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语言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比较语言学论文 >

汉语和英语的语序在语义限制方面的异同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发布于:2015-01-19 共6975字
论文摘要

  汉语和英语的语序,除了服从语法规则以外,还要受句子成分的语义以及语境的限制。专门讨论汉英语义对语序影响的研究较少。夏金( 1994) 谈到,汉语“幸亏你来了”和“你幸亏来了”不同,是因为“幸亏”的涵盖范围不同[1]。鲁川( 2000) 用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分析汉语语法,把语义层面作为句子的出发点[2]。彭芳( 2003) 将影响语序的语义总结为四类: 时间顺序、因果关系、整体部分、空间顺序[3]。

  本文的语义,指“词语单位的意义在语句组合中相互发生的关系”[4]。下面从论元、义域、时序等方面,比较汉语和英语语义对语序的限制。论元指句子成分与动词的语义关系,如施事和受事等。义域,指词语之间的上下位关系和部分整体关系。时序指事件实际发生的先后顺序。汉语和英语的语序在语义限制方面有很多共性和个性。

  1 论元

  论元( 或者叫格角色) 指句子内名词短语或者介词短语与动词发生的语义关系,例如施事、受事、工具、目的等。

  1. 1 施事和受事

  汉英都倾向将施事放在句子开头,如( 1) 。

  ( 1) a. 他在公园找到狗。

  b. 狗他在公园找到。

  c. 他狗在公园找到。

  d. He found the dog in the park.e. The dog he found in the park.f.  He,the dog,found in the park.由( 1) 可见,汉语和英语都一般将施事放在动词前,而将受事放在动词后。相比而言,汉语还会用“受施动”的语序( 1b) ,甚至“施受动”的语序( 1c) 。

  但是,英语的语序一般是“施动受”( 1d) ,而“受施动”( 1e) 使用较少,“施受动”( 1f) 则更罕见,故用问号标记。如,Biber 等( 1999) 列出 21 例“受施动”的句子,但没有列出一例“施受动”的句子[5: 900 -902]。

  总之,汉语的施事和受事的相对位置灵活一些,而英语则受更多限制。

  不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受事通常置于动词后边,如( 1a) 和( 1d) 。有时,为了语篇衔接,也会将受事放在句首,如( 1b) 和( 1e) 。但是,将受事放在施事和动词之间的情况,英语则罕见,如( 1f) “He,thedog,found in the park”。

  另外,除了“施受动”( 他狗找到) 的顺序,汉语还可以用“把”字句( 2a) 和“被”字句( 2b) 将受事提到动词前或句首。

  ( 2) a. 他在公园把狗找到了。b. 狗被他在公园找到了。

  而英语则没有类似“把”的手段,但是有被动语态( 3a) 。另外,英语的所谓“短语动词”则有两种语序,如( 3b - c) 。

  ( 3) a. The book was picked up by a student.b. He picked up the book. ( 他拿起书。)c. He picked the book up. ( 他拿起书。)英语被动语态的功能与汉语“被”字句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区别[6]。究竟用( 3b) 还是( 3c) ,则与语境、名词短语的长度等因素有关。( 3b) 强调the book ( 书 ) ,而 ( 3c ) 则强调结果,即“拿起来了”[5]。可以说,英语短语动词的分裂用法( 3c) 具有类似“把”字句的功能,就是将受事标记为有定的事物,同时强调结果。

  1. 2 工具

  汉英都习惯用介词将工具标记为“非核心”论元。例( 4) 是一些工具论元的例子。

  ( 4) a. 他用钥匙开了门。

  b. 用钥匙他开了门。

  c. 门他用钥匙开了。

  d.  他门用钥匙开了。

  e. He opened the door with the key.f. With the key he opened the door.g. The door was opened by him with the key.h. He,with the key,opened the door.汉语与英语的主要差异是: 汉语工具处于动词前( 4a - d) ,而英语则可以放在句尾( 4e、g) 、句首( 4f) 或者句中( 4h) 。

  与施事和受事相比,汉语工具的表示更多需要介词“用”等作标记,否则句子会不合法。试将( 4a- d) 的“用”去掉,即可看出。因此,汉语与英语的工具都需要特别的标记,但是在语序上不同。

  1. 3 处所

  处所表示行为、事件等发生的空间。例如,汉语介词短语“在墙上”,位于动词前时表示原点( 即静态位置) ( 5a) ,而在动词后则往往表示终点( 即结果位置) ( 5b) 。

  ( 5) a. 他在墙上跳。

  b. 他跳在墙上。

  c. 在墙上他跳。

  d.  He on the wall jumped.e. He jumped on the wall.f. On the wall he jumped.例( 5a) 和( 5b) 分别表示原点和终点,没有歧义。而( 5c) 也只表示原点。英语的情况复杂一些。

  不论 on the wall 在句中( 5d) ,还是句首( 5f) ,一般都表示原点( 即“他在墙上跳”) 。在句尾时( 5e) ,一般也表示原点,有时表示终点( 即“他跳在墙上”) 。这样,“把饭吃在食堂”的病句就好解释了: “在食堂”

  表示动作的原点,不是终点[7]。

  有时,汉英用介词短语表示的处所,都会产生歧义,如( 6) 。

  ( 6) a. 他在墙上写了一个字。( 三种可能)b. 他写在( 了) 墙上一个字。( 字在墙上)c.  他写了一个字在墙上。( 字在墙上)d. 在墙上他写了一个字。( 三种可能)e. He on the wall wrote a word. ( 他在墙上)f. He wrote on the wall a word. ( 字在墙上)g. He wrote a word on the wall. ( 三种可能)h. On the wall he wrote a word. ( 三种可能)汉语( 6a) “他在墙上写了一个字”可能表示三种情况,即“字在墙上”,“他和字都在墙上”,或者“他在墙上”。当然,由于语境的影响,理解为第一种意思“字在墙上”( 他不在墙上) 的可能性最大。

  汉语( 6b) 和( 6c) 则只有终点的意思,即“字在墙上”,并没有“他在墙上”的可能。汉语( 6d) 与( 6a)类似,有三种可能。就是说,“在墙上”出现在动词前时,就有三种可能,出现在动词后时,只有一种可能。英语( 6e) 也有类似汉语( 6b) 的意思,即“字在墙上”。英语( 6f) 把 on the wall 放在动词和受事之间,只有“字在墙上”的意思。( 6g) 把 on the wall 放在句尾,是常用句型,则有三种可能。( 6h) 的意思接近( 6g) ,也具有三种可能。

  可见,汉英处所状语的位置,都和语义相关。两者的典型语序不同,汉语在主谓之间( 6a) ,英语在动词后( 6e) 。这两种语言的典型语序,都会有歧义。处所状语出现在句首时,汉语( 6d) 和英语( 6h)也都有三种可能。

  1. 4 不同论元的相对位置

  上面谈到施事和受事的相对位置。当汉语动词之前只有两个名词短语和介词短语时,它们的相对位置比较灵活。也就是说,其中每个短语都可能出现在句首。我们下面以施事、受事和工具为例。

  ( 7) a. 他用钥匙开了门。

  b. 用钥匙他开了门。c. 他( 把) 门开了。

  d. 门( 被) 他开了。

  e. 钥匙把门开了。

  f. 门用钥匙开了。

  例( 7a) ,施事“他”在工具“用钥匙”前。例( 7b) ,工具“用钥匙”在施事“他”前。例( 7c) ,施事“他”在受事“门”之前。例( 7d) ,受事“门”在施事“( 被) 他”之前。例( 7e) ,工具“钥匙”放在受事“门”之前。例( 7f) ,受事“门”在工具“钥匙”之前。

  总之,施事和受事在动词前时,表示施事的“被”和受事的“把”不是必须的( 7c - d) 。而当施事和工具在动词前时,表示工具的“用”是必须的( 7a - b) 。

  当施事和工具在动词前时,处于第二个位置的论元需有受事标记“把”或者工具标记“用”( 7e - f) 。而施事不需要标记。

  我们再看英语动词前出现两个论元的情况( 8) 。

  ( 8) a. With the key he opened the door.b. He with the key opened the door.c. The door he opened with the key.d.*He the door opened with the key.e. With the key,the door was opened.从( 8) 可见,英语施事也不需要标记,但是表示工具的标记 with 总是必须的。相比而言,( 8a) 更常见,而( 8b) 和( 8c) 不常用。( 8d) 不合法,用星号表示。( 8e) 为被动语态。

  当动词前有两个以上名词短语或介词短语时,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就会有很多限制。例( 9) 各句动词前都有三个名词或介词短语。例( 9) 显示,施事可以放在句首( 9a - b) ,或者放在第二位置( 9c -d) ,如果放在其他两个短语之后,句子就不成立( 9e - f) 。

  ( 9) a. 他用钥匙把门开了。

  b. 他( 把) 门用钥匙开了。

  c. 门( 被) 他用钥匙开了。

  d. 用钥匙他把门开了。

  e.*用钥匙( 把) 门( 被) 他开了。

  f.*门用钥匙( 被) 他开了。

  例( 9) 各句说明,汉语施事必须放在句子的第一位或者第二位。相比较而言,英语动词前出现三个论元的情况极少见,如( 10) 。

  ( 10) a.  The door,he with the key opened.b.  With the key,the door he opened.
  
  2 义域

  义域指词语间的上下位关系和部分整体关系( 即 Tai 1985 和 1989 所说的 scope)[8][9]。其中,上下位指不同词语概念之间的包容关系,如“汽车”是“卡车”的上位词。部分整体,指一个词语所指的事物为另一词语所指事物的一部分,如“方向盘”是“汽车”的一部分。义域对于词语的位置也有限制。

  下面谈词语谓语动词两边,以及都在动词前这两种情况。

  2. 1 动词两边

  汉语和英语中,表示大概念的词语倾向于出现在动词之前,而小概念词语出现在动词之后。不同的是,汉语的大概念词语不需要标记,英语则需要标记,如( 11) 所示。

  ( 11) a. 水果我喜欢苹果。

  b. As for fruits I like apples.例( 11a) 的汉语,“水果”前不需要加“在……中”等词语作标记。而例( 13b) 的英语,fruits 需要用 as for 等词语作标记。

  部分整体关系对语序的限制,与上下位类似,例如( 12) 。

  ( 12) a. 这套房子厨房太小。

  b. 十个学生走了五个。

  c.*五个学生走了十个。

  d. Of this apartment,the kitchen is too small.e. Of ten students,five have left.f.*Of five students,ten have left.例( 12) 的汉英例子,说明表示整体的词语出现在动词前,而表示部分的词语出现在动词后。例( 12a) ,动词前的“这套房子”包含动词后的“厨房”。

  例( 12b) 的“十个学生”也包含了动词后的“五个( 学生) ”。如果颠倒顺序,就不被接受了( 12c) 。英语也有类似倾向,将整体放在前边。但是英语与汉语的不同之处是,还需要用词语将大概念标记出来。

  试比较( 12a) “这套房子厨房太小”和( 12d) Of thisapartment,the kitchen is too small。后者用了 of 将this apartment 提到句首。

  2. 2 相邻位置

  当表示同样论元的两个或者更多短语在句中处于相邻位置时,其先后的顺序也取决于它们各自的义域。

  ( 13) a. 汽车,卡车最难开。

  b.*卡车,汽车最难开。c.*卡车,轿车最难开。

  d. ( 在) 美国( 在) 佛罗里达,高速公路不收费。

  e.*( 在) 佛罗里达( 在) 美国,高速公路不收费。

  f.*( 在) 佛罗里达( 在) 加州,高速公路不收费。

  例( 13a - c) 为上下位关系,例( 13d - f) 为部分整体关系。例( 13a) ,“汽车”是“卡车”的上位词,语序“汽车,卡车”,句子成立。例( 13b) ,顺序颠倒,成了“卡车,汽车”,句子不成立。例( 13c) ,“卡车”和“轿车”互不相属,只有表示并列关系时才成立。例( 13d) ,由于第一个短语“美国”的义域大于第二个短语“佛罗里达”,故句子成立。例( 13e) ,第一个短语“佛罗里达”的义域小于第二个词语“美国”,故句子不成立。例( 13f) ,两个短语“佛罗里达”和“加州”为两个州,互不包含,只有表示并列关系时才能成立。

  英语也有类似情况,如( 14) 。

  ( 14) a. Of the automobiles,trucks are most diffi-cult to drive.b.*Of the trucks,automobiles are most difficultto drive.例( 14a) ,前边的 automobiles( 汽车) 的概念比后边的 trucks( 卡车) 大,句子合法。例( 14b) ,语序相反,句子不合法。

  当然,动词前相邻的短语也可以是时间( 15a -b) 、施事( 15c - d) 、受事( 15e - f) 等。

  ( 15) a. 今天四点钟有雨。

  b.*四点钟今天有雨。

  c. 十个学生五个买书去了。

  d.*五个学生十个买书去了。

  e. 两个窗户一个给打破了。

  f.  一个窗户两个给打破了。

  g. It will rain at 4: 00 p. m. today.h. It will rain today at 4: 00 p. m.例( 15a) ,大时间“今天”在小时间“四点钟”前,句子成立; 例( 15b) ,小时间“四点钟”在大时间“今天”前,句子不成立。例( 15c) ,“十个学生”在“五个学生”前,成立; 反之,例( 15d) 把“五个学生”放在“十个学生”前,不成立。同理,例( 15e) ,“两个窗户”在“一个窗户”前,成立; 例( 15f) ,“一个窗户”在“两个窗户”前,不成立。英语除了时间,其他论元的相互位置与汉语类似。一般认为,“英语中由小到大,由部分到整体”( 彭芳,2003)[3]。例( 15g) ,4: 00p. m.( 四点钟) 在 today( 今天) 前,比较常见。但有时也用( 15h) 的语序。也有将大机构名称放在小机构前的情况,如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加州大学出版社) 。

  在汉语“把”字句中,先大后小的义域规律同样适用,不论有关短语都在动词前( 16a - b) ,还是它们分别位于动词两边( 16c - d) 。

  ( 16) a. 桔子我把皮剥了。

  b.*皮我把桔子剥了。

  c. 我把桔子剥了皮。

  d.*我( 把) 皮剥了桔子。

  同样,在“被”字句中,先大后小的义域规律也适用。如例( 17) 所示,“桔子”仍然需要出现于“皮”之前。

  ( 17) a. 桔子皮( 被) 我剥了。

  b.*皮桔子( 被) 我剥了。

  c. 桔子( 被) 我剥了皮。

  d.*皮( 被) 我剥了桔子。

  例( 17a) 和例( 17c) ,将义域大的“桔子”放在义域小的“皮”以前的位置,所以成立。而例( 17b) 和例( 17d) 都将“桔子”放在“皮”以后的位置,故不能成立。

  同时带有“把”和“被”的句子,同样服从义域规律。下面例( 18a) 和例( 18c) 遵循义域规律,所以成立; 而例( 18b) 和例( 18d) 违背这一规律,所以不能成立。

  ( 18) a. 桔子( 被) 我把皮剥了。

  b.*皮被我把桔子剥了。

  c. 桔子两个( 被) 我剥了皮。

  d.*皮桔子( 被) 我把两个剥了。

  3 时序

  时序,即时间顺序,指同一句话中,不同词语所表示的事件、行为等发生的时间。句子成分的顺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客观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这种反映表现在句子语序一般跟客观事件发生的顺序相同( Lyons 1977: 511)[10]。戴浩一将这一规律总结为“时序原则”,即句子的语序,反映了事件发生的时序[8][9]。

  3. 1 动词短语。。

  例( 19) 为两个动词短语同时出现( 连谓式) 的情况。( 19c - d) 两 句 英 语 引 自 Brown 和 Yule( 1985: 125)[1]。

  ( 19) a. 他每天挑水浇地。

  b. 他每天浇地挑水。c. She married and became pregnant.d. She became pregnant and married.例( 19a) 是先“挑水”,再“浇地”。例( 19b) 的语序,不能用来表示先挑水后浇地的实际顺序。人们听了( 19b) ,会认为浇地和挑水这两件事没有直接关系,如先打开闸门浇地,然后给家里挑水。例( 19c) 英语句子的通常意思是先结婚后怀孕; 例( 19d) 的通常意思是先怀孕后结婚。就是说,英语的两种语序也跟客观事件发生的顺序一致。

  3. 2 处所词语

  下面,我们主要观察时序对名词短语和介词短语的位置的影响。表示起点的短语位于动词前,表示终点的短语位于动词后,如例( 20) 所示。

  ( 20) a. 他从美国开车到加拿大。

  b. 他开车从美国到加拿大。

  c.*他到加拿大从美国开车。

  d.*他开车到加拿大从美国。

  e. He drove from America to Canada.f. He drove to Canada from America.g. From America he drove to Canada.h.  To Canada he drove from America.汉语对时序比较敏感,倾向于将起点放在终点前( 20a - b) ,否则不被接受( 20c - d) 。而英语则宽容一些,在动词后,两种语序都可以( 20e - f) 。但起点和终点在动词两边时,则倾向于遵守时序原则( 20g - h) 。

  3. 3 状态和结果

  同理,时间短语如表示事件或者状态出现时的时间,就放在动词前; 如表示事件或者状态延续的长短或者次数,就放在动词后。如例( 21) 。

  ( 21) a. 他昨天病了。

  b. 他那三次病了。

  c. 他病了三天。

  d. 他病了三次。

  e. He fell ill yesterday.f. Yesterday he fell ill.g. He was ill for three days.h. For three days,he was ill.i. He was ill for three times.j. For three times he was ill.例( 21a) ,时间名词短语“昨天”指开始病的时间,就是说,病的发生不早于“昨天”,所以“昨天”放在动词“病”前。例( 21b) ,短语“那三次”指病发生的三个时候,也许是大家那三次郊游的时候,所以也放在动词“病”前。例( 21c) ,短语“三天”是病持续的时间,即先有病,后有“三天”的结果,所以“三天”放在动词“病”后。例( 21d) ,名词短语“三次”是病的累计次数,也是病的结果,所以也放在动词“病”后。英语表示时段和次数的词语可以出现在动词两边,在语境中的强调和衔接功能不同,但是基本意思不变。

  4 余论

  以上各节讨论了汉语和英语的论元、义域和时序这三种语义因素对语序的作用。在实际语言运用中,这三种因素之间互相联系,它们对语序的作用有时会彼此加强,有时又会相互矛盾。

  在说话者的心目中,某些格角色显得比较生动( salient) ,所以其在主观时序的位置也比较早。例( 9) 说明,汉语动词前有多个短语时,充当施事的短语必须位于第一位或者第二位,而其他短语并无这种限制。这说明,施事在说话者心目中较为生动,其主观时序的位置较早,其在句子中的位置也较早。

  起点和终点的相对位置,也反映了格角色和时序的关系( 22) 。

  ( 22) a. 他从墙上跳在地上。

  b.*他往地上从墙上跳。

  c. He jumped from the wall to the ground.d. He jumped to the ground from the wall.汉语的起点置于终点前( 22a) ,否则不符合语法( 22b) 。英语则相对自由一些,起点和终点可以互换( 22c - d) 。

  义域规律和时序规律互相有联系,有时作用一致,互相加强,如例( 23) 。

  ( 23) a. 他今天买了一本书。

  b.*他买了一本书今天。

  c. He bought a book today.d. Today he bought a book.e. He today bought a book.例( 23a) ,时间短语“今天”的义域大于买书的时间,故置于动词“买”前。从时序来看,“买书”不会早于“今天”表示的时段。所以,例( 23a) 既符合义域规律,又符合时序规律。而( 23b) 违背这个规律,句子不合法。英语( 23c) 为常见语序,大时间( today) 在事件( bought a book) 后边。但是( 23d) 将时间放在句首,( 23e) 放在句中,也都合法。所以,汉语更严格遵守大时间在前的规律,而英语则灵活得多。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比较语言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