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教育平等和教育质量优异的国际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各国逐渐开始重视通过对薄弱学校的改善,来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19 世纪中期,学校合并的热潮开始在美国全国兴起。一些支持学校合并的学者认为“:淘汰小学校,可利于大学校的发展,能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19 世纪末,美国社会各界不断提出“:农村学校效率低下,应将其合并成较大的学校,以利于教育资源的集中使用。”此后,学校合并运动在美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开始广泛兴起。
一、美国学校布局调整的制度保障
为了更好地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合并,美国首先在制度上保障农村学校的改革,采取了诸多措施来构建一个职责分明、协调共进的农村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积极鼓励合并学校与重组学区
在农村学校合并运动中,每个州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通过制定政策和措施,去促进和鼓励农村学校的合并,设立或者增加对合并学校的财政支持。还有一些州甚至通过立法的形式,加大对农村合并学校的资金援助。像 Oklahoma(俄克拉荷马州)在 1911 年立法规定,可以为合并学校、分年级的学校以及联合学校在其基础设施建设上提供一半的经费资助。Wisconsin(威斯康星州)在 1913 年颁布 School Building AidAct(《学校建设援助法案》),表明对农村的大规模学校以及年级制学校提供更多经费,用来改善教学环境和办学条件。白宫 1944 年召开的第一次农村教育会议以及科南特(Conant)1959 年就学校规模和学生成绩关系所做的研究,不仅从政策,更是从理论的角度促进着农村学校的合并与学区重组。
(二)设立专项基金,解决家庭的教育负担
设立该项基金主要是为了解决家庭教育的两个主要负担:一是孩子上学的交通费用。美国政府通过立法,建立起了合并学校免费公共交通服务体系,这一体系的法制化为实现教育公平和更好地开展学校合并运动扫除了障碍。不管是由州政府统一安排校车,还是学生家长自行安排,州政府都会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部分费用。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在校住宿学生的家长陪读费用。如果学生住宿在校,并且需要由家长陪读,那么产生的此部分费用也是由政府立法给予资助的。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很多州都立法设立专项基金,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以下几类学生的家庭教育负担:
一是学生上学的交通费用;二是需要住宿在校的学生,政府会给予一定补贴;三是住宿生家长陪读的费用。[1]
(三)设立专项基金,新聘和留住教师
在美国农村学校合并的进程中,政府考虑到各地的实际情况,在一些地区保留了小规模学校,其中包括单教师学校或者一室学校。但是这些地区通常都地处偏远、环境恶劣、发展落后,并且教师的待遇也相当不好、教学压力也很大,难以给教师提供专业的发展平台,所以这些地区根本就不会吸引到优秀或合格的教师,教育质量一度难以保证。
为了解决这些地区面临的严峻问题,政府就通过立法,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新聘和留住教师。这项基金主要用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师范生若愿意到这些贫困地区任教,那么会酌情对其贷款额予以补贴。比如从 2005 年开始,每名师范生的贷款补贴由 5,000 美元上涨到 17,500 美元。[2]
第二就是对在这些贫困地区任教的教师给予物质补助,以留住这些教师,从而保证这些地区的学生能接受相对优质的教育。物质补助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比如提供免费住房、给一定的安家费、涨工资、发奖金、减税收等,教师可以免费乘坐棚车,有的甚至会免费提供汽油。
例如,佛罗里达州(Florida)立法建立起了教师服务免贷款项目;密西西比州(Mississippi)为在偏远农村地区任教的教师给予激励贷款、住房贷款和进修补贴等。
此外,2006 年起,美国还建立起了教师奖励基金,其目的也是为了通过奖励,激励在偏远地区任教的农村教师。这些专项基金的设立,给予贫困地区农村教师的种种补贴,无疑为这些地区教师的新聘和挽留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美国学校布局调整取得的成效
美国的农村教育改革运动历经了一个多世纪,实践证明:农村学校的合并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美国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校课程等。
(一)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从教育资源共享的角度来说,美国农村的学校合并很好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教育资源共享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有:教育服务共享、教育物力资源共享、教育人力资源共享三个方面,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每所学校都享有均等的机会拥有相同质量的教育资源,这样才能促使教育资源均衡分配。首先在教育服务共享上,每所学校的设施采购、设备维修、技术更新、专业发展等服务上都可以共享。通过教育服务共享,为学校间的联系节省了很多时间,并且节约了资金成本。
像印第安纳州(Indiana)就有九个联盟中心委员会,为州内的 262 个学区以及 64.77 万所学校提供入学前教育、个性教育以及健康教育等。在物力资源共享上,诸如教学设备、教学基础设施等,联盟学校首先达成协议,然后共同集资建设图书馆、计算机中心以及健身房等,这些公共资源允许各学校的学生轮流定期使用。此外,学校场地也是可以互相租借的,方便大型活动使用。比如华盛顿(Washington)的塔科马港学校(TacomaSchool),它的面积较大,学校建有体育场和剧院,本学区的其他学校就可以共享体育场以及剧院,同时,它也借用其他学校的雕塑厂,以供本校的学生实践课使用。除了学校与学校间可以共享物力资源,学校与社区间也是可以的。像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的一所学校,就把学校场地出租给当地教堂,教堂每年会支付给学校 1.7万美元的租金,学校把这笔收益用于教育教学活动。
教育物力资源共享,很好地解决了一些学校因资源缺乏而不能保证教育质量的问题,而且节约了相当一部分的教育成本。此外,学校的合并在人力资源共享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首先是管理人员的共享。尤其是在一些学区,小型学校比较多的情况下,一位管理者同时负责几个学校是相当普遍的,每年学区能省下 1.5-5 万美元的教育管理费。其次,优秀教师、紧缺教师都会在各学校轮流上课,或者用远程教学同时对几所学校的学生集中授课。像保安主任、治疗师及护士等这些特殊岗位人员,也在学校间轮流工作。这些措施都有效地避免了因师资力量不足而导致的学校发展滞后。
(二)教学组织形式更加合理
教学组织形式上,对于农村合并学校而言,通常都是以学生年龄分年级和班级授课制。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机会增多,师生比也更趋合理。
相比之前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受到老师 11 分钟的指导来说,学校在合并后,教师教授的时间得到大大延长,为 30-40 分钟。在对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15个县的调查发现,在学校合并前,共聘用教师 21,520 人,学校合并及学区重组后,教师人数减少到 19,895 名,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的师资短缺问题。与此同时,在农村合并学校中,教师往往会有更多培训的机会,且任职时间也会相应延长。
(三)课程体系得以丰富
学校课程方面,农村学校的合并丰富了农村学校的课程体系。比如,对于阿肯色州(Arkansas)只有两名教师的四年制高中来说,仅仅只能开设五门课程,但是经过合并成为拥有九名教师的六年制高中之后,学校开设了二十门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并且课程基本都是由专业教师讲授。
所以,通过学校合并,丰富了学校课程这一点毋庸置疑。塔克 ? 赛尔夫(Tucker Self)曾研究表明:就农村的合并学校而言,其最大的优势就是使课程更加多样化,并且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教学仪器及教学设备。
规模大的学校可以开设更多的课程,这样就可以丰富课外活动的资源。其实,学校合并从整体上来说,更有利于高年级学生的发展,因为中学阶段的学生才会有更多的课外活动。比如,就读于阿肯色州农村合并学校派恩 - 沃尔纳特(Pine-Walnut)的学生泰勒(Tyler)就说过,他认为学校的合并为学生打开了多扇大门,之前的学校不开设大学预修课程,但是合并了之后,就增设了该门课程。除此之外,还开设了解剖及物理等学科,很显然,合并后的学校新增了许多课程,比之前要丰富很多,他觉得课程丰富了,就有机会掌握更多的资源。一旦进入大学,就能为很多事做不同的打算。学生萨姆(Sam)也表示,学校在合并以后增设了许多关于计算机、家庭、科学消费等方面的课程,他认为这些课程都有利于为上大学做准备,所以他非常喜欢这些课程。
另外,教师以及学校的行政人员同样认为学校的合并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课程。例如在农村合并学校樱花学校(Rice-Cherry)任职的教师艾玛(Emma)认为:合并的力量太强大了,能够提供更多的课程。在合并的学校里,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学习不同的知识。初中阶段的学校,同样也开设了丰富的课程。
学校在合并前,往往都只能通过远程教学来学习外语。在合并学校派恩-沃尔纳特(Pine-Walnut)工作的一名行政人员表示,由于合并学校的学生数增加,所以学校将在明年增设更多的课程。学校已在合并之后增设了两门大学预修课程:历史学和文学。明年学校还要增设两门大学预修课:语言以及环境科学。[12]
(四)学生的身份认同感更加强烈
学校的合并有利于学生树立自己的身份认同感。在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学生,他们基本上是没有机会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的,这可能会使他们感到自己被排挤,此时,他们就会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产生怀疑。埃里克森的个人发展理论揭示出,身份与角色混乱是青少年的主要危机。以前农村的小型学校没有丰富的课程及课外互动,学生就很难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但学校合并后,开设了丰富多样的课程,学生可以参加很多有趣的活动,从而增强了自我身份的认同。
三、美国学校布局调整存在的问题
美国农村学校的合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提高了教育质量、也使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得以提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是农村中小学合并面临的困境。
(一)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学校合并对学生的影响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合并后上学的路途遥远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就像一句谚语“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有的学者把它引申为“不要把学生都放在越来越大的学校里”,[13]说明了学校合并的弊端,强调了其合并的风险性。由于学校合并后,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上学路途变得遥远,学生每天不得不早出晚归,其正常的睡眠时间得不到保障。长时间乘车对学生心理造成压力,以及乘车时吸入的矿物燃料气体,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2、学校规模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诸多学者的研究都显示,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学校规模有着密切的关系。豪利(Howley)声称:所有与地区规模影响学校的相关文献,基本上都是间接关系,社会经济与规模共同影响着学校。因此,在不是很富裕的社区,小规模学校的学生成绩会更好。
3、学校合并使学生的辍学率升高,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农村学校广泛合并,使学校规模扩大,这有可能会带来新一轮的失学大潮。学校规模变大,则老师不能关注每一个学生,无法做到因材施教。这会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失去在学校存在的价值,从而选择辍学。农村学校的合并,其潜在的结果就是导致学校辍学率的增长。尤其高中生的辍学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这不仅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会影响到个人的健康、参加工作的机会,甚至进监狱的可能性。辍学率高的大规模学校带来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辍学的学生犯罪的可能性是毕业学生的 3 倍多,由辍学者引发的成人犯罪案件比例高达 82%.
4、学校合并影响学生的心理。据研究发现,小规模学校的学生有更强的归属感。大规模学校的学生,有些会觉得自己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这使得他们学业成绩不好、容易迷失自我,甚至辍学。像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会失去老师的关注,因而更加落后。还有些学生因为离家远,与亲人家人分离而缺乏安全感。这些因素都可能会使他们自暴自弃,甚至失学。
(二)加重了居民的财政负担
一些经济落后的地方政府很难为学校提供额外补贴,只能靠州政府的补助才能勉强达到该有的教育标准水平。但是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学校合并对控制办学成本并没有太大的改善。
相反,学校合并非但没有节约办学成本,反而使财政支出比以前更多。虽然学校的合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校的行政支出,但是其他方面的支出明显增多,比如交通费用、聘任教师的费用等。通过学校的合并,这必然导致一些学生上学的距离变远,所以各州的交通成本以及学生的交通费用势必增涨,这成为困扰许多州的教育难题。
(三)“规模”不“经济”
有些农村学校在合并之后,其规模是扩大了,但是办学成本并没有减少,而是远远超过了预期费用。福克斯(Fox)和查伯(Chamber)在对学校规模和生均费用的研究中发现,两者之间呈现出 U形曲线,也就是说当学生数量很少时,生均成本相当高,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生均成本呈现下降趋势,当学生人数增加至一定数值时,生均费用不会再降低,如果继续扩大学生规模,那么生均成本又会进一步增加。也就是说,最小的学校和最大的学校都会导致生均费用的增加。研究还表明,当学生成绩稳定时,如果学区人数为 300 人,那么办学费用就可以节省 20%,900 人时,成本会降低 8%,而当学区人数达到 1,500 人时,此时的办学费用根本就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因此,只有小型学区的合并才会使办学成本下降。
四、美国学校布局调整的经验启示
我国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也是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农村地区人口减少、经济衰退,农村的教育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的背景下兴起的,这与美国农村中小学合并有很大相似之处。我国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其成效还是很显著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很多问题。美国 20 世纪的学校合并运动给我国农村中小学的学校布局调整以诸多启示:
(一)学校合并后,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利益不受影响
美国的学校合并运动历时一个多世纪之久,所以产生了许多大规模学校。虽然这利于整合教育资源,但是大规模学校的师资水平并没有那么优越。相反,小规模学校的优势越来越突出。这也是 20 世纪 90 年代后,美国开始追求学校小型化的原因所在。我国的学校布局调整也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但问题日益凸显,比如经历了布局调整的学校,教育质量并没有得到大的改善,更有甚者教育质量出现下滑,且学校的很多工作都得不到保障。农村家庭为了让孩子上学,不得不去调整后距离较远的学校就读,付出的教育成本明显比调整前多出很多,但是校车安全以及教育质量都不容乐观。因此,在对学校布局进行调整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合并后学校的教育质量以及学校管理问题。对于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不能一味地为了完成上级政府的要求,而不考虑实际地撤并学校,在这样的地区,应该考虑保留小学校或者建立教学点,保障附近的学生方便就读,避免出现学生因学校合并,上学困难而失学。决策者更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制学校合并以及规定学校合并后的规模。
(二)农村学校合并应该因地制宜
农村中小学合并是一个相当复杂、具有全局性及系统性的工程。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复杂,各地区的文化及经济差距都较大,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多为山地和丘陵,许多村镇及农村人口分布在这样的地势中。拿美国的校车制来说,它是伴随着美国学校合并运动出现的,保障了离学校远的学生的上下学问题。近年来,我国在一些地区也开始推行校车制,但是这能否完全适应我国还有待时间的考验,主要就是因为我国的地形复杂,并且居民居住地比较分散,实行校车制不管是在条件还是安全方面,都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同时,校车制的实行也依赖于经济发展水平,而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能满足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校车制。因此,我们应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地实行校车制,而对于那些不适合的地区要积极探索寄宿制度。
(三)合理看待学校布局调整中的经济效益
在解决学校布局调整问题时,政策制定者应该深刻理解经济效益的内涵。规模效益的倡导者通常只是认为规模较大的学校似乎更有效,似乎可以节约大量的教育成本。但是,相关研究已经表明,学校规模与经济效益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像福克斯所说的那样,是一种 U 行曲线。在超出了一定的界限后,经济成本会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而逐渐增长。此外,当一个学校的规模超过一定程度时,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才能使学生的学业成绩保持在相同的水平上。所以,学校规模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大规模,否则,虽然生均消费可以降低,但是生均教育成本则有可能大幅度增长。
(四)农村学校合并要循序渐进
美国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及教育的发展,美国农村的教育目标也从实现农村教育城市化,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一直发展到实现教育多元化。同样地,我国也经历了城市化、工业化、经济与教育的发展,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也会是一个漫长的、且逐渐完善的过程。所以,我国的学校布局调整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使农村的学校发展模式更趋协调、公平以及可持续。
(五)注重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教育
我国很多地区的学校布局调整,虽然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但是对一些村落的孩子来说,上学路途变得很遥远,他们不得不选择寄宿学校,一周回一次家,更有甚者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学生和父母接触的时间越来越少,缺少沟通,缺乏交流,被封闭在学校,与社会基本隔绝,孩子接受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权利就被这样剥夺。显然,学校教育并不能替代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矛盾,政府和学校有责任构建一个公共平台,使学生和父母多一些沟通,同时也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
参考文献:
【1】王强 . 理想与现实 : 美国农村普及教育史研究 [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97-98.
【2】[5]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FiscalYear 2006 Budget Summary and BackgroundInformation[EB/OL].
【3】Alice Duffy Rinehart. An Oral Historyof One-schooling[M].Westport: GreenwoodPress,1999:15.
【4】傅松涛 , 杨彬 . 美国农村社区基础教育现状与改革方略 [J]. 比较教育研究 ,2004,(9):51.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研究下的定义,研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阅读书籍与其他信息资源查找结论,制定研究和学习计划,根据实验研究数据对已有结论作出评价、分析和解释,提出预测等。①研究性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意识、研...
从西方世界教育学发展的路径来看,虽然其都源自于希腊的教育传统,但之后随着各国教育的发展总体上形成了以德国Pedagogue为典型的德国模式和以美国Education为典型的美国模式.从我国教育学发展的历程来看,20世纪初期我国从日本引入的教育学和新中国成...
美国职业技能标准的设计和制定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受美国经济持续下滑影响,美国施政者开始认识到制定一套职业分类标准的重要性,通过借鉴其他工业化国家相关成功经验,于1977年引进职业分类标准(StandardOccupationalClassification,简称...
为了实现他们心目中21世纪理想学校的愿景,中美教育决策者以及改革家们都在热切地宣传和实施各种学校改革的方案和措施。早在20世纪七十年代的有效学校研究中,学者们已经认识到校长在学校改革中的关键作用(Edmonds,1979)。他们将模范校长的作用定义...
资助包(FinancialAidpackage)计划最早起源于美国,是美国混合资助模式的主要载体,也是其学生资助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其成功经验已被多个国家所采纳和借鉴。近年来,资助包计划也被引入我国,并在少数高校试行,今后还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进一步助推我国教育...
文化就是人类在存在过程中为了维护人类有序的生存和持续的发展所创造出来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有形无形的成果。文化的传播与表达离不开教育,多元文化是文化学大概念下的一个分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也是时...
数学作为实用性学科,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数学作为一门理性化的学科,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实用性、严密的逻辑性和推理性,往往会导致教师用一种非情感的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很难得到应有的关注。这与当今...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美国学后托管项目实践与经验的介绍与分析,以期为国内的相关研究和政策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因“减负”而提早放学所引发的“三点半”难题。...
第三章美国社会机构及组织对中小学天才儿童教育的支持一、美国天才儿童教育的主要社会机构及组织。在美国,除了各州政府在政策方面给予天才儿童教育引导和支持之外,天才儿童教育研究机构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国家及州级层面从事天才儿童的研究机构,为学校...
第一章美国中小学天才儿童教育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历史发展一、美国中小学天才儿童教育的社会文化背景。(一)美国注重天才儿童教育的背景。天才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他们的生理和能力都有不同,存在特殊性,同时他们对教育也有着特殊需求。要根据天才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