式,扩大了文化影响范围,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形成。 在媒介技术不发达的符号时代,文化传播受到很多限制,文化享受的权力被少数人所垄断。 随着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使快速、廉价、大量复制信息成为可能。 而新媒体又较以往媒体传播更加内容丰富、方便快捷。 这种面向大众的文化传播使得更多普通人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 网络传媒技术也使世界范围的文化信息快速交流成为可能,从而推动文化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多样化。 与此同时,网络技术还改变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播的单向性,实现了媒介用户反向传播。 由此,文化精英单向传播的时代结束了,文化传播进入后大众传播双向互动时代。 这种双向互动式传播模式可以使人们较为自由地选择和发布自己喜欢的文化信息, 而不是仅仅被动地接受大众传媒的信息,个性化文化作品越来越多, 文化群体出现分化态势,使得文化呈现碎片化(fragmentation)和自治(au-tonomy)。 随着这种非体制化文化传播者的出现,又促进了网络民主和自由,构建起新型的“信息文化”(information cultrue)。 现代传播技术还推动了草根文化的兴起,一些普通人物的作品也常常受到公众的热捧。 因此,费斯克说:“大众文化是文化工业生产的,而且是人民创造的。 ”
  第二,文化产品只有采用数字格式才能进入数据通讯网络而被作为信息加工处理,为公众所检索和了解。 法国学者利奥塔在《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知识只有被转译为信息量才能进入新的渠道,成为可操作的。 因此我们可以预料,一切构成知识的东西,如果不能这样转译,就会遭到遗弃,新的研究方向将服从潜在成果变为机器语言所需的可译性条件。 ”
  这就是说,现代文化产品要具备可数字化、可操作检索的形式,才能进入新的传播渠道,为广大公众所发现和认识。 同时,现代数字媒介大都具有“多媒”特征,即集音频、视频、文字于一体,跨越媒界,全方位提高了容纳文化的能力,极大扩展了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了新的文化形态。
  此外,现代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区域间人、物和信息流动的规模和速度,由此所引起的文化传播则是直接的、现实的。 历史上,异地文化的传播和接受,首先是器物的输入,而后是制度、精神层面的输入。 而器物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商品的流通是异域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现代交通也加速了人在地域间的流动,一方面会把异地文化引入到本地, 另一方面也会把本地文化引入外地,区域间人员交往的范围和频率直接影响着文化传播的水平。 马克思曾说过:“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的世界市场……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 ”
  总之,现代媒介技术和交通技术使得文化传播面貌焕然一新。 现代主流文化传播要采用文化数字化形态,进入电信通讯网络,才能为公众所广泛认知。 如果放弃了现代科技,也就放弃了文化话语权,也就不会有文化繁荣。 而交通技术与资本全球化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交通网络,直接推动了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在全球范围的传播。

  三、现代科技促进文化消费

  文化生产、传播和保存的最终落脚点就是文化消费。 文化消费的过程就是公众了解进而接受文化的过程。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标最终要通过文化消费来落实。 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的重要一环。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运行总过程是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不断循环的过程。 而社会主义社会文化生产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同时,通过扩大文化消费,也能刺激文化生产和传播,促进文化的发展繁荣。 而现代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消费的重要手段。
  第一, 科技与消费文化结合推动了文化消费。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并不是同一概念。 消费文化是指当代在生产相对过剩的前提下消费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即以刺激消费为目标,不断追求无限扩大的欲望满足。 而文化消费是与物质消费相对的概念, 即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过程。
  科技与消费文化的结合, 就是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刺激公众的文化消费。 首先,利用科学技术创造新颖文化产品以刺激公众文化消费。 很多美国电影大片通过电脑合成技术创造出宏大、唯美场面,以吸引观众。 其次,通过技术革新推动以负载文化内容的硬件产品升级,以刺激文化消费。 硬件的技术升级会不断淘汰落后产品,一方面新设备能使消费者享受更多更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如智能手机取代非智能手机,使电子阅读视听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消费文化使拥有更高端的产品以及享受更丰富的文化为时尚,就会促使生产者和消费者追求科技产品和相应文化消费的升级。 再次,以科技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的推广,为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了便利的选择和交易平台。
  第二,在当代社会,消费者实现文化消费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无不与现代科技相关。 首先,公众必须具有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一般指公众能正确认识媒介,具有获取、选择和使用媒介信息的能力。 在当代社会,对媒介素养的基本要求是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术,无法操作和制作媒介信息也就无法进行文化消费。 对媒介素养的高级要求是要正确认识媒介的本质,即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其次,文化消费者必须拥有或能使用电子文化产品的终端接收装置,如电脑、智能手机等,这是现代文化消费的基本硬件条件。 由于文化产品的种类丰富以及各类产品之间的融合,对硬件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例如,较快的网络速度和终端设备的处理速度、越来越大的存储容量等,这些要求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来实现。 再次,文化消费者还需要有消费时间。 只有科技发展才能使公众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进行文化消费。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平均生产率提高,就会减少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时间,增加自由支配时间,从而有时间进行文化消费。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因此,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缩减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
  简言之,现代科技刺激了文化消费需求,提高了公众文化消费的能力, 促进了公众对文化的接受,是扩大文化消费的重要手段。 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内在动力之一。

  四、现代科技推动文化保存

  文化是一个民族适应环境的历史积淀,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不能保存下来,那么其历史传统就会断根,很多非洲土着文化的消失就是如此。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的产物,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 要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就要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的方针,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阐发,以现代科技为手段,加大文化保护力度。
  第一,文化的数字化保存。 现代科技应用于文化保存的途径可分为两类:数字化和非数字化。 当代文化保存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文化数字化。 信息数字化具有诸多特征便于文化存储和读写:(1) 储存容量大,价格低廉,便于复制。 如以每本书 10 万字计,现在一张普通 8G 容量的 DVD 光盘就可储存约4 万本书。 (2)电子格式多样,尤其是流媒体文件可以长期保存视听资料,而且采集信息方便,制作成本低。 因此,凡是以视听形式存在的文化都可采集为数字信息长期保存,如历史文化遗址、民间曲艺、书法、绘画、雕塑等等。 (3)通过网络技术,文化信息可实现分布式存储, 从而加强了文化保存的安全性,不会因一处文化信息的丢失,导致该文化的消失。为了保证文化系统长久的保存,国家和地方要建立各层次的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数字图书馆是在网络环境下建立数字资源的采集、描述、加工、管理、存储和服务系统,最终实现数字资源的最大共享化。
  数字图书馆不仅包括图书文献等文本格式信息, 还要包括图像、音频和视频信息等。 管理如此庞大的数据,就要科技攻关解决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内容组织与管理、信息搜索与检索等关键问题。 数字博物馆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3D 模拟实体博物馆的网络博物馆。 通过实体虚拟化,可以长期保存藏品信息,便于管理和对外宣传。
  第二,文化的实物保存。 除数字化保存方式外,现代科技对于历史文物的非数字化保存或实物保存有着重大贡献。 历史文物皆以实物形态存在,由于受到物理、化学、生物、人为等因素的影响,文物容易发生损坏,如文物腐蚀、古建筑物坍塌、服饰碳化、器具变色、瓷器破损等,因此,采用现代科技进行防护、保养、修复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文物防护离不开科学技术,利用科技手段能预防和克服各种人为不利因素所造成的损坏,如防火、防盗等防范技术。 其次,文物保养离不开科学技术,利用科技手段能延缓、阻止文物老化变质,有效的保护措施包括对文物保存的地下埋葬环境和地上保存环境的监控和处理技术,例如防止石刻腐蚀的干燥技术等;还包括根据文物材料性质而采取的对文物本身的保养技术,如对腐朽虫蛀建筑构件灌注高分子材料、对敷彩织物进行天然丝胶加固等。 再次,文物修复也离不开科学技术,利用科技手段能恢复已被损坏的文物,一是对出土时已经支离破碎的文物进行修复,如修复兵马俑碎片等;一是对劣化严重、面临毁灭的文物进行的修复,如古书画装裱等。 此外,仿真技术也是文物保存的重要手段,它能利用现代科技模拟原物, 比如根据古黑胎开片青瓷的理化测试,复烧仿古黑胎开片青瓷。
  由此可见,文化保存越来越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国家应当加大文化保存科学研究的投入,唯有如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才能得到科学的保护而世代相传,并以此为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五、现代科技助力文化监管

  文化生产和传播技术在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同时,也为各种不良信息的制作和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 这就对文化安全和监管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文化监管的力度,这也集中体现了文化的价值目标。
  目前西方传媒巨头凭借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垄断着国际传媒市场,广播、电视、出版、卫星通讯、网络、电影等皆在其控制之中。 一方面要大量创造和传播高品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作品,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提高文化软实力来反击文化霸权主义;另一方面必须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为文化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第一,必须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传播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现在与传播相关的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诸如计算机处理器、服务器和计算机操作系统,这些已经成为中国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的巨大隐患。 国家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科研攻关,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与文化产业相关的软硬件支持系统。
  第二,加强文化安全及监管技术的研发。 由于网络日益成为未来文化传播主渠道,网络文化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这就需要加强网络内容分级、检测和过滤以及安全预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来保护文化安全。 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煽动聚众滋事等非法活动对于社会是一种不安定因素,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 通过网络内容检测和过滤,可以有效拦截网络谣言、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 基于网络内容检测技术,进而发展安全预警技术,就可以对有害信息的来源、传播、趋势进行追踪、预警,并采取安全应对措施以净化文化环境。
  第三,积极开发舆情分析技术,跟踪社会文化热点变化趋势。 舆情是社会心态的表达,反映了公众对于某事物的看法、情绪、态度。 通过分析公众言论,例如博客、网上论坛、手机短信、街头巷议等,就可以了解社会文化热点的变化趋势。 尤其在当今网络传播时代,信息发布、传播非常便捷,导致文化热点形成较为迅速。 因此,有关部门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舆情分析能力,及早了解社会意识的变化,及时进行舆论引导,提倡健康文化。
  由以上分析可见,现代科技在文化生产、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保存、文化监管等多方面促进了文化发展。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推动文化繁荣的基本路径。 现代科技使文化生产、传播、消费、保存、监管呈现出新的内容和形式,而主流文化价值取向和繁荣程度又反过来促进了文化科技的发展。 当然,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文化科技不是根本目的,而只是文化繁荣的手段。 文化的发展繁荣除了实现其经济目标, 更重要的要实现其社会和文化目标,这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 谷歌第四季度净利润 28.9 亿美元,同比增长 6.7%[EB/OL].[2013-1-23].
  〔2〕 最新美国 500 强排名[EB/OL]. [2013-1-23].
  〔3〕 [德]卡西尔.符号·神话·文化[M].李小兵,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170.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8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Miller,N. C.,Thompson,N. L. & Franz, D. P. Proactive strate-gies to safeguard young adolescents in the cyberage[J]. MiddleSchool Journal, 2009, 41(1): 28-34.
  〔6〕 3G 移动电话用户突破 3 亿户[EB/OL].[2013-6-19];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 1.83 亿户[EB/OL].[2013-8-20].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官方网站“统计分析-通信业”
  〔7〕 Friedrichsen,M.,Mühl -Benninghaus,W. Handbook of SocialMedia Management,Media Business and Innovation [M].Berlin,Heidelberg:Springer-Verlag,2013:649.
  〔8〕 Briggle,A.,Mitcham,C. From the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tothe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culture [J].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9,25(3): 169-174.
  〔9〕 Fisk,J.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M].London:UnwinHyman,1989:24.
  〔10〕[法]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M].车槿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2.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6.
  〔12〕富平.国家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5,54(4):13-16.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自然辩证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