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导向”、“社会需求”是高职课程改革多年孜孜不懈努力的方向。多年来,高职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总体上来讲,是阶段性的,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这其中比较关键的因素是在高职课程改革实践中,将需求分析当作课程改革中的一种策略,而不是必须做的工作,缺乏贴近岗位实际需求的分析和清晰的目标导向,导致高职课程与市场经济和区域社会发展的联系不够紧密。
这似乎已经成为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一种通病。高职课程改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异常重要,但却知易行难。为什么社会需求分析没有在高职课程改革中得到比较深入的运用? 笔者认为,最大的原因在于没有找到或者掌握切实可用的社会需求分析基础工具。这造成了高职很多专业领域的课程改革游离于岗位的实际需求之外。
近年来,社会学角色理论在高职教育领域的引入,为解决这一问题开启了一片全新的天地。为此,本文尝试在课程理论中引入社会学角色理论的方法,为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外贸方向课程改革找到新的思维、途径和方法。
一、岗位角色化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
“角色”是社会学概念,是社会学用以分析和研究个人社会行为活动的重要工具。社会学将角色定义为与人们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是社会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社会学认为,角色是社会基本单元,且可以被认知和扮演,社会中的个人在不同场景、面对不同对象会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同人扮演的角色之间组成了互为因果关联的多维度多层次的社会关系网络,而社会组织是角色的有机组合。在现代社会中,个人必须通过扮演角色,掌控协调各种角色,实现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参与社会活动。因此,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是一个个体的角色化过程,也即是社会化的过程。
当前,毕业生难以适应岗位需求,其主要原因恰恰是社会化程度不够,而不是其知识技能不足。帮助个人学会扮演角色,适应岗位,在社会组织中立足并发展,加速其社会化过程,这便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功能。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历程看,无论是倡导以知识为核心,还是倡导以技能为核心,在课程设置上都缺乏社会化的元素来帮助学生融入岗位。岗位角色化给予当前课程所缺乏的社会化元素,帮助学生完成社会化过程。可以说,角色概念的引入使课程设置从知识、技能为主的课程设置转向以情景融入为主。那么什么是岗位角色化课程? 本文认为,岗位角色化课程是帮助学生掌握不同工作情景下如何扮演角色,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有针对性的完成工作任务或解决问题。
二、高职岗位角色化课程改革的内涵
岗位角色化课程实质是围绕角色扮演为核心确定培养目标,建立相关知识体系模块,通过模拟角色和工作情景,打通工作和学习边界,提高就业适应性。岗位角色化课程改革包含以下几方面核心内容。
(一) 以角色为基础单元进行社会需求分析的课程目标设置
课程目标追求的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改革课程目标必须是将技能、知识、思维方式、岗位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等结合在一起的新组合。岗位角色化课程以岗位角色的成功扮演作为教学目标,而角色所具备的技能、知识、思维方式等则成为每一门类的课程目标,这一课程的标准是围绕角色活动把角色所需的技能、知识等有机整合起来。
(二) 基于岗位角色集的课程体系设计
岗位角色化课程围绕岗位各种角色成功扮演所需知识和技能来构建课程框架和展开教学。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的岗位大多数属于服务类岗位,工作中要处理的社会关系很多,形成的角色集不稳定。因此,岗位角色化课程体系设计必须基于岗位角色集的组合来开展课程体系设计。
(三) 基于角色知识能力组件的课程内容选择
岗位角色化课程在内容选择上,立足以典型角色及其典型活动,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围绕角色活动(即所需完成的项目或工作任务) 进行组织,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层次到高层次。进行角色活动与单一工作任务过程不同,角色活动的过程除了完成工作任务外,还必须处理好工作过程中的各种角色关系,否则工作质量与效率不会提高。比如外贸销售员,其任务是成功达成订单,完成这一工作任务过程中必须扮演对外商的供货商角色、对厂商的客户角色。
(四) 基于仿真情景下角色扮演的教学组织实施
在教学中设计真实的工作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对角色扮演的知识技能、礼仪态度、语言表达、工作情境等有深刻的理解和领悟,使得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高职应用英语课程教学鲜活而有效率。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校企合作下企业的大力支持,能充分利用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为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条件,积极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和模拟训练基地建设,切实改变现行的单一课堂化教学环境,使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对接。
(五) 基于角色差距的课程绩效评价体系
课程绩效评价是通过对教学所取得的成效与课程目标所规定的要求标准作比较,从而判断教学质量的最终效果,既是对课程完成培养目标所达到程度的衡量,又为课程改进完善提供依据。
岗位角色化课程绩效评价的核心是印证个体与角色之间的差距,也即角色差距。个人的倾向喜好往往与其所要认识、接纳的角色之间产生冲突矛盾。教学的过程就是协调个人与角色之间的冲突。而衡量个人与角色之间冲突缩小的程度,就是岗位角色化课程绩效评价的基点。一般而言,课程绩效评价体系必须要具备教学指引导向、教学质量检测鉴定、教学状况信息反馈、激励促进教学改进等功能,而所有这些功能的目标指向都是为了缩小个人与角色之间的差距和冲突。因此,要实现这些功能,课程绩效评价体系设计上必须满足以下几方面要求: 一是能够促进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是要具有可操作性,既定性又定量; 三是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四是能够同时满足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三、高职岗位角色化课程改革探讨———以宁波城市学院应用英语专业外贸方向课程为例
宁波经济的发展主要凭借外向型经济,大量的国际交往,对应用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巨大,但实际能招收到的人才却不尽如人意。为此,笔者在学校的支持下以应用英语专业外贸方向为例,从岗位角色化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及内涵出发,采取岗位调研、典型角色提炼、角色主要行动领域确定及主要知识能力组件分析、角色及仿真工作情景设计、角色差距及课程优化 5 个步骤,对课程岗位角色化改革进行了探索。
(一) 岗位调研
选择大中小三类外贸公司,对应用英语专业外贸方向从企业现设岗位及数量、学历要求、毕业生月收入、应具备的资格证书、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满足实际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应具备的素质、校企合作的方式及存在问题等 8 个方面 50 多个选项,通过问卷、访谈、毕业生反馈、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进行调研。从调研的情况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宁波外贸业务下降很快,但这却促成了对高层次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的需求快速增长。特别是大中型公司,对有一定外贸实践经验的多面手需求迫切。多面手实际是能够进行多重角色扮演,应对多重关系的高职应用英语专业人才。
(二) 典型角色提炼
笔者组织多名骨干教师会同外贸企业的业务骨干,根据需要处理的工作或社会关系,对外贸业务岗位、跟单岗位和单证岗位所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梳理。外贸业务岗位主要扮演推销员、商务洽谈者、供发货员、货款结算员等角色,并隐含协调者角色; 跟单岗位主要扮演订单管理员、生产进度及质量管控员、储运管理员; 单证岗位主要扮演货代客户、单证缮制员、单证审核员、单证传递员。
(三) 角色主要行动领域的确定及主要知识能力组件分析
角色的主要行动领域是细分角色知识能力组件(主要指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 的关键,而角色知识能力组件的细分则是制订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的关键。角色的主要行动领域包含行动领域本身以及此行动领域中要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两个部分。主要行动领域根据角色需要处理的主要关系来确定。比如以外贸业务员为例,外贸业务员主要扮演推销员、商务洽谈者、供发货员、货款结算员等角色。在扮演推销员时,需要处理与潜在外贸客户关系,其行动领域主要是外贸业务联络,搜寻并发展新客户,为此应完成的主要任务是编制出口产品英文宣传单等宣传资料,进行国际市场调研,参加涉外展会,浏览外贸网络平台,联系业务,寻找客户。在资深的外贸业务员的协助下,仍以外贸业务员需要扮演的推销员角色为例,根据推销员角色的主要行动领域及主要工作任务,整理出了该角色扮演所需的“知识能力组件”。第一是知识要素,包括: (1) 熟悉产品知识,包括产品性能、规格、包装等; (2) 熟悉贸易术语;(3) 熟悉贸易法规和国际惯例; (4) 了解客户所在国的文化。第二是技能要素,包括: (1) 能用英语描述产品; (2) 能预测分析行业发展趋势; (3) 能利用网络资源、国外网站及驻外机构,寻找国外潜在客户需求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4) 能结合国内情况确定目标产品; (5) 会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用英语与国外客户联系; (6) 会通过各种渠道调查国外客户的资信情况; (7) 能用熟练的英语接待参加涉外参会的国外客户; (8) 能用英语写市场调查报告。第三是职业素质: (1) 能够与同事和谐相处; (2) 能够给上司和领导提供合理的建议; (3) 注意自身形象,讲究礼仪; (4) 要注意工作习惯,养成良好的书面记录习惯: (5) 要及时答复客人的电子邮件或者电话,维护客源。
以此类推,可以很好确定外贸业务员的商务洽谈者、供发货员、贷款结算员等其他典型角色的主要行动领域和相应的知识能力组件。
(四) 角色及仿真工作情景设计
将岗位上的角色逐个分离出来,放入到特定的行动领域。在赋予接近真实的实际工作背景下,将每一角色的扮演独立成一个个主题单元项目。帮助学生学会在什么工作情景下,采用什么角色,怎么扮演角色,各种角色如何转换。比如与外贸客户的洽谈并订立合同,设计与客户的沟通,确定说服客户订立合同的要素,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要素。角色及仿真工作情境需要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企业一线操作经验丰富的现场专家组成的设计团队进行设计。
(五) 角色差距分析及课程优化
能否成功扮演角色是教学和学生个人了解认识与社会化差距的重要参照。个人与角色之间在知识技能要素、思维方式、态度以及个性上存在怎样的差距,这是课程优化的一个重要依据。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学生与角色之间的差距,以便修正课程,优化课程。
参考文献:
[1]杨开城. 社会角色分析与课程开发[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5) :34 -36.
[2]李强,郑杭生. 社会学概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郭炯,祝智庭. 基于角色分析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 :36 -37.
[4]杨开城. 浅论课程开发理论中的角色分析和知识组件[J]. 教学理论与实践,2004(5) :47 -49.
对于所有外语学习者而言,言语交际能力都是极为重要的。言语交际能力是指说话人在社会交往的各种环境中恰当地、得体地运用语言变体的能力。相对于先天习得母语的语言能力而言,言语交际能力是后天的,可以通过教育获得或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学会。旅游专业学生...
一、当前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1.背景.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到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的贸易交流与发展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内容.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人也开始在商务贸易方面发挥自己的才能,更多地加入到世界贸易交流中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商务...
引言近年来,作为新兴行业,会展业在我国持续高速发展,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特别是拥有中国第一展广交会的珠三角地区,会展行业更是政府重点支持的支柱产业。1997年,全国举办各类展会达到100个,而2010年已经上升到4000个。随着我国会展行业的迅速发...
一、引言综合英语课程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也是该专业的必修课.该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和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基础知识的重要基本课程,能帮助学生练好坚实的语言基本功,使他们的英语语言知识和交际实践能力能满足涉外活动中的语言...
应用语言学在语言学研究的范畴之内,目前已经成为语言学的最大组成部分之一。应用语言学是指运用语言学理论知识处理具体的实际问题。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是运用语言维持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然而,语言的基础性知识并不是交际能力好坏的决定性评判...
微课的雏形初见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21世纪在国内得到关注。2013年第一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大赛首次掀起了普遍推广微课教学的高潮,随着2014年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大赛的顺利举办,微课教学在第一线教师中得以快速发展,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一、微课...
一、英语教学任重道远小时候,会说流利英语的孩子众星捧月;学校里,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倍受青睐;单位中,英语有水平者机会频频;择业时,英语能力强者一枝独秀。众所周知,英语俨然是衡量一个学子素质的金绳,成为一个人才进入上层管理的胜券。英语如此殊荣,我们...
一、译者行为的基本属性及要求译者是将一种语言所表达或承载的意义、情感转换为用另一种语言表达或承载其情感和意义的经办人,大致有专业和非专业两大类型。前者以翻译作为谋生或工作手段,后者不完全以翻译为工作或谋生手段。在教育、外交、商贸等领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