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科学论文 >

价值中立理论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27 共318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价值中立”的方法论思想探究  
【第一章】马克斯·韦伯的价值中立学说探析绪论 
【第二章】韦伯“价值中立”说的理论背景  
【第三章】对韦伯“价值中立”思想哲学基础的分析 
【第四章】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价值中立” 
【第五章】课堂教学领域中的“价值中立” 
【第六章】韦伯“价值中立”对于中国学者的启示 
【结语/参考文献】价值中立理论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语

  韦伯的“价值中立”观点有着悠远的哲学基础,也是他所在的那个时代特定背景下的产物,韦伯立足于现实问题,通过一些演讲以及着述表达了这个观点.

  当今的中国可以说是与韦伯所处的时代有几分相似的,商业化的快速发展使当今的学术界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我们要把“价值中立”作为一种研究的方法论原则,也许真的很难实现,但是方法论是教给人们正确的方法的原则,而不一定所有人都可以做到,就像法律,是一个准绳一种规范,但并不意味着人人都可以遵守,在笔者心里,韦伯的“价值中立”作为方法论原则就是此层含义。做这篇论文的研究不仅是为自己解除疑惑,可以说是一种呼吁,希望当今学术界可以多多反思,希望韦伯的“价值中立”理论能对我们有所启示,能使得我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致谢

  论文初稿写完已有一段时间,现在面对着自己的这篇论文,依旧百感交集,我深深地知道其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虽然是完成了但是我没有感到长舒一口气。真的感叹自己学术不精,感叹自己能力有限,只能做到这一步。

  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即将告别学校,告别学生的身份而走入社会,去开始我人生新的篇章,在怀着激动怀着恐惧和不安的心情下,没有离开的我已经在怀念着在华科的一切。

  在这里,在这两年半中,我从那个稚嫩的大学毕业生转身蜕变成了现在的我,这要感谢很多人,在我的生活中出现的这些激励着我鼓励着我影响着我的人:

  首先,要感谢我最尊敬的老师们,没有您们的启发与教诲我是不可能有现在的进步与成长的。感谢我的导师张建老师,一直以十分亲切和蔼的教师身份陪伴在我身边,让我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感谢栗志刚老师,我的论文也得到了栗老师的许多帮助,没有他的悉心指导我的论文也就没有现在的结果;感谢杨金华老师,在他的帮助下我的论文才有了现在的大致框架,他的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学术作风会一直让我终身受益;感谢肖会平老师,虽说我的论文没有给您看,但是您对待学生所愿意无私奉献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是我从未见过的,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要向您学习,以后如果有幸可以加入人民教师行列一定也向您一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好老师;最后感谢所有传授给我知识的任课老师们,你们或教给我知识与技能或交给我做人的道理,总之谢谢所有的老师带给我的这一切财富。

  其次,要感谢我的同学我的朋友们,谢谢你们陪我走过的这两年。感谢王文兰,感谢你在这两年在我身边做了我的朋友,让我的生活有了依靠。感谢刘艳,让我看到了一个最勤奋最拼搏的同学,你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学习的品质。感谢所有的马院认识的朋友们,我相信,这是我研究生所获得的最宝贵的财富。

  最后,真心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面对着自己最亲近的人反而总是很难表达出爱意。印象中有生的这23年来从未对父母家人说过一声谢谢,在这里,借着这次机会,我想大声地说声:真心感谢你们。感谢这二十几年的培养,感谢给了我一个最温暖的家的港湾,在我经历挫折与痛苦的时候给我无限的支持和鼓励,是你们在我背后的默默支持让我可以安心求学,以取得现在学业的完成。你们真的给了我太多,我知道自己能够回报的不及你们付出的万分之一,但是我会尽我的能力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卷。

  我在前几次初稿一直都没有写致谢,我知道,这是一个句号,我的研究生生活的一个句号。写完这个致谢,我就离毕业不远了,就要对这里的一切说再见,种种不舍与感恩也就只能埋在我的回忆里了。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着作类

  [1]迪尔克·克斯勒。马克斯·韦伯的生平、着述及影响[M].郭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2]弗兰克·帕金。马克斯·韦伯[M].刘东,谢维和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3]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韩水法,莫茜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4]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顾忠华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6]玛丽安妮·韦伯。马克斯·韦伯传[M].阎克文等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7]休漠。人性论下册[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8]景天魁。社会学原着导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一韦伯思想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期刊论文类:

  [1]李金。为“价值中立”辩护[J].社会科学研究,1994,(4)。

  [2]蔡禾赵巍。社会学的实证研究辨析[J].社会学研究,1994,(3)。

  [3]侯钧生。“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评M·韦伯社会学的价值思想[J].社会学研究,1995,(3)。

  [4]周蔚华。价值中立论批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1,(3)。

  [5]郑杭生。究竟如何看待“价值中立”?-回应《为“价值中立”辩护》一文对我观点的批评[J].北京: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00,(8)。

  [6]郭星华。也谈价值中立[J].北京: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01,(1)。

  [7]薛晓阳。价值中立与教育研究的学术立场[J].北京: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03,(4)。

  [8]高增全。“价值中立”原则的非普遍适用性[J].教育科学论坛,2005,(10)。

  [9]何光耀。试论价值中立原则的认识误区[J].社会科学论坛,2007,(3)(下)。

  [10]刁生富。科学的价值中立与价值负载[J].学术研究,2001(6)。

  [11]黄承烈。尹星凡。科学价值中立说与科学价值负载的层次[J].江西社会科学,2005,(9)。

  [12]张宪涛,李荃辉。走出科学“价值中立”学说的误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5)。

  [13]贾军。对“科学价值中立说”的质疑和解蔽[J].科技创业月刊,2006,(6)。

  [14]庞晓光。“科学与价值无涉”何以可能?[J].科学学研究,2006,(s2)。

  [15]韩东屏。科学价值中立之惑[J].湖南社会科学,2008,(3)。

  [16]赖金良。社会科学的“脱价值化”及“价值中立”问题[J].人文杂志,2010,(6)。

  [17]钱满素。价值中立的两难[J].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4,(1)。

  [18]赵一红。浅论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的价值中立问题[J].济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l)。

  [19]沈湘平。价值中立原则与价值判断勇气[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4)。

  [20]成元君。“价值中立(valuefree)”接受史简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0)。

  [21]陈彬。走出“价值中立”的认识误区[J].唯实,2010,(2)。

  [22]伍战高。价值中立问题的第三种解决方案-对韦伯“价值中立”理论文本和理论的批判性分析[J].求索。2006,(3)。

  [23]陈丹。价值中立与科学[J].社会视窗。2010,(4)。

  [24]梁孝,张建伟。从语言的视角看社会科学的“价值中立原则”[J].学术界,2007,(2)

  [25]王小章。从韦伯的“价值中立”到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J].哲学研究,2008,(6)。

  [26]沈云都,董云川。真与善的两失:当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困境检讨[J].学术探索。2009,(6)。

  [27]王效仿,高薪。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对举而不对立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8]]胡明,方敏。“价值判断之争”及启示[J].江苏社会科学,2009,(3)。

  [29]李芙蓉。对韦伯“价值中立”问题的探索[J].社会科学家,2005

  [30]刘拥军。论价值中立概念的三重意蕴[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31]周晓虹。再论“价值中立”及其应用限度[J].学术月刊,2005,(8)。

  学位论文类:

  [1]王乐。科学价值问题研究-科学的价值中立、价值负载及其伦理反思[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2]王忠华。马克斯·韦伯“价值中立”说探析[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3]黄新平。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4

  [4]张铖。从“价值中立”看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5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社会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