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背景
对比语言学研究最早出现于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欧洲,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以解决教学或翻译问题。对比可以在语音、语法、词汇、语义、语用层次进行,也可以从语言的文化、心理、民族角度进行对比研究,还有人对不同语言的标点符号系统进行对比研究(许余龙 2002)。二语习得(SLA)研究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大概形成于 20 世纪 60年代末、70 年代初 (Block 2003)。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二语习得研究是个新领域,大都借用母语研究、教育学研究或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Larsen-Freeman & Long 1991 )。
从涵义上看,对比语言学和二语习得是一门采用对比或比较的方法来研究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问题的学科,是语言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对比法和比较法既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也是其核心,对比或比较的领域会可以在语音、语义、词汇、语用以及文化、心理等各个层面。二语习得指的是一门研究如何学习和获得母语外的第二语言过程,同样也是语言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学习者如何学习和获得第二语言的,涉及语音、语义、语法、词汇以及文化、心理等各个层面。
随着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融合,各国科学家和学者越来越重视对比语言学研究。从概念界定来说,对比语言学和二语习得是两个独立的学科,但两者存在着一定的联系:(1)两者研究的领域都属于现代语言学范畴,都可以在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用以及文化等层面进行研究;(2)两者研究的过程都涉及母语、目的语及教育学等方面,均需要进行对比的研究。因此,研究是对比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的关联性一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理论依据
2.1 中介语对比分析理论
中介语是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系统,它包括语音、语法等层面。它既不同于目标语,也不同于母语,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并逐渐向目的语靠拢的一种动态的语言系统。中介语对比分析由 Granger(1998a)提出,旨在比较或对比本族语学习者和非本族语学习者的语言行为。中介与对比分析以学习者语料库为基础,提供了较为真实的数据,弥补了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的不足:
(1)学习者语料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完整的中介语信息。
(2)因学习者语料库数据很多,因而更能代表学习者词语使用情况。
(3)影响学习者表现的变量能很好地控制。
(4)由于语料使用计算机进行存储,研究者可以用很多语言学软件进行科学的分析。
(5)能更好地发挥语料库的作用。(Granger 1998a)
2.2 概念迁移理论
语言迁移问题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以及语言教学的中心问题之一(Long&Richards,1989),尽管目前关于语言迁移的研究颇多,但仍没有一个完善的理论系统来阐释语言迁移的作用、程度等问题。Odlin 将语言迁移定义为是“目的语与其他任何已经习得(和可能尚未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1989:27)。语言迁移有正负迁移之分,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和目的语是一致的,那么母语的规则迁移会对目标语有积极的影响,这被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不符合外语的习惯,对外语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则被称之为负迁移(negativetransfer)。
概念迁移是语言迁移的一种,近年来日渐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它虽尚处于萌芽阶段,但近年来各国语言专家和学者们一直在进行系统的研究。Odlin(2005)从语言相对性的角度来定义概念迁移:“语言的相对性经常被定义语言对思维的假设影响。这种假设的影响可能影响母语的理解和生成,当然也会影响到第二语言(或第三语言、第三语言等)的理解和生成。此外,这种影响可能是第二语言对第一语言造成的。因此,概念迁移可以定义为涉及第二语言情况下的语言相对性。”大多数学者认为将概念迁移理解是结构层面和语言表象的迁移,而 Jarvis(1997)、Pavlenko(1998)等人通过实证研究证明概念迁移也可以是学习者认知层面的迁移。
2.3 生成学习理论
生成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维特罗克(Merlin C.Witrock)等提出的。该理论从认知心理学视角揭示了人类学习的实质,主要包括:人类学习的实质、学习生成过程的一般模式、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三方面。维特罗克等认为,人类能感知到事物的意义,并不是依靠信息的输入产生的,而是和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的,人们总是倾向利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建构一种模式,并将这一模式应用于对当前所输入信息的理解,这一过程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此外,他指出由于个体本身存在性别、年龄等客观的差异,对知识经验的积累程度也是非一致性的,因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语言获得程度必然也存在区别。
3. 研究目标及设计
本文以对比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的发展概况为着手点,旨在研究对比语言学和二语习得之间在概念意义、发展历程和研究目的存在怎么的关联性。主要采用文献法和比较的研究方法,首先描述语言学的两个分支——对比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的基本发展情况,分别从概念上、发展历程上和研究目的三大方面,并且以中介语对比分析理论在词汇习得中的应用、生成理论等为例子,总结对比语言学与二语习得两者间的关联性。
4. 对比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的关联性
对比语言学和二语习得是两个独立的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两者各自在自己的领域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从两者的概念和发展历程来看,两者均属于语言学这一大范畴下的语言研究,在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方面都显示了一定的相关性。
从概念意义上分析,对比语言学和二语习得具有相交性。两个学科都语言学其中的一个分支,各自研究的领域都涉及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单纯的语言层面和文化、社会、心理、教育等非语言层面。鉴于研究领域的相似性,因而对比语言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必然与二语习得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出现互用或重叠现象,例如在中介语对比分析理论、概念迁移理论和生成理论等。以中介语对比分析理论在词汇习得的应用为例。词汇习得研究因素包括词汇的产生与构成、词汇本身意义、词汇的用法、词汇的文化背景、词汇学习者等等。从二语习得角度来说,中介于对比分析理论主要是借用学习者语料库,对第二语言的词汇学习者自身能力进行调查统计,控制影响学习者表现的变量,最后借用计算机的科学统计得出因学习者自己能力的差异性导致词汇学习和获得程度的不同。对比语言学主要研究的是母语和外语之间的差异性,中介语对比分析法其实质就是利用介于母语和外语的中间的起过渡作用的语言系统来解决二语习得中的问题,这一方法既需要调查研究母语学习者语料库,还需要以第二语言学习者语料库为信息来源。这样,中介对比分析理论恰好为母语和第二语言的对比研究搭建了桥梁。
从发展历程来看,对比语言学和二语习得具有相似性。
两个学科同是属于比较“年轻”的语言学学科分支,理论研究和理论应用方面都存在“三不”问题,即不成熟、不完善、不独立。虽然对比语言学和二语习得明确的是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并且相关的理论或应用也有很多,但是两个学科的理论成果均是依附于其他的学科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例如,生成学习理论是该理论从认知心理学视角揭示了人类学习的实质,主要包括:人类学习的实质、学习生成过程的一般模式、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三方面。这一理论是吸收了当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和认知学的部分理论成果才形成的。正如迪皮特罗曾总结道:“一种对比分析会变得同与之相连的语言理论一样复杂,这个道理是值得牢牢记住的。一旦理论发生了变化,新的对比途径也就会出现。如果理论本身有不一致的地方,那么,在把这种理论应用于对比分析时,这些矛盾也就会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来。”
从研究目的来看,对比语言学和二语习得具有一致性。
两个学科的研究开展都是为了解决语言学习、语言应用以及语言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学习、教学、语言应用等问题,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世界,增强彼此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加快世界文明的发展步伐。
5. 结束语
对比语言学和二语习得是语言学的两个分支,虽然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时间早于二语习得的,但是二者不是孤立的、毫无关系的两个学科,而是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和比较法,在描述了对比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的学科概况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两者存在以下的关联性:(1)在概念意义上具有相交性。对比语言上和二语习得都是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研究领域的都包括语音、语义、词汇等纯语言方面的领域和其他非语言领域如文化、心理、社会等方面。(2)在理论发展历程上具有相似性。对比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都存在着“年轻”化现象,即理论不成熟、不完善、不独立,很多理论都依附于其他学科理论而产生的。(3)在研究目的上具有一致性。对比语言学和二语习得两个学科的建立都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其研究目的均是为了解决和阐释语言文化在产生、发展和迁移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帮助人们了解语言文化的魅力,增进跨文化交际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进而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
通过分析对比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的关联性,本研究希望能启发语言教学的工作者,在其进行教授语言学相关理论时,采用关联性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记忆理论知识。
现实世界中的色彩是多种多样、缤纷灿烂的。描绘色彩缤纷灿烂的世界时,会使用到颜色词。颜色词不仅可以用来描绘色彩,还可以用来表示由其色彩特点引申得出的象征意义。中日两国颜色词有着相似的象征意义,同时又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一、黑的语源由来甲骨...
随着高考一轮又一轮的改革,考试内容的不断深化,中国全社会都更加重视发挥考试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引领主流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际交流能力,促进社会文化遗产传播的经济价值,并提升和完善高...
一、差比及英汉差比结构差比这一术语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建忠所著《马氏文通》。马氏在文中将汉语的比较范畴划分为平比、差比、极比三个次类,所谓差比者,两端相较有差也。尽管马氏的分类限于静字,忽略了动词或动词性成分也可进入差比结构,但瑕不掩瑜,此后...
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随着中国汉字的传入,日本出现了表记文字。在时间的长河中,两国语言在日本融汇发展,出现了很多的同形词,可以说这些同形词有很大一部分是同形同义的。但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有些同形词的含义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委婉语是一种以较含蓄的语言表达某种强烈的或者难以说出来的话语,意为令人愉快的或者听起来不刺耳的语句.在英汉语系中都存在大量的委婉语,从表达形式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上来看存在很多的不同之处,也有很多的共同点[1].在汉语体系中委婉语常采用的相关修辞...
泰国作为我国的周边国家之一,近年来和我国的贸易往来频率逐渐增加。双方国家的投资者越来越多地受到彼此语言文化的阻碍,导致了双方交流的困难,阻碍了双方贸易的发展。称赞语作为语言交流中最多见的交流方式,给双方国家的投资者带来的语言文化阻碍最为...
1.引言人类语言中存在的大量动物词除指称各种具体动物之外,还被广泛用来喻指人或表达抽象概念。例如,蝎子(скорпион)除了用来指称一种以昆虫为食、身体末端有毒钩的节肢动物外,还可以用来表示心肠狠毒的人;狼(волк)除了用来指称一种形状像狗、...
汉语和英语的语序,除了服从语法规则以外,还要受句子成分的语义以及语境的限制。专门讨论汉英语义对语序影响的研究较少。夏金(1994)谈到,汉语幸亏你来了和你幸亏来了不同,是因为幸亏的涵盖范围不同[1]。鲁川(2000)用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分析汉语语法...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经济活动的运行与发展得到了广泛关注,对经济活动的分析报道也层出不穷。21世纪财经网、《中国日报》(ChinaDaily)等中外权威报刊的经济语篇中存在大量的隐喻描述,对其分析有助于理解经济活动中的概念,对经济活动起指导作用。...
色彩不仅仅是一种物理现象,它在语言世界里也担当着重要作用。由于人类文化的共通性,色彩的表现在不同的语言中存在着相同之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不同文化中色彩词汇的象征意义是有所差别的。一、研究的问题以先行研究为基础,本文将围绕以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