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是处理经济责任最为有效的途径,发挥管理、监督的实际作用,明确经济中的责任划分。近几年,经济多样化发展,导致其内部责任同样呈现不稳定状态,促使审计面临实质问题,为有效划分经济责任,避免经济风险,我国需要针对目前的审计,实行多方位研究,提高审计能力,保障审计在责任中,体现严谨、公正的规划方式。
1 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分析
审计疏忽,很容易引发经济犯罪,干扰国家经济发展,由此,必须利用审计,确保责任规划,防止经济风险。因此,对我国责任审计的现行状态,进行以下分析。
1.1 缺乏健全的审计体系
审计体系存在的主要目的,是约束审计人员的行为,保障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1].实际上,我国责任审计确实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影响经济责任的明确划分。例如:单位内没有统一、健全的体系,审计人员判定经济责任时,无法正确区分经济责任,导致责任缺乏量化依据,在新旧经济交替之际,既无法保障旧经济责任的公正划分,也无法为新经济的责任运行提供可靠环境。一般在单位领导交接时,需利用审计划分经济责任,现代领导干部仅注重个人责任,不理会旧经济责任,再加上审计体系的缺失,更是无法划清经济问题,形成责任混乱的局面。导致部分责任缺乏负责人,前任领导的经济问题无人处理,新任领导同样忽视,造成国家经济的严重损失。因此,不完善的审计体系,无法明确划分责任,即使行使审计权力,也没有发挥审计实质,仍旧存在责任问题。
1.2 审计各部门不协调
责任审计中,根据经济性质不同,审计人员可以实行分期审计,但实质审计部门内部出现严重不协调的现象,不仅无法保障审计工作的正常交接,而且审计工作未按正常流程进行,导致各个部门无法协调完成审计。受经济责任的影响,即使发现严重的审计缺陷,也无法弥补,审计部门在实质上,已经缺乏联系,如此,难以保障经济责任的有效评价,同时还会降低审计公正性。
1.3 审计人员基本素质不到位
审计人员的素质,是经济责任中的重点因素,其关系到审计的公正性。在经济责任中,由于审计本身处于特殊的环境,必须保障审计人员的高素质,实际审计人员在处理经济责任问题时,可以有效理清部门内的经济关系。但是其缺乏责任判定经验,不能合理划分责任,导致审计工作不能完整结束,再加上受利益驱动,更是降低对责任的要求。
1.4 未能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
审计监督作用的缺失,主要是阐述“离先审后”,未能利用审计,监督领导在岗时期的经济责任,导致部门经济问题,在领导离任后,始终无法得到有效归纳。单位曲解审计含义,只是将其利用在经济交接的事务处理中,实际在日常经济中,审计未能发挥监督作用,导致经济责任混乱,甚至是部门经济责任无人担负,着实降低审计的监督能力,导致审计部门只是表面现象,没有发挥主要作用。
2 提高责任审计的对策
完善责任审计,发挥监管效力,促使经济发展保持在合法、合规的轨道,既可以有效规避经济风险,又可以保障经济的持续进步。克服审计中的各项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对策。
2.1 完善审计体系
审计体系的完善,必须根据经济的实际情况,以此确保责任明确。在经济责任中,审计的核心因素是单位领导,主要是通过审计,评价责任,明确单位领导的经济领域,保障领导职权内的责任清晰[2].所以在完善审计体系时,需采取共同商讨的措施,即组织与审计、审计对象相关联的各个部门,针对审计体系提出个人见解,审计部门听取多方建议,制定科学的审计体系。审计部门着重量化体系指标,既要体现指标的科学价值,又要保障指标在审计中发挥可操作能力,通过审计指标发挥体系的原则性。同时,还要根据单位内各部门的关系实行体系分类,不仅要考虑部门经济差异,还要考虑责任规模,实行审计体系的分层处理,提高审计体系的针对性,促使审计体系在划分经济责任的过程中保障责任合理、到位。
2.2 保障审计各部门的协调度
审计经济责任不仅需要审计内部统一,还需要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形成有效联系,评价经济责任[3].单位部门之间需加强联系,重点建设审计工作,对审计做出指导性工作:第一,各部门需定期研究审计部门做出的经济责任评定,理清审计的大致流程,提出审计缺点,同时将内部的审计结果及时公布,接受社会监督;第二,审计部门做好汇报工作,针对经济责任,快速提出审计方案,围绕责任展开实际审计,同时预测审计问题,防止审计偏离正常轨道。
2.3 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必须深化“经济”和“责任”两项因素。第一提高经济审计素质,确保审计人员具备高效的审计技能,重点审计经济内容,既要防止经济审计不科学,又要防止经济风险,尽量发掘并约束风险,实行责任评定后,有效分担风险,如此才可保障经济运营合理。第二提升责任处理的能力,审计人员必须掌握责任判定的各项基本能力,如法律、政治、经济等,促使审计人员在划分责任时,能够符合部门经济原则,确保责任合法[4].因此,针对审计人员实行素质建设,一方面提高审计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个人素质,始终保持责任审计的公平、公正。
2.4 提升责任审计的监督能力
保障审计对责任的监督能力,必须提高审计在日常经济中的地位,定期实行审计,监督、管控经济运行,有效分析责任评价。保持审计的权威特性,深化审计模式,重点对日常经济进行审计,及时发现经济问题,避免经济风险,利用审计,时刻监督经济责任的动态,避免部分责任得不到具体保障,始终保持审计在经济全过程中的监督能力,提高审计监督的效应。
3 责任审计的实施意义
针对经济内容,实行责任审计,能够提高经济运行能力,促使其满足社会需求,实际责任审计的实施,对经济发展具备极高的意义[5].第一,提高经济监督能力,通过审计,可以规划经济中所有与责任相关的因素,实行考核、计算,保障质与量的统一,同时评价经济责任,实现公平、公正的责任划分,保障经济责任人能够在优质的环境中履行各项经济责任,时刻监督经济发展。第二,提高经济客观性,通过审计核实经济内容,避免经济个人化,公开经济责任,分析经济运行的事实,不论是在经济交接,还是经济新建方面,都可提供最基础的保障,实现责任的客观划分,为经济的责任运行提供保障。第三,规范经济运营,审计在规划经济责任时,可以发现经济漏洞,及时提出规避措施,避免漏洞形成经济风险,影响经济运营。因此,利用审计,形成以防范为基本,以制度为指导的经济运营,同时规范运营经济中的责任。
4 结语
审计可以明确经济责任,提高经济处理的效率,同时规范经济责任,避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引发风险。完善审计对责任的约束,重点发挥审计的经济监督作用,一方面为经济运作树立制度约束,另一方面提高经济责任划分的科学性,保障责任意义。所以,我国应积极构建审计环境,规范经济空间,最大化发挥审计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昊洋。经济责任审计运用探讨[J].财会通讯,2011(13)。
[2] 李敏。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的几点认识[J].商情,2012(04)。
[3] 王晋梅。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煤矿现代化,2011(05)。
[4] 王春波。论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1(20)。
[5] 郑江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2(19)。
一、引言责任政府理论强调政府要有效履行公共受托责任,不仅履行显性责任(如宪法、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责任),还要履行隐性责任(如道德责任;宪法、法律、法规未作明确规定,但符合人民群众客观需求的责任),既要对其行政行为过程负责,做到回应、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于1994年8月31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1995年1月1日执行,这部法律没有提及经济责任审计问题。2006年2月28日《关于修改审计法的决定》经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
经济责任审计伴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大力推进而建立和发展,经过3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为规范权力运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
近期,武汉市审计局在对某国企董事长的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其所属某国营渔场在某项目合作开发建设中,管理不善,把关不严,导致项目资金被合作方骗取、挪用达638万元。...
一、引言随着我国反腐败力度的逐年加强和各项反腐败措施的逐渐落实,领导干部在权力寻租中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空间越来越...
事业单位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总是会采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工作绩效进行相关评价....
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医疗事业则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起着保障作用。当下我国医疗事业正积极发展,为此,提高医院廉政建设则至关重要。要实现医院医疗事业的长远发展,就需要认真审计医院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针对医院党政主要干部、医院财务管理、岗位...
一、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的理论基础充分了解和掌握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基础,对于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模式运营效率,对提高审计项目质量,提升审计价值,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经济审计模式的原则、特点、关键点等理论基础进行分...
经济责任审计是通过审计手段来监督和评价被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类型,国企经济责任审计历经20多年的实践发展,已经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其中核心和重要的环节是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审计评价既关系到审计质量和...
地方性政府债务的系统性风险程度关于国家经济安全,也关乎本地区能否长期稳定发展和社会平稳运行,能否保质保量地完成本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