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各级医院医疗水平与医疗设备的迅猛发展,手术临床中的应用程度越来越高,妇产科手术的比例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妇产科患者通常在手术后由于受到脏器损伤、牵拉等刺激,加之腹部残留气体热量散发,麻醉导致肠功能减弱等[1],都会造成患者术后腹胀、排气或排便功能障碍,对患者的术后恢复造成消极影响.常规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中的效果始终不够理想,本文中将以 2011 年 3 月-2013 年 4 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行手术后腹胀的患者 93 例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观察传统中医疗法在妇产科患者术后腹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1 年3 月-2013年 4 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行手术后腹胀的患者 93 例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2 例)与观察组(51 例).对照组中,年龄 21~49岁,平均(31.54±7.25)岁;其中剖宫产 22 例、子宫全切术15 例、异位妊娠 3 例、子宫附件囊肿切除术 2 例;临床表现主要有:恶心、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观察组中,年龄 22~53岁,平均(32.64±6.38)岁;其中剖宫产 25 例、子宫全切术15 例、异位妊娠 5 例、子宫附件囊肿切除术 6 例;临床表现主要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方式、临床表现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通过对患者的腹胀原因进行分析,给予相应的饮食干预、针灸、按摩、热敷以及心理干预等[2]中医疗法治疗.
1.2.1 腹胀原因
①饮食原因:妇产科患者术前禁食与禁水时间相对较短,肠道蠕动活动减弱,致使肠道中聚集大量食物腐败产生的废气,而且患者多在术前大量摄入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增加胃容量,以上原因都会引起患者胃内积气.
②创伤原因:妇产科手术多为开腹手术,手术中肠管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较长,容易造成胃肠蠕动放缓甚至肠管麻痹,另外麻醉药物也会抑制胃肠副交感神经的反应[3],从而引起腹胀.
③药物原因:妇产科患者术后经常由于创口疼痛出现呻吟、哭泣等情况,增加吞气量,而且术后卧床休息时间较长,频繁使用止痛药物[4],都会造成胃肠蠕动减缓,引发腹胀.
1.2.2 治疗方法
①饮食干预:一般术后 6~8h 内,麻醉药物的作用就会消失,患者的胃肠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就可以适当进食,通过咀嚼刺激胃肠蠕动.食物选择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米汤、面汤、蔬菜汤等,不要摄入豆制品、奶制品等高蛋白食物.另外,可以在食谱中增加萝卜,《本草纲目》[5]中记载萝卜具有"下大气"的功效,可以帮助患者通气,宽胸舒膈,健胃消食.本组患者每天饮用萝卜汤 150mL(萝卜丝加清水煮 15min,空腹口服).
②鼓励下床活动:术后注意卧床休息,待患者意识清醒后指导患者进行双腿伸展、屈膝及足背脚趾活动,每组 30min,4 组/d.每 2h 协助患者翻身一次,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术后 24h 视患者情况指导其进行下床活动,注意控制活动量应遵循由小到大,运动过程中注意保暖,避免着凉[6].
③腹部热敷:热敷可以促进患者胃肠蠕动,通畅血气、下行俯气,能够有效缓解腹胀情况.在热水袋内注入 50~60℃热水 500mL,用毛巾包裹后置于患者腹部,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
④足部热敷:足部热敷可以刺激足底肠道与肛门反射区,加强胃肠功能,促进排气.术后每天用 40~45℃热水泡脚,水量以完全没过足背为准,10min/次,2~3 次/d.
⑤穴位按摩与艾灸:对中脘穴行穴位按摩与艾灸,按压足三里、内关各 2min.当患者感觉酸、麻、胀后再轻按 5~10s.同时,用指腹反复揉压中脘穴 3min,60 次/min;艾灸采用温和悬灸法,将艾条一端点燃,左手食、中指分别置于中脘穴两侧,右手持艾条行温和炙,艾条距皮肤约6cm左右,持续20min.
⑥药敷:患者脐部药敷能够有效增加肠管张力,刺激胃肠道功能恢复,促进废气排出.将大黄、芒硝、陈皮、木香各 15g,研碎调成糊状,加热后敷于患者脐部,加快药物吸收.
⑦针灸:针灸具有调节胃气运化积滞,温通阴气的功效.可选穴位有:内关穴、足三里、手三里、三阴交等.患者在针灸过程中取仰卧位,穴位附近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进行针灸,待患者有酸胀感后留针 15~20min,拨针后按压穴位 1min.
3 结 果
观察组 51 例患者的平均肠鸣恢复时间为(16.42±9.34)h,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23.14±13.73)h;对照组 42 例患者的平均肠鸣恢复时间为(31.51±13.64)h,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43.32±17.25)h;观察组两组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4 讨 论
现阶段,随着传统中医理论与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应用程度的增加,患者和临床医师对中医治疗的依赖程度也随之增加.
广泛开展传统中医疗法为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促进传统中医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中医治疗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辨证对待,其已经成为我院临床治疗中重点推广的内容.
在本组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疗法干预,其平均肠鸣恢复时间为(16.42±9.34)h,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23.14±13.73)h;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临床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中医疗法通过腹胀原因进行判断,采取具有针对性治疗对策,能够有效缓解妇产科患者术后腹胀,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罗雪梅.莱菔子熨捷腹部治疗腹胀 36 例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3):377
[2] 陈小红 . 妇产科患者术后腹胀的中医治疗对策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2):90-91
[3]王俊杰,杨郁文,汪丽娟,等.中医护理操作临床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1020-1022
[4]石廷琪.中医技术在产科的应用[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5(5):10-12
[5]胡雪芹,臧文义,白晓峰,等.术后套餐预防腹部外科术后腹胀的临床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6):1531-1532
[6]霍雅丽,孙心宁,王伟,等.腹部术后病人下床活动时间对肛门排气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1,15(4):217
中医情志疗法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经验独特,疗效显著,通过医生有意识地激发、诱导患者某些积极的情绪体验,用以战胜或制止其他偏激消极的情绪活动,帮助机体恢复脏腑功能平衡与情志调和,从而缓解或治疗疾病,包含情志相胜、情志疏导、情场导引、情志陶冶...
膏方是中医药传统剂型之一,具有滋补强身、抗衰延年、治病纠偏的作用。膏方虽早在东汉时期的《金匮要略》中就有记载,但专事滋补则是从明代开始。宋氏妇科运用膏方的思想也起源于明代。明万历年间,宋林皋所撰的《宋氏妇科秘书》中,收录了有藉以起家之称...
产后身痛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关节酸困、疼痛、重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亦称产后关节痛或产后风等,中医将该病分为虚实两端。笔者在临床诊疗中发现,该病单纯虚证或实证患者极少,而以产后气血阴阳亏虚、外邪侵袭,证属虚体外感、本虚标实者...
原发性痛经系指月经期前或行经期间,集中在下腹部的痉挛性疼痛,多伴有全身不适(乏力、头痛头晕、腰腿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好发于年轻女性。排除盆腔器质性疾病,即可诊断为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
近年来,由于妇科疾病及产科异常分娩病例的增多,使临床上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机会大大增加.妇产科手术无疑成为解决这些临床疾病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但是手术以后不可避免地会给病人造成诸多并发症.主要包括手术创伤所引起的疼痛、腹胀,消化不良,排便不畅、肠粘连、...
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腹胀是临床常见问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手术治疗往往会因为麻醉、腹腔暴露、肌肉牵拉、大面积创伤等问题而使患者肠蠕动在术后12~24h完全消失。这种现象会随着机体功能改善而逐渐恢复,通常在术后48~72h肛门恢复排气,如果...
在妇产科和外科的下腹部手术后,腹胀是使病人感到非常不适的常见症状。多因肠管的暂时性麻痹而使过多气体积聚于肠腔,在肠蠕动未恢复正常时,气体不能从肛门排出所致。腹胀严重时,可使膈肌升高,影响呼吸功能,而腹壁紧张,切口张力大,影响愈合,且腹胀患者精神紧张...
卵巢早衰为妇科难治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及生育需求,中医多将其病机归结为肾精不足、阴阳失调,诊治常以补肾填精、调节肾中阴阳为法,灵活运用中药周期疗法及久服膏方等方法辨证用药,以达到恢复排卵、建立正常月经周期的目的。...
大黄、芒硝配伍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的三个承气汤,取其破积泻热之功,用治阳明热结腑实证。但大黄苦寒、芒硝咸寒,二者相配,寒性甚大,非体壮者与病急者不可轻尝,多用误用亦常致变证,故两药相配用于内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适用范围。现代医家...
更年期综合征是一种以女性绝经期间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征候群。在中医的角度中,可以视为绝经前后诸症。其主要的特征是患者容易冒汗失眠,心烦意燥,胸闷头晕等情况。给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和不便。由于更年期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女性绝经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