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第七篇: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不足与完善体系构建
摘要:大学生作为使用互联网的主要群体,他们的网络安全教育不容忽视。目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主要存在网络道德意识弱化、网络法律意识淡薄、网络使用行为失常等问题。要构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体系,应该采取加强网络安全教育重要性的共识、建设校园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丰富网络安全教育内容与形式等途径。
关键词:网络安全;大学生;教育体系;
前言
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5G、量子通信、区块链等新技术蓬勃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传统行业持续融合,不断催生新业态和新应用,这些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比如导致大学生道德意识弱化、人际交往心理障碍、过度依赖网络等。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缺失,不仅使校园的安全稳定存在巨大的隐患,同时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的危害。所以通过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充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道德意识弱化
任何道德的实现,都是为了某种道德目的而选择的某种道德行为和进行的某种道德活动。而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相比,有其特殊性,但是在要求和标准等方面是相一致的。由于网络道德是网络社会出现后产生的新的道德要求,在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因为道德规范的不健全所导致的道德调节作用弱化的现象,同时也会带来网络行为方面的无序状态。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思想理论水平有限,更易于受到西方价值观渗透,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薄弱。部分大学生在自认为不受任何监督的网络环境中,对传统道德信念置若罔闻,恣意发布无用甚至负面信息,其目的更多的只是心理和情绪上的宣泄,没有成熟系统的观点和看法,缺乏理性的视角和深度的思考,很可能会对他人或者社会造成伤害,反过来更强化了个人对社会认识的偏差[1]。
(二)网络法律意识淡薄
一直以来网络犯罪的不断演化,使得大学网络安全不断面临不同的新态势。其中虚拟中奖信息和冒充好友类诈骗现象依旧最为普遍;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精准式网络敲诈勒索事件时有发生;智能终端设备的广泛使用导致其安全漏洞的风险持续增大;数字货币领域的繁荣引发更复杂的攻击方式。而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薄弱,但又对新事物感兴趣,使得他们常常成为网络犯罪的受害者主体之一。同时有部分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术,但是法制观念薄弱,进而发生制造或传播计算机病毒、木马和僵尸网络,利用应用软件开发在黑客产业供应链中牟利;非法利用高校计算机资源进行挖矿;或者使用翻墙软件,甚至连接暗网、深网等方式逃脱信息监管等。更有甚者利用网络进行色情、暴力、赌博等违法活动,这些行为对学生个人、公司单位、社会部门的正常运作都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也给个人和集体权益带来危害。
(三)网络使用行为失常
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泛、安全且隐匿的交流平台,也是学习、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但是在使用网络的时候,大学生对于这个交流平台沟通方式的迷恋和对交互活动的吸引,使得他们行为容易失去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别人在现实社会交往的机会,减弱了与他人交往的愿望,最终也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能力。现实人际交往的减少很容易加剧自我封闭心理,造成人际关系淡化,在这种消极的、不为世情所动的抵触心理下,一些学生在真实的交往中感到紧张,不适应,产生对现实人际交往的逃避和恐惧,造成人际关系障碍,进而会产生通过网络来获得成就感、归属感和满足感的情况。另一方面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发展认同的需要,通过网络也更容易来发展认同感和亲密关系。而当这种方式逐渐替代了现实社会中的传统方式的时候,也逐渐损害了正常个人应该具备的现实社会功能。一系列使用行为的失常,除了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外,最终也会导致个体身体素质下降[2]。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互联网作为人类活动的另一空间,其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相对于现实社会来说,其存在时间相对较短,同时因参与主体身份模糊,监督机制和效果有限,网络道德标准存在尚有争议之处等原因,网络道德体系的形成还需加以时日。在网络法律意识方面,受利益驱动的影响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区域存在空白的原因,各类新型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而部分受害者又缺乏保护自我意识和手段,使其正当权益受到了侵犯。大学生群体虽然年龄已经成年,但是并未真正步入社会,心智尚未完全成熟,面对干扰下,部分人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较弱,不能正确处理现实和网络关系,最终影响其人格社会化的形成。
三、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构建
(一)加强网络安全教育重要性的共识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维护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核心指导思想。在此思想引领下,高校全体上下应该充分意识到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当前复杂的网络环境下,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危机意识,丰富网络安全知识技能,是关乎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举措。高校不仅要将其作为落实全面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项核心素质,更要将其视为衡量新时代优秀大学生的标志之一。同时,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未来,其素质是否引领时代的需求,能否促进世界的进步,更是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安全稳定的大事[3]。
(二)建设校园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构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前提是构建高校网络安全体系,这也是保障网络空间安全的有序畅通,规范文明的关键,更是预防和治理网络犯罪的基石。因此首先必须强化顶层设计,以建设应用、教育管理为抓手,完善人才培养,实现统分结合,数据共享,推动预警安全设施的建设,将网络安全工作作为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一环,涉及全局工作的方方面面。其次,要着眼关键技术,营造校园数据安全环境,加强异常特征的预判,实现安全潜在威胁的感知和检测,从根本上提高各项日常工作的技术含量和关键岗位人员的技术素养。在此前提下,才能切实保证高校普通师生对安全基础工作的认可,也更有利于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另外要加强高校与相关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和行业协会之间的合作,营造社会需求激发高校创新,高校发展反哺社会运行的良好氛围,从基础设施建设,先进技术攻关,信息咨询服务和优秀人才培养的角度,充分利用彼此之间的长处弥补相互之间的短板。同时校园内部各部门之间也要实现联动,推进对应规章制度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全校范围内形成专职网络安全人员为保障,教师素质过硬为根本,职能部门人员觉悟高的格局。在全校多部门的齐抓共管下,保证相关配套人员、物资和经费的落实情况。建立考核监督机制,约束和激励并重,共同建立高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安全体系,切实维护校园整体安全稳定。
(三)丰富网络安全教育内容与形式
处于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高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的场所,其教育内容与形式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要充分运用新理念、新技术下形成新常态,深入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动态与行为模式,变革教育教学方法,真正提高教育效果,切实提升学生网络安全防范能力。首先,目前学校多将网络安全内容作为计算机课程的部分章节作或以讲座报告的形式进行宣传。为了收到更好的效果,可将该内容以课程的形式纳入教学计划当中,做到加强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自我防范能力的目的,同时进行互联网法制教育,当个人正当权益遭受侵害的时候,能自觉运用法律维护互联网秩序。其次,在教育开展过程中,除了理论宣讲之外,更要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工作开展形式的多样性,高校可采用现今接纳面宽泛的慕课、网络直播、翻转课堂、微电影、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宣传,通过打造新媒体资源库,用新媒体技术宣传新媒体本身[4]。另外可以以筹建专题网站,开展主题日活动,组织挑战比赛等实践形式推进工作开展,切实提高处理网络安全问题水平的能力,并将理论与实践的效果做到最大化[5]。通过将该专题纳入正规的教育体系,形成完整的教育方案,目标和任务,将课堂、理论和实践各个平台充分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的投入力度,形成意识、技术、法律多方面齐全有利的生态环境。
结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面临诸多的机遇与挑战。构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体系是实现国家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的指引下,通过探讨现今高校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明晰构建网络安全教育体系的重要性。从实现高校网络安全角度考量,通过落实校园基础建设,打造具有梯队性的专业队伍,与各类性质单位开展合作,升级完善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举措,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与参照,助力于将大学高素质综合性人才整体培养目标回归到学生成长本身上来。
参考文献
[1]叶通贤,周鸿.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及其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71-74.
[2]邓林园,方晓义,万晶晶,等.大学生心理需求及其满足与网络成瘾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2(1):123-128.
[3]闫娜,丛培兵.***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1):30-33.
[4]刘庆庆,何燕君,杨守鸿.移动互联网新时代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困境与策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216-218.
[5]许畅,高金虎.美国公民国家网络安全意识培养问题研究[J].情报杂志,2018(12):135-146.
我国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事业现已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格局,开放型的市场经济已经使校园变为小社会,治安状况更显严峻和复杂。高校校园是该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大学生的安全问题不仅影响着同学们在校的学习和生活,也会是毕业后走向社会生活、工作中经...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各高校的招生人数不断扩大,各地方也纷纷建立大学城.学校有逐渐向城市边缘地区迁移的趋势。优雅偏僻的教学环境在方便高校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上的隐患。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安全问题逐渐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学生失联或发生...
新媒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单元式学习与大学生安全教育也非常契合,为该教育模式的推广提供了范本。...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他们习惯于从功利化的视角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对待政治问题、国家安全问题等方面,由于缺少理论知识和深入认识,他们或意识缺失、或参与冷漠、或人云亦云。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很淡薄,很少能意...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免受伤害和不去伤害别人的有利保障,是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正确的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客观的分析出安全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应、符合学生实际的安全措施,把制定的措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才能...
目前, 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诸多问题, 如安全意识淡薄, 容易涉险;课程内容陈旧, 跟不上需求;安全教育缺乏多方合力, 难以持续;安全教育方式落后, 传播成效甚微。...
实验室是高校组织高水平科学研究、开展学术合作交流的重要场所, 是高校集聚精英、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对高校提升创新力、促进成果转化、推动学科发展举足轻重。...
根据各个时间节点、阶段性工作, 组织学生有针对性、有目标地开展安全专题教育、消防演练、知识演讲、网络竞赛等常规化活动, 努力使高校各职能部门形成统一、良好的安全教育、管理氛围。...
随着基础教育的更加公平和高等教育的更加普及,女大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根据教育部201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为2391万,其中女大学生占比为51.35%,女大学生人数已经连续四年超过男生。庞大的女大学生群体在为大学校园带来活力的同时,...
高校护理实验室是开展人才培养、学科研究以及社会服务活动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护理技能、创新能力、职业综合素质的重要场地。实验室安全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学和科研工作,而且关系到师生的生命安全。全面的安全常识、良好的安全意识、积极的责任感以及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