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返朴与文朴
从上一部分的论述可得出这样的结论: 道家性朴论倡导返朴,而荀学性朴论主张文朴。在道家看来,既然人类文明使朴的天性受到污染,返朴就是必然的选择。而荀子一派则选择"文朴",这是笔者据荀子的"礼者,文理隆盛"而造出来的一个词,其意思是让一些东西作用于朴之性,使之更完美。道家返朴回到初生之性,而荀学文朴则让性朝前走。老子早就提出"复归于朴"(《老子》第 28 章) .
《庄子》也说: "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庄子·山木》) "无为复朴,体性抱神。"(《庄子·天地》) 作为性善论者,道家与孟子的思路是一致的,即设法回到最早的、最原本的善。老子用赤子来象征这种情形。
因为赤子是最朴的,所以老子用"复归于婴儿"(《老子》第 28 章) 来形象地描述返朴。老子在赤子身上寄托了太多的美德,如天纯无邪、洁正无伪、自足无贪、自然无忧、恬静无躁、平和无霸……这些美德都意味着朴,也意味着真。晚明李贽说的童心与老子说的赤子之心很接近: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童子者,人之初也; 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 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 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 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 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抵; 着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盖内含以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有言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似文乎? 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 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再。
---《焚书》卷 3《童心说》
这些说法体现的是道家的立场。在道家看来,从婴儿到少年、青年、壮年的过程,就是见闻日多、"道理"日广、不断做加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越来越远离朴、远离真,越来越假。道家的性朴论强烈地求真避伪。他们批评人类文明使人变伪,认为最朴的赤子是伪的对立面。很显然,返朴归真确实是道家的基本看法。
道家返朴归真的一种基本方法是做减法。老子说: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第 48 章) 把身上已有的东西不断打掉,负担就越来越轻,伪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少,离赤子之真朴就会越来越近。道家推崇为道而反对为学。为学做加法显然与为道做减法相反。
另一方面,荀派人士的文朴就是老子所说的为学,就是做加法。"本始材朴"的性需要用礼来"隆盛".荀子以重学而闻名,也以重积而闻名。两者都意味着对简朴之性的作用的增加。显然,文朴的过程,就是仁义礼乐、王教等在人身作用的增加的过程。道家的性朴论喜欢做减法,而荀派的性朴论喜欢做加法。《荀子·劝学》的名言大家都很熟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这简短的话里,"积"就出现了 5 次。《荀子·儒效》又有类似的话: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旦暮积谓之岁,至高谓之天,至下谓之地,宇中六指谓之极,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斲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在这一段话里,"积"出现了10 次。这些话最能体现荀学的风格。越积越多,意味着文朴的作用越强。
之所以需要文朴,是因为性简朴、朴之性的不完备。如果荀派人士也像道家那样主张初生之朴性已经绝对完善,那么,文朴就是多余的。很明显,两家对朴的评价是不同的。荀子说: "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论》) 董仲舒说: "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这些话都表明了文朴的必要性。董仲舒还说: "今万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善当与教,不当与性。与性则多累而不精,自成功而无贤圣……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 善,教训之所然也,非质朴之所能至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董仲舒充分肯定了性中有善质,但也仅仅是善的潜质而已,不能说性中有现成的、完备的善。
用通俗的语言来说,返朴的道家担心人太虚胖,而文朴的荀学人士担心人太瘦弱。前者让人减肥,后者让人增加营养。两家性朴论指明了相反的方向。后人也许可以从两种相反的说法中都能获得教益。
五、不同意人性恶
虽然荀派人士的性朴论与道家的性朴论有以上所说的那些差异,但是,两者有一点是相同的,即都不同意人性恶。也就是说,两家都会反对性恶论。性恶论者不承认人性朴,而认为与生俱来的人性是恶的,善完全是人为的结果: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 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 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埶,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
---《荀子·性恶》
上引这些话,坚持性朴论的荀派人士不会接受,坚持性朴论的道家人士更不会接受。在反对性恶论方面,两家可以结成联盟。按照性恶论的逻辑,为了让人变善,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人性,打破人性。从恶转到善的轨迹,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主张人的天性绝对完美的道家肯定不能认同这种说法。道家之天性善、人为恶的立场与性恶论者的天性恶、人为善的立场水火不容。当然,荀派性朴论者也不认可人性恶。董仲舒明确地指出性中有善的潜质,而荀子也蕴含这种思想。朴之性只是不够完美而已,决不能说是恶的。性朴和性恶的差别,一眼就看得出来。
荀派性朴论者不打破朴性,而是养护朴性、陶冶朴性。他们对性的肯定与性恶论者对它的否定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说得严重一点,性恶论者的化性,实际上就是破性。这是性朴论者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在性朴论者董仲舒看来,善来自性,正如米来自禾、丝来自茧、小鸡来自卵等一样。与小鸡从鸡蛋中孕育出来相似,善从性中发展而来。从善的潜质(朴) 变为善,需要人为的作用,但也离不开自然的作用。在荀派性朴论者看来,这两种作用完全是融合在一起的。人为是"继天而进"的力量,而不是"逆天而生"的力量。性恶论者之破性,就是完全否定了自然的作用,从而使人为的作用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虽然我们反复说过荀派性朴论者总体上把朴看作是中性的,但是,有时候他们也会带着褒义来说它。在这些时候,他们与道家性朴论者就更接近了。
例如,荀子指出: "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荀子·强国》) 在这里,"朴"有明显的褒义。它与老子说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 57 章)中的"朴"非常一致,都是指淳朴、敦厚。这表明: 荀派人士与道家对朴的看法有一致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冯友兰。 三松堂自叙[M]. 北京: 三联书店,1984.
[2]王先谦。 荀子集解[M]. 北京: 中华书局,1988.
[3]张峰屹。 也谈荀子的人性论[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2007(9) .
[4]路德斌。 荀子"性恶"论原义[J]. 东岳论丛,2004(1) .
[5]梁启雄。 荀子简释[M]. 北京: 中华书局,1983.
[6]王博。 论《劝学》在《荀子》及儒学中的意义[J]. 哲学研究,2008(5) .
一、关于《庄子》研究方法与范围的讨论《庄子》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中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学界对其的研究方法也可谓是百花齐放。在此,我们重点关注和反思对《庄子》研究的突出特性和趋势。比如,当我们讨论《庄子》哲学,是否有绝对充分的理由将讨论范围限制在...
在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中,真是一个占有极为重要地位的概念。法天贵真思想既是庄子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庄子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重要贡献。庄子之前及与庄子同时代的典籍之中,极少讨论真字;直到《庄子》一书中,真字才开始大量出现。而通观《庄子...
“知同知异”说最早由先秦伟大的思想家荀子提出。在荀子看来,群体中各类人等杂处,要避免“失合之忧”,就必须“知同”“知异”。对此,荀子在《富国》篇中做了专门论述:“人伦并处,同求而异道,同欲而异知,性也。皆有所可也,知愚同;所可异也,知愚分。...
自由作为一条精神脉络贯穿《庄子》的始终。庄子用自己独到的自由观诠释了自己的人生哲学,沉淀出个体对自由追寻的精神济粮。这无疑对中国古代自由精神的传播产生了质的影响。庄子在诠释自由哲学的同时,构建起自己对自由之境的追寻路径。笔者尝试对庄子对自...
在《庄子齐物论》中,庄子通过南郭子綦与颜成子游的对话提出吾丧我之论见。在这里,庄子似乎有意区分了吾与我之别,即吾之主体性与我之被动性之别,而且指出吾与我之间存在着吾能丧我的逻辑进路。究而言之,在庄子那里,吾与我各自具有怎样的内涵?丧是怎样的...
荀子“礼乐”思想近承于孔子,其言论中多有涉及。追其根本,儒家“礼乐”思想则远承于周公。周公“尚德”,故“制礼作乐”。...
一、孟荀不同人性论提出的背景分析(一)不同的社会背景。孟子生活于战国初期,经历了春秋时期的大动荡,旧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已被破坏,整个社会都处剧烈的升降沉浮之中。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加速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和社会封建化的进程,但同时百...
庄子在《天下》篇中对诸家学说进行了总结和评价。他对自己评价说: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不傲倪于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篇》)即是说他自己独自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也即他认识到了获得天地精神的奥义,并与之相交往,但却不忽视对万物的探...
庄子具有艺术化生命情调的逍遥游人格理想是基于自然本真并指向自由的。为解倒悬的时代困惑,庄子主张顺任自然的养生之道:自然之道由物及人,人性之美尽在于真诚无伪的顺道而行。庄子以游的姿态对待人生,面对现实的残酷,提倡心灵的超越,他怀着一种无奈、...
王霸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一对概念,中国思想家常用这对概念说明两种不同的政治主张。王道强调以德服人,主张仁义治国,霸道强调以力服人,主张功利和暴力,王道和霸道是两种不同的政治和治理手段。王道是一种理想,是儒家所致力的社会政治手段;霸道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