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史论文热门推荐范文10篇之第七篇:在各个历史时期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和演变
摘要:在全国各地佛教寺庙中的大小佛像更是难以数计,其作为宗教的具体物象存在它为各个时期的不同文化背景的统治阶级服务,又体现了各个时期人们大众的世俗观。在各个历史时期体现出的不同表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的状况,随着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的发展佛教雕塑艺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着。
关键词:佛教; 造像; 石窟; 世俗化;
佛教的源头在印度,而印度的佛教艺术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随着佛教进入中国,佛教造像就成了佛教在我国广泛传播的必然产物。佛教造像的分布和规模在我国极其广泛,极其宏大,它集中表现在我国各地大大小小不同的石窟,如云冈、龙门、麦积山和敦煌。在全国各地佛教寺庙中的大小佛像更是难以数计。佛教雕塑作为宗教的具体物象存在它为各个时期的不同文化背景的统治阶级服务,又体现了各个时期人们大众的世俗观。在各个历史时期体现出的不同表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的状况,随着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的发展佛教雕塑艺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着。
一、秦汉时期
秦统一中国以来,随着统一的封建王朝的巩固与发展,为后世佛教雕塑艺术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基础。西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成为统治阶级教化民众的工具,佛教雕塑艺术也被视作宣教的工具而大力发展,到东汉时期就逐步的出现了一些早期的佛像雕刻,如四川乐山麻浩崖墓享堂后壁上的浮雕坐像。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雕塑
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统一政权瓦解、封建军阀割据,在思想文化领域,原本居于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开始受到冲击,人民生活的苦难使得佛学在这种环境下得到宣扬和发展,并开始与儒家思想发生碰撞交融。佛教造像作为这一时期雕塑艺术的主要形式,被大肆用来宣讲教义和宣扬统治者的思想。在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下,各地纷纷大兴寺庙并开凿石窟,出现了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具有代表性的石窟艺术,都被后世堪称为艺术精品。
这些石窟造像在材料上主要采用石料、木料、泥土及铜等;内容上作品经历了不同时期的重修、扩建,以及增补,数量上不断扩大,产生了诸多新的雕塑作品,形成颇具规模的石窟雕塑艺术,为世人所称叹。
石窟造像不仅是我国宗教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中国雕塑史上一个亮点。在建造石窟造像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雕刻家,东晋的戴逵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建康瓦棺寺玉躯佛像与顾恺之的《维摩诘图》壁画和狮子园的玉像共同被称为"瓦棺寺三绝".这一时期的雕塑艺术,以宗教题材为主要内容,人物细部刻画生动,说明这一时期的雕塑技法有了新的进展。虽是宗教题材,但表现内容上有一定的夸张效果,人物面部饱满、姿态自然,也为后世的雕塑艺术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
三、隋唐时期的雕塑
隋唐时期在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动荡与分割之后,社会重新获得了安定,政治和经济空前繁荣,封建社会进入繁荣鼎盛时期,雕塑艺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雕塑艺术也进入发展的新阶段。隋朝和初唐时期的雕塑艺术,融合了此前南北朝时期南北方的雕塑艺术,加上丝绸之路对异域地区艺术的吸收,这一时期的雕塑艺术形成了独特的新风貌,产生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不朽作品。佛教造像进入成熟发展期。宗教艺术中的佛教造像,如乐山大佛、卢舍那大佛、龙门石窟佛教造像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这时期佛教造像较前代风格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色彩,雕塑作品典雅凝重,制作手法和工艺也都更加纯熟,在李唐之世无不表现出大唐盛世的繁荣景象,特别是在玄宗之世可算是中国美术史的黄金年代,开元年间玄宗励精图治,国泰民安史称盛世,更出现了杨惠之等造像名家。在武后的朝代,京畿一带制作佛像的技艺似乎已经登峰造极。中宗以后就没有多大进步可言了。唐中页之后随着李唐的衰落期佛教造像艺术也随之衰落,包括窟崖的造像。至于道教的造像也有很多留存,然而都是佛教的附庸。
四、宋、辽、金时期的雕塑
这一时期的宗教雕刻自五代以来,开窟造像的风气在中原地区逐渐沉寂,但在西部地区依然保持相当规模,尤以陕北和重庆两地的石窟造像而闻名。陕北石窟分散于各地,数量较多,带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色。佛像造像手法洗练,菩萨雕像一反前代的庄重威严,具有亲切平易的风度,更接近于人性,如延安清凉山万佛洞石窟内的菩萨像。重庆地区的宋代佛教雕像主要集中在大足的北山和宝顶,其中尤以宝顶山的窟龛群最为出彩。宝顶山窟龛群利用天然山谷,顺崖壁开凿,总长度为500米,按照内容性质就地形分组安排,相互连接。内容主要有佛涅槃经变、佛本生惊变、佛报恩经和父母恩重经变、西方极乐世界经变、地狱变,以及牧牛道场等,情节繁复,故事性和戏剧性浓厚,刻画生动细致,如"地狱变相"中的一个养鸡妇女形象,完全是依据现实生活而创作的。宋代的市民经济刺激了城市中的佛寺建筑和寺庙造像的发展。寺庙祠堂内设置的雕像以木雕、泥塑为主。山东长清灵岩寺内有四十尊题记为北宋时期的罗汉像,被近代文学家梁启超誉为"海内第一名塑",塑造得极为逼真。祠堂性质的雕塑造像以山西晋祠彩塑最为出色,共有塑像43尊,姿态各异,它们仿佛就是人们身边有思想、有感情的各种类型的妇女。
相较于汉唐时期的佛教雕塑艺术,宋、辽、金时期的雕塑艺术在造型以及精神性功能上相对逊色,但在倾向于世俗化、进一步反映现实方面,在这方面却有创新之处。
五、元明清时期的佛教雕塑
这一时期佛教雕塑的题材内容来说,石窟造像逐渐走向衰退,甚至绝迹,而寺庙造像较之前代更加发达。
元代统治者对宗教采取了保护政策,因此宗教雕塑在元代占有相对主要的地位,其中以杭州飞来峰元代龛像群为代表。飞来峰元代龛像群的一个显著时代特征,便是存有西藏喇嘛教风格,这同这一时期统治阶级对喇嘛教的信奉有关。飞来峰元代龛像群的龛像精致者较少,大多造型稚拙,比例失称,显现出形式化的衰退迹象。元代时期的道教雕塑流传至今的主要有太原龙山道场石窟造像和晋城玉皇庙二十八宿泥塑像。明清时期的石窟造像已接近尾声,即便存有部分作品,在艺术价值方面也已不能为雕塑史提及。
明清时期的寺庙造像从题材到表现手法日趋世俗化、民间化,形成了繁缛纤细、色彩亮丽的艺术风格。明代寺庙造像以山西平遥双林寺保存得最为完整,现存一千多尊,最有代表性的是金刚力士像、渡海观音向、罗汉像,以及众多的供养人像。
清代寺庙造像达到顶峰,这一时期代表性的寺庙造像有昆明筇竹寺、北京雍和宫里的佛教造像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内的一些造像等。昆明筇竹寺内的彩塑五百罗汉,形神各异,以写实性较强而知名;"避暑山庄"造像以高20余米的千手千眼佛像而闻名国内外。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雕塑史[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杜扑,文以诚。中国艺术与文化[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1.
[3]刘悦,田野。图说中国雕塑艺术[M].上海三联书店,2009.
一、景德镇雕塑瓷厂历史概览景德镇雕塑瓷厂,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时因国家经济调整,由众多小生产者的家庭式作坊、景德镇市美术社、雕塑社、试验瓷厂合并组建,是以生产出口传统瓷雕为主要产品的工艺美术瓷厂,代表品种有天女散花、牡丹仙子、站鳌滴水观音...
泉州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起始点,在宋元时期曾一度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同时还是世界宗教文化的聚集点,素有"宗教博物馆"之称,拥有多种宗教在不同时期流传下来的宗教遗迹遗物。...
佛教在公元前2年左右传入中国内地,主要是通过中印之间西域的一些小国作为中介,传播方式主要依靠翻译经典。观世音菩萨又被译为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观世音自在菩萨、观世音菩萨。在梵文中称为Avalokite?vara,汉语音译阿婆卢吉低舍婆罗、阿缚卢枳低湿...
佛教雕塑艺术形成于古代印度,最初无佛时期的佛教雕塑是采用象征性手法,通过佛足...
中国传统雕塑有着一套迥异于西方传统的独立的语言体系, 具备丰富多姿的造型样式与造型法则, 以及在审美流变中所蕴涵的东方美学理想。但近代以来的雕塑教学与创作, 一般是以西方的雕塑观念和语言形式来进行的, 所以中国雕塑艺术悠久的传统已然有所断裂。...
《高僧传·卷十三·慧远传》中记载的一个传奇因缘故事则生动地反映了佛教艺术因十六国时期社会动荡而南传的史实:“又昔晋咸和 (326-334) 中, 丹阳尹高悝, 于张侯桥浦里得一金像, 无有光趺, 而制作甚工。...