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贫困家庭劳动人口的职业培训现状分析

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作者:梁杰;潘汝春
发布于:2020-03-18 共3782字

  摘要:贫困家庭的贫困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家庭收入微薄, 常常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二是家庭劳动人口的职业培训落后, 难以满足家庭人口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需要。帮助贫困家庭脱贫的主要手段就是对家庭中的劳动人口进行职业培训, 良好的职业培训模式可以提高劳动人口的人力资本使用价值, 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逐渐走出贫困阴影。本文在分析贫困家庭劳动人口教育及培训现状的基础上, 总结了现实的职业培训情况, 并提出了有效的职业培训路径, 以期为日后的培训工作提供现实的方法借鉴。

  关键词:贫困家庭,劳动人口,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论文

  一、引言

  对贫困家庭劳动人口的教育不可急于求成, 应该意识到贫困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贫困, 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贫困, 发展观念上的封闭和落后。因此, “教育扶贫”和“职业培训”便成为了贫困家庭脱贫的关键手段, 其目的在于提高贫困家庭劳动人员的综合素质, 帮助贫困劳动人口掌握就业本领, 防止贫困的代代传递。当前的职业培训主要以理论知识为发展基础, 缺乏实践技能、专业理念、创新思维的有效支撑, 导致职业培训的效果未能得到完整呈现。为此, 本文从组织机构组建、培训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培训效果评价体系研究三大方面提出职业培训的有效建设路径。

  二、贫困家庭劳动人口解读

  贫困家庭劳动人口是指由于各种社会资源和发展机会的不均衡匹配, 导致目标群体在经济收入、自身能力、社会地位、工作机会等方面处于劣势的家庭劳动人口所构成的劳动人口群体。目前, 贫困家庭劳动人口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贫困家庭劳动人口仍然普遍存在,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阻碍因素, 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困难所在。资源的不均衡匹配导致他们要面对许多不公的现实问题, 如就业机会少、社会待遇差、自身素质低、发展前景狭隘、家庭负担重等。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 部分贫困家庭劳动者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大部分劳动人员的工作质量有所提升, 工作机会也得到了相应的增加, 但贫困家庭劳动人口仍然需要承受莫大的生活负担。另外, 与正常家庭的劳动人口相比, 他们往往在家庭出身、工作性质、职业压力、社会关系、教育培训等方面不具备任何优势, 甚至与待遇优、工资高、发展前景广阔的热门行业失去交集。由于沉重的家庭负担, 致使他们只能处于温饱与生存的边缘之上, 贫困家庭劳动人口的存在是“贫富两极分化”的一种现实表现, 家庭与社会的双重夹击致使他们处于社会发展的较低层次之上, 为了建立有效的发展路径, 改善贫困家庭劳动人口的现实状况, 避免陷入恶性循环的发展危机之中, 关注贫困家庭劳动人口的建设与发展, 事实上是对社会公平的合理正视与深化思考。

  三、贫困家庭劳动人口的教育及培训现状分析

  贫困家庭劳动人口的经济贫困是其生活质量不高的外在体现, 知识的缺乏以及职业培训的缺失是其经济水平低下的内在原因。社会资源的拥有量与个人的技能水平和知识储备呈正态发展关系, 即个人知识储备越充足, 职业技能越完善会相应提高个人的经济收入;相反, 受教育机会少, 职业培训差的劳动人口, 他们便不能获得充足的社会资源, 个人价值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 因此, 也很难获得维持家庭正常生存的经济资源和权力资本。在实际发展过程中, 导致贫困家庭劳动人口发展困境的原因多种多样, 但从长远建设看来, 人员教育及其职业培训的缺乏是造成其生存困境的关键因素。

  随着社会改革的逐渐深化, 社会经济日趋呈现出信息化、技术化、知识化、网络化、自由化的发展特点, 对广大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由于贫困家庭劳动人口的工作压力大, 职业培训不及时, 知识储备不完善, 因此, 劳动人口的工作层次和收入水平便难以得到满足和提升。另外, 贫困家庭劳动人口的教育及培训情况也不容乐观,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受教育水平偏低。

  贫困家庭劳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普遍存在较低的发展情形,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 但受教育机会少, 用于支付教育的资金不足是其根本原因。在现实生活中, 这类人群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5~55岁之间, 他们大多没有充足的知识作为就业依托, 因此, 只能从事劳动量大、报酬回馈少的工作保证家庭的基本生活。

  (二) 职业培训情况不容乐观。

  对贫困家庭劳动人口进行职业培训有利于提高家庭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增加就业技能, 补充就业知识, 是劳动者选择不同职业, 进行就业提升的关键所在, 也是贫困家庭劳动人员摆脱贫困, 获取生活资金的有效途径。但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 定期参加培训并且通过培训考核的劳动人员所占比例不及总体的50%, 主要原因是目标劳动者没有充足的培训时间以及培训机会少, 很难完成规定的培训任务。

  (三) 对职业培训的态度积极。

  发展机会的缺失以及经济的贫乏致使贫困家庭的劳动人员没有机会接受定期的职业培训, 但他们对于职业培训的态度是肯定积极的。经过调查发现, 半数以上的目标劳动者愿意参加职业培训, 愿意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 只有少数人群不愿意浪费时间, 他们更愿意将职业培训的资金以及时间花费在赚钱养家方面。由此可见, 目标群体有接受职业培训的意愿, 也有进行职业培训的需要。

  四、职业培训的有效路径

  (一) 组建专业的职业培训组织。

  专业的职业培训组织有利于提升职业培训工作的认可度和社会地位。具体看来, 专业职业培训组织的构建需要从三大方面进行。第一, 加强政府干预, 政府推动建设。对贫困家庭劳动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本来就是一件工程量大, 实施困难的国家工程, 政府管理可以减轻培训阻力, 凝聚目标人群的学习力量, 调动一切可利用资源, 凝心聚力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第二, 就实际发展情况而言, 职业培训组织具有分散性、临时性、多变性等客观弊病, 组织凝聚力不足, 组织向心力缺乏, 组织的现实交流情况也不容乐观。基于以上发展问题, 职业培训组织应该被赋予更多的发展权利, 给予更加充足的建设资源, 才能保证职业培训组织的正常运转;第三, 职业培训组织往往容易受地域差异的限制, 贫困家庭劳动人口本身就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各地域的风土人情、教育能力、文化水平都存在极大的不同, 因此, 职业培训组织需要根据本地区贫困家庭劳动人口的实际发展情况, 设计符合民情的培训方案, 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二) 建设专业的职业培训人才队伍。

  优秀的培训人员是职业培训顺利进行的关键和核心。专业的培训人才队伍包括专业的管理者, 专业的培训师和专业的服务人员。在这支队伍中, 管理者主要负责整合培训资源, 合理调配培训事务, 制定目标人群的培训计划以及负责整体的执行与监管工作等;培训师主要负责对目标人员进行职业培训, 做好培训本职工作, 切实提高目标人群的工作技能, 补充工作知识;服务人员主要负责为目标人群提供一对一的培训服务, 例如:宣传培训的重要作用, 叮嘱目标人群按时进行职业培训, 做好及时的职业培训反馈等。就现实情况看来, 三者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是远远不能顺利完成培训工作的, 只有具备专业的培训思维, 高超的培训能力才是推进目标人群整体进步的正确路径。具体看来, 专业培训人才队伍的构建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 管理阶层需要掌握贫困家庭劳动人群的基本培训现状, 熟知教育管理理论, 理清劳动市场与专业知识之间的交互关系, 并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第二, 培训人员需要掌握扎实的培训技能, 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 能够把理论知识与现实实践具体结合起来, 并能让目标人员把所学知识切实应用到自身的工作当中;第三, 培训服务人员要及时跟踪与监督目标群体的培训发展情况, 反馈培训效果, 并根据培训效果建立二次循环培训机制, 不断促进培训工作的长效发展。

  (三) 构建专业的职业培训效果评价体系。

  职业培训工作只有在工作效果评价后才算真正完成, 职业培训机构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全新的培训计划, 开展循环的培训工作。如何建立专业的职业培训效果评价体系是当今职业培训面临的首要问题, 单纯依靠数字进行评价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当季的职业培训效果, 这种评价机制脱离目标人群的实际工作情况, 不能对目标人群的培训效果进行全方位反馈。具体看来, 构建专业的职业培训效果评价体系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第一, 合理划分贫困家庭劳动人口的类型, 可以按照普通劳动者、中级技术人员、高级管理者三个不同层级进行划分, 普通劳动者主要评价其在培训方面的积极性变化, 中级技术人员主要评价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技术应用变化, 高级管理者主要评价其在思想转换方面的变化。第二, 专业的职业培训效果评估体系还需借助互联网建立专门的线上追踪平台, 用于长期监督目标人群的培训建设情况, 结合专业的职业评估团队, 深入贫困家庭了解实际发展状况, 两者互为补充, 并弥补评估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以保证效果评估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结语

  本文以贫困家庭劳动人口的实际职业培训情况为研究依据, 从组织构建、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培训效果评估三个维度尝试探索正确的贫困家庭劳动人口职业培训路径, 构建专业的职业培训组织、人才培训队伍和高效的效果评估体系是职业培训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在实际研究过程中, 由于目标群体容量大, 发展不稳定等客观因素, 导致本文对职业培训的研究挖掘不深, 切实解决研究问题, 不断弥补研究缺陷, 找到贫困家庭劳动人口的全新职业培训路径是后续研究者的主要工作。

  参考文献
  [1]黄如兰, 唐玉凤.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及培训现状分析[J].职教论坛, 2007, 11:31~33
  [2]杨智.经验思维转向专业思维:农村职业培训扶贫“精准化”的本土路径[J].终身教育研究, 2017, 4:62~66

作者单位:广西物资学校
原文出处:梁杰,潘汝春.贫困家庭劳动人口接受职业培训的路径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5):99-10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职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