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飞虱属于体形较小的害虫,属于同翅目飞虱科,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上虫态,在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镇水稻上发生为害的稻飞虱主要有白背飞虱、褐飞虱、灰飞虱3种,前2种为迁飞性害虫,后1种是本地越冬害虫,常年发生以前2种较重。
1 为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1.1 为害症状
稻飞虱为刺吸式口器,成虫、若虫常群集刺吸稻茎汁液,使稻叶乾枯、生长低矮、稻穗干瘦、倒伏,有的被害稻田,先在田中间出现“黄塘”,称为“火旋”.害虫以产卵管刺破稻株组织产卵于内,导致组织坏死变褐,也使稻株枯黄、倒伏。使水稻没有收成或收成少。
1.2 生活习性
稻飞虱成虫有趋光性、趋绿性、群集性,产卵都能刺伤水稻叶鞘、茎杆、叶脉等组织,将卵产于其中,产卵往往随植株老嫩转移,另外稻飞虱还好湿趋荫性,成若虫活动取食常在水稻植株下部,稻田中部、活动范围比较稳定。只有灰飞虱以大龄若虫和少量成虫在绿肥田、小麦田及禾本科杂草上越冬,白背飞虱和褐飞迁飞到南方越冬,第2年5-6月迁回本地为害,稻飞虱的繁殖力强,在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繁殖倍数更高,虫口数量增加,吸取稻汁量大,容易造成暴发性和毁灭性的灾害。
1.3 发生规律
据田间调查,稻飞虱在长寿湖镇初见时间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之间,我们采取100 hm2为1个调查单位,定田块,每点调查5个小点,采取“Z”字型进行定期拍查,综合其平均数,计算出百窝虫量。经过10年的田间调查掌握了稻飞虱的发生规律(如表1)。【1】
从表1可知,从5月20日定点、定时开始调查到7月10日之间,稻飞虱逐渐增加,到达水稻孕穗后期(7月10日左右),稻飞虱成倍增加,7月10日是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最好时间,有利于提高水稻抽穗扬花获得高产。
2 主导因子
造成水稻稻飞虱流行、增加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有风、温湿度、栽培管理因子及相互作用的结果。
2.1 风
白背飞虱、褐飞虱是迁飞性害虫,在本地不越冬,它借助于风力,从海南、云南迁移到本地,生活在水稻上取食和繁殖,增加虫口数,群集生长,在5-6月吹风次数多迁入量就越大。
2.2 温湿度双重作用==冬季气温高,早春少雨干旱有利于灰飞虱越冬,虫口数量增加; 迁飞性的白背飞虱、褐飞虱迁入后,如当地降水次数多、气温回升快就有利于稻飞虱生存。温度在15~30 ℃范围内,湿度在80%~90%范围内有利于飞虱的生长繁殖,增加虫口量。
2.3 偏施氮肥
水稻偏施氮肥,造成水稻生长嫩绿、汁液多,并且秧苗好封行早,密度大湿度高,有利于飞虱群集茎秆处生存取食,繁殖后代。
2.4 栽培因子
在水稻栽插上有的农民不按行窝距乱栽,过度密植导致植株徒长,茎杆纤弱,根系发育不良,造成本田通风、透光性能差,湿度增加,有利于稻飞虱生活的温湿条件,群集严重。
3 合理防治稻飞虱
针对上述因素,应运用气象学、植物学、肥料学、栽培学、病虫害学、药物学等一系列科学原理,采取新的科学措施,搞好稻飞虱的综合防除,全方位提高防治效果,这是多年来行之有效的措施。采取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3.1 农业防治
综合应用农业技术措施对稻飞虱进行防控制作用,主要是恶化稻飞虱生存的环境,不利于种群的生存与发展,通过压低稻飞虱基数,通过影响害虫的繁殖率,控制其种群数量。通过影响作物生长势减轻作物受害程度,农业综合防治是最经济、最安全的,做到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3.1.1 消灭越冬虫源灰飞虱是本地越冬虫,在冬季结合积肥,清除田间或四周杂草,采取深埋或火烧来破坏其依附的生态条件,消灭越冬场所,有利于压低越冬虫源。
3.1.2 选用抗虫品种在品种选择上,选择生育期适当早、种植抗虫或耐虫的高产水稻良种,如Ⅱ优416、宜香稻9303等。使稻飞虱在第1关受阻,取食困难,降其营养。
3.1.3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能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提高抗虫能力,减轻虫害损失程度。应及时合理施肥,注重氮、磷、钾肥的合理配合,增强植株健壮,减轻害虫为害,避免偏施氮肥的现象。
3.1.4 合理密植作物合理密植能充分发挥单株与群体作用,保证单株有适当的营养面积,通风透光好,水稻生长发育健壮,封行迟,提高水稻对稻飞虱的耐害性,促进增产。
3.1.5 加强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可以减轻或防止稻飞虱的发生,适当稀播种,促进作物壮苗快发,适时中耕、清除田间杂草,适时间苗、定苗,培育壮秧,恶化稻飞虱的生存环境。
3.1.6 利用黑光灯诱杀稻飞虱稻飞虱有趋光性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黑光灯下放1个药盆引诱稻飞虱扑灯,将其杀死。
3.2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一种高效的方法,杀虫速度快、击倒率高,使用后效果立竿见影,短期内就能减轻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这种方法使用简便、投资少、简单易操作、成本较低。(1)搞好预测预报工作,因为稻飞虱主要是迁飞性害虫,时时监控其发生趋势,根据防治指标,在7月10日时当白背飞虱百窝虫量达到1800~2000头、褐飞虱达到1000头左右进行施药防治,采取治上压下,狠治大发生前一代,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一般掌握在若虫孵化高峰期至2、3龄若虫盛发期用药,效果更好。(2)在选药上,要选择高效、对路、低毒、低残留的农药。(3)时时注意施药时间,一般应掌握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太阳落土以前进行施药效果为佳。(4)在药物种类的选择上,前期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1.5~2.0 kg/667 m2或者用2%叶蝉散粉剂2.5 kg/667 m2参土撒施,在齐穗期前667m2用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25 g或吡虫啉30 g或扑虱灵100 g等药物效果好,药效可达15~25 d,有利于防治稻飞虱,大大压低虫数,降低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促进水稻高产。
4 小结
综上所述,水稻稻飞虱有白背飞虱、褐飞虱、灰飞虱3种,前2种为迁飞性害虫,最后1种是本地越冬性害虫,它们的生长流行主要与气象因子、温湿度因子、栽培管理因子及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我们运用科学原理,在品种选择,培肥、合理密植、田间管理上采取一系列科学措施,搞好农业综合防治和化学药物防治,压低稻飞虱虫量,提高防治效果,把稻飞虱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使水稻生产向着更加安全、高效、健康方向发展。
0、引言玉米作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来源,同时也是全球总产量最高的经济粮食作物.而玉米丝黑穗病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病害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全球各地玉米的产量,同时也是制约我国玉米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病害之一.玉米丝黑穗...
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可寄生15目149科的700多种昆虫和蜱螨类,并且有重复感染和扩散作用,是当前世界上防治害虫应用较广的一种虫生真菌[1]。广东省在20世纪50年代开展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Dendrolimus)研究,70年代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应...
楠木渡镇位于贵州省开阳县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丘陵山区,镇内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开阳县乃至贵州省的优质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发展油菜生产对促进楠木渡镇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栽培管理等水平不...
随着城市园林管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园绿地在引进新品种植物的同时,不同程度的引进外来物种危害美国白蛾,对园林植物景观造成严重影响,对生态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园绿地防治美国白蛾的效果,对美国白蛾在石家庄地区的生物学特征以及...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水平和质量将直接影响着林业病虫防治工作的质量。而气象因素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特大雨雪冰冻天气下,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影响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会对在地表或是树表外有害生物的生存造成不利的影响;二是对一些...
合江地处四川南部边缘,位于四川、贵州、重庆三省交界,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是全国年产5亿kg粮食大县之一,粮作以水稻为主,常年种植面积3.2万hm2.境内稻飞虱不能越冬,水稻孕穗、灌浆时候,黔南、桂北及以南方稻区稻飞虱迁入境内[1],虫量大、受害...
桃是我国重要的落叶果树,截止2007年,栽培面积已达71.28万hm2,总产量803.2万t,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①,在我国果树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癌病主要危害桃树的主根、侧根及主干基部,被侵染部位细胞恶性分裂而形成肿瘤,导致输导组织紊乱,养分水分运...
火龙果,又名红龙果,是仙人掌科量天尺属的多年生攀援性肉质植物,目前品种有白心果、红心果、黄心果。其中,红心火龙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有内外一致的喜气红色,近年来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火龙果定植后寿命可达50年以上,盛果期每667m2产量达300~5...
在徽县核桃经济林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自2006年以来多次出现了有害生物危害成灾的情况.20092013年,我们利用野外考察和专业实习的机会,系统调查了核桃树林的有害生物,重点研究了银杏大蚕蛾(DictyoplocajaponicaMoore)的发生规律,旨在为该地区核桃树林有害生...
绿僵菌(Metarhiziumspp.)是一类重要的昆虫致病真菌,被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防治。土壤是绿僵菌宿存的重要场所,是绿僵菌资源的主要来源渠道,但因土壤中的大量非目标真菌,如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黑曲霉(A.niger)、毛霉(Mucorracemo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