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植物保护论文 >

分析新形势下植物保护的思路及建议

来源:云南农业科技 作者:李克华
发布于:2018-08-20 共1514字
  摘要: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 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提出了新的要求, 植物保护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文章简要分析了新形势下植物保护的思路及建议, 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 农业; 植物; 保护;

植物保护
  
  在农作物栽培的历史进程中, 农药的生产与使用, 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自20世纪60年代在生产中用有机氯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以来, 到现在用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 农药的使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农业的增收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农药的使用也给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 过度使用农药, 使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过高,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植保工作者及消费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如何在新形势下合理使用农药对植保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生态农业对植物保护的新要求

  
  现代农业要求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之路。农作物生长始终伴随着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需要植保工作者按照“绿色植保”理念开展防治工作, 推广现代的植物保护新技术, 全力引导农户实施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技术, 在生产实际中最大限度的运用天敌、杀虫灯、粘虫板、生物农药, 相对的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有效保障农业生产的生态发展, 确保食品安全。
  
  2、生态农业植保思路及方法
  
  2.1 提高生产者思想认识
  
  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民, 植保工作者已担负着提高农民安全环保意识的重任, 在生产过程中, 植保工作者通过身体力行地示范操作, 针对不同作物的特征及不同的生长时期, 举办系统培训, 灌输生态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从农作物播种到采收全生育期进行示范, 技术讲解与科学指导, 循序渐进的将食品安全意识及生产技术交给农民, 让农民接受新知识, 助推农民种植观念的转变, 促成其在生产过程中行为的转变, 最终实现生态、环保的新技术融于生产之中。
  
  2.2 以准确测报为基础开展防控
  
  作物栽培离不开病虫害的监控与防控, 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控, 应该遵循“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原则, 加强测报来指导精确防治, 用科学的手段, 宏观与微观的调查相结合, 进行科学分析, 准确把握防治的时间和界定防控范围, 经济有效地把病虫害防控在最佳时期和最适范围, 科学减少防治次数和药物用量, 打破现行的“程序化 (现阶段在蔬菜上出现了一种现象, 从种植后无论有无病虫发生, 都定时的进行药物的施用, 导致农药的过量使用) ”防治的格局。严格遵循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施药, 让农作物在采收前得以最大限度的降解, 保证食品的安全。
  
  2.3 药剂选择
  
  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危害性已经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识与关注, 要结合实际把一些在实践工作中示范并收到良好效果的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和生物农药推荐给农户, 并利用政策与必要的经济手段来助推这些产品的推广应用, 确保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
  
  2.4 建立“绿色植保”理念, 推行综合防治手段
  
  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施用量的增加, 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农产品的安全隐患, 植保工作者要全面树立“绿色植保”的核心理念, 把杀虫灯、粘虫板、性诱剂、寄生蜂等物理及生物防治技术用于生产中, 研究并推广天敌的养殖和放养, 做好以天敌作为农作物防控重要内容的工作, 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防病来创造生态平衡的生产环境, 运用生物相克相生的机理来推动农作物生产, 推进天然的、安全的绿色食品生产进程。
  
  3、小结
  
  植物保护工作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 做好病虫害发生测报, 有效的指导精确防治, 运用物理防治技术, 天敌防治技术来最大限度的修复生态, 全力推广生物农药来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总之, 植保新技术的推广能有效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 减少农药对大气、水、土壤的污染, 促进生态平衡, 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 更是实现生态农业的发展措施。
作者单位:
原文出处:李克华.发展生态农业增强植物保护[J].云南农业科技,2018(S1):2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植物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