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德语论文 >

德语新闻报道语篇的意图及判断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5-15 共9168字
论文摘要

  一、引言

  荷兰语言学家van Dijk(1977:95)认为语篇连贯表现为两个层次上的连贯性:“微观结构”上的连贯,即微观连贯,和“宏观结构”上的连贯,即宏观连贯,而这里的“宏观结构”指的宏观语义结构。但是,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语篇作为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样具有言语行为的性质,也就是说,语篇和句子一样,既有内容的一面,也有意图的一面。因此,语篇的宏观结构就应该既包括宏观语义结构,也包括宏观语用结构,即语篇意图。我们在构建语篇的宏观连贯时,就不能只构建宏观语义结构,而且还要识解出整个语篇的意图,这样才能彻底解读语篇。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不只要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还应该含有丰富的潜信息,具有一定的观点倾向性,而这一“倾向性”便是作者隐藏的写作意图,读者只有识解出这一语篇意图才能真正理解整个新闻报道。本文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揭示语篇意图在语篇宏观连贯以及语篇理解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闻报道这一语篇类型的语篇意图及其识解过程。

  二、语篇意图———语篇宏观连贯的组成部分、语篇理解的最高境界

  篇章的交际意图研究属于篇章语用学的范畴,它是在行为理论引入到篇章研究的前提下提出来的。行为理论认为,由语言实现的行为,即言语行为,是交际行为过程中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人类社交行为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篇章作为人类社交行为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涉及到的是交际过程中的言语部分。人们逐渐认识到,篇章不仅仅是具有自身结构的孤立个体,而更是语言的具体使用形式,是在一定交际语境 中 用 以 完 成 某 种 交 际 目 的 的 行 为。德 国 学 者Heinemann(1982:219)曾指出:“篇章以及篇章的句法和语义结构已不再构成篇章语言学描写的出发点,而应是奠定篇章基础的交际活动。……篇章不再作为成品而只对其句法和(或)语义进行研究,而是作为行为要素,作为实现说话人具体的交际性和社会性意图的工具。”篇章语言学不应该仅局限在对语言结构的描述上,而是应该分析篇章在交际语境中所要实现的交际目的和功能。以交际———语用为取向的篇章语用学的理论认为:篇章作为主题、符号和意图的综合体是为实现一定的交际功能而服务的。从根本上来说,篇章的意图决定了篇章的属性,篇章的生产源于意图性的存在,没有意图就没有生产篇章的必要。
  专门研究新闻媒体语言的德国语言学家Lüger提出将语篇的意图(Textintention)作为区分不同语篇种类的标准。
  Lüger的意图模式建立在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他认为,任何语言表达,不管是简单的句子,还是复杂的语篇,同时都有意图的一面和内容的一面。
  其观点如下图所示(Lüger,1995:51):
  论文摘要
  Lüger研究的重点是社会规约所决定的意图,是人们约 定 俗 成 的 意 图,是 划 分 语 篇 类 型 的 标 准。 他(1995:58-59)认为不同的接受群体可能从同一语篇中领会到不同的语篇意图,因此,应该将语篇意图分为两种:一种是标准意图(Standardintentionen),它是不同的接受群体都能领会到的意图;另一种是更深层次的意图(weiterführende Intentionen),它可根据不同的描述目的或多或少地将大的关联因素包括进去,如某一语篇生产者的立场、某一媒体的观点倾向等。然而,Lüger(1995:53-64)认为语篇分类的标准不是标准意图,而是在此基础上对典型的语篇和情景因素逐步普遍 化 和 抽 象 化 而 推 导 出 的 “基 本 意 图 ”(Grundintention)或 “意图类型”(Intentionstyp)。他(1995:66-76)按照语篇的基本意图将报刊语篇分为五种语篇类型(Textklassen):强调信息类语篇(如:简讯、消息、报道、通讯)、强调观点类语篇(如:社论、评论、专栏评论和讽刺性短评)、请求类语篇(如:有些读者来信和访谈)、指示—指令类语篇(如:使用、加工及安装指南)和联系类语篇(如:报纸首页、语篇的标题、副标题及导语)。
  根据Lüger的语篇意图模式,语篇具有“两面性”,即意图的一面和内容的一面。
  Lüger所说的“语篇命题”、“语篇主题”或“语篇内容”指的是语篇宏观层面的内容,其实就是van Dijk所说的“宏观结构”,因为后者(1980:45)曾指出,宏观结构必须要澄清的一个概念是语篇的主题或谈话的主题。宏观规则是对主题推导过程的形式重构,而一个语篇的主题就是我们所说的宏观结构或宏观结构的一部分。而与之相对应的“意图的一面”,也就是“语篇言外行为”、“语篇功能”或“语篇意图”,指的也是宏观层面的意图,即整个语篇的意图。
  van Dijk(1977:95)认为,语篇连贯表现为两个层次上的连贯性:“微观结构”上的连贯,即微观连贯,和“宏观结构”上的连贯,即宏观连贯,而这里的“宏观结构”指的宏观语义结构。但是,由于语篇具有“两面性”,我们在构建语篇的宏观连贯时,就不能只构建内容层面的宏观结构,即宏观语义结构,而且还要识解出整个语篇的意图,这样才能彻底解读语篇。
  但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语篇解读至关重要的 是Lüger所说的“更深层次的意图”,而不是“基本意图”。
  既然语篇的基本意图是社会规约所决定的意图,是不同接受群体都能识别的意图,是划分语篇类型的标准,它就应该是最容易识别出的语篇意图。这点尤其适用于报刊语篇,因为报刊语篇的类型一般都有明确的标注。例如:当我们看到简讯这一语篇类型时,即使没有阅读该语篇我们也可以知道其语篇的基本意图是传递信息。我们要想透彻地理解某一语篇,只知道其基本意图是不够的,还必须了解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或者说语篇生产者的“真正意图”或“隐藏意图”,如语篇生产者的立场等。只有领会了语篇生产者的这一意图,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语篇主题,才能在宏观层面上对整个语篇有更透彻的理解,把握住整个语篇的主旨,这也是语篇理解的最高境界,因此领会这一意图是构建最高层次语篇宏观连贯的关键。

  三、新闻报道的语篇意图

  根据Lüger的语篇意图模式,新闻报道应该属于“强调信息类语篇”,因此,该类语篇的基本意图应该是“传递有关事实的信息”。事实上,如果语篇接受者只知道这一意图并不代表他真正领会了语篇生产者的真实意图,也不能证明他真正理解了这一报道。语篇的“更深层次的意图”和“隐藏意图”才是把握语篇主旨和构建语篇宏观连贯的关键所在。那么新闻报道的更深层次意图又是什么呢?
  古代学者王夫之在《周易外传·易系辞下传》中指出,凡文章均有“言”、“象”、“意”、“道”几层意思。按照系统的观点,新闻作品是一个多层次的传输系统,新闻信息在新闻作品的传输系统中也有“言”、“象”、“意”、“道”四个基本层次。喻国明曾对新闻作品中的这四个基本层次发表过自己的见解:“言”指新闻语言;“象”指新闻事实;“意”指传播主体对新闻事实的看法或倾向性;“道”指新闻作品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和所反映的传播主体的世界观。一篇新闻作品的信息量是否大,就看它在“言”、“象”、“意”、“道”四个层次上是否层层丰满。(李元授、白丁,2001:362)上文所说的“意”、“道”两个层次上的信息其实就是潜在的信息,简称潜信息。所谓潜信息,是指蕴含于新闻事实之中,对受众起情感作用、表现某种事理或倾向性的信息。美国学者赫伯特·甘斯在《确立新闻的决定因素》的着作中认为新闻背后还有要表达的信息,即潜信息,并对此进行了专门论述。他写道:“新闻报道不只要公断现实的事件,还要有价值标准。它的陈述均有倾向性。这样,就使人们有可能从新闻背后看出一幅它所要显示的国家的社会面貌的图画。”(李元授、白丁,2001:364)“新闻背后”的这种潜信息是蕴含于新闻事实的选择、叙述和编排之中的某种事理、情感或倾向性。我们分析新闻作品信息量,不仅要重视叙事部分“告之以事”的信息,还要重视在此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潜信息。
  事实上,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应该含有丰富的潜信息,不只要反映动态,更要善于抓问题,要善于在问题报道中显示出倾向性。如果仅仅停留在反映动态上,就等于把揭示的力度和表现的厚度及群众的关注度舍弃了,把自己的功能削弱了。新闻报道在反映问题时,应时刻不能忘记新闻的引导作用,因此,要把反映问题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结合起来,体现出倾向性。(廖永亮,2004:251)而这种倾向性由于受到新闻报道客观性的制约常常被隐藏起来,因此,新闻报道的倾向性便是新闻报道的“隐藏意图”,或者说“更深层次的意图”,是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要想领会一篇新闻报道的真正意图,必须首先识解其中的含有作者倾向性的潜信息。

  四、新闻报道语篇意图的识解那么如何识解

  新闻报道的语篇意图 呢?根 据Sperber/Wilson的明示———推理模式,明示与推理是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前者与说话人有关,后者则与听话人有关。从说话人的角度而言,交际就是一个明示过程;在语言交际中,说话人必须生成一定的话语,并通过该话语向听话人展示自己的交际意图,并让对方获取该意图,这就是一个明示过程。“明示”就是说话人向对方明确显示自己有明确表示某种意图的一种行为。而从听话人的角度来说,交际又是一个推理过程,即根据说话人所提供的明示语义信息(即字面意义)去推导对方的交际意图。(Sperber/Wilson,1986)虽然Sperber和Wilson的明示———推理模式主要是针对“对话”这种交际形式而提出的,但它同样适用于语篇的交际意图分析。语篇生产者通过明示自己的信息意图为语篇接受者提供了推理语篇意图的依据,即语篇接受者可以根据语篇提供的明示信息来推导语篇的交际意图。
  Brinker(2001:96)也曾指出,“语篇接受者是否能够判断出隐蔽的意图要依赖于语篇中是否具有相关的指示手段,与类似语篇的比较能否提供相应的支持,以及语篇接受者是否掌握关于生产者或所描述事实的额外信息。”“与类似语篇的比较”以及“掌握关于生产者或所描述事实的额外信息”对于多数读者来说是过高的要求,由于时间限制,不是每个读者都有时间去阅读类似的文章,由于文化水平以及兴趣爱好的不同,不是每个读者都能掌握关于生产者或所描述事实的额外信息。因此,根据语篇中的指示手段来判断语篇意图是最直接、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既然根据语篇中的指示手段我们可以识解出新闻报道的语篇意图,那么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标记语篇意图的指示手段有哪些,如果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就会大大提高识解语篇意图的效率。由于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新闻媒体表达语篇意图的方式和习惯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文只介绍几种最常见的语篇意图指示手段。

  1.新闻报道的“评价”范畴

  根据van Dijk的新闻报道超结构理论,新闻报道的“评价”范畴包括“口头反应”和“结论”两个次范畴,而“结论”又是由“预测”和“评价”组成的。“口头反应”是指邀请重要的参与人或显要的政治人物发表的评论;“预测”阐述新闻事件可能产生的政治后果或其它方面的后果,甚至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评价”是对所报道的新闻事件的价值或意义做出评价。(托伊恩·A.梵·迪克,2003:57)总之,“口头反应”是作者借别人之口发表自己的看法,“评价”是直接或间接地表明作者的观点,而“预测”中也常常隐藏着作者的观点,因此,“评价”是新闻报道超结构中最能体现作者写作意图的范畴,也是读者识解语篇意图最有力的依据。
  接下来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根据“评价”范畴识解语篇意图的过程。
  如上所述,“口头反应”是指重要的参与人或显要的政治人物发表的评论。作者想通过这种方式表现出评论的客观性,但事实上,选择什么人做评论者和引用他们的哪些话就不一定是客观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暗示出作者的观点。例如:
  论文摘要
  该例节选的是位于“Kater nach Kopenhagen”这篇新闻报道结尾处的两个重要政治人物德国环境部长和德国总理及一些组织对“哥本哈根世界环境大会”的口头评论。德国环境部长“很失望”,认为“这次会议取得的成果比想象的少得多”;一些环境保护者和协会批评得更直接:大会彻底失败了;而德国总理则认为“哥本哈根大会是迈向世界气候新秩序的第一步,不多也不少”,“谁现在说哥本哈根大会的坏话,谁就是那些想止步不前的人的同伙。”总之,前两种看法认为这次会议取得的成果很少,而默克尔认为成果虽少,但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应该充满希望,而不是盲目的批评。作者引用这两种看法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目的的,他是想借别人之口表明自己的观点:首先,他同样认为哥本哈根大会取得的成果实在是太少了,这一观点其实还可以通过语篇中其它的指示手段看出来,如一些词汇和背景知识的运用;其次,他也赞成默克尔的观点,成果虽少,但还是有进步的,因此不应该灰心丧气,这也体现出这篇新闻报道的引导作用,它不仅反映出问题,而且还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篇新闻报道的语篇意图便是这次世界环境大会虽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果,但人们不应该绝望,而是要朝着目标继续努力。
  不仅“口头反应”中常常隐藏着作者的语篇意图,“评价”也是重要的语篇意图指示手段。但是,新闻报道中常常不含有直接的评价,因为直接的评价毕竟违背了新闻事实不能与观点混淆的新闻职业道德。然而间接的评价在新闻报道中却屡见不鲜,例如: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此例是“Polen fordern mehr Rechte in Deutsch-land”一文的最后一段,这一段与之前的段落联系并不大。之前主要内容是:波兰要求检验睦邻条约,要求享有少数民族地位。而这最后一段突然引用了一项由外国关系研究所刚刚公布的研究结果:“在波德国人数量远远低于在德波兰人数量,波兰人是德国最大的移民群体之一,因此要加大对波兰青年移民教育支持的力度”。表面上看,这最后一段是后加的额外信息,似乎无足轻重,但事实上却是画龙点睛之笔。它隐藏着作者对此新闻事件的观点,即应该加大对波兰青年移民教育支持的力度,为此应该核实德波睦邻条约条款的实施情况,从而加大对在德波兰人文化和语言方面的支持力度,所以是作者对此新闻事件的间接评价。作者的这一观点便是此新闻报道写作的真正意图。

  2.新闻报道的“背景”范畴

  新闻报道的“评价”范畴虽然常常是间接地表达出作者的倾向性,但是与其它指示手段相比已经是能够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语篇意图的指示手段了。“背景”范畴是一种更加隐蔽的语篇意图指示手段。
  背景运用到新闻报道中,要起到一定的作用,否则,无胜于有。对于同一个主体事实,置于不同的背景前,则传达的意义会不同。廖永亮(2004:143-145)在《消息写作创新》一书中将背景的作用概括为:一、烘云托月,突出主题;二、说古论今,达事明理;三、旁征博引,增添意趣;四、信手拈来,表明观点。在说明背景的第四个作用时他援引了新华社高级编辑黎信研究西方的新闻写作后提出的观点:“新闻背景被用来表达记者的观点,几乎成了西方记者共同遵守的写作准则。”
  那么新闻背景为什么能够表达出记者的观点呢?
  原因就在于,虽然背景所描述的事实是客观的,但是作者选择什么样的背景来说明新闻事实却是主观的,也就是说,客观的背景事实与客观的新闻事实放在一起产生的效果不一定是客观的,有可能表达出作者的观点。例如:
  论文摘要
  此段的主要内容是:“八年前作为执政党和绿党一起创建阿富汗驻军的德国社民党以三分之二多数的表决结果在成为反对党几周之后就告别了超越政党界限共同讨论和决定新的派军委托事项的传统”。在这一段中,作者提供给我们两个背景信息,一个是以定语从句的形式出现的“八年前作为执政党和绿党一起创建阿富汗驻军的德国社民党”,另一个是以时间状语的形式出现的“在成为反对党几周之后”。这两个事实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作者偏偏把它们用作背景来说明“社民党不愿与其它政党一起商量有关往阿富汗增派驻军的事情”这一事实,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想讽刺社民党执政与不执政时完全不同的做事风格,讽刺它逃避责任,因此,作者通过运用这些背景信息表达出了自己的倾向性,即站在执政党一边,这与此篇新闻报道最后一段“间接评价”表现出来的作者观点,即支持德国国防部长,是一致的。正如上例中的新闻背景一样,许多背景都是以定语的形式出现的,好像是作者信手拈来,不经意间提供给读者的,但事实上却有很强的目的性。
  上例中的背景表达出来的是作者对整个新闻事件的态度和观点,因此,读者根据它们能够识解出整个语篇意图。但有时候作者只是想通过背景表达自己对新闻事件中某一细节的看法,而这一看法可能不会代表作者对整个事件的观点倾向性,不会反映出整个语篇意图,甚至与其不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分清主次,例如: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在此例中,作者用背景“近些年来在德波兰人的境况一再成为波兰议会谈论的话题,而波兰外交部对此却采取不冷不热的态度”来说明“现在波兰外交部长Sikorski第一次谈到此话题。波兰外交部认为,‘关键是要履行协议’”这一新闻事件,为的是突出波兰外交部对“在德波兰人境况”这一问题的态度变化之大,暗示它这样做必有目的。而最后一句“显而易见,人们在2010大选年之前不想只让Kaczynski双胞胎兄弟占有此话题”说明外交部长现在谈论此话题是为自己赢得选票,正好验证了背景的作用。总而言之,在该例中作者通过背景来揭露波兰外交部长现在关注“在德波兰人境况”这一话题是出于私人原因,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并不是真正关心在德波兰人的境况,因此,作者通过背景信息表达了自己对波兰外交部长这一行为动机的不满,但是并没有否定其行为本身,即其对在德波兰人境况的关注,也就是说,作者是赞成改善在德波兰人状况的,这也是最后一段的间接评价所表达出的整个语篇意图。由此可见,此处背景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对波兰外交部长的一点点不满,并不代表作者对其完全否定,并不会改变作者支持波兰所提出的要求的观点倾向性,从而也不会改变整个语篇的意图。读者在识解语篇意图时一定要分清主次,次要的态度要服从于主要的观点,这样才能把握住整个语篇的真正意图。

  3.词汇层面的指示手段

  除了“评价”和“背景”这些“大”的语篇意图指示手段之外,还有一些不太引人注意的“小”信号同样能够体现出作者的倾向性,这便是词汇层面的指示手段。
  也就是说,作者有时只通过一个词便可表达出自己对某一新闻事件的态度,其中,有的词是通过本身带有的感情色彩来表达作者的态度,有的是处于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表达出作者的倾向性。例如: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Tradition”(传统)一词为褒义词,一般指的是好习惯,而作者在此例中说“德国社民党告别了超越政党界限共同讨论和决定新的派军委托事项的传统”,其实就是在暗示读者“超越政党界限共同讨论和决定新的派军委托事项”是好事,是正确的,而德国社民党抛弃了这一传统是错误的。因此,“Tradition”(传统)一词虽小,却能体现出作者的态度,这与之前我们已经分析过的此 段 中 背 景 信 息 所 表 现 出 来 的 作 者 态 度 是 一致的。
  上一例中的“Tradition”(传统)一词是褒义词褒用,而下一例中的几个褒义词在其语境中却是褒义词贬用。
  论文摘要
  该 例 中 的 形 容 词 “achtbar”(令 人 重 视 的 )和“gigantisch”(巨大的)以及名词“Mam~mut~ver~an~staltung”(大型活动)一般都用作褒义词,但是在“此次大型活动取得了很小的成果”这一语境里却含有了讽刺的意味。而“unerwarteten Durchbruch”(出乎意料的突破)是作者引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原话,因此用了引号,而作者偏偏引用他使用的这一褒义名词也是为了讽刺此次大会取得的成果根本不是突破性的,而是小得可怜。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语篇意图指示手段,读者可以根据它们推导出作者对新闻事件的观点,从而识解出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但是这一意图毕竟是隐藏的意图,对其推导的过程必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要想降低其主观性,提高判断的准确率,读者应该掌握尽可能多的语篇意图指示手段。除此之外,新闻事件的背景知识、刊发该新闻报道的媒体的倾向性、甚至是该新闻报道作者一贯的倾向性也是判断语篇意图的重要依据。然而,这些知识一般只有文化层次较高的读者才能掌握,而大多数普通读者平时一般不会注意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因此,他们判断语篇意图的主要依据还是以上我们列举的几种语篇内的指示手段。

  五、结语

  本文主要根据言语行为理论和Lüger的语篇意图模式从语用学的角度揭示了语篇意图在语篇宏观连贯以及语篇理解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闻报道的语篇意图及其识解手段。新闻报道的任务不只是提供信息,反映问题,还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具有引导作用,因此,新闻报道应该具有一定的观点倾向性,而这一倾向性才是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但是,作者的倾向性常常是隐蔽的,因为新闻报道应该满足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因此要想领会一篇新闻报道的真正意图,必须首先识解其中的含有作者倾向性的潜信息。本章最后总结出了三种常用的新闻报道语篇意图的指示手段,目的是帮助读者,特别是外语学习者,识解出新闻报道的语篇意图,真正理解语篇主旨,从而构建最高层次的语篇宏观连贯。

  [参考文献]
  1. Brinker,Klaus:LinguistischeTextanalyse:eineEinführung in Grundbegriffe und Methoden[M].5.,durch-gesehene  und  ergnzteAuflage. Berlin:Erich  SchmidtVerlag,2001.
  2.Heinemann,Wolfgang:Textlinguistik heute:Entwick-lung,Probleme,Aufgaben[M].Wiss.Zeitschr.d.Karl-Max-Univ.Leipzig.Gesellschafts-u.sprachwiss.Reihe,1982.
  3.Lüger,Heinz-Helmut:Pressesprache[M].2.,neubearbeitete Aufl.Tübingen:Max Niemeyer Verlag,1995.
  4.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86/1995.
  5.van Dijk,T.A.:Text and Context:Explorations inthe Pragmatics of Discourse[M].London:Longman,1977.
  6. van  Dijk,T. A.:Textwissenschaft:eineinterdisziplinre Einführung[M].(Deutsche bersetzungvon Christoph Sauer,niederl.Original 1978).Tübingen:MaxNiemeyer Verlag,1980.
  7.李元授,白丁:新闻语言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8.廖永亮:消息写作创新[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9.托伊恩·A.梵·迪克(Teun A.Van Dijk)(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德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