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我国中小成本电影的发展困境探析
【前言 第一章】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发展现状
【第二章】国产低成本电影的特点
【3.1 3.2】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成功案例分析
【3.3】优质中小成本电影的成功要素
【第四章】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发展出路
【结语/参考文献】中国中小成本电影突围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小成本电影的特点
第一节 创作题材多样性
不同的受众,年龄、文化修养。欣赏喜好都会有所不同,由于中小成本电影投资少,所以与大制作的商业大片相比,在回收成本问题上就没有那么大的压力,这也就为电影创作的创新性和多样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中小成本电影相对于大片来说,更加拥有艺术创作的自由空间,在内容与题材的选择上与主流电影背道而驰。在创作题材上,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导致中小成本电影无法涉猎战争片、武侠片、灾难片,例如《赤壁》、《唐山大地震》等影片类型,并不是小成本电影考虑和投资的对象。从拍摄场景、拍摄周期等角度考虑,中小成本电影一般不具备历史沧桑感与厚重感,较为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况,反应小人物的当下生活,以小人物的视角讲述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展现他们的生存状态。
《失恋 33 天》选取了都市爱情题材,女主角黄小仙被男友"劈腿"分手后,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又慢慢发现了爱情之外还有很多美好。《寻枪》作为一部悬疑片,故事悬疑神秘,情节波澜起伏。影片讲述了一名小警察在婚礼上丢失了枪,于是开始了寻枪之旅,不料自己被卷进了一宗命案。台湾魏德圣导演的《海角七号》,影片通过讲述阿嘉的励志、恒春小镇的励志等所有小人物的励志,表现出偏重每个人心底的梦想和对梦想的坚守。影片关注当下、贴近现实,"体现出关怀底层平民的鲜明的人道主义情怀,体现出导演关注民生、关注发展的深沉忧患意识。",最终实现了票房口碑的双赢。
第二节 纪实主义的画面风格
画面是影像活动的构成要素,是影视艺术家用以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当我们看到一副画面,我们也许不会关注画面中影像是如何构成的,我们只想从影像中看到和感觉到一些东西。当我们看到抽象主义的画面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发问:"这是什么?"中小成本电影追求的恰恰是画面的真实性、逼真性,尽可能地缩短艺术与生活的距离,使艺术贴近生活,就像是生活本身一样。
中小成本电影主张人物形象与生活高度契合,"我讨厌那些有点假象成分的英雄人物,应该告诉观众,他们才是生活的真正主角。"《钢的琴》里面的电影画面充满了逼真的油画色彩,流溢出一种 90 年代的忧伤。刻画出了电影创作者年少时的记忆,影片给了我们一种真实的历史年代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讲述刘好和前妻的故事时,选用了充满回忆色彩的暗黄色调,与影片之前的色调形成了鲜明对比,与当下的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生活里最美的是艺术,而艺术里最美的是生活,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创作者致力于表现人物真实生活。从资金限制和小成本电影自身的内容和形式来来看,自然、写实的画面风格是最适合中小成本电影的影像表达方式,这种影像表达也最能够真实地再现片中角色的生存状态。中小成本导演们钟情于这种风格样式,纪实风格的画面与他们要真实再现社会边缘人物的现实生活的意图吻合。要客观地将生活再现,就要依托真实的画面来表现,简单却不单调,粗糙却不粗暴。
第三节 喜剧元素多见,荒诞中寓见深刻
许多中小成本电影中都融入了喜剧元素,这些喜剧元素通常也不是无厘头的恶搞,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提炼。中小成本电影的喜剧特征能够使观众观看影片时心情愉悦,喜剧元素背后让人感受到的现实的温度,优质中小成本电影导演对于喜剧性因素的关注,使观影者娱乐消费的需求得到满足,使观众获得了奇特的审美体验。
影片中的喜剧元素往往偏向于情绪化的宣泄,热烈、跳跃,语言上短、跳、快,中小成本影片中的喜剧元素既有故事场景的幽默,又有语言上的幽默。从宁浩的《疯狂的石头》开始,方言开始受到中小成本电影的青睐,除增加了电影自身特色外,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看着影片中的人物调侃人生、调侃自己,从这种黑色幽默中,观众似乎看到了自己在电影世界中的投射。现实世界赠予我们的虚假的美好,电影用一个玩笑把它戳破,抽出其中真实的残酷给你看。于是乎,观众往往在欢笑中经历了一场愉快的观影之旅后,走出影院依然能感到影片中的人物似乎就在身边、触手可及。取得这样的效果的原因,就在于无论以怎样的方式讲述故事,成功的小成本电影始终坚持对"真实"的追求。
第四节 "故事"--中小成本电影的灵魂
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的突出 就是影片创作数量增长迅速和影片创作质量提升缓慢的 ,是生产出的影片的数量多与真正进入电影市场的影片数量少的 .关于我国中小成本电影的发展,不应当仅仅局限于精英文化和小众对象,而应当建立与大众交流的话语模式,充分考虑观众需求。一部成功的中小成本电影之所以能够具有社会影响力,是因为影片能够触及观众关心的问题,想观众之所想,关心观众之关心,从而使大众广泛参与。
时代不同了,我们的生活也日新月异,电影也随着时代和生活发生了改变。首先,是电影观念。光、影、声、色构成了电影, 予电影性感和感性。影像的剪辑与组合使得它有了讲故事的能力,电影之所以称之为一种语言,是因为电影能够通过影像来讲述故事,将好的故事呈现给观众。
叙事就是讲故事,它是人类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自从有了人类以来,叙事就一直 伴着我们。人类讲故事的手段一直在变化,从远古人的表情、动作、话语到印刷时代的文字,再到电子时代的电视、电影、网络,故事讲述的手段越来越丰富,故事本身也越来越复杂,但人类对故事的兴趣却没有 .当下,故事仍然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传播着,随时随地的广播、报刊、杂志,人们的聚会 聊、网络、手机的留言……故事一直是人类生活的伴随物。
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媒介,是用视听手段来讲述故事。与小说不同的是,它不是以文字表述为中介来表现世界,而是通过看起来真实的影像直接再现。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电影在形式、风格上越来越多样化,而叙事,一直是电影的主体,也是中小成本电影的根基。
故事是一切叙事艺术的第一要素。在电影作品中,它是文学层面的核心和主体。
故事即事件,但它不是单纯的"事件",而是为表现人物性格和展示主题服务的有因果关系的生活事件。当然,有些中小成本电影一味地热 于情节的曲折离奇、追求票房价值、 就一部分观众的欣赏口味,完全不顾人物的性格逻辑和题材的生活逻辑的做法,将会导致整个艺术作品品味的降低。不管怎么说,生动而又意义的故事情节,总是电影作品沟通广大观众的主要桥梁。否则,情节淡化、虚化到了索然无味、无法理解的地步,再好的作品也难以做到雅俗共赏,再高的审美价值或象征意蕴也难免落空。
除了故事之外,讲述,在中小成本电影中也变得尤为重要,现代电影叙事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叙事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表现为叙事语式、叙事语态和叙事时态的变化。从叙事结构来讲,文学的叙事文本与电影的叙事文本在叙事结构上有相对的一致性,现代电影一方面有延续单线发展的戏剧性结构的趋向,但更注重于演员、场面、视听品质;另一方面,又有摆脱传统叙事架构的桎梏,寻找新结构的艺术冲动。简单地说,就是在一场突然发生的事件中,两方人物在对立冲突中产生戏剧性。
越是简单的故事,怎样讲述故事就变得尤为重要。取得票房佳话的中小成本电影在讲述故事这一环节上,越来越注重细节,注重细节的表现力。
一般的文学作品或者戏剧、舞蹈、对目不识丁的观众来说,很难阅读、理解和接受,而电影却较少有这方面的限制,老少皆宜,雅俗共赏,是寓教于乐的最好的艺术形式。同时,电影也是一门真实性最强的艺术,电影表现的是实在的环境和活生生的人,真实,是电影艺术的生命所在。电影在未被观赏前,它仅仅是一种人工的艺术制品,是一个枯燥的文本,当它被观众创造性地阐释和联想时,电影被观众印入脑中,经过领悟、解释、融化后,才是真正的审美对象。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是观众创造了电影。电影属于视听综合性艺术,这种属性,决定它与观众有着密切的关系,一部影片如果拍出来无人观看,那么它只不过是一堆胶片而已。
小成本电影只有拥有好剧本,讲述好故事,才拥有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可能。中小成本电影讲述的故事大多是源自于生活的,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与平常人家的生活相隔很近,有的甚至可能是许多老百姓亲身经历过或是亲耳听闻过的。不要小瞧小故事的魅力,精彩的小故事能够做到好看不枯燥,曲折而不繁琐。
平凡的生活能够升华出精彩的故事,故事本身也蕴含生活哲理。但既要讲故事,又要把蕴含其中的生活哲理具象地表现出来,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与中小成本电影的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相比,商业大片在故事的讲述上表现出明显不足,与中小成本电影重故事、重创新相比,国产大片大都以改变经典名作作为商业大片的叙事策略,这是制片人认为最为保险的投资策略。经典名作,首先保证了一个基本的故事内核,再怎么改,也坏不到哪里去。这是一个作品的底线,也是电影进入市场的底线。对于电影创作者来说,这还意味着一种便利,但是这也无疑是一种风险。故事被削减成最简单的线形图,内容、深度和意义被无情地抛弃了。于是,在电影创作上,既缺乏创造力又缺乏激情,只想翻拍旧作,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不再有创新。
故事性固然非常重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致力于讲好故事的同时,也需警惕"唯故事论",优秀的电影艺术家除了能让故事本身为人津津乐道,更能让故事的讲述和人物的刻画在观众脑海里历久弥香。
在一部电影中,导演总要为观众精心设计好一个观看故事的角度,用不断转换视点的方式告诉我们是"谁"在"看",以此调度观众的心里视觉(注意)和生理视觉(注视),引导观众从不同方面去关注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人物。在导演的调度下,观众不仅进入影片,跟随片中的人从各自不同的主观角度去看"怎么了"--"怎样了"--"为什么",还要不时跳出影片,从客观的角度去看"怎么了"--"怎样了"--"为什么",于是,影片中故事的发展、结局,就不仅仅是影片中的人物所关注的焦点和视点走向,也成了我们观众关注的焦点和视点走向。
电影《白鹿原》改编自陈忠实经典同名长篇小说。故事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以田小娥与三个白、鹿长辈(族长白嘉轩、乡约鹿子霖、长工鹿三)之间的是是非非及其与白、鹿两姓子弟之间的情感纠葛为叙述主体,描绘了白、鹿两大家族祖...
当毒品开始侵入更多人的生活,不再是印象中的流氓、混混的专属物时,它带给社会将是巨大的灾难,尤其是毒品侵害一个国家的青少年,这种悲凉异常突出。《毒品》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庞大的毒品之网,让人看后只觉得心有余悸。究竟影片是有什么魔法...
电影《时间机器》是根据英国科幻小说家乔治威尔斯(GeorgeWells)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该影片由西蒙威尔斯(SimonWells)执导,盖皮尔斯(GuyPearce)主演。影片讲述了大学应用机械工程系青年教师亚历山大哈迪根博士在一次约会中遭遇抢劫,深爱的女友...
小说《崩溃》(ThingsFallApart)尼日利亚裔美国著名作家齐诺瓦阿切比(ChinwaAchebe)的代表作,1959年发表后立即获得英国最高文学奖布克奖。至今,本书在世界的销售已经超过1100万册,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一切都崩溃了,价值已难持守,世界上...
中国当代儿童电影的电影改编需要重新建构适合其美学特质的诗性传统.而艺术诗性的建构离不开具体的美的艺术形式,如电影中生动美丽的艺术形象、唯美清新的电影画面,清新的构图和细腻真挚的情感呈现.儿童电影以朴真唯美、灵动自然的本色创作来体现当代儿童电影...
现代科学技术随着时代的不断革新与发展,愈发的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高科技,大制作,高投入,电影创作上跨国或跨地区合作,已成为欧美电影在20世纪80、90年代的一个特色标签。但在这些光影背后,欧美国家的电影无论在历史背景、本体的艺术表达、观众的...
一、介绍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以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为背景,故事发生在1953-1954年期间的卫斯理女子学院。影片讲述了一位毕业于加州伯克利大学的艺术史女教师凯瑟琳和女学生们,在卫斯理女子学院如何通过摆脱男性强加在她们身上的身份天使和魔鬼,...
摘要盘点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电影创作者跨越了特殊时期意识形态思想倾向的约束,以传播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为己任,传承延伸大陆电影艺术精华为责任,将镜头对准当下流行文化与娱乐元素,以不同与往时的青春回忆为主线、隐含观众,通过拍...
电影《霸王别姬》和《梅兰芳》拍摄的时间整整相隔了十六年,十六年时光流转,物是人非:陈凯歌的导演梦在《霸王别姬》之后起起伏伏,甚难出彩;哥哥张国荣斯人已逝,百转千回的程蝶衣只能在银幕上反复品咂;2008年《梅兰芳》的上映让影界认为陈凯歌想要回归...
题目:中国电影营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中国电影的营销现状(一)中国电影营销方式(二)近年中国电影营销成果(三)认清现实,中国电影营销只是进入了启蒙时代二、中国电影营销存在的问题三、试析发展中国电影营销的对策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