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植物保护论文 >

稻飞虱对吡虫啉、烯啶虫胺、噻虫嗪及呋虫胺的抗性研究(2)

来源:大麦与谷类科学 作者:邢玉平,姚琴,朱兆香,
发布于:2017-06-29 共4739字
  迄今为止,未见褐飞虱对烯啶虫胺出现显着抗性的报道。2015 年张帅首次报道褐飞虱对烯啶虫胺出现低水平抗性(表 2)[11]20 代和 30 代抗性筛选后发现 RR 分别为 1.31、1.98 和 31.70,第 30 代达到中等水平抗性[14].上述结果表明褐飞虱对烯啶虫胺近期有极大的可能出现抗性,应密切关注其抗性变化,合理用药,避免烯啶虫胺出现急剧抗性的现象。呋虫胺在 2015 年首次被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列入监测对象,呈现中等水平的抗性(表2)[8-11].先前研究显示褐飞虱对呋虫胺敏感[13,15],故呋虫胺抗性是新近出现的,应该停止或者限制呋虫胺的使用次数以延缓褐飞虱对其抗性。
  
  1.2 白背飞虱及灰飞虱的抗性。
  
  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性鲜有报道。王彦华等研究了白背飞虱对 5 类 16 种药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噻虫嗪、吡虫啉、烯啶虫胺对白背飞虱具有较高的室内毒力,可交替轮换用药防治白背飞虱[12].何月平等分别测定了2008年与2010年杭州地区白背飞虱种群对于吡虫啉和烯啶虫胺的敏感性,发现没有显着差异[16].农技推广中心数据显示 2010-2015 年间白背飞虱对吡虫啉和噻虫嗪均处于敏感状,敏感性未出现变化(表 2)[8-11].熊战之等报道苏北地区对吡虫啉处于低水平抗性、敏感性下降、敏感的白背飞虱分别占 50%、20%和 30%;所监测白背飞虱种群对噻虫嗪和烯啶虫胺敏感[17].李淑勇用吡虫啉对白背飞虱筛选了 18 代,抗性上升倍数为 1.82 倍,白背飞虱对吡虫啉有一定的抗性风险[18].综上所述白背飞虱尚未对新烟碱类杀虫剂产生严重抗性,应密切监测白背飞虱对吡虫啉的敏感性变化,合理用药预防抗性。
  
  何月平等调查发现相对 2007 年,2011 年长兴地区灰飞虱对噻虫嗪和吡虫啉的敏感性分别降低了 1.6和 2.3 倍,而对烯啶虫胺的敏感性没有明显变化[16].王彦华等报道灰飞虱对吡虫啉产生中等水平至高水平抗性(RR 为 26~108),对噻虫嗪敏感[19].张帅等报道灰飞虱对噻虫嗪和烯啶虫胺均处于敏感状态(表 2)[8-11].综上所述,灰飞虱对吡虫啉存在一定抗性风险,而对噻虫嗪和烯啶虫胺敏感。
  
  2 稻飞虱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交互抗性。
  
  昆虫对杀虫剂抗性的产生有 2 个途径,除了上述的药剂直接作用于昆虫种群产生抗性外,第 2 种途径是与其他使用过的药剂产生交互抗性[14].杀虫剂交互抗性是由于害虫对杀虫剂具有相同的抗性机制引起的。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作用方式独特,对以前使用的如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等杀虫剂很少或无交互抗性[2].关于稻飞虱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交互抗性研究很少。王彦华等采用稻茎浸渍法对一个室内褐飞虱种群进行了连续 23 代筛选,发现该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由 200.1 倍上升为 1 298.5 倍,抗性上升 5.5 倍;而对呋虫胺、噻虫嗪和烯啶虫胺的抗性分别上升 0.4、0.1 和 0.1 倍,没有明显的交互抗性[20-21].无交互抗性的药剂轮换使用能够延缓害虫对药剂的抗性,因此,深入研究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3 稻飞虱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性治理策略。
  
  3.1 因地制宜合理用药。
  
  长期不合理用药使害虫处于持续选择压力是引发抗性的根本原因[21].抗性治理关键在于防范于未然,控制用药次数和剂量,使用不同抗性机制的药剂进行轮换用药,减轻飞虱群体产生抗性的选择压力,即要保留一部分敏感性个体,控制抗性个体的发展。各稻区加强稻飞虱抗性检测、监测和抗性风险评估,包括稻飞虱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及抗性发展情况。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稻飞虱抗性存在较大差异,应结合监测结果因地制宜调整用药方针。
  
  3.2 合理复配延缓抗性。
  
  前人对新烟碱类杀虫剂与不同类型药剂的复配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凌炎等报道烯啶虫胺与醚菊酯按 1︰12 和 1︰27 比例复配后对褐飞虱 3 龄若虫的增效作用显着,共毒系数分别为 249.89 和 138.15(共毒系数。李燕芳等利用烯啶虫胺对广州市钟落潭田间褐飞虱种群(RR 为 1.06)连续进行 10 代、>120 为具有增效作用、共毒系数>200 为增效作用显着)[22].王昱莎等将烯啶虫胺与噻嗪酮(30︰70)、烯啶虫胺与速灭威(5︰95)复配后对褐飞虱 3 龄若虫的毒力进行测定,共毒系数分别达到 246 与 214,增效作用明显[23].倪珏萍等将呋虫胺与烯啶虫胺分别按 1︰1、2︰1、3︰1、4︰1 和 5︰1 进行配比,对褐飞虱 3龄若虫共毒系数分别为 287、133、363、267 和 309,均具有增效作用[24].李淑勇测定吡虫啉与有机磷类毒死蜱(混合比例 5︰1)、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噻嗪酮(混合比例分别为 1︰5、1︰3),以及烯啶虫胺与噻嗪酮(混合比例分别为 1︰1、3︰1)在不同配比下对白背飞虱 3 龄若虫的毒力,共毒系数为 126.1、306.8、167.8、138.0 和 127.7,增效作用显着[25].上述数据表明新烟碱类杀虫剂与其他类型的农药进行复配能够有效增强防治效果,减少用药剂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能够延缓抗性出现。
  
  表面活性剂能够提高农药活性成分的分散性、吸附性及渗透性,提高药效节约成本并延缓抗性[23].王昱莎等报道助剂有机硅与氮酮能够显着提高烯啶虫胺的药效,增效比分别为 2.85 与 2.79(增效比>1,有增效作用),增效作用显着[23].综上所述,将新烟碱类杀虫剂进行复配或者与其他类型药剂进行复配以及加入增效剂对于延缓其抗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顾林玲。5 种防治稻飞虱药剂的发展研究[J]. 现代农药,2014,13(3):5-10.  
  [2] 唐振华,陶黎明,李 忠。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治理策略[J]. 农药学学报,2006,8(3):195-202.  
  [3] 韩晓莉,潘文亮,高占林,等。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药性研究进展[J]. 华北农学报,2007,22(增刊):28-32.  
  [4] 左伯军,李 磊,石隆平。新烟碱类杀虫剂发展历程浅说[J]. 农药研究,2011,4:23-28.  
  [5] 须志平。新烟碱类杀虫剂在作物保护方面的应用[J]. 世界农药,2009,31(1):18-21.  
  [6] 刘泽文,董 钊,王荫长,等。安庆地区褐飞虱、白背飞虱抗药性监测[J]. 安徽农业科学,2002,30(4):488-489.  
作者单位:
原文出处:邢玉平,姚琴,朱兆香,郭树林,胡广斌,陈孝仁. 稻飞虱对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及其治理策略[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7,(03):1-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植物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