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诊断学论文 >

血瘀证的动物模型与细胞模型研究

来源:中医杂志 作者:段练,刘咏梅,王阶
发布于:2017-03-15 共8220字
  摘要

        因临床试验大多存在患者病情复杂、影响因素不单一等限制,故而在血瘀证的病理实质及血瘀证相关中药新药的研发过程中,需要动物及细胞模型进行单一因素的验证和探索。可以说,血瘀证模型是中药复方及中药制剂药效和药理研究的基本工具,但目前尚未出现较为公认的血瘀证动物及细胞模型。
  
  复制模型的关键在于力求创造出同某种人类疾病近似的动物疾病或病理表现。需要从两者的病因、病机、病理生理与形态、转归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如果两者相同处多于互异之处,即可认为它们相似。一个成功的动物模型应具有确定性 ( 如明确诊断,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完整性 ( 如显示某种疾病从发病到转归的整个变化过程)、可重复性、技术性 ( 在复制过程中有基本统一的操作规程、技术参数与观察指标等) 和效用性 ( 如可应用于药物测试、对临床诊治工作有理论指导意义)[1].中医的证候模型力求创造出同某种人类证候近似的证候表现。因此,我们针对血瘀证的源流、病因、病机、临床特点进行梳理,并对现有血瘀证模型的造模方法,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建立符合中医内涵的血瘀证模型提供思路。
  
  1血瘀证的源流、病因病机及表现
  
  血瘀证理论最早记载于《楚辞》,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瘀,积血也”.《黄帝内经》中未出现“血瘀”或“瘀血”的字眼,但却有“恶血”“留血” “衃血”的记载。 “瘀血”最早由张仲景提出,并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中提出其主要脉证,制定了多个活血化瘀复方。在明清时期,瘀血证得到了更全面的发展。近代以来,有研究者又以古典文献为基点,结合现代研究及统计方法为手段,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及判别分析方法对血瘀证临床症状、体征、客观指标、血液流变学等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制定了血瘀证量化诊断标准[2],以减少诊疗过程中辨证的不确定性,使临床应用中更为具体、规范,有效地提高了治疗效果。
  
  血瘀证可由多种原因造成,包括寒、热、气、血[3].血“得温则行,逢寒则凝”,寒凝血脉是血瘀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热邪内蕴,煎熬血液,血脉凝结亦可成瘀。 “气为血帅”,可出现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血证亦可导致瘀血,正如《素问·举痛论》所言:“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提出血虚血瘀,而致“不通则痛”. 《素问·缪刺论》曰:“人有所堕坠,恶血流内”即为“离经之血”,称为病理性瘀血,出血血瘀,也包括外伤血瘀。
  
  血瘀证的典型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体征上会出现面目暗黑或晦暗少华,口唇发绀、爪甲发黑,舌质出现紫纹、紫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等,脉象常表现为沉、弦、涩、结代或无脉。症状上,疼痛、出血是其典型表现; 而神经精神症状、腹满、口渴、心悸怔忡、月经病、肢体麻木偏瘫及皮肤瘙痒也可在血瘀证中见到。1986年陈可冀团队在四诊八纲辨证的传统中医诊断基础上,采取宏观与微观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辨证与辨病结合,首先制定了包括临床症状、舌象、脉象等内容的血瘀证诊断标准[4]( 见表1)。
  
  血瘀证诊断标准量表
  
作者单位:
原文出处:段练,刘咏梅,王阶. 血瘀证中医证候模型的现状与展望[J]. 中医杂志,2017,04:346-350+35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中医诊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