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表演论文 >

影视表演与舞台表演的相似性与区别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17 共1671字

  一、影视表演和舞台表演概述

  影视表演是利用摄影机把演员的表演拍制在胶卷或者磁带上,然后通过放映机投放在银幕上呈现给观众,它总体上的美学追求是生活化、自然化,并且它的拍摄可以具备无序性、不连贯性。演员在表演区里不但要考虑摄影机镜头里的构图要求、取景框限制,还要考虑配合摄影师、灯光师的摄影技巧上的要求。同时,演员的表演还要受限于不同技巧的处理,俯仰升降,推拉摇移,长焦距、变焦距等因素。这就要求演员应当具备相应的“银幕感”和“镜头感”.舞台表演是在舞台上进行的表演,演员需要直面台下在座的观众。一者,为了让观众直观、清晰地观赏到表演,演员的表演会刻意带有夸张成分,以较高的音量、较大的动作幅度,来强化和突出表演目的;二者,舞台表演的场地限制较大,场景、环境等方面都无法达到与现实生活完全一致的地步,因此场景布置中存在许多假定性,这种假定性也决定了舞台表演方式带有写意化的特征。舞台表演需要根据剧情发展顺序进行表演,演员上台后需要快速进入角色,按照规定情景一气呵成地表演下去,演员的内在情绪与贯穿动作是连贯的、不中断的,表演的情感也与剧情的发展相贯连。舞台表演与观众是面对面的,演出与交流具有同步性,因此,观众和演员的互动对演员的表演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二、影视表演与舞台表演的相似性

  (一)在自我准备方面的一致性影视表演与舞台表演都属于人创造的艺术,它们具有相同的本质属性,“三位一体”是影视演员和舞台剧演员所应当共同遵循的表演规律。

  (二)创作原理与技巧的一致性影视表演与舞台表演在技巧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规律,而且它们呈现的原动力是相同的。

  (三)创造角色性格过程中体验的一致性演员的创作离不开情感,不论是影视表演还是舞台表演,情感都应当是演员进行创作的基础。演员进行情感创造的过程是一个全息的流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强度的情感,能够塑造出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在影视表演与舞台表演中,演员通过移情进行主观情感的转化,赋予角色一定的情感,并通过主体意识的活动将对象人格化为自我,将主体的情感辐射或者投射到客体的角色身上。同时,影视表演和舞台表演都需要演员进行积极的行动,通过行动将情感反馈到内心,最终完成角色的体验。最后,这两种形式的表演都需要演员把握好表演的分寸,这样人物形象的定位才更加准确。

  三、影视表演与舞台表演的区别

  (一)影视表演相对生活、逼真化,舞台表演相对夸张、写意化。在影视表演中,演员面对摄影机器进行表演,这时候需要演员与想象中的演员进行交流来完成表演,同时在影视表演中,演员细微的动作可以通过焦距的调整显露出来,这种特写是对演员功底的一种考验,表演难度细数也随之增加。而舞台表演和情感沟通的对象是真实的活人,演员面对着台下的观众,表演受到观众情绪反馈的影响,表演与观众的情绪同步进行。

  (二)影视表演中演员在摄影机前的创作不具有连续性,拍摄中最长的长镜头不过几分钟,最短的甚至只有几秒钟,拍摄可以按照现实需要颠倒或者分类进行。这就要求演员必须能够快速地调换和进入剧情,不断适应拍摄的需要。而舞台剧都是按照故事设定的顺序一气呵成地进行人物塑造。

  (三)影视表演因特写的拍摄手法,将演员的面部表情、细微语调的变化显露无遗,通过这些细微的变化来揭示角色的内心情感,这些细节的表现力是台词所不能展现的;舞台剧则更多强调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尤其是台词表演。

  (四)影视表演中,演员的表演会受到有线电视银幕边框和摄像机取景框的限制,这就需要演员具有镜头感,能够很好地配合、利用镜头;舞台表演则受到有限的舞台空间和对面观众的约束,需要舞台表演演员能够熟悉舞台这一形式,掌握好包括道具、上下场、关闭幕等舞台规律,并调节好舞台表演的节奏,这就需要一定的舞台感。演员作为艺术表演创作的主体,应当不断进行自我充实与完善,不断增强自身表演的魅力,使表演不至于沦为科技的俘虏,这应当是影视表演与舞台表演应当共同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林洪桐 . 演员学习手册 [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03)。
  [2]赵宇。影视舞台导演[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07)。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表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