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保险论文 >

国内农业保险建设分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7-02 共380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构建研究
  【第一章】国内农业保险建设分析绪论
  【第二章】农业保险理论基础
  【第三章】国外农业保险制度模式研究
  【第四章】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研究
  【第五章】农业保险模式和制度优化设计
  【结论/参考文献】我国农业保险体系完善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我国由于地理位置以及气候特征的影响,自古至今在农业方面都是重点发展的国家,但由于我国的风险特殊环境,农业所面临的风险或灾害频率比较大。根据国际相关组织以往的数据显示,20 世纪我国经济和环境下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灾害率高达40%.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上世界全球变暖状况越来越严重,导致国家环境恶劣,自然灾害愈加频繁。例如 07 年 6 月南方洪灾,08 年暴雪灾害等,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 年中国各省区城市的农作物受灾率为 22%,结合我国自然灾害发生实情可以看出自然灾害不仅对农业农作物损失巨大,也对人民生活、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等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在自然灾害如此严重的社会、自然环境中,对农业的保险需求不仅是农业发展所需,也是顺应产品经济结构化的需要。

  与此同时农业保险对农业这一特殊行业有着自己独有的特征属性。集中体现在农业保险及农业的外部效应和社会福利外部经济,不少研究者研究成果显示,农业保险及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得到的政策及发展支持不仅对会提高农业产量,也会导致一定外部效应。

  目前被世界列为关于改善农业生产经济的根本政策措施有三项,分别为各国的农业金融补贴、产品价格政策支持、农业保险。受国家财政、市场经济和产品属性等点,农产品扶持价格和信贷补贴都不能是维护农业经济发展的长久之计,但是农业保险扩大了农业产品市场化发展,它促进了产品经济化和商品化,利用保险制度把农业生产过程造成的各种因自然灾害和意外而遭受的损失给予最大信度的补给,使其损失降到最低。因此农业保险不仅对农产品的发展有着规避风险的作用,也在长久和规模发展上促进了农业和农业保险行业的发展和壮大。国家早已认识到农业保险的突出作用,并在实际的政策中给予了具体的鼓励政策。例如2004年对提出的部分试点地区进行相当的保费补贴;2005 年扩大试点范围,鼓励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2007 年更是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等。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自古以来,物质是第一经济基础。农业是经济的基石,没有农业,国家就更谈不上其他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至今仍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大国,因此稳定我国农业的发展是必要之举,而伴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面临的灾害也是不断涌现,因此制定并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既是对农业自然损害和经济损害的防微杜渐之举,也是我国农业经济走持续健康之路的重要条件。因此本文专注于研究我国农业保险制度优化设计,通过对国内外农业保险制度的研究设计适合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为农业保险制度健全和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提供参考意义。

  1.3 研究内容。

  本文专注于我国农业保险制度优化设计,因此在构思上先对国内外历史及目前的农业保险制度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结合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环境背景和自身发展特征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分析中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农业保险理论基础、国内外保险农业制度模式及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优化设计和相关政策。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在写这篇论文中,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这种方法被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通过研究各种文献,帮助确定研究课题,了解农业保险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形成关于农业保险的一般印象,对分析农业保险问题提供优势,有助于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这些资料的取得,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优化设计论文的创作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1.4.2 逻辑分析法。

  本文在进行我国农业保险制度优化设计方向中,以国内外农业保险制度方式为依据,结合实际对国内外农业保险制度进行去粗取精,大力删减、借鉴并适当运用,最终确定我国农业保险制度优化的主体和方向,这不仅在构思上包含严密的逻辑,在分析上也达到了提出-分析-总结的逻辑体。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研究进展。

  殴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对农业保险的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因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经济发展机器化、工业化,因此关于农业保险的研究也随之得到发展。但具体到农业保险研究的核心问题应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其研究主要聚焦在经济活动双发所掌握的信息不能保持一致,保险合同双方在保险执行时引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方面解释的市场失灵等问题。

  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上,殴美国家一向走在前列。在农业保险领域阿罗博士所提的理论虽然一直受到其他学者的攻击,但是其理论也是这个行业的最显著的理论之一。他所认为政府提供的保险是不同于私人保险的,因为政府所拥有的权威性高,有强大的保障力,因此和私人保险相比,政府所提供的保险风险小,而且保障性高。政府直接提供公共保险有很多的好处,其中对,保险信息的准确性、对称性、保险费用的确定以及保险资料的统计都有好处。政府所提供的社会保险能在这种情况下最大程度的抵御风险和危机,尤其是农业保险,这种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更需要政府来提供保险,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农民的利益。

  Wriht 和 Hwitt (1990)指出,农业保险的成功之处多归于政府直营或间接经营机构的运作,而不同于市场其他产品对于商业性质保险在市场上的成功运作。并且受到道德风险、管理成本、逆向选择等因素导致保险的经营成本远低于保费,农民根本不能承担此费用,因此农户的保险费用主要由国家财政补贴支持。

  虽然欧洲学者对于农业保险的理论很多,但是真正针对风险理论的却很少。代表者之一的瑞典经济学家,期各格其代表理论认为:在私人和商业保险的领域,一般来说商业保险都是追求利润,因此保险的费率往往会很高,商业保险也受经济的影响,因此经济的波动会影响其保险的费率。所以,一般人选择农业保险时,会很难选择商业保险,因为人们都无法确定这种风险性。

  除此之外,农业是其他经济活动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发展势必会得利于其他经济的稳定,农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市场经济中的外部性经济作用。此外,国外著名学者Luz Maria Bassoco 等人还结合世界政府对农业的补贴情况进行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认为农户将进行农业投保的前提是付给农业保险公司的保费必须低于政府对农产品的财政补贴的 67%.

  1.5.2 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阶段虽也开始于上世纪 30 年代,但 30 年代初还处于模糊界定的初期阶段,国家对农业保险大多数只是提议,并未制定出相关的政策及意见。而进入新中国后,随着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很长的时间里,国家的农业保险主要是参照苏联的保险方式,并未给出实质性突破的研究。进入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农业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促使大批学者重新进入对农业保险的研究,国内学术界和研究者主要研究内容代表如下:

  我国率先把国外关于农业保险的理论引进中国的代表为王世颖 (1935)、黄公安(1936),其利用中国第一产业特别是农业的发展实情,对国内农业保险模式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和综述。但是,由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到文革政治和三年经济萧条影响,导致我国的农业保险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自1979年后,由于结束了十年文革,国家发展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中来,因此政府为了整顿和发展农业经济保险,特成立了中国人保财险来负责农业保险业务。自此,国内对农业保险理论研究又活跃起来,但学术及研究者们对于农业保险理论主要侧重于问题的综合分析。郭晓航教授(1986)随后提出中国的农业保险需要建立在国家相关农业政策的支持,属于政策性保险的观点,但受当时农业经济发展缓慢的背景限制下并未得到政府和保险行业的关注及重视,而国内关于国外先进农业保险理论的进一步引进和探索,国家也随之慢慢重视起农业保险在政策性保险的特殊性。

  李军(1996)指出,农业保险对社会创造的财富远远超过自身的所得到的利益,因此农业保险对社会是一种良性产品,具备一定的公益性质。

  庹国柱和王国军(2002)赞成李军的观点,同时根据李军及前人的研究上对农业属性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认为农业保险产品更趋近与公共物品,主要是因为农业产品一旦放入市场成为消费品,就展现出私人物品的特征,具有排他性,但在产品规模经营等方面,大部分产品又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

  陈璐(2004)基于公共经济学理论指出农业保险具有利益外溢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外部性效益特征。即同王国军等人所持观点相同,农业产品一旦放入市场成为消费品,就展现出私人物品的特征,具有排他性,但在产品规模经营等方面,大部分产品又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张跃华等(2005)虽然对农业保险研究的侧重点及角度不同,但也赞成它的外部效益特征。基于我国农业发展国情,学术界研究者对农保的补贴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很多研究者认为农业保险的发展和经营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财政补贴,其具备外部性和准公共产品特性主要是因为农业保险失灵和政策性补贴作用影响。

  综上所述,我国学术界和众多研究者虽然对农业保险理论和实际研究较多,但是大多数研究者集中在对农业保险外部性效益等外部经济方面的研究,少数学术者涉及到农业保险补贴问题,而关于农业保险制度方面的研究较少。虽然好多研究者意识到健全农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由于我国农业保险较其他商业保险产品发展落后,因此关于农业保险制度的研究对于我国认真解决和贯彻落实农业发展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