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美容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美容论文 >

中医美容综合疗法治疗肝气郁结型黄褐斑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8-25 共1452字
摘要

  黄褐斑是面部的色素沉着,其在中医学中属于"肝斑"、"蝴蝶斑"等范畴,且以肝气郁结型较为常见。中医美容是指运用中药理论进行美容,我院采用中医美容综合疗法治疗肝气郁结型黄褐斑取得了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肝气郁结型黄褐斑患者60例,均为女性,诊断依据:皮损多发生于面颊部、前额或口鼻四周等处,呈黄褐或深褐色斑片,且一般边缘较为明显;无主观症状和不适感;并排除因其它因素引起的色素沉着。中医辨证分型为肝气郁结型:两肋胀痛,心烦易怒,嗳气,痛经,经前斑色加重,脉弦。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年龄20岁~53岁,平均年龄37.8岁,病程3~19年,平均病程10.3年;对照组年龄22岁~51岁,平均年龄36.5岁,病程2~20年,平均病程10.8年,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外用药物和全身治疗,外用药物如:5%氢醌霜、2-4%曲酸霜及3%熊果苷等;全身治疗为口服维生素C 200mg/d,维生素E 100mg/d.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美容综合疗法治疗(中药熏洗和美容茶)。中药熏洗的方法,主要成分包括青皮、佛手、白芷、香附、青木香等,煎煮成汁并加温热水浸泡全身,时间15~20min/次,2次/周。美容茶由枸杞子、佛手、玫瑰花、银耳、莲子等组成,用热水冲泡,代茶饮,早晚各饮1次。

  1.3 疗效判定标准

  黄褐斑颜色基本消失,面积较治疗前消退>90%为基本治愈;黄褐斑颜色明显变浅,面积较治疗前消退90~60%为显效;黄褐斑颜色有所变浅,面积较治疗前消退60~30%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资料,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2个月的观察治疗所有患者均可耐受。

  

  3 讨论

  黄褐斑是临床上常见的与色素代谢异常有关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颜面部色素沉着,其发病与内分泌失调、血中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同时还与妊娠、长期口服避孕药以及月经紊乱等有关。
  
  中医认为该病的病机关键在于湿浊淤毒阻滞脉络,且常责之于肝脏、肾脏和脾脏,包括肝气郁结型、肾水不足型和脾士亏虚型等,而肝气郁结型在临床中最为常见,主要是由于肝气郁结、郁久化火、淤血阻络,导致颜面气血失和,气血不能润于泽,久而久之致褐斑发生[1].中药美容采用天然方法对身体以及皮肤进行调理,加以正确的中医美容手法可有效调理身体机能,让机体功能自身修复,实现美容的目的[2].中医美容强调整体观念,认为美容是一个系统工程,需采取药物、食疗、运动、情态等多种方法配合进行美容,才能达到预期效果[3].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美容综合疗法的治疗,包括中药熏洗、美容茶,共奏清热解毒、疏肝解郁、养血活血之效。结果显示,其总有效率达93.3%以上,明显大于仅给予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提示中医美容综合疗法在肝气郁结型黄褐斑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魏千程,祁元刚,燕忠生,等。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0):1655-1658.
  [2] 刘宜群。肝气郁结型黄褐斑的中医养生美容综合疗法[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12):40-41.
  [3] 蒋淑明,马万里,潘慧宜,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气郁结型黄褐斑45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3):4253-425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中医美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