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植物保护论文 >

防治甜菜苗期立枯病较好的杀菌剂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5-01-29 共1509字
论文摘要

  甜菜立枯病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甜菜苗期病害总称,症状因病原种类不同而异。 幼苗受害,先在幼根和近表土子叶下轴产生水渍状病斑,病斑逐渐变深褐色,并可上下蔓延,接着患病部位产生缢缩症状,严重时整个幼根变黑腐烂,幼苗枯死。 一般发病率达 20%~30%,造成缺苗断垄。 本试验通过室内发芽试验初步筛选出防治甜菜苗期立枯病较好的杀菌剂,为研制甜菜种衣剂活性成分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杀菌剂:福美双、多菌灵、萎锈灵、恶霉灵、苯醚甲环唑、五氯硝基苯、甲基托布津、百菌清、咯菌腈、立枯磷。 供试甜菜种子:GX6206。

  1.2试验方法

  1.2.1 不同杀菌剂梯度筛选试验 以预试验为基础,设定供试杀菌剂在甜菜种衣剂中的浓度梯度(表 1)。 根据供试杀菌剂在甜菜种衣剂上的使用量, 以相应的浓度梯度配制甜菜种衣剂, 将配制好的种衣剂按 1∶5 包衣。 包衣后采用纸间发芽,每盒 100 粒,加水 40mL,4 次重复,放入光照培养箱,温度 28℃,7d 后统计发芽率。

  1.2.2 不同杀菌剂间的防效筛选试验 根据梯度筛选试验结果,以不包衣的种子为对照 (CK),按不同杀菌剂在甜菜种衣剂上的有效使用量, 配制相应浓度的甜菜种衣剂, 再进行不同甜菜种衣剂之间的防效筛选试验。同样采用纸间发芽,每盒 100 粒,加水 40mL,4 次重复,放入光照培养箱,温度 28℃。5d 调查发芽势,7d 调查发芽率,然后从光照培养箱取出每盒加水 30mL 放在室内常温下生长,在 17d、23d、26d 时调查健康苗数。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杀菌剂梯度筛选试验结果

  通过梯度试验发芽率测定(表 2),得出不同的杀菌剂在甜菜种衣剂中最适宜的有效成分含量为:福美双、多菌灵、萎锈灵、苯醚甲环唑、甲基托布津 0.3%,五氯硝基苯、百菌清、咯菌腈、立枯磷 0.5%,恶霉灵 0.6%。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2.2不同杀菌剂间的防效筛选试验结果

  从表 3 可以看出:发芽势(5d)最高的是 0.5%立枯磷为 95.0%, 其次是 0.3%甲基托布津为 94.0%,0.6%恶霉灵为 93.5%。 发芽率(7d)最高的是 CK 和 0.3%苯醚甲环唑为96.0%,其次是 0.3%萎锈灵和咯菌腈为 95.5%。 健康苗数:

  第 17d 健康苗最多的是 0.3%苯醚甲环唑为 93.5%, 其次0.3%萎锈灵为 87.5%,0.5%咯菌腈为 87.0%; 第 23d 健康苗最多的是 0.3%苯醚甲环唑为 82.5%, 其次 0.3%萎锈灵为 73.5%,0.5%五氯硝基苯为 71.0%;第 26d 健康苗最多的是 0.3%苯醚甲环唑为 81.5%,其次 0.3%萎锈灵为 70.5%,0.5%五氯硝基苯为 66.5%。
  

论文摘要

  3小结

  本试验表明,0.3%苯醚甲环唑发芽率最高,生长势强,第 17d、23d、26d 随着苗期立枯病的发生,0.3%苯醚甲环唑健康苗最多,排名第一,其次是 0.3%萎锈灵,排名第二。 特别是到第 26d 时 0.3%苯醚甲环唑健康苗仍达 81.5%,0.3%萎锈灵健康苗仍达 70.5%,远高于其它处理。T 测验表明苯醚甲环唑与萎锈灵外的其它处理差异显着,萎锈灵与所有处理差异不显着,说明苯醚甲环唑对甜菜苗期立枯病有较好的防效。

  本试验主要是根据不同的杀菌剂对种子表面带菌的影响从发芽率方面进行观察。目前,针对甜菜立枯病的防治研究较多,但是在甜菜种衣剂上的研究却较少,通过本试验筛选出了对甜菜苗期立枯病较好的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及其在甜菜种衣剂中的最佳用量,以苯醚甲环唑为主要杀菌剂的甜菜种衣剂对立枯病的防效,还需田间筛选等试验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焦怀德.土菌消防治甜菜立枯病[J].农药科学与管理,1989(2):40-42.
  [2]于学池,关绪东.甜菜立枯病对甜菜生产的危害及其药剂防治指标的初步研究[J].中国甜菜糖业,1991(6):17-19.
  [3]咸洪泉,刘杰贤,刘建华,等.甜菜立枯病药剂防治研究[J].中国糖料,2000(2):18-21.
  [4]乔志文,柏章才.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防治甜菜立枯病药效的评价[J].植物保护,2009(5):158-161.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植物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