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中职卫校护理专业教育模式探析绪论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6-04-14 共306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卫校“3+2”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第一章】中职卫校护理专业教育模式探析绪论 
【第二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概念和理论 
【第三章】职校护理人才需求现状与培养模式 
【第四章】职业学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育方式研究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教育部在 2011 年 8 月制定了《关于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在该意见中重点强调,我国要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服务质量,肩负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和历史责任。为此,应加强职业教育这一薄弱环节建设,因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实习实训、考试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无法连接、重复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使得人才培养目标不到位,与我国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存在很大差距,从而导致职业教育在社会中认可度不高。教育规划纲要重点提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就是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而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支柱产业发展,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有效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必须要明确教育理念、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教育特色、提高教育水平。【1】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数量连年减少、质量下降,使得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护理专业作为中职教育专业之一,与其他专业面临同样的问题。首先,在高校专科与本科护理专业普遍扩招的挤压下,中高职护理专业在就业市场上学历不占优势,而且卫生学校“3+2”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社会需求不协调,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其次,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联合召开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新闻发布会称,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短缺明显,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健康保健的需要,医护比例严重失调,将加大护士的培养。按照卫生部要求,我国医疗卫生部门的医生和护士的比例是 1:2,重要科室医生和护士的比例应是1:4.而目前全国 1:0.61 的医护比例远远达不到卫生部的要求,与 1:2.7 的国际水平相差很大,与发达国家 1:8.5 的比例相差更远。按卫生部最低医护配置要求,我国护士的数量缺口近 300 万人。【2】

  第三,中等职业卫生学校现有的专业为农村医学专业、中医专业、护理专业、“3+2”高级护理专业,但根据国家相关规定 2015 年将彻底停止中专中医专业及农村医学专业的招生,这样一来中等职业卫生学校仅存护理专业、“3+2”高级护理专业,然而 2014 年上半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又明确规定“规范中高职贯通的招生办法,以艺术、体育、护理、学前教育以及技术含量高、培养周期长的专业为主,进一步优化招生专业结构”.由此“3+2”护理专业将会成为中职卫生学校的支柱专业。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且护理人才短缺的契机下,对目前的中等职业卫生学校“3+2”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应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更优秀的护理人才。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为“3+2”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分析了当前卫生学校“3+2”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3+2”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这些可以为“3+2”中高职一体化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因为人才培养属于相对稳定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所以学校和老师们是可以参考学习。

  2.有助于中职学校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首先,办学理念是中职学校的灵魂,也是创新中等职业教育的理性思考。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办学理念,并通过办学理念来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发展目标以及行为方式。就目前而言,基本是中职卫生类的学校才有护理专业,其他职业学校甚少开办护理专业,在护理人才紧缺的时刻,任何中职类学校都可以更新观念开设护理专业使学校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其次,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层次总体偏低,中等职业教育只有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相协调发展,并不断优化结构,才能走向共同发展之路。

  1.2.2 现实意义

  1.帮助中等职业学校走出困境并向社会输送更多的护理人才。

  首先,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面临招生难,问题在于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及技术水平不理想。其次,我国护士的数量远远不够,医护比例严重失调,学校可以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多元化技能水平及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帮助学校走出困境缓解现有护士的工作压力。再者,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 1 亿的国家,且正在以每年 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国面临的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视角,我们也应改革现有的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的“3+2”护理专业五年培养任务的模式,使其培养高质量的护理人才。

  2.为高职学校提供更多的生源,并进一步提升护理专业人才质量。

  新时代的护理人才,护理技能更加熟练,职业范围更广,可以从单纯的婴幼儿护理到全方位的育婴,可以从单纯对患者的疾病护理到对患者的营养保健照顾,可以陪同患者从医疗卫生部门走向家庭,也可以陪伴患者走过生命的最后。因此,新时代的护理人才扮演的角色是多元化的,理念也是与时俱进的,不仅对“3+2”中高职毕业生提高了就业要求,拓展了就业方向,而且这也是卫生学校“3+2”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所在。

  1.3 研究对象

  以河北省两所中等职业卫生学校“3+2” 护理专业毕业生,专职、兼职教师以及医疗卫生部门护理人才为调研对象,分析卫生学校“3+2”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探析现有人才培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对策。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通过书籍、报刊、网络中已有的关于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及人才培养方面的文献资料来研究本论文,总结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国内外现状。查阅河北省两所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资料,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为论文寻找更为充实的理论依据。

  1.4.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以河北省两所卫生学校的“3+2”护理专业的学生,专职、兼职教师,学生实习所在的某医疗卫生部门的护师长为调研对象,采取问卷现场随机发放,随机收回,电子邮件等方式。问卷的收回情况和发放情况见表 1

  1.4.3 个别访谈法

  采用单独与学生、老师交流的方式,了解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也可使受访者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合理建议,这种研究方法保密性强,访谈形式灵活,调查结果准确。

  1.4.4 比较分析法

  对我国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对河北省两所卫生学校的“3+2” 护理专业的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提出的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并对比较的各项指标分析。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研究对象定位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

  在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更多的学者专家将研究视角定位在高等教育领域,应国家大力投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契机,作者现将研究对象定位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并且笔者以所在的中职卫校为研究的落脚点,探讨以中职卫校为代表的中等职业学校承担“3+2”专业人才培养任务的效果,以及如何建立更完善、更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1.5.2 重新定位中职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从护理专业社会需求角度重新定位中职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中职为专科层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打基础,高职拓展就业方向,服务社会多方面的需要。

  1.5.3 系统设计五年的人才培养方案

  系统设计“3+2”五年的人才培养方案,避免培养目标的不清晰、避免课程的重复,有利于较系统的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职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