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植物保护论文 >

稻飞虱对吡虫啉、烯啶虫胺、噻虫嗪及呋虫胺的抗性研究

来源:大麦与谷类科学 作者:邢玉平,姚琴,朱兆香,
发布于:2017-06-29 共4739字
  摘要: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是我国水稻生产上最为重要的害虫之一,新烟碱类杀虫剂是当前广泛使用的稻飞虱防控药剂。因近年来稻飞虱对新烟碱类杀虫剂产生了抗性并且日益严峻,本文对此进行了概述,分析其抗性现状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因地制宜合理用药、合理复配延缓抗性以及加入表面活性剂进行增效等治理稻飞虱抗药性的策略。
  
  关键词:稻飞虱;新烟碱类杀虫剂;抗性;治理。
  
  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是我国水稻生产上最为重要的一类害虫,主要靠刺吸式口器吸取水稻汁液为生,与此同时还能够传播病毒,造成水稻减产甚至绝收[1].新烟碱类杀虫剂高效、广谱、环境相容性好,在稻飞虱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3].新烟碱类化合物结构由非环结构、带有桥链基团的杂环和药效环 3 部分组成。根据杂环结构不同,通常将其分为一、二、三代(表 1),该分类方法仅仅与其结构有关,与杀虫活性并无关系[4].当前,吡虫啉的大量应用使得褐飞虱抗性问题十分严峻,与其作用机理相似的其他新烟碱类杀虫剂也存在很大的抗性风险。为了科学合理地使用新烟碱类杀虫剂,本文对吡虫啉、烯啶虫胺、噻虫嗪及呋虫胺这 4 种稻飞虱防治中常用的新烟碱类杀虫剂抗性、交互抗性及治理方面进行梳理,为延缓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提高药效及节本增产提供参考。
  
    
  1 稻飞虱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
  
  1.1 褐飞虱的抗性。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作用方式独特,对以前使用的如拟除虫菊酯类、氯化烃类和氨基甲酸酯类等杀虫剂很少或无交互抗性,然而,迄今为止没有任何杀虫剂能够完全避免害虫抗性的产生。2002 年,刘泽文等首次报道安庆地区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低水平抗性(5<抗性倍数(RR)≤10)[6],随后多地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高水平抗性且暴发成灾。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首次向全国发文暂停使用吡虫啉防治褐飞虱,而推荐使用噻虫嗪、烯啶虫胺等药剂防治褐飞虱[农技植保函(2005)270 号].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抗性后,抗性倍数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李文红在室内利用吡虫啉对褐飞虱筛选了 22 代,RR 从最初 208 倍上升至 1215倍[7];2010-2015 年田间监测结果表明褐飞虱对吡虫啉仍处于高抗状态且 RR 呈逐年上升状态(表 2)[8-11].推测存在 3 种可能:一是吡虫啉被用于白背飞虱的防治,对褐飞虱起到进一步筛选作用;二是我国褐飞虱虫源地东南亚地区仍使用吡虫啉防治褐飞虱;三是研究表明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明显抗性后,停止用药难恢复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敏感性[12].
  
  关于褐飞虱对噻虫嗪的抗性,最早于 2007 年,王彦华等报道金华地区褐飞虱种群对噻虫嗪产生了低水平抗性(RR=9.9)[13].国家农技推广中心监测表明褐飞虱对噻虫嗪的抗性处于急剧上升状态且在 2015 年达到高抗,建议暂停使用噻虫嗪防治褐飞虱(表 2)[8-11].李燕芳等利用噻虫嗪对广州市钟落潭田间褐飞虱种群(RR 为 2.67)连续进行 10 代、20 代和 30 代抗性筛选后发现 RR 分别为 12.56、38.50 和 66.05[14].多地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噻虫嗪(常规剂量)防治褐飞虱防效下降,药后 10d 防治效果分别为 80%(2013年)、50%~70%(2014 年)与 40%~60%(2015 年)[8-11].稻飞虱对于噻虫嗪抗性迅速出现并加剧是用药不合理导致,可能存在 2 个原因:一是吡虫啉等药剂的停用使得噻虫嗪的使用次数增加;二是随着噻虫嗪防效下降导致用药量增加,加大了选择压力。
  
    
作者单位:
原文出处:邢玉平,姚琴,朱兆香,郭树林,胡广斌,陈孝仁. 稻飞虱对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及其治理策略[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7,(03):1-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植物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