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审计论文 >

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不足及改进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4-09 共6489字
摘要
  一、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我国目前的审计组成体系是国家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会计师事务所)三大类审计。三种审计职能不同,监督和服务的对象不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各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基本上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层次需要,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组织多元化发展,尤其是目前的经济发展的模式与传统的经济模式发生重大的变化,现有的这种审计构成体系在社会经济中的不足日益显露。
  
  其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内部审计的作用认识不清,重视程度不够众所周知,内部审计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情况下的产物,内部审计是随着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变化、内部管理模式的改变和企业内部职能的细化,企业所有者为监督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而设置的职能部门。
  
  对企业管理起着制约、防护、鉴证、促进、建设性和参谋作用,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的工程项目建设、重大合同签订、重大投资筹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都必须起到监督与服务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对内部审计提供的监督、评价、咨询等服务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企业审计部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只起到了一个聋子耳朵的摆设作用,或者赋予了一些不该有的职责。
  
  在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方面内部审计部门的突出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整体运营体系中重要作用没有得到正确认识,而是为了应付企业所有者的一个工具,甚至有的企业经营管理层从主观上就排斥内部审计或者将内部审计当成附属物。内部审计很难融入企业整体经营管理之中,好多人把审计监督工作看成专门“挑刺”,好些工作根本上就避开审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工作很难,更谈不上咨询了。
  
  (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依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内部审计的职责就是依法独立开展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实现内部审计目标、履行内部审计职能的必要保证。
  
  但是我国内部审计独立性还不是很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审计定位方面《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对企业内审部门的定位是“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
  
  这就是说内部审计是在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对其负责,但是企业内部各种经济活动也都是在单位负责人的直接领导进行的,尤其是重大经营活动都是领导安排布置的,是领导意志的直接体现。
  
  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监督的范围就有限,内部审计只能是监督员工的执行的领导决策,但是对于领导的决策就不可能进行监督,同时在审计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的整改与否也是由单位负责人决定。
  
  基于内部审计的定位,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领导的规范自律意识、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以及审计工作在单位领导心中的重要性。
  
  2.内部审计人员构成方面内部审计人员是由企业领导根据需要在本单位员工中确定人选,内部审计人员是单位的一份子,就可能出现有些违法违纪现象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利益相关(如违规发工资、福利等),内部审计人员从本身利益出发,就可能对此类问题忽略不见;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工资、福利、奖惩、晋升等由单位领导决定,使得内审人员监督程度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影响。
  
  有些单位领导为了本单位或个人的利益不信任审计人员或限制使用坚持原则的审计人员,对坚持原则、依法办事的审计人员采取调离岗位甚至打击报复等使得审计人员无法开展工作。
  
  总之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过程中往往受到各个方面利益的牵制,难以开展独立的审计活动,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3.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方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很长时间没有审计机关,直至1985年8月审计署颁布了《内部审计暂行规定》,要求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实行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内审工作虽然近年有很大的发展,但是不少工作仍停留在探索阶段,内审的作用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内部审计工作面对的都是本单位的人和事,审计人员有时候存在“抹不开面子”和“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所查处的问题就可能“蜻蜓点水”点到为止,不去深究。
  
  同时,内部审计在单位的地位也不高,而且审计工作“挑刺”的多,肯定表扬的少,审计工作很容易得罪人,因此一部分技术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员工不愿意从事审计工作,等等导致审计工作质量不高,内部审计的作用没有凸显,种种因素导致一些单位的领导不愿意赋予内部审计更多的独立性。
  
  (三)内部审计范围过于狭窄,灵活性不强1.审计范围过于狭窄从国际内部审计来看,内部审计通常分为内部控制审计、绩效管理审计、经营业绩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或者就企业经营管理某一事项进行专项审计等。
  
  从国内内部审计实务看,最主要的形式便是例行的年度经济责任审计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很少触及经营管理的其他领域。从审计工作过程上看,主要是审查会计报表及会计资料,涉及其他环节的较少,着重审查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缺乏应有的深度,更有甚者,许多主管部门或主要领导说情、阻挠下属部门查处违纪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效果,阻碍了审计事业的发展。
  
  2.内部审计多为事后审计,事前、事中审计不够审计按其时间分类,分别有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然而,现实生活中内部审计大多是事后的“查错防弊”,其审计工作发生在经济行为结束之后,也就是说“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此时审计的效果大打折扣。
  
  其一,由于重点项目的实施或专项资金运用,都要进行审计部门事后审计,被审计单位往往在资金支出时就开始“做手脚”,以应付“审计关”。于是,不合理、不合法、不合规的各项开支、或是根本不存在的开支,就被心术不正的当事一方或双方进行“专业技术处理”,不露痕迹地掩盖过去了。
  
  其二,一些胆大妄为的单位,自恃自己衙门大、关系多、后台硬,根本不把审计部门放在眼里,所以对自己的违纪违法行为不予隐瞒,一副敢做敢当的英雄样子。
  
  结果一查一个准,查出了问题,却难以处理这个问题。最后,在权力的干预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四)内部审计人员水平有待提高内部审计的职能决定了其是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有关经营决策执行情况运行报告并就企业经营管理中与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企业经营管理者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内部审计这些重要职能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技术水平。但是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中有不少人仅仅熟悉财会知识,有些单位甚至把一些年龄较大无法胜任其他工作的人员安排到内部审计部门,把内部审计看成一个养老的部门,相当一些人员不具备内部审计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不了解本单位的经营活动过程和内部控制制度,由于人员素质的和业务水平的原因,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服务水平很难充分发挥。
  
  内部审计部门在不少单位的地位不高,内部审计的意见与建议很难得到采纳,日常工作中难免会得罪人,并且相当多的工作都是领导授意之下进行的,内部审计工作很难得到领导的支持,种种因素,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大打折扣,所有这些都不利于充分调动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工作和提升业务水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不能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改进内部审计的方法
  
  基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目前的状况及存在的不足,内部审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作用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差距日益扩大,内部审计局限性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日益突出,故需要对内部审计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其主要方法如下。
  
  (一)合理定位内部审计的作用企业经营管理者所制定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是一个企业的内部职能部门共同努力的方向,内部审计部门是促成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做成部分。
  内部审计的作用就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组织增加价值,实现企业管理者的目标。为鉴证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有效性,检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就必须加强对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的有效进行客观评价。内部审计部门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采取必要的形式,审查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内部审计部门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评价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有效性主要力量,在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同时,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随着经营环境变化、内外风险增多、公司战略目标及内部组织机构调整,内部审计机构还应在防范风险管理和完善治理结构等方面发挥咨询、评价作用,由此也赋予了内部审计人员更重、更多的职责和使命。
  
  内部审计不仅仅是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为企业内部控制设计提供咨询服务,建议并督促企业管理当局建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形成守法经营的理念,从而达到企业战略目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其制定并修订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及《职责说明》中认定:“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这是目前较为权威的关于内部审计的界定,也是未来内部审计职业发展的方向。
  
  (二)合理设置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原国家审计署长李金华在《论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一文中对目前内部审计机构的类型进行了归类。
  
  李金华署长将国际上内部审计内部的隶属关系分为四种类型:第一,受本单位董事会或董事会所设的审计委员会的直接领导,内部审计人员不受企业经营管理部门的约束;第二,受本单位最高管理者直接领导,如厂长、总经理的领导;第三,受本单位主计长(或总审计师、总稽核师)的领导;第四,受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及主计长双重领导。
  
  李金华署长明确指出,“内部审计机构直属领导的层次越高,其独立性越强,权威性越高,工作也就越容易开展”。这几种组织模式各有利弊,但比较而言,由于董事会领导模式的领导层次较少,地位超脱,相对独立性最强。因此,这种模式应是现代企业中内部审计机构模式的最佳选择。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也在《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对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隶属关系也提出了下列要点:
  
  一是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对组织中一个具有足够权力的负责人负责;二是内部审计机构应与董事会之间能直接交流信息;三是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应由董事会一致同意确定;四是内部审计机构的年度审计工作项目计划、人员计划及财务预算,应提交最高管理层和董事会备案;五是内部审计机构应每年一次或在必要时多次,向最高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交工作报告;六是内部审计机构应定期评价其《章程》中规定的宗旨、权力和职责是否继续适用和有助于完成任务,并通报给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
  
  因此,提倡上市公司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审计委员会,企业授予内部审计部门适当的权力以确保其能独立履行审计职责,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高于其他各职能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三)逐步扩大内部审计的范围,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守法经营的意识逐步形成,经营管理者的“主观违法”思想逐渐淡出企业经营理念;会计核算电算化,财务账面资料的错误越来越少,内部审计部门也必须随之变化,将审计工作重点从传统的“查错防弊”和“提醒管理当局守法经营”方面转向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决策及效益的提升提供咨询服务,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也应从审查和监督向评价与咨询方面转变。
  
  内部审计部门不仅仅对企业的财务资金和核算进行监督,它将扩展到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因此,内部审计职能应从以传统的“监督”转变为“监督与服务”并重,突出内部审计“内向性服务”的特点。
  
  现实工作中,内部审计部门“审什么”、“何时审”、“如何审”,取决于企业不同经营时期的客观要求与管理当局的需要。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和社会日趋法制化,传统的以财务收支审计为重点的内部审计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内部审计要逐步拓展审计领域。
  
  一是内部控制审计,主要是各种手段与方法对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进行评价。
  
  二是基建工程审计,是指内部审计部门根据企业内部管理需要,对工程建设项目开展管理审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审计涵盖批准后的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各阶段,以相关内控制度的评审及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为审计重点。
  
  三是经济责任审计,是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审计查证或认可的事实、以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标准和行业制度规定等为依据,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被审计法定代表人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方面的决策能力、管理水平、经营效果,以及遵守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行业制度规定情况,做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四是专项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根据管理者需要,依据国家相关财经法律法规、行业相关制度及公司内部相关规定,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某一特定环节或事项,有目的性的开展审计,如资产审计、销售审计、采购审计等,此类审计针对性强,主要是审计制度的执行和测试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性和有效性,查找薄弱环节。以便完善制度,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提升管理力。
  
  五是合同审计,主要是根据企业内部规定,对一定金额以上的经济合同进行审核,内部审计部门一般是审核合同的价款(酬金)的约定依据与价款的合理性,同时审核合同是否符合公司经营方针、计划的要求,履行合同能否给公司带来预期收益。
  
  (四)改进内部审计工作方法内部审计是围绕企业经营战略目标与管理当局需要开展工作的,内部审计是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服务的,其目的是帮助企业改善经营,实现价值最大化。
  
  内部审计应改变传统事后审计模式,将审计关口前移,加强对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重点投资项目及大额资金使用实行事前和过程审计,在事前预防和过程控制中发挥积极作用,对企业内部控制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
  
  譬如,在资金筹集与使用、物资采购、生产销售、工程建设及全面预算等方面均做到事前审核、过程控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并及时报告给企业的管理层,督促执行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将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
  
  内部审计要调整工作思路,实现审计过程和方式的改变,即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审计与事中审计、事后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非现场审计相结合。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内部审计人员也要改变传统的手工操作的审计方式。
  
  充分利用计数机与网络技术,通过运用计算机的自动搜索、分析与查找等功能,大大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与效果,从而帮助企业建章立制,完善内部控制,强化经营管理,更好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五)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整体水平要提高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整体素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企业的高层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支持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工作,适当提高内部审计部门及审计人员的地位,充分调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其次,严把审计人员质量关,把一些思想素质高、业务技术水平强的人员充实到审计队伍中来,不能把审计部门看成“养老机构”。
  
  再次,由于内部审计工作涉及到企业的各个层面与整个过程,这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业务知识,审计人员不仅要通晓财务会计知识,还对工程、法律、经济的方面都很熟悉,因此必须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及相关知识培训,使其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的审计技能和方法,使其能适应和处理各类业务及各项复杂问题,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有一定建设性建议。
  
  最后,加强对审计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可能涉及到企业的机密和敏感问题,需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审计人员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念。
  
  同时严肃审计工作纪律,保守被审计单位机密和商业秘密,不准泄漏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情况,不得对外提供和披露被审计单位的资料。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内部审计论文
返回: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