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妇科论文 >

产科临床应用中成药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来源:中医药管理杂志 作者:郑星星,林春阳,王小慧
发布于:2021-03-01 共4117字

  摘    要:  随着国家对于中医药的重视,中成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在临床上的使用也日益增多。为此,进一步深入分析中成药在产科临床应用中的实际状况及应对策略,旨在为中成药在产科中的合理使用提供数据支撑。产科中常用的中成药主要包括:活血化瘀类、补血类、通乳回乳类等。临床上常出现中成药用药不规范的行为,主要包括:没有遵循辨证用药的原则、不合理用药、不规范处方。可从提高医师辨证施治的能力、严格遵循说明书,规范中成药使用、产妇用药应遵照个体化和差异化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中成药在产科临床的使用。

  关键词: 中成药; 产科; 不规范用药; 策略分析; 益母草;

  中成药是基于祖国医学理论基础,根据特定的组方,将中草药等原材料,经过特殊的加工炮制技术和工艺,制作而成[1]。中成药的范围包括广义和狭义,广义上,中成药包括所有经过一定工艺加工而成的中药及其制品,而狭义上,则主要是针对于医学应用范围,包括各种能够直接使用的中药药品[1]。中成药的剂型多种多样,常见的剂型包括注射液、口服液、糖浆、药膏、片剂、胶囊、蜜丸等。这些药物的性状虽然各异,但是均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中成药的功效。与传统的中药相比,中成药免去使用者煎煮、炮制等制作步骤,具有便携性、易储备/保存、方便服用等特点[2]。此外,中成药在制作的过程中,往往对药物进行调味,去掉中药本身带有的苦涩等味道,更容易被患者接受。然而,中成药也具有一定的缺陷性。中成药是按照固定组分和剂量进行制作的,在使用时则难以针对患者个体体质和疾病特点而做出相应的调整[3]。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成药的使用。目前文献对于中成药在产科中的应用探讨还不够深入,实际应用的分析也存在不足,为此,本研究进一步深入分析中成药在产科临床应用中的实际状况及应对策略。
 

产科临床应用中成药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1 、中成药在产科临床应用的状况

  产科中以诊治产妇分娩为主,其他疾病相对较少。分娩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胎儿的娩出及胎盘及其附属物的剥离等,均会对产妇造成一定的伤害。产科中常用的中成药主要包括:活血化瘀类、补血类、通乳回乳类等。

  1.1、 活血化瘀类

  产妇分娩后伴有腹痛、血晕、恶露不尽等多半是血瘀引起的,为缓解这些症状需要活血化瘀等辨证治疗,而益母草对于治疗这些症状的效果最好。临床上,以益母草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中成药包括:益母草颗粒、益母草胶囊、产复康颗粒剂、八珍益母草胶囊等[4]。益母草能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促进纤维溶解、收缩子宫平滑肌等,发挥活血化瘀功效,改善微循环,从而能够促进产妇产后恢复[1]。

  1.2、 补血类

  女性贫血的发生率高于男性,而分娩过程中会伴有一定程度的出血量,如果出血过度,则不利产妇的恢复,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产妇生命,如产后血崩等。部分产妇会因为分娩过程中失血过多而影响正常的哺乳等,失血达到一定量时需要输血治疗,若尚不严重,则可以通过药物和膳食等纠正。产后常用的补血类中成药包括芪胶升白胶囊、归芍丸、当归丸等。这样药物的主要组分为当归、黄芪、阿胶等[4,5]。当归中含有当归多糖,能促进机体造血,其也含有挥发油和阿魏酸,这些物质能够双向调节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促进产后止血[4]。

  1.3 、通乳回乳类

  虽然配方乳粉能够代替一部分母乳喂养,但是,由于母乳更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因此,母乳喂养仍受推崇。如何促进乳汁的分泌是产妇产后需要面临的问题,而临床上常出现产妇断乳、乳房胀痛与乳溢症等,则需要进行诊治。除了物理消毒、按摩等手法,中成药也常用于治疗产后通乳相关症状。常见的中成药包括:生乳汁等。生乳汁由当归、地黄等药物加工而成,具有滋阴通乳的功效[3,4,5,6]。此外,回乳类药物也常用于临床上,可用于不想或不能母乳喂养的产妇,如麦芽等能够通过麦角毒抑制催乳素的分泌而发挥回乳的功效[4],同时也能治疗因为乳汁淤积等导致的乳溢症。

  2 、中成药在产科临床应用的问题

  中成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而现有的医疗机构中,医学专业为背景的医护人员占主要构成部分。虽然高等院校中的课程设置中包含了基础中医理论等相关课程,但是,要达到合理、规范用药的标准,还需要不断的继续教育学习。而不少人员将主要的时间都用在专研自己本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疏于对中医药等学科的进一步学习[4]。本研究抽取了我院产科2019年1月1日~2020年3月30日,302张中成药处方,出现中成药用药不规范的行为,主要包括:没有遵循辨证用药的原则、不合理用药、不规范处方。见表1。

  表1 我院产科302张中成药处方用药不规范情况[例(%)]
表1 我院产科302张中成药处方用药不规范情况[例(%)]

  2.1 、没有遵循辨证用药的原则

  中成药是基于特定的中药处方研制而成,其有严格的适应证,相同的证候,不同的病因、体质等使用的药物会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临床医师需要遵循中医的辨证用药原则开出中成药处方。部分医师由于缺乏对于中医证候的鉴别诊断,则容易开出错误的处方,如热者反而用温补的中成药、虚症用了泻火的药物,这会加重患者的病情[6]。对于产科相关疾病,如产后出血量过多,大多数患者伴有血瘀、血虚、气虚等证候,需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给药,一般禁用凉血类药物,一旦用错药物,则可能会加重患者出血量[7]。

  2.2 、不合理用药

  妊娠期妇女为了促进胎儿的生长和发育,其自身的免疫功能会受到一定的抑制,这时使用的中成药药性应该较温和,谨慎使用药性猛烈的中成药。有研究指出,部分妇女在妊娠期使用了药性较猛烈的中成药,可能会加大妊娠期或产后出血的风险,而严重者,则可能危及母婴的生命[4]。产科患者不合理用药还表现在产后过早使用寒性或者补益药物。产妇在分娩后初期,其身体机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自我调整,适当地使用促进其产褥期恢复的药物,如益母草颗粒等,有助于其机体正常功能的修复,而过早地使用寒性药物反而不利于产妇的身体康健[8]。此外,在给予中成药物治疗时,应该考虑药物对乳汁分泌的影响,部分产后使用了某些中成药,可能减少乳汁的分泌,进而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和发育[8]。

  2.3 、不规范处方

  随着医院信息化系统的构建,电子处方正逐步替代纸质处方,而由于电子系统的逻辑校验等功能的日益强大,处方的规范化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然而,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重复用药。中成药中组方的原材料较多,多种中成药的联合使用时,可能会存在重复用药。一张处方中,如果中成药的某些中药当量超过药典规定用量,则可能会增加患者毒副作用的发生风险,而孕产妇的身体机能特殊,尤其需要谨慎。(2)配伍禁忌。中成药配伍得当能够提供药物的治疗效果,如产后出血,伴有气血不足时,可用益母草胶囊联合当归丸或归脾丸等,能够提高临床止血的效果,而配伍存在禁忌时,则会导致身体机能失调,不利于促进健康[1,2]。其他禁忌包括证候禁忌、饮食禁忌在临床处方中常常没有被考虑和告知。(3)用药剂型和用药剂量不当。随着近年来中成药的使用量逐渐增加,临床上对于剂量的规定没有特别严格,部分医师为了缩短患者的病程,而加大中成药的用量,这可能会加大毒副作用。同一张处方,可能会有不同剂型的中成药,如颗粒、口服液等,要根据不同的症候和患者特征进行甄别和开具处方[9]。

  3 、中成药在产科临床应用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成药在产科临床中的规范使用,本研究提出以下应对策略和措施如下。

  3.1 、提高医师辨证施治的能力

  中成药的规范和合理使用应该具备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医师必须通过中医的辨证理论对就诊的患者进行证候的判别,才能挑选出合理的药物进行治疗,因此,辨证是采用中成药进行治疗的先决条件[1]。妇产科医师应该在继续教育中加强对中医药理论基础的学习,不断地提升自我辨证施治的能力,完善中医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医院和科室应就使用量大的中成药进行总结、归纳、分析,提供正确使用中成药的范本。

  3.2 、严格遵循说明书,规范中成药使用

  临床医师在使用中成药时应该严格按照中成药的要求,如禁忌症、配伍、用法和剂量等。由于妇产科的中成药更新换代较快,医院应定期组织医师对新药进行学习。在不少的说明书中,并未提示药物的副反应、配伍反应等,制药厂家则应进一步规范中成药说明书,加大对中成药各项指标的研究,完善中成药的药物评价体系。

  3.3 、提高护理人员中成药用药校对和监督的能力

  积极引导护理人员提高对产科中成药的认知水平,定期系统对其进行知识更新,促进其中医药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形成,有利于在用药前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护理人员为核心人员,组建中成药用药监督小组,定期抽查中成药在产科的合理使用情况,并提出整改措施,进一步促进中成药在产科的合理使用。

  3.4、 产妇用药应遵照个体化和差异化

  病情和体质的差异化,会导致用药的差异化。近年来剖宫产的发生率在不断攀升,这也改变了产科的产妇不同构成情况。在近阴道顺产的产妇中,由于其恢复相对较快,可根据个体差异,给予补益类中成药,如补血益母草颗粒等。而对于胎膜早破,分娩不满妊娠周期的产妇,其乳汁的分泌功能可能未完善,应尽早给予催乳治疗,如催乳颗粒等[3]。对于剖宫产产妇,其手术切口位于腹部,而子宫出血的风险也比顺产分娩的产妇高,可给予产妇安颗粒、补血益母颗粒等中成药,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5]。

  参考文献

  [1]王迪,成秀梅,方惠敏,等.中医药治疗妇科寒凝血瘀证的研究概况与进展[J].河北中医药学报,2020,35(1):60-64.
  [2]郭爱洁,底雪梅,朱雅芸,等.某妇产科医院6 000张中成药处方分析[J].中成药,2019,41(12):3082-3085.
  [3]黄平.中成药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现状分析[J].科技视界,2019(30):209-214.
  [4]乌日娜.中成药在妇产科临床应用中的实际状况及其应对应对策略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9):169.
  [5]刘丽璇,苏锡群.中药联合微波理疗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8):131-132.
  [6]解娟,曾美玲,魏绍斌.中成药防治产后恶露不绝的辨证应用[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5,7(3):9-10.
  [7]朱海珍,金志凤.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成药联用处方点评与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4):89-90.
  [8]罗春花.妇产科临床常用中成药应用及部分中药药理作用初探[J].陕西中医,2012,33(3):362.
  [9]唐柳林,许良智,刘宏伟,等.中成药坤泰与倍美力对绝经早期妇女绝经后症状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1(2):366-369.

作者单位: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原文出处:郑星星,林春阳,王小慧,陈思思.中成药在产科临床应用中的实际状况与应对策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02):147-14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中医妇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