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 世纪 20 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兴起和《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首次发表以来,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自然观上的差异问题被作为专门问题受到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20 世纪 60 年代的“西方马克思学的很多理论家特别喜欢用马克思哲学来反对由恩格斯和列宁光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④,直接导致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的关系问题成为理论研究热点与争论焦点;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存在差异”的观点在学术上占据了上风。但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究竟是毫无一致性的差异还是差异基础上的一致,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西方学者关于恩格斯和马克思在自然观上的差异的研究在突破单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反对机械论的自然观方面提出了富有启示的新见,值得重视。国内大多数学者坚持马恩一致论,但一致中有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两个有不同生活背景、经历的个体,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完全一致。我们认为,恩格斯和马克思的自然观在从人的实践活动理解自然的辩证发展、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上是一致的,在研究的侧重点和思路上是互补的。
二、关于恩格斯和马克思的自然观的一致
国内外学界对于恩格斯和马克思在自然观上的关系的理解尚存有分歧。分歧的焦点不在于二者在自然观上是否有相同点和不同点,而在于二者的自然观是否根本一致。对此我们可以从实践观点、自然概念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 一) 恩格斯和马克思在实践观点上的一致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础和根本,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实现革命变革的关键。实践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此重要,成为比较恩格斯和马克思自然观的焦点。诺曼·莱文就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然界的解释的主要区别,是关于实践的概念。”⑤基于实践阐明恩格斯和马克思在自然观上的一致性对于批判“对立论”是十分必要的。
马克思批评黑格尔把实践观念化,指出人是“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⑥,“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⑦,即“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⑧马克思强调实践虽然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深刻的基础但依然受到外部自然的限制,“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①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受制于自然的主动性、创造性活动,实践只有在外部自然提供的生产资料基础上才能成为创造的源泉,自然界是实践的不言而喻的前提,“人在生产中只能像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就是说,只能改变物质的形式。不仅如此,他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动本身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因此,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②在人的实践与自然的关系上,实践的实质是对预先存在的物质本身的改变,不能因为实践对自然的改变而忘记“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这表明,马克思并不像某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说的那样,似乎把人看作是高于一切的存在的基础,而是把人的实践活动,以至人的生产能力牢牢地置放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基础之上,他看到了人的实践活动和客观物质基础二者的结合---而不单单是人的活动本身---才能成为创造的源泉。”
③恩格斯也认为,实践活动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是将客观自然改变为人化自然的重要途径,因此,历史并不是神的启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④基于 19世纪自然科学的新发现,恩格斯指出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但造成人和动物最后的本质区别的是人的物质生产实践。人作为生命性的存在,需要自然为其提供生存资料,但自然作为先于人的存在,其本身并不完全合乎人的目的和需要,这就需要通过实践改造自然来为人创造新的生存条件。物质生产实践只有和自然界结合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成为“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恩格斯将实践看成人在一定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的能动活动,既把实践当成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客观的活动,又把实践当成人改造自然并使其符合人的需要的创造性活动。在恩格斯看来,实践在人与自然的共存和互相渗透中发挥作用,体现在人对历史的创造和对自然的改造上。
实践是一种否定自然的原初物质形态的活动,沟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否定性物质关系,构成人的基本存在方式。恩格斯承认自然和实践的双向互动并不是否认实践的能动性,而是对实践的作用和意义的充分认识。由此可见,恩格斯和马克思都重视实践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重要性,都给实践以基础性的地位。这也充分表明,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上,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而基于实践的对自然的理解必然是一致的。
( 二) 恩格斯和马克思在自然概念上的一致
自然概念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一个基础概念,不仅构成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和框架,而且是全面理解自然史和人类史的关系的重要环节,能为理解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及其统一提供前提与依据。柯林伍德在《自然的观念》一书中,通过厘清自然概念的变化揭示了西方自然观的演进过程,并指出自然概念、自然观的发展会延伸至历史领域中。阿尔弗雷德·施密特在《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一书中,指出“把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从一开始同其他种种自然观区别开来的东西,是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社会---历史性质。”
⑤由此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新的阐释和理解。但在我们看来,施密特并没有真正看到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自然观念上的一致性。
马克思曾使用“人化自然”、“人类学的自然”、“历史的自然”来表述“自然”.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以研究自然阐明自己对社会的理解,认为如果没有对自然的深入理解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人和社会。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说: “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 意志、爱等等) ,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①通过论述人的感觉的形成及其丰富性,马克思指出,人化自然是人的感觉、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对象,是被人的实践活动打上了印记的自然界。一方面,人类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处在不断地被人化的过程中; 另一方面,随着人化自然的不断发展,人的实践活动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与“人化自然”概念一样,“人类学的自然”也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出现过。马克思认为,“人化自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通过人的本质力量打开的书本---工业为媒介形成的自然就是人类学的自然,“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
②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批判那种把自然与历史对立起来的观点,用“历史的自然”说明自然和历史之间的不可分离性。在马克思看来,人周围的自然界是人世世代代活动的对象和结果,是历史的产物。尽管马克思使用了不同的词来表述自然的概念,但这些概念都基于人的实践强调自然的对象化和人化,并不矛盾而有相同的涵义。在马克思那里,自然作为人的实践的对象,并不意味着人可以随意改变自然、创造自然,“正如游泳者不是在发明水和重力的本性和规律一样。”
《白鲸》这部作品利用伊什梅尔的口讲述了船长在一次捕鲸行动中,与鲸鱼反复斗争而以失败告终的故事。这部小说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但是在成书伊始并没有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爱和追捧,直至上世纪20年代才引起人们的重视,而这部作品因具有对人们破坏海洋...
周作人的童年是在他的故乡绍兴度过的。虽说身处于深宅大院,未能像乡下孩子一样与大自然有着充分的接触,但仅仅一个百草园就足够让他回味一生了。儿童对大自然有着特殊的敏感,对于周作人来说更是如此。百草园里的木莲藤、何首乌、覆盆子、蟋蟀、油唧蛉,给...
如何理解马克思对抽象自然观的批判,是正确理解马克思的自然观、马克思哲学、马克思哲学与恩格斯哲学之间关系的重要理论问题。在解读马克思对抽象自然观所作批判的观点中,有一种颇有影响的观点认为,在马克思看来,与人、人的实践活动分离的自然界是抽象的...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自然观是这一理论体系的重要范畴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形成与发展的历程中也曾经出现过教条化和非生态化倾向,给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新时期,中...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一整块钢铁,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完整地结合在一起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不仅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的论述,而且也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从《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文本出发,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