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 也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工具, 对于文学翻译来说, 翻译不光是语言的翻译, 也是文化的翻译。不同文化间的文学翻译很容易出现误读。文化误读在文学翻译中经常发生, 文化误读是客观存在的, 同时也为民族文化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比较文学; 翻译; 误读;
Abstract: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complementary and indivisible. A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language is also a communication tool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For literary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language translation, also is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 The misreading can occur easily in the literary trans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 Cultural misreading often occur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The cultural misreading is objective existence, as well as plays a positive role for the national culture construction.
Keyword:comparative literature; translation; misreading;
翻译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文化行为之一。翻译本身决不是一种纯技术性的操作, 特别是文学艺术方面的翻译, 它是给定条件的再创造。西方将翻译诙谐地称作“创造性的叛逆”, 这话诠释出了翻译的本质问题, 也就是人们通过所接受的译作已不能完全把握它的原物, 人们总是通过种种“误读”来重构作品。人类的世界一直处在交流之中, 人类历史上众多个民族之间的文化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融合。
在人文社会科学的领域当中, 最初针对翻译的深入研究较少, 基本上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状态, 翻译只是被作为一种工具, 使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能够达到交流的目的, 直至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才出现论文较为深入的针对翻译的研究。从此翻译就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而是成为了一种人们研究不同民族之间不同文化的途径。人们发现了在翻译的过程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化研究的价值, 于是关于翻译研究的论文、书籍等愈来愈多, 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局面, 其中比较文学翻译的研究就是百花齐放中的一朵奇葩。
一、比较文学中的翻译与误读
所谓文化误读, 就是在解读另一种文化的过程中, 由于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等客观因素的限制, 或多或少片面地甚至错误地理解他种文化, 也指由于主体文化的需求或主观动机的支配, 对异文化进行某种程度的改造, 使其更符合自身的需要, 更易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在进行比较文学翻译时,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正确的理解原文之中所表达的信息与文化, 这是译者进行翻译的前提, 更是高质量的翻译的基础, 翻译, 如果在翻译的过程当中, 并不能够对原着文学中所涉及到的信息与文化有足够的了解, 就不能够正确的理解作品, 这就失去了进行高质量翻译的前提, 所以说, 文化误读在不同语言、不同民族的文化信息交流之中所起到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人类在进行交流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进行相互之间的了解, 从而相互促进, 但是过度“误读”的出现就会使交流变得不那么顺畅, 甚至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误解。所以在交流以及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尽量避免。其中文学翻译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相互渗透的重要媒介之一, 它已经不单单是几种语言之间的转换, 而是不同语言中所蕴含的不同文化的交流活动, 所以从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成面来看, 对文化误读的研究的意义就显得十分重大。
发生在比较文学当中的误读实际上是不可避免的, 这是由于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间所必定含有的冲突所决定的, 不考虑原着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民族文化、历史风情等, 单凭译者的“自以为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是行不通的, 所以译者一定要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修养, 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养, 尽可能少的避免无意识误读, 才能够趋利避害, 提高翻译的质量, 让读者对异国的文化有更好的理解。
二、文化误读形成原因
误读的发生是由于一定的原因造成的, 的确, 翻译具有开放性这一特征, 但是过度的去强调其开放性, 而不管不顾跨文化的差异性, 就一定会造成过度误解、歪曲甚至是彻底改变。误读的原因也可以从形式上进行划分, 一种是有意识的, 另一种是无意识的, 无意识的误读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译者的误解性解读, 由于译者本身受到自己文化北京以及习惯的思维方式影响, 而导致了所译内容并没有忠实于原文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凡受制于客观因素的即是无意识误读, 反之即为有意识误读。
有些误读的是因译者的删削、增改, 转译、改编一时兴起发挥而至, 也有忖度适应读者阅读兴趣和理解程度进行翻译。而有些误读是由于作者的文学史和版本学的功力不够所造成的, 因为一般名着, 从初稿到定本辗转多年, 不同时期的底本都有差别, 有的相差甚大, 由翻译底本差异进而产生的误读不在少数。比较文学的翻译需要译者具备外语应用能力达到近乎母语的水平, 还要拥有相当雄厚的文学功底, 但很多译者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这也是“误读”在翻译中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上个世纪30年代我国近现代译作中通过中介语言译介了其他一些民族语言的文学作品占了很大比例, 就俄苏的文学作品、理论着作从日文转译数量不少。日本译介的俄苏文学理论有些有明显误读, 而通过日本又转译至我国。所以说转译也是文化“误读”成因之一。
三、文化误读的意义
(一) 消极方面
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误解乃至改变了原着中的真正含义, 就会造成译文的失真, 并不能够给读者传达真实的语言文化。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如: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是由于文化的误读而引起了一定的争议, 这源于接受者文化氛围的改变。在此之前我们普遍阅读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翻译自俄罗斯文学的作品是在完全尊重原着的基础之上进行翻译的, 这与电视剧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差距感很大。这部文学译着将原着中的让革命青年向保尔·柯察金学习那种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以至那些译着的读者在阅读完之后都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励志成为像保尔·柯察金一样的青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 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 才会创造出奇迹, 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而对老一代对于时代背景下的认同过于盲目, 青年一代带有批判色彩的审视着老一代的人生、理想、信念、事业和爱情。
(二) 积极方面
1.“误读”除了产生消极的影响之外, 在一定的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译者将外国文学中的其本国的特有文化进行再生产, 让本国的读者读过之后感到很容易理解其中的意思, 这样就会推动和促进译着在国内的传播, 更加起到了文化交流这一目的。
译者对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就是“再生产”, 并赋予作品新的生命, 对于同一作品来说, 又是新的起点。不同译者在同时翻译一部作品时因译者自身差异呈现出作品的不同风貌。不同时代对同一着作的译介也有不同, 时代的色彩也必然反映在译作之中。无论多么严谨的翻译家也难免产生疏漏, 这些疏漏可以通过翻译批评来改正, 或者与其他译本对比查漏补缺来解决。但是这些“误读”仍瑕不掩玉, 假以时日, 这些“误读”变成“正读”。
2.在“误读”中可能会阐发出原着中一些未曾发掘出的新意, 更多的呈现原着的价值, 丰富原着的内容, 更有甚者可“造就”出文学名家、翻译名家, 这些名家有意识的误读、误译是根据当时社会环境、历史背景所重新“再创作”, 这些误读往往有译者的深意, 想通过“误读”原着来教育和警醒世人, 翻译家通过自己深厚的文学素养将“误读”和“误译”的极尽其妙, 经过时光的变迁, 仍能得到现代读者的认可。所以说误读是由于译者自身文化的历史需求造成的, “误读”本身就是文学作品的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因而, “误读”还能促进本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
3.从比较文学研究的视点出发, 异国在很多方面都与国内存在一定的差异, 比如在文化、历史、民族性格、民族传统、风俗习惯方面等等, 所以或多或少地在翻译的同时“误读”甚至是改变了这些异国元素, 而加进了译者本国的文化、历史、民族等因素, 但是这带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那就是读者能够产生一定的共鸣, 因为翻译的作品更加具有本土化的特点, 也更加复合本国的需要。所以, 它能促进本民族文学的进步。很多不懂俄文的读者同样对《战争与和平》、《驿站长》产生共鸣, 这些作品给读者的震撼不亚于本国文学作品, 但同时也可能受历史和文化的影响翻译过的文章会从原着的旧俄国文化的某个层面孤立出来, 导致作品中的许多韵味和风格淡薄了。
结束语
文化误读在比较文学翻译之中是不容忽视的, 对“误读”的正确理解的形成原因及其对不同国别之间文化交流的差异的影响, 译者想要把握好“误读”的度, 去其消极作用, 积极发挥其积极的一面, 就一定要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以及业务水平, 从而进一步的提高跨文化翻译的能力。翻译是世界文学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也是不同文化交融的媒介, 没有翻译也就没有比较文学, 正确认识比较文学和翻译之间的关系, 才能正视文化误读对文学翻译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在一定的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正如本文中所阐释的, 译者对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就是“再生产”, 并且赋予了译着新的生命, 虽然是同一作品, 但却是一个新的起点。并且在“误读”中很有可能还会发掘出的原着中不曾有的新意, 而更多的呈现其的价值, 丰富其的内容。所以我们一定要尽量采取有效的反“误读”策略, 减少不利于对我国文化大发展的误读现象产生。
参考文献
[1]张素艳。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J].外语教学, 2007 (3) .
[2]唐培。从翻译伦理透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1) .
[3]董洪川。接受理论与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 2001 (2) .
[4]白立平。文化误读与误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 (1) .
[5]岳黛云。文化相对主义与跨文化文学研究[J].文学评论, 1997 (4) .
[6]李娟。互为镜像的他者:中西方文学理论的跨文化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5 (3) .
傅惟慈先生的译文通顺流畅、文字典雅、用词精准、忠实于原着,具有浓厚的异化色彩和浓郁的异国情调,虽存在“洋味”十足的地方,但并不违背准确而完整地再现原作这一翻译准则,并展现了以“异化为主”的翻译思想。...
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塑造的独特的中国形象。这部作品是在和西方文化互相比较的基础上产生的, 所以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去分析这种异国形象能更好地促进理解。...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跨学科研究仅仅只是一种批评方法还是可以作为比较文学之下的独立学科?又或者独立于比较文学之外、也独立于两种以上学科体系外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
21世纪的比较文学会走向何处?这不仅是比较文学研究者相当关心的问题,也是许多国别文学研究者不能不在意的问题。国内学者在议论这个话题时,更多地是从世界文学对比较文学的挑战这个角度着眼,较少关注翻译以及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之间竞争与合作...
亨利雷马克于1961年第一次以定义的方式将跨学科研究视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两大主题之一①。以韦勒克、韦斯坦因等为代表的比较文学界在定义提出之时对其进行了猛烈攻击,使跨学科研究思想一度成为学界禁区。然而,随之而来如火如荼的跨学科研究实践却无不印证...
文化误读在文学翻译中经常发生, 文化误读是客观存在的, 同时也为民族文化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
古代各学科门类的混生互渗为文学与哲学的跨学科研究打下了基础,文学与哲学的相同点和相异处又为这一研究提供了学理依据...
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方法,从先秦文学中反复出现的有关西域的词汇、从文本所描写的人物等级关系以及从先秦西游故事情节三个方面全面考查西域形象...
比较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在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其边界也一直处在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有学者干脆称之为无边的比较文学,或者说比较文学有一个移动的边界。100多年来,经过中外几代学人的不断开疆拓土,比较文学形成了以文类学、主题学、译介学、形象学和比较诗...
一、引言自1886年,英国人波斯奈特写出第一部比较文学的理论着作《比较文学》后,法国、德国、瑞士等国家的学者相继致力于比较文学的研究和发扬,至20世纪初,比较文学大潮席卷欧美,其中一个重要流派便是平行对话研究学派。该学派一反影响研究学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