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赛珍珠是第一位因写中国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女作家,在中国生活了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在东西方双重文化背景中成长的赛珍珠,是一位文化混血儿,在她身上,既有东方传统又有西方精神。而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始终在赛珍珠的内心世界碰撞、交流并寻求最终的和谐相处。
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造就了赛珍珠中西文化边缘人的身份,这双重的文化身份使她能够以中西融合的思想客观公正地看待周边的人和事,但也使她陷入对自身身份归属的矛盾痛苦中,为此,她在小说《分家》中塑造了寄予了她理想身份归属的人物形象王源,王源和赛珍珠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相似的情感体验和相似的文化背景。不仅如此,赛珍珠还通过写自传来确认自己的身份归属,即成为一名超越民族和种族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实践者。而她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为中国社会所做的公益事业,都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赛珍珠内心曾分裂的两个世界,补偿了她内心渴望回到中国而不能的缺陷和遗憾;其次,作为一名女性作家,赛珍珠深刻了解处于中西文化碰撞中的中国女性,更触及到了她们的精神层面,塑造了形象各异的处于这一社会转型期的理想女性。这类女性的共通点都是能够借鉴所接触的异质文化的可取之处,并为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沟通交流打开方便之门。而在《这颗骄傲的心》中所塑造的理想女性则是赛珍珠追求自我确认自我的写照;再次,出身于传教士家庭的赛珍珠,不同意父亲脱离民众实际需求的传教方式,也没有像母亲那样牺牲自己的幸福来献身于宗教,而是成了一名虔诚的尘世传教者。她认为近代在华传播的基督教失败的原因是没有考虑到当时中国民众的实际需求,而且带有侵略性质,认定中国人只可以信仰耶稣这一个唯一的神,她认为真正的宗教信仰是宽容的,即在小说《牡丹》中表达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宗教态度。
关键词: 赛珍珠;文化冲突;文化融合;身份认同
目录
摘要
引 言
第一章 双重文化身份的赛珍珠
第一节 尴尬的"文化边缘人"
第二节 自我身份的重建
第三节 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传播
第二章 中西融合下的女性意识
第一节 独特的女性视角
第二节 融合中西的女性形象
第三节 寻求理想女性
第三章 融汇中西的宗教观
第一节 始于传教家庭
第二节 对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的反思
第三节 尘世的传教者
结 语
参考文献
引言赛珍珠(PearlsSydenstrickerBuck),美国着名女作家。生于一个传教士家庭,出生不久便随父母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将近四十年的时间。童年在江苏镇江渡过,中国保姆让她接触并喜欢上了中国的民间故事,启蒙老师则教授她古汉语,而母亲则为她介绍...
第一章双重文化身份的赛珍珠。文化身份(culturalidentity)也译为文化认同,是一个群体或是个人在文化意义上的自我确认,同时也是一种需要被确认的,在文化意义上的定位。由于自我的认同必然伴随着对他者的界定,因此文化身份的认同不能脱离文化冲突的背...
结语一九七三年,赛珍珠逝世于青山农场,葬在离她住宅不远处的一颗白蜡树下。她自己设计的墓碑上并没有用英语记下她的名字,取而代之的是在一个方框内用汉字镌刻的赛珍珠三个字。她选择了以她早年使用的名字和语言来代表自己。纵观她的一生,中国和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