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安全教育论文 >

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建构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1-07 共6113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四章 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建构
  
  4.1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构建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理念

  
  4.1.1 坚持以学生的现实需求为主要原则
  
  在体育教学内容的具体选择上要以学生的生命安全为基本出发点,要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主,要更多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所以,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要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中学体育教学的生活化一直是我国体育教学改革所追求的目标,我们一直试图寻找体育教学生活化的最佳途径,却在寻找的过程中偏离了体育教学的本质。由于中国的体育文化长期受到竞技体育的影响,导致体育教学脱离了其本来的面貌,过分注重运动技术的教学,导致体育教学过于专业化,过分注重升学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忘记了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形成自觉的体育锻炼,通过自觉的体育锻炼达到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的目的,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让学生充分的享受生活。体育可以通过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应急救险能力,并结合学生对自身周围环境的预判,达到对自身生命安全的保护以及对他人生命安全的呵护。
  
  4.1.2 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
  
  体育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只关注教师的教,认为体育教学方法就是体育教法。教师过多的关注一个动作应该如何教给学生,一个技术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练习方法,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某个身体部位得到较好的锻炼,这样的教学只会让学生感到反感,教学效果不明显。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不注重学生的真实感受,只是机械性的技能灌输。学生能做的只有被动的接受、机械的模仿。学生的内在兴趣与创新精神得不到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能力被抑制。体育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学到运动技术,应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体育的魅力,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体育教师改变自身原有的观念,和学生保持平等的关系,抱着互相学习的态度践行教学活动,要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4.2 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构建原则
  
  4.2.1 教学目标生命安全化原则
  
  体育本身脱胎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其本质属于生活”[6].教育回归生活,是人们对教育最本真也是最直接的期待。让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将自我价值最大化,让学生产生对生命最基本的敬畏和珍惜。
  
  现有的体育教学目标对于生命安全教育和应急避险能力培养的目标基本没有涉及,只是在进行体育活动的安全性方面稍有涉猎,没有具体的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目标,这就给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带来了很大的阻碍。生命安全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理念,完善这一教学目标是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构建的前提,也是当务之急,只有设置了较为完善的系统的、较为清晰的具有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目标,才能为这一领域的教学内容的开发和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4.2.2 教学方法个性化原则
  
  “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一定的教学原则下,师生相互作用的,共同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合理组合和运用场地、器材、手段的活动方式。它既包括了师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内隐的思想、心理活动,而且也包括了器材的运用或演示和身体活动的方式等。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师是主导,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基本不注重学生现有的运动基础水平,更不会去考虑学生的体育兴趣,只是单纯的机械性的进行教学活动,把教学作为一个单向的传授活动。体育教师只注重教,忽视了学,这样的教育方法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的。
  
  体育教学方法不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学到运动技术,应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体育的魅力,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2.3 教学评价多元化原则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体育学习成绩的评价形式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师对学生的外部评价,几乎没有人会怀疑这种权威式的评价存在哪些问题。然而,我们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最能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是学生本人。现在一些教师已经承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可是一轮到评价时,却忘了这一点。
    
  ”各级各类学校要注重进行评价的研究,根据自身地域和学校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学校和地域的评价方式,要做到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并且要确保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4.3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标准
  
  体育教学的内容主要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也要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标准,主要就是将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和体育教学的内容相结合,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具体的安排教学内容,通过体育教学这一载体,是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学教育中常态化、系统化,从而使学生树立起科学的生命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的技能。
  
  具体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运动参与方面: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兴趣,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兴趣是学生进行运动参与的必要条件,向学生教授生命安全的技能需求和体育教学的相关性,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意义,从而提升学生的生命感受,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主动进行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方面:体育教学主要的教学内容就是运动技能的教学,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更直观的表现就是身体形态的变化。学生通过基础的运动训练已经对自己的技能水平和身体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将生命安全教育中的逃生自救技能和运动技能进行结合,在教授专项运动技能的同时讲解其与生命安全技能的关联,并且设定何种情景,通过身体的训练,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时的逃生技巧。
  
  身体健康方面:通过生命安全教育与体育教学的结合,使学生了解逃生自救的必要技能,通过日常的训练,充分了解自身身体机能的薄弱环节,为今后的训练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是学生身体应激反应的训练,使学生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心理健康方面:体育教学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通过运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团队意识。在向学生传授身体技能的同时,要着重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设置一定的运动难度,磨练学生的意志,鼓励学生挑战自我的身体极限,让学生在运动过的竞争与协作中体验到生命的快乐,让学生在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中挑战自己的心里极限,从而达到提升心理素质的作用。还要经常设定专门的情境,让学生在自救和互救的过程当中发展团队意识,运动结束后进行积极的总结,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社会适应方面:体育教学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应该具有生活化的特征,通过相关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在日常课堂活动中充分体会团队精神,并且通过集体项目的挑战,让学生明白团队的力量,从而形成很好的合作意识。在自我救助和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明白什么是社会责任感,从而形成当今社会所必需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
  
  4.4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构建
  
  4.4.1 体育理论课的教学
  
  充分利用理论课向学生讲解基本的生理解剖知识,让学生对自己身体的生理构造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在学生认识到这些基本的知识后,向学生教授生理学知识,让学生了解人体在一些特殊环境中自身的生理反应,以及怎样应对这些生理反应的到来。主要让学生了解人体在应激状态下和平常状态下身体机能的不同表现,以及在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应该如何应对。
  
  通过理论课向学生讲解经典的案例,并且通过观赏安全影片等方式潜移默化的将生命安全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运动损伤的预防,以及出现损伤后的应急处理方法。在此过程中加入野外生存、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逃生技巧、以及灾害发生后的自救方法等内容。
  
  4.4.2 体育实践课的教学
  
  通过学校体育教学,将穿越障碍、攀爬等和日常的教学活动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建立生理应激机制,并且将各种武术的攻防组合加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卫技巧,在面临危险时做到基本的自我保护。设定各种危险情境,让学生通过模拟情境教学活动,亲身体验危险来临时的具体情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便在危险来临时做到处变不惊,模拟基本的伤口处理以及各种身体损伤的应急处理,提高学生的日常救护能力,增强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
  
  4.4.3 定期举办生命安全运动会
  
  体育教学离不开运动竞赛,竞赛是体育的魅力所在。我们应该将生命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与运动会进行结合,定时定期开展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主题运动会,在运动会上主要进行安全教育知识的比赛,以及应急避险能力的比赛,例如:障碍跑和攀爬结合在一起,或者将障碍跑和救助伤员进行结合等,让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促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紧张的竞赛状态下将学到的生命安全知识进行实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与此同时,还能让学生体验到竞赛的紧张和乐趣,强化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促进学生生命安全观的树立。
  
  4.4.4 加强社会资源的利用
  
  全面提升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安全观,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学校单方面的教育很难是实现学生生命安全观的构建,这是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的共同责任。所以,学校要积极与公安、消防、交通、地震等部分建立合作关系。让专业人士协助学校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且指导学生的应急疏散演习等。真正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促进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学的开展。
  
  4.5 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构建保障
  
  4.5.1 将生命安全教育纳入中学体育教学制度化
  
  体育教学内容内在的逻辑联系不很强,教材内容相对繁杂,不好归类。所以,体育教学大纲的设计过于笼统,过分重视运动技术动作的教学和培养,并以学生运动技术的规范程度作为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育教学中的生命安全教育以运动技术的教学为载体,所以,体育教学大纲的设计离不开运动技术教学。将运动技术的培养内容和应急避险能力的培养进行结合,安排专门的课时进行教学,有意识的将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学体育中的开展制度化。
  
  4.5.2 体育教学环境的创建
  
  体育教学课堂不同于别的学科课堂,它是一个开放性的课堂,具有别的学科所没有的特殊性。在体育教学课堂上,学生要进行的是身体活动和运动技术的学习,经受的是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所以体育教学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特别是应急避险能力的培养,要根据不同地域,学校设施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挖掘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完善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满足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的具体需求。
  
  4.5.3 师资保障
  
  4.5.3.1 生命安全意识的树立
  
  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师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是教师工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感觉和判断,无形中开始影响教师的教学态度以及教学方法,进而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最终形成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白的基本的问题,就是我们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一个生命体,我们要学会用爱来教学,要明白爱的能力远比任何专业素质重要的多,是所有教学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要从内心开始认识并尊重生命,明确生命最基本的涵义,树立起科学健康的生命安全观,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做好生命安全教育的倡导者,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增强自身对生命安全教育的认识,只有体育教师具备了科学的生命安全观,才能激发教师对自己的工作环境以及课堂的尊重,让教师明白课堂不仅是他工作的一部分,而是他诠释自身生命价值最好的舞台,教学不止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拿到工资,要认识到教学过程的生命意义。
  
  4.5.3.2 体育教师知识技能体系的完善
  
  体育教师有别于其他教师的职业特点,体育教学工作要求其经常在户外工作,除了完成基础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完成训练队的训练任务、组织运动竞赛等工作,活动范围广、劳动强度相对较大,所以传统的观念认为体育教师只要身体素质好就可以了。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体育教学认识的不断深化,现在我们认为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公共基础知识,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二是教育学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要掌握作为一个教师最基本的教育学和心理学技能,掌握最基本的师德;最后一方面是体育专业知识,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知识,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生理学,还要掌握基本的体育教学和训练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我们普遍公认的只要具备了以上几方面的能力就是一个合格称职的体育教师了。这种认识有它的合理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我们要从认识上改变这种认知,除了以上的这些能力以外,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教师自身的文学底蕴和审美情趣。我们要求体育教师在掌握了那些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我们不止是让学生明白如何锻炼身体这么简单,我们要对他们进行心理、生理、品德、审美情趣等全方位的教育。
  
  4.5.3.3 体育教师的培训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值和实施者,在生命安全教育与体育教学融合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能否实施,实施的效果如何,主要不仅取决于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体育教师具备丰富的生命安全知识,并且还要求体育教师将两者进行和好的融合。由于生命安全教育在我国开展的时间太短,没有系统的内容和评价体系,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面要足够广,这种情况下,相关教育部门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了,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及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探讨,为日后的日常教学提供参考。同时,体育院校以及各大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应该在专业教学中开发生命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不断提升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生命安全技能水平,使其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的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从而更好的为学生的生命安全负责。
  
  4.5.4 生命安全教育教材的编写
  
  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教材编写,我们的相关教育部门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等特点,编写一套符合各阶段学生特点的教材,使生命安全教育真正成为中学体育教学的一部分。
  
  4.6 全方位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
  
  各级各类学校要注重进行评价的研究,根据自身地域和学校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学校和地域的评价方式,要做到全校师生共同参与。要确保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在评价内容方面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理论方面,一个是实践方面,理论方面的评价内容,主要是生命安全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生活安全知识还有心理素质等方面;实践方面,主要针对学生的应急避险能力进行评价。
  
  对于学校方面,将生命安全教育作为校长考核的一个指标,并且将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的具体开展情况也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学生方面,要对生命安全知识以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将学生的兴许爱好作为生命安全教育开展的一个重要的指向标,以运动会或者游戏的形式对学生的应急避险技能进行考核,重点是考核学生对生命安全教育技能的掌握情况。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中学体育论文中学体育教学论文
返回:安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